《証治準繩‧類方》~ 第三冊 (10)
第三冊 (10)
1. 咯血
四物湯(見虛勞。),白扁豆散(見嗽血。),黑神散,小烏沉湯(俱見鼻衄。),七珍散(見不能食。)
白芨枇杷丸(戴氏)
白芨(一兩),枇杷葉(去毛,蜜炙),藕節(各五錢)
上為細末,另以阿膠五錢,銼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黃自然汁調之,火上頓化,入前件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噙化。
白話文:
四物湯用於虛勞,白扁豆散用於嗽血,黑神散、小烏沉湯都用於鼻衄,七珍散用於不能食。戴氏的白芨枇杷丸,由白芨一兩、去毛蜜炙的枇杷葉、藕節各五錢研磨成粉,再將五錢阿膠切成豆粒大小,用蛤粉炒成珠,以生地黃汁調和,火上迅速融化,加入藥粉製成龍眼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含化。
白芨蓮鬚散(《戴氏》)
白芨(一兩),蓮花須(金色者佳),側柏葉,沙參(各五錢)
上為極細末,入藕節汁、地黃汁,磨京墨令黑,調藥二錢,如稀糊啜服。
白話文:
取白芨一兩,蓮花鬚(金色者最佳),側柏葉、沙參各五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藕節汁和地黃汁,用墨汁調和至黑色,每次取藥粉二錢,用稀糊狀的方式服用。
2. 溲血
五苓散(見消癉。),四物湯(見虛勞。)
膠艾湯(《和劑》)
阿膠(碎,炒燥),芎藭,甘草(炙,各一兩),當歸,艾葉(微炒,各三兩),白芍藥,熟乾地黃(各四兩)
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六分,煎八分,空心稍熱服。
鹿茸丸(《濟生》)
白話文:
五苓散用於消癉,四物湯用於虛勞。《和劑》記載膠艾湯,以阿膠(碎,炒燥)、芎藭、甘草(炙,各一兩)、當歸、艾葉(微炒,各三兩)、白芍藥、熟乾地黃(各四兩)組成。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水加六分酒煎煮八分,空腹溫服。另外,《濟生》記載鹿茸丸。
川牛膝(去蘆,酒浸),鹿茸(去毛,酒蒸),五味子(各二兩),石斛(去根),棘刺,杜仲(去皮,炒),陽起石(煅),川巴戟(去心),山藥(炒),菟絲子(淘淨,酒蒸),附子(炮,去皮尖),川楝子(取肉,炒),磁石(煅),官桂(不見火),澤瀉(各一兩),沉香(半兩,另研)
白話文:
將以下中藥材,依序處理後,分別取用:
- 川牛膝(去蘆,酒浸):去除根部的鬚根,用酒浸泡。
- 鹿茸(去毛,酒蒸):去除鹿茸上的毛,用酒蒸。
- 五味子(各二兩):取五味子,每種各取二兩。
- 石斛(去根):去除根部。
- 棘刺:使用棘刺,不做特殊處理。
- 杜仲(去皮,炒):去除外皮,用炒製。
- 陽起石(煅):用火煅燒。
- 川巴戟(去心):去除中心部分。
- 山藥(炒):用炒製。
- 菟絲子(淘淨,酒蒸):淘洗乾淨,用酒蒸。
- 附子(炮,去皮尖):用炮製,去除皮尖部分。
- 川楝子(取肉,炒):取出果肉,用炒製。
- 磁石(煅):用火煅燒。
- 官桂(不見火):不經火處理。
- 澤瀉(各一兩):取澤瀉,每種各取一兩。
- 沉香(半兩,另研):取沉香半兩,另行研磨。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八味地黃丸(見虛勞。)
鹿角膠丸(《濟生》),治房室勞傷,小便尿血。
鹿角膠(半兩),沒藥(另研),油頭髮灰(各三錢)
上為末,用茅根汁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辰砂妙香散(見心痛。),調胃承氣湯(見發熱。)
白話文:
上等的草藥研磨成粉末,然後用酒和麪糊調製成丸狀,每個丸子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個丸子,空腹時以溫熱的酒送服。
八味地黃丸(參見虛勞。)
鹿角膠丸(出自《濟生》),用於治療房事過度導致的身體疲勞和小便出血的情況。
所需材料:
- 鹿角膠(半兩)
- 沒藥(單獨研磨)
- 油頭髮灰(各三錢)
