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52)
第六冊 (52)
1. 疝
烏頭煎(仲景)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又不可日再服。
葫蘆巴丸(《和劑》),治小腸疝氣,偏墜陰腫,小腹有形如卵,上下來去,痛不可忍,或絞結繞臍攻刺,嘔吐悶亂。
葫蘆巴(炒,一斤),茴香(鹽炒,十二兩),吳茱萸(洗,炒,十兩),川楝子(去核,炒,一斤二兩),巴戟(去心,炒),川烏(炮,去皮。各六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溫酒下。小兒五丸,茴香湯下,食前。一方,有黑牽牛。
〔治內郁之濕熱〕
加味通心散(《得效》),治腎與膀胱實熱,小腸氣痛,小腑不通。
瞿麥穗,木通(去皮節),梔子(去殼),黃芩,連翹,甘草,枳殼(去穰),川楝子(去核,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燈芯二十莖,車前草五莖同煎,空心溫服。
八正散,治腎氣實熱,脈洪數,小腹、外腎、肛門俱熱,大小便不利作痛。每服四錢,燈芯二十莖,枳殼半斤去瓤煎,食前溫服。熱盛加淡竹葉二十皮。(方見小便不通。)
加減柴苓湯,治諸疝。此和肝腎,順氣消疝治濕之劑。
柴胡,甘草,半夏,茯苓,白朮,澤瀉,豬苓,山梔(炒),山楂,荔枝核(各等分)
上咀片,水二盅,姜三片,煎至八分,空心服。
〔寒熱兼施〕
蒺藜湯(《寶鑑》),治陰疝牽引小腹痛,諸厥疝即陰疝也,房欲勞痛不可忍者。
蒺藜(炒,去尖),附子(炮,去皮臍),山梔仁(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食前溫服。
丹溪方
橘核,桃仁,梔子,吳茱萸,川烏(各等分)
上研,水煎服。
治疝作急痛
蒼朮,香附子(俱鹽炒),茴香(炒。為佐),黃柏(酒炒,為君),青皮,玄胡索,益智,桃仁(為臣),附子(鹽水炒),甘草(為使)
上研末,作湯服後,一痛過,更不再作矣。
倉卒散,治寒疝入腹,心腹卒痛,及小腸膀胱氣㽲刺,脾腎氣攻,攣急極痛不可忍,屈伸不能,腹中冷重如石,白汗出。
山梔子(四十九個,燒半過),附子(一枚,炮)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煎七分,入鹽一捻,溫服即愈。暑證,香薷散加瞿麥、木通,每服四錢,鹽少許,煎服。
〔補〕
當歸生薑羊肉湯,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
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十片。痛多而嘔者,加陳皮二兩,白朮一兩。加生薑等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白話文:
烏頭煎(仲景方)
使用大顆烏頭五枚,先用火烤過,去掉外皮,不要咬碎。
將烏頭放入三升水中煮,煮到剩下一升,過濾掉藥渣,加入兩升蜂蜜,繼續煎煮直到水分完全蒸發,剩下兩升。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七合(古代容量單位),身體虛弱的人服用五合。如果沒有好轉,隔天再服一次,但一天內不能服用超過兩次。
葫蘆巴丸(《和劑局方》)
治療小腸疝氣,陰囊腫大,腹部有像雞蛋一樣的腫塊,腫塊會上下移動,疼痛難忍,或有絞痛、繞著肚臍刺痛,伴隨噁心嘔吐和心煩意亂。
使用炒過的葫蘆巴一斤、鹽炒過的茴香十二兩、洗過炒過的吳茱萸十兩、去核炒過的川楝子一斤二兩、去心炒過的巴戟六兩、炮製去皮的川烏六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孩童服用五丸,用茴香湯送服,在飯前服用。另一種配方有加入黑牽牛。
〔治療體內鬱積的濕熱〕
加味通心散(《得效方》)
治療腎臟與膀胱實熱,小腸氣痛,小便不通。
使用瞿麥穗、去皮節的木通、去殼的梔子、黃芩、連翹、甘草、去瓤的枳殼、去核的川楝子,各藥材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燈芯二十根、車前草五根一起煎煮,空腹溫服。
八正散
治療腎氣實熱,脈搏洪大且急促,小腹、陰囊、肛門都發熱,大小便不順暢且疼痛。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燈芯二十根,以及去瓤的枳殼半斤一起煎煮,飯前溫服。熱象嚴重時,可以加入淡竹葉二十片。 (此方出自治療小便不通的方劑)
加減柴苓湯
治療各種疝氣。此方能調和肝腎,疏理氣機,消除疝氣並祛除濕氣。
使用柴胡、甘草、半夏、茯苓、白朮、澤瀉、豬苓、炒過的梔子、山楂、荔枝核,各藥材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兩盅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剩八分,空腹服用。
〔寒熱兼施〕
蒺藜湯(《寶鑑方》)
治療陰疝牽引小腹疼痛,各種疝氣,特別是因房事勞累而疼痛難忍的陰疝。
使用炒過並去除尖端的蒺藜、炮製並去皮臍的附子、山梔仁,各藥材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分,飯前溫服。
丹溪的配方:
使用橘核、桃仁、梔子、吳茱萸、川烏,各藥材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用水煎煮後服用。
治療疝氣引起的劇烈疼痛:
使用鹽炒過的蒼朮、鹽炒過的香附子、炒過的茴香(作為佐藥)、酒炒過的黃柏(作為主藥)、青皮、玄胡索、益智、桃仁(作為輔助藥)、鹽水炒過的附子、甘草(作為使藥)。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煎煮服用後,疼痛緩解,就不會再發作。
倉卒散
治療寒疝進入腹部,導致心腹突然疼痛,以及小腸膀胱氣痛、刺痛,脾腎氣攻衝,劇烈疼痛,無法彎腰伸直,腹部冰冷沉重如石,冒出冷汗。
使用燒過半焦的山梔子四十九個,炮製過的附子一枚。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酒半碗一起煎煮至七分,加入少許鹽,溫服後即可痊癒。如果是由於暑熱引起的,則使用香薷散,加入瞿麥、木通,每次服用四錢,加入少許鹽,煎煮後服用。
〔補益〕
當歸生薑羊肉湯
治療寒疝引起的腹部疼痛,以及脅肋疼痛、裡急後重感。
使用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
加入八升水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每次溫服七合,每天服用三次。如果寒象明顯,可多加十片生薑。如果疼痛劇烈且伴隨嘔吐,則加入陳皮二兩、白朮一兩。如果多加生薑等藥材,則加水五升,煮至剩下三升二合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