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47)
第六冊 (47)
1. 赤白濁
遠志丸,治小便赤濁如神。
遠志(半斤,以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棗湯送下。
鎖精丸,治小便白濁。
破故紙(炒),青鹽(各四兩),白茯苓,五倍子(各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固精丸,治下虛胞寒,小便白濁,或如米泔,或若凝脂,腰重少力。
牡蠣(煅),白茯苓(去皮),桑螵蛸(酒浸,炙),白石脂,韭子(炒),五味子,菟絲子(酒浸,焙乾),龍骨(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四精丸,治白濁煩渴。
鹿茸,肉蓯蓉,山藥,茯苓(去皮。各等分)
為細末,米糊丸,桐子大。空心棗湯下三十丸。
大茴香丸,治小便白濁,出髓條。
大茴香,酸棗仁(炒),破故紙(炒),白朮,白茯苓,左顧牡蠣(砂鍋內慢火煅爆為度),益智仁,人參(各等分)
為細末,用青鹽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米飲下。
水陸二仙丹,治白濁。
金櫻子(去子洗淨,甑中蒸熟,用湯淋之,取汁入銀銚內,慢火熬稀膏,和芡粉),芡實肉(研為粉,各等分)
上以前膏同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酒下。一方,用乳汁丸,鹽湯下。
赤腳道人龍骨丸,治白濁。
龍骨,牡蠣(各半兩)
上研為末,入鯽魚腹內,濕紙裹,入火內炮熟,取出去紙,將藥同魚肉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鯽魚不拘大小,只著盡上件藥為度。更加茯苓、遠志(各半兩),尤佳。
地黃丸,治心腎水火不濟,或因酒色,遂至已甚,謂之土淫。蓋脾有虛熱而腎不足,故土邪乾水。先賢常言:夏則土燥而水濁,冬則土堅而水清,此其理也。醫者往往峻補,其疾反甚。此方中和,水火既濟,而土自堅,其流清矣。
熟地黃(十兩,蒸九次,曝九次),菟絲子(酒浸),鹿角霜(各五兩),茯苓(去皮),柏子仁(各三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為細末,另用鹿角膠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用鹽酒送下。
子午丸,治心腎俱虛,夢寐驚悸,體常自汗,煩悶短氣,悲憂不樂,消渴引飲,漩下赤白,停凝濁甚,四肢無力,面黃肌瘦,耳鳴眼昏,頭暈,惡風怯寒,並皆治之。
榧子(去殼,二兩),蓮肉(去心),枸杞子,白龍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紙(炒),真琥珀(另研),苦楮實(去殼),白礬(枯),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蓮花須(鹽蒸),芡實,白牡蠣(煅),文蛤(各一兩),硃砂(一兩半,另研為末)
白話文:
遠志丸:治療小便赤濁,效果神奇。
成分:遠志(半斤,用甘草水煮過,去除心部),茯神(去除木質部分),益智仁(各二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睡前用紅棗湯送服。
鎖精丸:治療小便白濁。
成分:破故紙(炒過),青鹽(各四兩),白茯苓,五倍子(各二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糊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固精丸:治療下虛胞寒引起的,小便白濁,小便像米泔水,或像凝固的油脂,腰部沉重無力。
成分:牡蠣(煅燒過),白茯苓(去皮),桑螵蛸(用酒浸泡後烤乾),白石脂,韭菜籽(炒過),五味子,菟絲子(用酒浸泡後焙乾),龍骨(各等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糊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四精丸:治療白濁引起的煩渴。
成分:鹿茸,肉蓯蓉,山藥,茯苓(去皮,各等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糊製成丸子,如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空腹時用紅棗湯送服三十丸。
大茴香丸:治療小便白濁,排出像髓條的物質。
成分:大茴香,酸棗仁(炒過),破故紙(炒過),白朮,白茯苓,左顧牡蠣(在砂鍋中用慢火煅燒至爆裂),益智仁,人參(各等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青鹽酒糊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前用溫酒或米湯送服。
水陸二仙丹:治療白濁。
成分:金櫻子(去除籽,洗淨,在蒸籠中蒸熟,用湯淋過後取汁,放入銀鍋內,用慢火熬製成稀膏,與芡粉混合),芡實肉(研磨成粉,各等分)。 製作方法:用之前的膏藥與酒糊製成丸子,如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酒送服。另一種方法是用乳汁製作丸子,用鹽湯送服。
赤腳道人龍骨丸:治療白濁。
成分:龍骨,牡蠣(各半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塞入鯽魚腹中,用濕紙包好,放入火中燒熟,取出去掉紙,將藥材與魚肉混合製成丸子,如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鯽魚大小不限,只要能裝下上述藥材即可。如果再加入茯苓、遠志(各半兩),效果更佳。
地黃丸:治療心腎水火不協調,或因飲酒、色慾過度導致的疾病,稱為土淫。是因為脾有虛熱而腎不足,所以土邪會使水渾濁。古人常說:夏天土乾燥而水渾濁,冬天土堅實而水清澈,就是這個道理。醫生常常用強烈的補藥,反而會使病情加重。這個方子藥性平和,水火能夠相濟,土自然堅固,小便自然清澈。
成分:熟地黃(十兩,蒸九次、曬九次),菟絲子(用酒浸泡),鹿角霜(各五兩),茯苓(去皮),柏子仁(各三兩),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臍,一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另用鹿角膠煮糊製成丸子,如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鹽酒送服。
子午丸:治療心腎虛損,多夢易驚,身體常常自汗,煩悶氣短,悲傷憂愁,口渴多飲,小便赤白渾濁,四肢無力,面色發黃消瘦,耳鳴眼花,頭暈,怕風怕冷等症狀,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成分:榧子(去殼,二兩),蓮子肉(去心),枸杞子,白龍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紙(炒過),真琥珀(另研),苦楮實(去殼),白礬(枯礬),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蓮花須(鹽蒸),芡實,白牡蠣(煅燒),文蛤(各一兩),硃砂(一兩半,另研成末)。 製作方法: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 服用方法:原文未提及如何製丸及服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