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49)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49)

1. 前陰諸疾

〔陰縮〕

附子理中湯(中寒。),承氣湯(大便不通。)

正陽散,治陰縮囊縮,大小便俱通,地道不塞,不渴不飲,邪不在裡,宜溫之、灸之則里,外相接,以復陽氣。

附子(炮,去皮臍),皂角(酥炙,去皮弦。各一兩),乾薑(炒),甘草(炙。各二錢半),麝香(一錢,研極細)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五分,不拘時,和滓溫服。

〔陰縱〕

小柴胡湯(往來寒熱。),三一承氣湯(中風。)

〔陰痿〕

八味丸,六味丸(並虛勞。)

固真湯(東垣),正月內定此方。

升麻,柴胡,羌活(各一錢),炙甘草,澤瀉(各一錢半),草龍膽(炒),知母(炒),黃柏(各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水三盞,煎至一盞,稍熱空腹服,以美膳壓之。

柴胡勝濕湯(東垣),治兩外腎冷,兩髀樞陰汗,前陰痿弱,陰囊濕癢臊氣。

澤瀉,升麻(各一錢半),生甘草,黃柏(酒製。各二錢),草龍膽,當歸梢,羌活,柴胡麻黃根,漢防己,茯苓(各一錢),紅花(少許),五味子(二十粒)

上水三大盞,煎至一盞,梢熱服,食前。忌酒、濕面、房事。

滋腎丸(見小便閉。),鳳髓丹(遺精。)

〔陰汗臊臭冷癢〕

青娥丸(腰痛。)

龍膽瀉肝湯,治陰部時復濕癢及臊臭。

柴胡梢,澤瀉(各一錢),車前子,木通(各五分),當歸梢,龍膽草,生地黃(各三分)

上㕮咀,水三大盞,煎至一盞,空心稍熱服,更以美膳壓之。

溫腎湯(東垣),二月定此方。

麻黃,柴胡梢(各六分),澤瀉(二錢),防風根,蒼朮(各一錢半),白朮,豬苓,升麻,白茯苓,黃柏(酒。各一錢)

上件分作二服,每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稍熱服,食前,天晴明服之,候一時辰許方食

補肝湯(東垣)

黃耆(七分),人參,白茯苓,葛根(各三分),甘草(炙),蒼朮(各五分),豬苓,升麻(各四分),知母,柴胡,羌活,陳皮,歸身,黃柏(炒),防風,澤瀉,曲末,連翹(各二分)

水二大盞,煎一盞,稍熱空心食前服。忌酒、濕面。

清震湯(東垣),十二月定此方。

羌活,酒黃柏(各一錢),升麻,柴胡,蒼朮,黃芩(各五分),防風,豬苓,麻黃根(各三分),藁本,甘草(炙),當歸身(各二分),紅花(一分),澤瀉(四分)

水二盞,煎一盞,臨臥服。忌同前。

椒粉散(東垣)

麻黃根(一錢),黑狗脊,蛇床子(各五分),斑蝥(兩枚),豬苓,當歸身,川椒(各三分),輕粉,紅花(各少許),肉桂(二分)

上為極細末,乾摻上。避風寒濕冷處坐臥。

大蒜丸,治陰汗濕癢。

上用大蒜,不以多少,煨,剝去皮爛研,同淡豆豉末搜丸,如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棗子,燈芯煎湯送下。

白話文:

[前陰諸疾]

陰莖縮短

  • 附子理中湯:適用於因體內寒冷導致的陰莖縮短。

  • 承氣湯:適用於同時伴隨大便不通暢的陰莖縮短。

  • 正陽散:治療陰莖和陰囊縮入,導致小便和大便都不通暢,身體通道阻塞,但沒有口渴或想喝水的狀況,這表示病邪不在體內,而是因為體表寒冷導致陽氣無法舒展。此時應該用溫熱藥物治療,並用艾灸來溫暖身體,使體內外陽氣相接,以恢復陽氣。

