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23)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23)

1. 大便不通

益血潤腸丸

熟地黃(六兩),杏仁(炒,去皮尖),麻仁(各三兩,以上三味俱杵膏),枳殼(麩炒),橘紅(各二兩五錢),阿膠(炒),肉蓯蓉(各一兩半),蘇子,荊芥(各一兩),當歸(三兩)

末之,以前三味膏同杵千餘下,仍加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湯下。

〔實秘〕

神芎丸(見頭痛。)

木香和中丸

木香,沉香,白豆蔻,枳實(炒),檳榔,蓬朮,青皮,陳皮,當歸(酒洗),黃芩,木通黃連,縮砂,豬牙皂角(去皮弦並子,蜜水潤,炙乾),郁李仁(湯去皮),三稜(各淨末,一兩),大黃(四兩),香附(三兩),黃柏(二兩),牽牛頭末(三兩)

為末,水丸。每服三錢重,白湯下,或薑湯下。

脾積丸,治飲食停滯,腹脹痛悶,嘔惡吞酸,大便秘結。

蓬莪朮(三兩),京三稜(二兩),青皮(去白,一兩),良薑(同蓬朮、三菱用米醋一升於瓷瓶內煮乾,乘熱切,焙),南木香(各半兩),不蛀皂角(三大錠,燒存性),百草霜(村莊家鍋底者佳)

上末,用川巴豆半兩,去殼研如泥,漸入藥末研和,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六十丸,橘皮煎湯下。

穿結藥,治大實大滿,心胸高起,氣塞不通者,為結也。

蟾酥,輕粉,麝香(各等分),巴豆(少許,另研)

上研極細,用孩兒乳汁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丸,不拘時,薑湯下。

〔通治〕

潤腸丸(東垣),治胃中伏火,大便秘澀,或乾燥不通,全不思食,乃風結血秘,皆令閉塞,須潤燥和血疏風,則自然通矣。

羌活,當歸梢,大黃(煨。各半兩),麻仁,桃仁(泡,去皮尖。各一兩)

上為末,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活血潤腸丸,治大便風秘、血秘,時常結燥。

當歸梢(一錢),防風(二錢),羌活,大黃(煨。各一兩),麻子仁(二兩半),桃仁(二兩,研如泥),皂角仁(炮存性,去皮秤一兩。其性得濕則滑,滑則燥結自除。)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二三服後,須以蘇子、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日久再不結燥。余藥以瓷器盛之,紙密封,勿使見風。

神功丸(《寶鑑》),治三焦氣壅,心腹痞悶,大腑風熱,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重疼,頭昏面熱,口苦咽乾,心胸煩躁,睡臥不安,及治腳氣,並素有風人大便結燥。

火麻仁(另搗如膏),人參(各二兩),訶藜勒皮,大黃(錦紋者,麵裹煨。各四兩)

上為細末,入麻仁搗研勻,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湯下,溫酒、米飲皆可服,食後臨臥。如大便不通,可倍丸數,以利為度。

白話文:

益血潤腸丸

將熟地黃(六兩)、炒過的杏仁(去皮尖)、麻仁(各三兩)這三味藥材搗成膏狀。另外,將麩炒過的枳殼、橘紅(各二兩五錢)、炒過的阿膠、肉蓯蓉(各一兩半)、蘇子、荊芥(各一兩)、當歸(三兩)磨成粉末。然後將所有藥粉與之前的三味藥膏一起搗勻一千多下,再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實秘

參考神芎丸的方子(見頭痛篇)。

木香和中丸

將木香、沉香、白豆蔻、炒過的枳實、檳榔、蓬朮、青皮、陳皮、酒洗過的當歸、黃芩、木通、黃連、縮砂、去皮弦和子的蜜水潤過並炙乾的豬牙皂角、湯去皮的郁李仁、三稜(各磨成粉,一兩)、大黃(四兩)、香附(三兩)、黃柏(二兩)、牽牛頭末(三兩)一起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重,用白開水或薑湯送服。

脾積丸

此藥丸用於治療因飲食停滯造成的腹脹、疼痛、悶悶不樂、噁心、打嗝、吐酸水、大便秘結等症狀。

將蓬莪朮(三兩)、京三稜(二兩)、去白的青皮(一兩)、良薑(與蓬朮、三菱一同用米醋一升在瓷瓶內煮乾,趁熱切片,烘乾)、南木香(各半兩)、燒成灰的不蛀皂角(三大錠)、百草霜(村莊人家鍋底的最好)磨成粉末。另取川巴豆半兩,去殼研成泥狀,慢慢加入藥粉中研勻,用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麻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可以增加到六十丸,用橘皮煎湯送服。

穿結藥

此藥用於治療大實大滿,心胸高起,氣塞不通的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結”。

將蟾酥、輕粉、麝香(各等份)、少許另外研磨的巴豆混合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嬰兒的乳汁和成藥丸,大小像黍米那麼大。每次服用二三丸,時間不限,用薑湯送服。

通治

潤腸丸(出自東垣),用於治療胃中有伏火,導致大便秘澀、乾燥不通,完全沒有食慾的情況。這是由於風邪、血瘀等原因導致腸道閉塞,需要滋潤乾燥、調和氣血、疏散風邪,才能使腸道自然暢通。

將羌活、當歸梢、煨過的大黃(各半兩)、麻仁、泡過並去皮尖的桃仁(各一兩)磨成粉末。將麻仁、桃仁另外研磨成泥狀,其餘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活血潤腸丸

用於治療因風、血導致的大便秘結、時常乾燥的症狀。

將當歸梢(一錢)、防風(二錢)、羌活、煨過的大黃(各一兩)、麻子仁(二兩半)、研成泥狀的桃仁(二兩)、炮過後保留藥性並去皮的皂角仁(秤一兩,此藥遇濕則滑,滑則能解除乾燥)磨成粉末。將桃仁、麻仁另外研磨成泥狀,其餘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服用二三次後,需要每天早晚食用蘇子、麻子粥,這樣大便就不會再乾燥。剩下的藥用瓷器盛放,用紙密封,不要使其見風。

神功丸(出自《寶鑑》),用於治療三焦氣壅、心腹痞悶、大腸風熱、大便不通、腰腿疼痛、肩背沉重、頭昏面熱、口苦咽乾、心胸煩躁、睡眠不安,以及治療腳氣、素有風邪導致大便結燥等症狀。

將火麻仁(另外搗成膏狀)、人參(各二兩)、訶藜勒皮、用麵包裹後煨過的大黃(錦紋的,各四兩)磨成細末,加入麻仁搗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水送服,也可以用溫酒、米湯送服,飯後或臨睡前服用。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倍藥丸數量,直到排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