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51)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51)

1.

〔治外束之寒〕

丁香楝實丸(東垣),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

當歸(去蘆),附子(炮,去皮臍),川楝子,茴香(炒。各一兩)

上四味,銼碎,以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焙乾,作細末,每藥末一兩,再入下項藥:

丁香,木香(各五分,作二錢),全蠍(十三個),玄胡索(五錢,一作一兩)

上四味,同為細末,入前項當歸等末拌勻,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百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一方無當歸、木香,名苦楝丸。)

沉香桂附丸(《寶鑑》),治中氣虛弱,脾胃虛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退陰助陽,除臟腑積冷,心腹疼痛,脅肋膨脹,腹中雷鳴,面色不澤,手足厥逆,便利無度。又治下焦陽虛,及療七疝,痛引小腹不可忍,腰屈不能伸,喜熱熨稍緩。

沉香,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乾薑(炮),良薑(炒),官桂,吳茱萸(湯浸去苦),茴香(炒。各一兩)

上研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食前米飲下,日二。忌生冷。

丁香疝氣丸(東垣),治腎疝。

當歸,茴香(各一兩),玄胡索,甘草梢(各五錢),麻黃根節,丁香,川烏,肉桂,防己(各二錢半),羌活(七錢半),全蠍(三十個)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十丸,淡鹽湯、溫酒送下,須空心宿食消盡服之。

當歸四逆湯(《寶鑑》)

當歸梢(七分),附子(炒),官桂,茴香(炒),柴胡(各五分),芍藥(四分),玄胡索,川楝子,茯苓(各三分),澤瀉(二分)

上研為粗末,都作一服,水煎,空心服。

天台烏藥散(東垣)

天台烏藥,木香,茴香(炒),青皮(去白),良薑(炒。各五錢),檳榔(銼,二枚),川楝子(十個),巴豆(十四枚)

上八味,先以巴豆打碎,同楝實用麩炒,候黑色,去巴豆、麩俱不用,外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痛甚者,炒生薑熱酒下。

川苦楝散(東垣)

木香,川楝子(銼細,用巴豆十粒打破,一處炒黃,去巴豆),茴香(鹽一匙,炒黃去鹽,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溫酒調下。

木香楝子散(《易簡》),治小腸疝氣,膀胱偏墜,久藥不效者,服此神效。

川楝子(三十個,巴豆二十枚同炒黃赤色,去巴豆不用。),萆薢(半兩),石菖蒲(一兩,炒),青木香(一兩,炒),荔枝核(二十枚,炒)

上研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空心炒茴香鹽酒調下。

烏頭桂枝湯(仲景)

烏頭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得一升後,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桂枝湯方見傷濕。)

白話文:

[疝]

治療外在寒邪引起的疝氣

丁香楝實丸(李東垣的方子),可以治療男子各種疝氣,痛到無法忍受;也治療婦女腹中腫塊和白帶過多。

藥材包含:當歸(去除蘆頭),附子(炮製過,去除皮臍),川楝子,茴香(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用三升好酒一起煮,直到酒煮乾後,將藥材焙乾,磨成細粉。每份藥粉一兩,再加入以下藥材:

丁香,木香(各五分,加總共二錢),全蠍(十三個),玄胡索(五錢,也有方子寫一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一起磨成細粉,與之前的當歸等藥粉混合均勻,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到一百丸,在空腹吃飯前用溫酒送服。(有一個方子沒有當歸、木香,叫做苦楝丸。)

沉香桂附丸(出自《寶鑑》),可以治療中氣虛弱,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氣血不調和,可以補陽氣,去除體內積寒,治療心腹疼痛、脅肋脹滿、腹中鳴叫、面色不佳、手腳冰冷、大便失禁等症狀。也治療下焦陽虛,以及各種疝氣,疼痛牽引到小腹無法忍受,腰彎不下,喜歡熱敷可以稍微緩解。

藥材包含:沉香,附子(炮製過,去除皮臍),川烏(炮製過,去除皮臍),乾薑(炮製過),良薑(炒過),官桂,吳茱萸(用湯浸泡去除苦味),茴香(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煮的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八十丸,在吃飯前用米湯送服,一天兩次。要忌食生冷食物。

丁香疝氣丸(李東垣的方子),治療腎疝。

藥材包含:當歸,茴香(各一兩),玄胡索,甘草梢(各五錢),麻黃根節,丁香,川烏,肉桂,防己(各二錢半),羌活(七錢半),全蠍(三十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丸子,像豌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鹽湯或溫酒送服,必須在空腹且前一餐食物消化完畢後服用。

當歸四逆湯(出自《寶鑑》)

藥材包含:當歸梢(七分),附子(炒過),官桂,茴香(炒過),柴胡(各五分),芍藥(四分),玄胡索,川楝子,茯苓(各三分),澤瀉(二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末,做成一劑,用水煎煮,在空腹時服用。

天台烏藥散(李東垣的方子)

藥材包含:天台烏藥,木香,茴香(炒過),青皮(去除白色部分),良薑(炒過,各五錢),檳榔(切開,兩枚),川楝子(十個),巴豆(十四枚)。

將以上八種藥材,先將巴豆打碎,和川楝子一起用麩皮炒,炒至黑色,去除巴豆和麩皮不用,剩下的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服。如果疼痛劇烈,可以用炒過的生薑和熱酒一起服用。

川苦楝散(李東垣的方子)

藥材包含:木香,川楝子(切碎,用十粒巴豆打碎一起炒黃,去除巴豆),茴香(用一匙鹽炒黃,去除鹽,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吃飯前用溫酒調服。

木香楝子散(出自《易簡》),治療小腸疝氣、膀胱下墜,長期服藥無效的患者,服用此藥效果神奇。

藥材包含:川楝子(三十個,與二十枚巴豆一起炒至黃赤色,去除巴豆不用),萆薢(半兩),石菖蒲(一兩,炒過),青木香(一兩,炒過),荔枝核(二十枚,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量麝香,在空腹用炒過的茴香、鹽和酒一起調服。

烏頭桂枝湯(出自張仲景的方子)

藥材包含:烏頭。

將一味烏頭,用二斤蜂蜜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用五合桂枝湯解藥,得到一升後,第一次服用二合,如果沒有反應,就服用三合,如果還是沒有反應,就增加到五合。如果有效,會出現像喝醉酒一樣的狀態,並且嘔吐,這就是藥效發揮作用的表現。(桂枝湯的方子請參見傷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