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茅根汁與麵粉混合調製成麪糊,然後做成丸狀,每個丸子大小約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個丸子,用水加鹽送服。
辰砂妙香散(參見心痛。),調胃承氣湯(參見發熱。)
玉屑膏(《三因》),治尿血並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受者。
黃耆,人參(各等分)
上為末。用蘿蔔大者,切一指厚,三指大,四五片,蜜淹少時,蘸蜜炙乾,復蘸復炙,盡蜜二兩為度,勿令焦,至熟蘸黃耆、人參末吃,不以時,仍以鹽湯送下。
小薊飲子(《濟生》),治下焦結熱,尿血成淋。
生地黃(四兩),小薊根,滑石,通草,蒲黃(炒),藕節,竹葉,當歸(去蘆,酒浸),山梔仁,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玉屑膏」方出自《三因》,主治尿血兼五淋砂石,疼痛難忍。取黃耆、人參等量研末。用大蘿蔔切成厚約一指、寬約三指的片,浸蜜片刻,再蘸蜜烤乾,反覆操作,直到吸入蜜兩兩,注意不要烤焦,熟透後蘸黃耆、人參末食用,不必拘泥時辰,用鹽湯送服。
「小薊飲子」方出自《濟生》,主治下焦熱結,尿血淋漓。取生地黃四兩、小薊根、滑石、通草、蒲黃(炒)、藕節、竹葉、當歸(去蘆,酒浸)、山梔仁、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溫服。
當歸散(《玄珠》),治婦人小便出血,或時尿血。
當歸,羚羊角,赤芍藥(各五錢),生地黃(一兩),大薊葉(七錢半)
分作三帖,水煎,食前服。
治血淋方
牛膝(一兩),黃柏,知母,澤瀉(各一兩),麥門冬,天門冬,山梔仁(各一兩半),生地黃(二兩)
白話文:
上藥咀嚼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煮八分,空腹溫熱服用。
這是出自《玄珠》的當歸散,用來治療婦女小便出血或時常尿血。
當歸、羚羊角、赤芍各五錢,生地黃一兩,大薊葉七錢半。
將藥材分成三份,水煎後飯前服用。
這是治療血淋的方劑:
牛膝一兩,黃柏、知母、澤瀉各一兩,麥門冬、天門冬、山梔仁各一兩半,生地黃二兩。
上為末,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白湯吞下八九十丸。
又方
人參,白朮,川當歸,熟地,川芎,山楂,茯苓(各八分),黃耆(七分),升麻(三分)
上水煎服。
又方
牡丹皮,當歸,生地黃,山梔子,白芍藥,甘草梢,滑石,澤瀉,白茯苓,木通(各等分)
白話文:
將藥材製成末狀,然後用粥糊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空腹用白湯吞服八九十丸。
另一種藥方:
人參、白朮、川當歸、熟地、川芎、山楂、茯苓(各八分),黃耆(七分),升麻(三分)
用水煎服。
又一種藥方:
牡丹皮、當歸、生地黃、山梔子、白芍藥、甘草梢、滑石、澤瀉、白茯苓、木通(各等分)
每服五七錢,加生薑皮二分,燈芯一分,水煎,食前服。
瞿麥散(《奇效》下同),治血淋尿血。
瞿麥穗,赤芍藥,車前子,白茅根(無根用花),赤茯苓,桑白皮(炒),石韋(去毛),生乾地黃,阿膠(炒),滑石,黃芩,甘草(炙。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血餘燒灰一錢,食前沸湯調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七分,加入生薑皮二分,燈芯一分,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瞿麥散,用於治療血淋、尿血。
將瞿麥穗、赤芍藥、車前子、白茅根(無根用花)、赤茯苓、桑白皮(炒)、石韋(去毛)、生乾地黃、阿膠(炒)、滑石、黃芩、甘草(炙,各二錢)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血餘燒灰一錢,飯前用沸水調服。
柿蒂散,治血淋
上用乾柿蒂,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當歸湯,治血淋及五淋等疾。
當歸(去蘆),淡竹葉,燈芯,竹園荽,紅棗,麥門冬(去心),烏梅,木龍(一名野葡萄藤),甘草
上各等分,銼碎,煎湯作熟水,患此疾者多渴,隨意飲之。
羚羊角飲,治血淋,小便結熱澀痛。
