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48)
第六冊 (48)
1. 赤白濁
上為細末,用肉蓯蓉一斤二兩,酒蒸爛,研為膏和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濃煎萆薢湯下。忌勞力房事,專心服餌,渴止濁清,自有奇效。
通靈散,治心氣不足,小便滑,赤白二濁。
益智仁,白茯苓,白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白湯或溫酒調服。
虛憊便濁,滴地成霜方
蓮肉(去心),干藕節,龍骨,遠志(各一兩),白礬(枯),靈砂(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糯米糊為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白湯下。
小溫金散,治心腎虛熱,小便赤白淋瀝,或不時自汗等證。
人參,蓮肉(去心),巴戟肉,益智仁,黃耆(蜜炙),萆薢(酒浸,炒),麥門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
上用燈芯十莖,棗一枚,水煎服。
白話文:
赤白濁
將肉蓯蓉一斤二兩磨成細末,用酒蒸爛,再研磨成膏狀後和成丸子,大小如桐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濃煎的萆薢湯送服。服用期間忌諱勞累和性生活,專心服藥,口渴止住後,濁液就會清澈,自然會有奇效。
通靈散,治療心氣不足,小便滑脫,以及赤白二濁的症狀。
益智仁、白茯苓、白朮,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白開水或溫酒調服。
虛憊便濁,滴地成霜方
蓮肉(去心)、乾藕節、龍骨、遠志,各取一兩;白礬(枯)、靈砂,各取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糯米糊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前用白開水送服。
小溫金散,治療心腎虛熱,小便赤白淋漓,或是不定時自汗等症狀。
人參、蓮肉(去心)、巴戟肉、益智仁、黃耆(蜜炙)、萆薢(酒浸後炒)、麥門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甘草(炙),各取一錢。
以上藥材,加入燈芯十莖,紅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