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22)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22)

1. 大便不通

大承氣湯(《宣明》)

大黃,芒硝,厚朴(去粗皮),枳實(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分半,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六分,納硝煎,去滓服。

小承氣湯

大黃(半兩),厚朴(去粗皮),枳實(各三錢)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半盞,絞汁服,未利再服。

大黃飲子,治身熱煩躁,大便不通。

大黃(濕紙裹煨,二錢),杏仁(炒,去皮尖),枳殼(麩炒),梔子仁,生地黃(各一錢半),川升麻(一錢),人參,黃芩(各七分),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五片,豆豉二十一粒,烏梅一枚,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脾約麻仁丸,治腸胃熱燥,大便秘結。

麻仁(另研,五兩),大黃(一斤,蒸,焙),厚朴(去粗皮,薑製炒),枳實(麩炒),芍藥(各八兩),杏仁(去皮尖,炒,五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臨睡用溫白湯送下。大便利即止。

〔虛秘〕

威靈仙丸(《得效》),治年高氣衰,津液枯燥,大便秘結。

黃耆(蜜炙),枳實,威靈仙(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時,薑湯、白湯任下。忌茶。(一方,有防風,無黃耆。)

蓯蓉潤腸丸(《濟生》),治發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腑秘結,老人虛人皆可服。

肉蓯蓉(酒浸,焙,二兩),沉香(另研,一兩)

上為末,麻子仁汁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送下。四物湯(見虛勞。)

導滯通幽湯(東垣),治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氣不得上下,大便難,脾胃初受熱中,多有此證,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當歸身,升麻梢,桃仁泥,甘草(炙。各一錢),紅花(少許),熟地黃,生地黃(各五分)

水二大盞,煎至一盞,調檳榔細末五分,稍熱服。(一方,加麻仁、大黃各等分,唯紅花少許,名潤燥湯。)

益血丹(海藏),治大便燥,久虛亡血。

當歸(酒浸,焙),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細嚼,酒下一丸。

五仁丸(《得效》),治津液枯竭,大腸秘澀,傳導艱難。

桃仁,杏仁(炒,去皮,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一錢二分半),郁李仁(一錢,炒),陳皮(四兩,另為末)

上將五仁另研如膏,入陳皮末研勻,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黃耆湯,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澀。

綿黃耆,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大麻仁一合爛研,以水投,取漿水一盞,濾去滓,於銀石器內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調藥末,空心食前服。秘甚者,不過兩服愈,常服即無秘澀之患。此藥不冷不燥,其效如神。

白話文:

大便不通

大承氣湯

將大黃、芒硝、厚朴(去除粗皮)、枳實各取半兩,切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取一半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再加入芒硝繼續煎煮,去渣後服用。

小承氣湯

將大黃半兩、厚朴(去除粗皮)、枳實各三錢,切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分成兩份,每份用一碗水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半碗,擠出汁液服用,如果沒有排便再次服用。

大黃飲子,治療身體發熱煩躁,大便不通。

取大黃(用濕紙包裹煨過)二錢,杏仁(炒過,去除皮尖)、枳殼(用麩皮炒過)、梔子仁、生地黃各一錢半,川升麻一錢,人參、黃芩各七分,甘草(炙過)五分。將這些藥材混合成一份,加入兩盅水、五片生薑、二十一粒豆豉和一顆烏梅,煎煮至剩一盅。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

脾約麻仁丸,治療腸胃燥熱,大便乾結。

將麻子仁(另外研磨)五兩、大黃(蒸過再烘乾)一斤、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製過再炒過)、枳實(用麩皮炒過)、芍藥各八兩,杏仁(去除皮尖,炒過)五兩半。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睡前用溫開水送服。排便後即可停止服用。

〔虛秘〕

威靈仙丸,治療年紀大、氣虛體衰、津液枯燥導致的大便乾結。

將黃耆(用蜂蜜炙過)、枳實、威靈仙各取等量,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不論何時,都可以用生薑湯或開水送服。忌喝茶。(另一個配方,有防風,沒有黃耆。)

蓯蓉潤腸丸,治療因為發汗、利小便導致津液不足,大便乾結,老年人或體虛的人都可以服用。

將肉蓯蓉(用酒浸泡後烘乾)二兩、沉香(另外研磨)一兩,研磨成細末,用麻子仁汁製成糊狀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四物湯(見虛勞篇)。

導滯通幽湯,治療幽門不通導致的氣逆上衝、賁門不開、噎塞、氣機不暢、大便困難。多因脾胃初期受熱引起,治療重點在幽門,用辛潤的藥物。

取當歸身、升麻梢、桃仁泥、甘草(炙過)各一錢,紅花少許,熟地黃、生地黃各五分。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一碗,調入檳榔細末五分,稍微加熱後服用。(另一個配方,加入麻子仁、大黃各等量,紅花少量,稱為潤燥湯。)

益血丹,治療大便乾燥,久病體虛,血液虧損。

將當歸(用酒浸泡後烘乾)、熟地黃各取等量,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如彈子大小。細嚼後用酒送服一丸。

五仁丸,治療津液枯竭,大腸乾澀,排便困難。

將桃仁、杏仁(炒過,去皮)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一錢二分半,郁李仁(炒過)一錢,陳皮(另外研磨成末)四兩。將前五種仁另外研磨成膏狀,加入陳皮末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黃耆湯,治療老年人因年紀大導致的大便乾澀。

將綿黃耆、陳皮(去白)各半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大麻仁一合搗爛,加水取汁一碗,濾掉渣滓,在銀石器內煎煮,待出現乳狀時,加入一大匙白蜜,再煎煮至沸騰,調入藥末,空腹飯前服用。如果便秘嚴重,服用兩次即可痊癒,經常服用就不會有便秘的問題。此藥藥性平和,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