白話文:
柿蒂散可以治療血淋,方法是用乾柿蒂燒成灰,每次服用兩錢,空腹用米湯送服。當歸湯則可用於治療血淋和五淋,將當歸、淡竹葉、燈芯、竹園荽、紅棗、麥門冬、烏梅、木龍(又名野葡萄藤)、甘草等藥材等量混合,切碎後煎煮成湯水,患者由於疾病常常口渴,可以隨意飲用。羚羊角飲可用於治療血淋,以及小便灼熱、疼痛等症状。
羚羊角屑,梔子仁,葵子(炒。以上各一兩),青葙子,紅藍花(炒),麥門冬(去心),大青,大黃(炒。各半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雞蘇飲子,治血淋不絕。
雞蘇(一握,切),石膏(八分,碎),竹葉(一握,切),生地黃(一升,切),蜀葵子(四分,為末)
上先將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葵子末,分溫二服,如人行五里久進一服。忌蕪荑、蒜、面、炙肉等。
白話文:
將羚羊角屑、梔子仁、葵子(炒過)、青葙子、紅藍花(炒過)、麥門冬(去除心)、大青、大黃(炒過)各取一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匕,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去渣,不拘時溫服。此方名為雞蘇飲子,用於治療血淋不止。
雞蘇(一握,切碎)、石膏(八分,碎)、竹葉(一握,切碎)、生地黃(一升,切碎)、蜀葵子(四分,研磨成粉)
將以上四味藥材以五升水煮至二升,去渣,加入葵子末,分溫兩次服下,每次服用後可行走五里再服第二次。忌食蕪荑、蒜、麵、炙肉等食物。
金黃散,治小便血淋疼痛。
大黃(煨),人參,蛤粉,黃蜀葵花(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燈芯煎湯調服,日三。
神效方,治血淋。
海螵蛸,生乾地黃,赤茯苓(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用柏葉、車前子煎湯下。
發灰散,治血淋,若單單小便出血如尿。
上用亂髮燒灰,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用米醋溫湯調下。
白話文:
金黃散治小便出血疼痛,用大黃(煨)、人參、蛤粉、黃蜀葵花(焙),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燈芯煎湯調服,一天三次。神效方治血淋,用海螵蛸、生乾地黃、赤茯苓,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柏葉、車前子煎湯送服。發灰散治血淋,若單單小便出血如尿,用亂髮燒灰,加入少許麝香,每次服用一錢,用米醋溫湯調服。
治尿血方
淡竹葉,麥門冬,白茅花,車前子,陳柳枝,天門冬(去心),地榆,香附子,鬱金,燈芯(各半錢。)
上以水二碗,煎八分,去滓,調四苓散,空心服。
四苓散
茯苓(去皮),豬苓(去皮),白朮,澤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前煎藥調服。
蒲黃丸,治虛損,膀胱有熱、尿血不止。
白話文:
淡竹葉、麥門冬、白茅花、車前子、陳柳枝、天門冬(去心)、地榆、香附子、鬱金、燈芯各半錢,用水二碗煎至八分,去渣,調入四苓散,空腹服用。四苓散由茯苓(去皮)、豬苓(去皮)、白朮、澤瀉等分組成,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煎藥調服。蒲黃丸則用於治療虛損、膀胱有熱、尿血不止等症狀。
蒲黃,葵子,赤茯苓,黃耆(以上各一兩),車前子,當歸(微炒),荊實(以上各七錢半),麥門冬(去心),生地黃(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飲送下。
牡蠣散,治勞損傷中尿血。
牡蠣(煅,為粉),車前子,白龍骨(煆令赤),熟地黃,黃芩,桂心(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調下。
如神散,治心臟有熱,熱乘於血,血滲小腸,故尿血也。
白話文:
蒲黃、葵子、赤茯苓、黃耆各一兩,車前子、當歸(微炒)、荊實各七錢半,麥門冬(去心)、生地黃各二兩,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搗成二百至三百杵,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此方名為牡蠣散,用於治療勞損傷中導致的尿血。
牡蠣(煅燒成粉末)、車前子、白龍骨(燒至紅色)、熟地黃、黃芩、桂心各一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米湯調服。此方名為如神散,用於治療心臟有熱,熱氣侵入血液,血液滲入小腸,導致尿血。
阿膠(蛤粉炒,一兩),山梔仁,車前子,黃芩,甘草(各二錢半)
上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井花水調服,日三。
鹿茸散,治小便尿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塗酥炙令黃),生地黃(焙),當歸(焙。以上各二兩),蒲黃(一合),冬葵子(炒,四兩半)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匕,空心用溫酒調服,日二。一方,治下元虛憊尿血,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炒鹽湯下。
治小便頻數,卒然下血不止,並不疼痛。此緣心中積惡,機謀艱險,長懷嫉妒,多積忿氣,傷損肝心正氣;又因色傷,小腸氣虛,血乘虛妄行,故有此疾,宜服此方。
白話文:
阿膠(用蛤粉炒,一兩),山梔仁、車前子、黃芩、甘草(各二錢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井水調服,一天三次。
這個方子叫做鹿茸散,可以治療小便帶血,日夜不停的症狀。
鹿茸(用酒洗淨,去除毛髮,塗抹豬油炙烤至黃色),生地黃(烘烤),當歸(烘烤,以上各二兩),蒲黃(一合),冬葵子(炒,四兩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匕,空腹用溫酒調服,一天兩次。另外一個方子也可以治療下元虛弱、小便帶血,將藥材煉蜜製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炒鹽湯送服。
小便頻繁,突然出現血尿,且不疼痛,這是因為心中積累惡氣,心機狡詐,經常嫉妒他人,積累怨氣,損傷肝心正氣。也可能是由於房事過度,小腸氣虛,血液趁虛而行,因此導致這種病症,應該服用這個方子。
桑寄生(一兩),熟地黃,茯苓(各半兩),人參,川芎,獨活,蒲黃(各二錢半),甘松,沉香(各八分四釐)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一二沸,便瀉出去滓,非時吃。服此藥後,其血已安,校覺丹田元氣之虛,腰膝沉重,多困少力者,宜用桑寄生為細末,每服一二錢,非時點服補之。
犀角地黃湯,治小腸淋瀝出血,疼痛難忍,及治心血妄行衄血等疾,食後臨臥服之,用絲茅根煎服。余癸丑夏,嘗苦淋漓之疾,出血不已,得黃應明授此方,數服而愈。
白話文:
桑寄生一兩、熟地黃、茯苓各半兩、人參、川芎、獨活、蒲黃各二錢半、甘松、沉香各八分四釐,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水一盞煎煮一兩沸,然後濾掉藥渣,不分時間服用。服藥後,若血止而感到丹田元氣虛弱、腰膝沉重、疲乏無力,可以將桑寄生研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兩錢,不分時間服用來補益。
犀角地黃湯可治小腸淋瀝出血、疼痛難忍,以及心血妄行導致的鼻出血等疾病,飯後臨睡前服用,並可用絲茅根煎湯服用。我癸丑年夏天,曾患淋漓出血不止的病症,服用了黃應明先生傳授的這個方子,服用了幾次就痊癒了。
犀角(如無,以升麻代之,半兩),芍藥(二錢),牡丹皮(半兩),生地黃(二錢)
上銼碎,作一服,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服。
白話文:
犀角(若無犀角,可用升麻代替,重量為半兩),芍藥(份量為二錢),牡丹皮(重量為半兩),生地黃(份量為二錢)。
將上述材料切碎,做成一份藥劑。使用一杯水,煎至剩下八分,早晨空腹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