  • 藥材: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和臍部),酥油炙烤過的皂角(去除外皮和筋絡,各一兩),炒過的乾薑,炙烤過的甘草(各二錢半),研磨成極細粉末的麝香(一錢)。

  •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煎煮五分鐘,不拘時間,連藥渣一起溫服。

陰莖鬆弛

  • 小柴胡湯:適用於伴隨忽冷忽熱的陰莖鬆弛。
  • 三一承氣湯:適用於因中風導致的陰莖鬆弛。

陽痿

  • 八味丸、六味丸:適用於因身體虛弱勞損導致的陽痿。

  • 固真湯(李東垣方):農曆正月時可以使用此方。

  • 藥材:升麻、柴胡、羌活(各一錢),炙甘草、澤瀉(各一錢半),炒過的草龍膽,炒過的知母,黃柏(各二錢)。

  •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的碎塊,用三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稍微熱的時候空腹服用,然後吃一些食物來壓住藥性。

  • 柴胡勝濕湯(李東垣方):治療兩側外腎(睾丸)發冷,大腿內側陰暗潮濕出汗,陰莖痿弱,陰囊潮濕發癢有腥臭味。

  • 藥材:澤瀉、升麻(各一錢半),生甘草,用酒炮製過的黃柏(各二錢),草龍膽,當歸梢,羌活,柴胡,麻黃根,漢防己,茯苓(各一錢),少量紅花,五味子(二十粒)。

  • 用法:用三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稍微熱的時候在飯前服用。忌飲酒、吃濕麵類食物、以及性生活。

  • 滋腎丸:請參見「小便閉」的相關治療方法。

  • 鳳髓丹:適用於治療遺精。

陰部出汗、腥臭、寒冷發癢

  • 青娥丸:適用於腰痛患者。

  • 龍膽瀉肝湯:治療陰部反覆潮濕發癢和腥臭。

  • 藥材:柴胡梢、澤瀉(各一錢),車前子、木通(各五分),當歸梢、龍膽草、生地黃(各三分)。

  •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用三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空腹稍微熱的時候服用,然後吃一些食物來壓住藥性。

  • 溫腎湯(李東垣方):農曆二月時可以使用此方。

  • 藥材:麻黃、柴胡梢(各六分),澤瀉(二錢),防風根、蒼朮(各一錢半),白朮、豬苓、升麻、白茯苓、用酒炮製過的黃柏(各一錢)。

  • 用法:將上述藥材分成兩份,每次用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稍微熱的時候在飯前服用。選擇晴朗天氣服用,服用後約一個時辰再吃飯。

  • 補肝湯(李東垣方)

  • 藥材:黃耆(七分),人參、白茯苓、葛根(各三分),炙甘草、蒼朮(各五分),豬苓、升麻(各四分),知母、柴胡、羌活、陳皮、當歸身、炒過的黃柏、防風、澤瀉、曲末、連翹(各二分)。

  • 用法:用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稍微熱的時候在空腹飯前服用。忌飲酒、吃濕麵類食物。

  • 清震湯(李東垣方):農曆十二月時可以使用此方。

  • 藥材:羌活、用酒炮製過的黃柏(各一錢),升麻、柴胡、蒼朮、黃芩(各五分),防風、豬苓、麻黃根(各三分),藁本、炙甘草、當歸身(各二分),紅花(一分),澤瀉(四分)。

  • 用法:用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在睡前服用。禁忌與上述相同。

  • 椒粉散(李東垣方)

  • 藥材:麻黃根(一錢),黑狗脊、蛇床子(各五分),斑蝥(兩枚),豬苓、當歸身、川椒(各三分),輕粉、紅花(各少量),肉桂(二分)。

  •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直接撒在患處。避免在風寒潮濕寒冷的地方坐臥。

  • 大蒜丸:治療陰部潮濕發癢。

  • 用法:取適量大蒜,煨熟後去皮搗爛,與淡豆豉粉末混合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用硃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棗子和燈芯草煎煮的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