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46)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46)

1. 赤白濁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王瓜散,治小便自利如泔色,此腎虛也。

王瓜根,桂心(各一兩),白石脂,菟絲子(酒浸),牡蠣(鹽泥裹燒赤,候冷去泥。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煎大麥湯調下,日三服,食前。

珍珠粉丸(見遺精。),

秘真丹,治思想無窮,所願不協,意淫於外,作勞筋絕,發為筋痿,及為白淫,遺溲而下,故為勞弱。

羊脛炭(燒紅窨殺),厚朴(薑製,各三兩),硃砂(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蓮實丸,治下元虛冷,小便白淫。

蓮實(去殼),巴戟(去心),附子(炮,去皮臍),補骨脂(炒。各二兩),山茱萸,覆盆子(各一兩),龍骨(研,半兩)

上為細末,煮米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龍骨湯,治小便白淫,及遺泄精,無故自出。

龍骨(五兩,另研),牡蠣(煅),官桂(去粗皮),熟地黃,白茯苓(去皮),人參,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

附方

加味清心飲,治心中客熱煩躁,赤濁肥脂。

白茯苓(去皮),石蓮肉(各一錢半),益智仁,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遠志(水浸,去心,薑汁炒),石菖蒲,車前子,白朮,澤瀉,甘草(炙。各一錢)

作一服,水二盅,燈芯二十莖,煎至一盅,食前服。有熱,加薄荷少許。

蓮子六一湯,治心熱赤濁。

石蓮肉(連心,六兩),甘草(炙,一兩)

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燈芯煎湯調服。

香苓散(《得效》),治男婦小便赤濁,諸藥不效者。

五苓散,辰砂妙香散

上和勻,用天麥二門冬去心煎湯,空心調服一大錢,日三服,頓愈。

龍齒補心湯,治諸虛不足,虛熱潮來,心神驚惕,睡臥不寧,小便油濁。

龍齒(另研,煅),人參(去蘆),熟地黃(洗,焙),當歸(酒浸,焙乾),桔梗(去蘆),酸棗仁(炒),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肉桂(去皮),麥門冬(去心),綿黃耆(蜜炙),遠志(水浸,去心薑製炒),枳殼(麩炒),半夏曲,白朮(各一錢),甘草(炙,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粳米一撮,煎一盅,服無時。

瑞蓮丸,治思慮傷心,便下赤濁。

白茯苓(去皮),石蓮肉(去心,炒),龍骨(生用),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柏子仁(炒,另研),紫石英(火煅,研細),遠志(甘草水煮,去心),當歸(去蘆,酒浸),酸棗仁(炒),龍齒(各一兩),乳香(半兩,另研)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或棗湯送下。

白話文:

赤白濁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溫酒送服。

  • 王瓜散:治療小便頻繁且顏色如米泔水,這是腎虛的症狀。

  • 藥材包含王瓜根、桂心(各一兩)、白石脂、菟絲子(酒浸)、牡蠣(用鹽泥包裹燒紅,冷卻後去除泥土。各二兩)。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煎好的大麥湯調和服用,每日三次,飯前服用。

  • 珍珠粉丸:可參考遺精的相關資料。

  • 秘真丹:治療思慮過多、願望難以實現、意淫外物、過度勞累導致筋脈衰弱,引發筋痿、白濁、遺尿等虛弱症狀。

  • 藥材包含羊脛炭(燒紅後立即掩埋)、厚朴(用薑製過,各三兩)、硃砂(一兩)。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成的米糊調和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以溫酒送服。

  • 蓮實丸:治療下元虛冷、小便白濁。

  • 藥材包含蓮子(去殼)、巴戟(去心)、附子(炮製、去皮臍)、補骨脂(炒過。各二兩)、山茱萸、覆盆子(各一兩)、龍骨(研磨成粉,半兩)。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煮過的米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 龍骨湯:治療小便白濁、遺精,無緣無故自行流出。

  • 藥材包含龍骨(五兩,另外研磨)、牡蠣(煅燒過)、官桂(去粗皮)、熟地黃、白茯苓(去皮)、人參、甘草(炙過。各二兩)。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加一碗半水煎至八分,去除藥渣,空腹服用。

附方

  • 加味清心飲:治療心中有客熱煩躁、小便赤濁如油脂。

  • 藥材包含白茯苓(去皮)、石蓮肉(各一錢半)、益智仁、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遠志(用水浸泡後去心,用薑汁炒)、石菖蒲、車前子、白朮、澤瀉、甘草(炙過。各一錢)。

  • 將以上藥材加入兩碗水,放入二十根燈芯一同煎煮至剩一碗,飯前服用。若有熱象,可加入少量薄荷。

  • 蓮子六一湯:治療心熱、小便赤濁。

  • 藥材包含石蓮肉(連心,六兩)、甘草(炙過,一兩)。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燈芯煎湯調服。

  • 香苓散(《得效》中記載):治療男女小便赤濁,各種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

  • 藥材包含五苓散、辰砂妙香散。

  •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天門冬、麥門冬(去心)煎湯調服一大錢,每日三次,症狀可迅速改善。

  • 龍齒補心湯:治療各種虛弱不足、虛熱潮熱、心神驚慌、睡眠不安、小便渾濁如油。

  • 藥材包含龍齒(另外研磨,煅燒過)、人參(去蘆)、熟地黃(洗淨、焙乾)、當歸(用酒浸泡後焙乾)、桔梗(去蘆)、酸棗仁(炒過)、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肉桂(去皮)、麥門冬(去心)、綿黃耆(用蜜炙過)、遠志(用水浸泡後去心,用薑製炒)、枳殼(用麩炒)、半夏曲、白朮(各一錢)、甘草(炙過,半錢)。

  • 將以上藥材加入兩碗水,放入三片生薑、一小撮粳米,煎至剩一碗,隨時服用。

  • 瑞蓮丸:治療思慮過度傷心、小便赤濁。

  • 藥材包含白茯苓(去皮)、石蓮肉(去心、炒過)、龍骨(生用)、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柏子仁(炒過、另外研磨)、紫石英(用火煅燒後研磨成細粉)、遠志(用甘草水煮過、去心)、當歸(去蘆、用酒浸泡)、酸棗仁(炒過)、龍齒(各一兩)、乳香(半兩、另外研磨)。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並以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以溫酒或棗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