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17)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17)

1. 滯下

犀角丸,但是痢,服之無不瘥者。

犀角屑(取黑色文理粗者,產後用彌佳),宣州黃連,苦參(多買輕搗),金州黃柏(赤色緊薄者),川當歸(五味俱取細末)

上各搗研為末,各等分,和勻,空腹,爛煮糯米飲調方寸匕服之,日再服。忌黏滑、油膩、生菜。

栝蔞散,治五色痢,久不愈者。

栝蔞(一個,黃色者,以炭火煨存性用,蓋在地下一宿,出火毒)

上研為細末,作一服,用溫酒調服。胡大卿有一僕人,患痢半年,至杭州遇一道人傳此方而愈。

葛根湯,專治酒痢。

葛根,枳殼,半夏,生地黃,杏仁(去皮尖),茯苓(各二錢四分),黃芩(一錢二分),甘草(炙,半錢)

上分作二帖,水二盞,黑豆百粒,生薑五片,白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神效散,治休息痢,氣痢,膿血不止,疼痛困弱。

當歸,烏梅肉,黃連(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大蒜作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厚朴煎湯下。一方,加阿膠。

又方,治赤白痢新舊疾。

上用鹽霜梅三個,用黃泥裹,於慢火煨乾,研為細末,用米湯調下。治腸蟲,先下赤,後下黃白沫,連年不愈。兼治痢下,應先白後赤,若先赤後白,為腸蟲。

上用牛膝一兩,切,椎碎,以醇酒一升漬一宿,平旦空心服之,再服愈。

阿膠丸,治冷熱不調,痢下膿血下止,腹痛不可忍。

阿膠(銼碎,炒令燥),乾薑(炮),木香,黃連(炒),當歸(炒),黃芩(各一兩),赤石脂,龍骨(各二兩),厚朴(一兩半,去粗皮,生薑汁塗炙)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以粥飲下。

木香散,治冷熱痢,虛損腹痛,不能飲食,日漸乏力。

木香,乾薑(炮),甘草(炙),黃芩(各半兩),柏葉(炙),當歸(炒),白朮,干熟地黃(各七錢半),黃連(炒,五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楊子建,萬全護命方,今有人患痢,其脈微小,再再尋之,又沉而澀,此之一候,若下白痢,其勢雖重,庶幾可治。若是下血,切忌發熱,通身發熱者死,熱見七日死。以上所陳,雖未足以達痢之淵源,亦足以明其粗跡。

議者謂:如子所言,自甲子至於癸亥,每六十年中,未嘗有一年不生痢疾,今世人所患痢疾,於數年中間忽止有一年,其故何也?答曰:六十年中,未嘗有一年無木土相攻,未嘗無土火相郁,未嘗無水火相犯。但五運之政,譬如權衡,一年間五行氣數,更相承製,得其平等,則其疾自然不作。

若或一氣太過,一臟有餘,痢疾之生,應不旋踵。予故備陳其粗,以開後學之未悟,庶幾診療之間,無差誤之過者矣。但毒痢傷人不一,惟水邪犯心為重。世人初患痢時,先發寒熱,投藥治之,其熱不退,發熱太甚,食則嘔逆,下痢不止,心熱如火,只要入涼處,只思吃冷水,忽思狂走,渾身肌肉疼痛,著手不得,此候十難治其三四也。治疫毒痢方,須是子細首尾讀此方論,令分明識病根源,然後吃藥。

白話文:

犀角丸:這藥對痢疾很有效,吃了幾乎都能好。

  • 藥材:犀角屑(選黑色、紋理粗糙的,產後用效果更好)、宣州黃連、苦參(多買並輕輕搗碎)、金州黃柏(選紅色、緊實薄片的)、川當歸(這五種藥材都要磨成細粉)。
  • 製法:將以上藥材分別搗碎磨成粉,然後等量混合均勻。
  • 用法:空腹時,用煮爛的糯米湯調和一小勺藥粉服用,一天服用兩次。要忌吃黏滑、油膩和生冷的食物。

栝蔞散:這藥能治各種顏色的痢疾,尤其適合久治不癒的。

  • 藥材:栝蔞(選黃色的,用炭火煨烤至半焦,然後埋在地下過一夜,去除火毒)。
  • 製法:將栝蔞研磨成細粉。
  • 用法:一次服用一劑,用溫酒調服。據說以前有個姓胡的官員,他家僕人得痢疾半年都沒好,在杭州遇到一個道士給了他這個藥方就治好了。

葛根湯:這藥專門治療因喝酒引起的痢疾。

  • 藥材:葛根、枳殼、半夏、生地黃、杏仁(去皮尖)、茯苓(各2錢4分)、黃芩(1錢2分)、炙甘草(半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分成兩份,加兩碗水,一百粒黑豆,五片生薑,一個白梅一起煎煮,煎至剩一碗。
  • 用法:去藥渣,在飯前溫服。

神效散:這藥能治反覆發作的痢疾、氣痢、膿血不止、疼痛虛弱。

  • 藥材:當歸、烏梅肉、黃連(等量)。
  •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大蒜搗成的蒜泥和藥粉做成丸,大小如梧桐子。
  • 用法: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厚朴煎的湯送服。也有藥方加入阿膠。
  • 另一個藥方,治新舊赤白痢疾:用鹽霜梅三個,用黃泥包住,用小火煨乾,磨成細粉,用米湯調服。這個藥方能治腸道寄生蟲,先拉紅色,再拉黃白色泡沫,這種情況多年不好的人適合。這個藥方也能治痢疾,先拉白色再拉紅色,如果是先拉紅色再拉白色,就是腸道有寄生蟲。
  • 另一個藥方:用牛膝一兩,切碎,搗爛,用一升純酒浸泡一夜,早上空腹服用,再服一次就會好。

阿膠丸:這藥能治身體冷熱不調、痢疾膿血不止、腹痛難忍。

  • 藥材:阿膠(搗碎,炒乾)、乾薑(炮製過)、木香、炒黃連、炒當歸、黃芩(各一兩)、赤石脂、龍骨(各二兩)、厚朴(一兩半,去粗皮,用生薑汁塗抹後炙烤)。
  •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
  •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不拘時間用粥水送服。

木香散:這藥能治冷熱痢疾、身體虛弱、腹痛、不能吃東西、日益虛弱。

  • 藥材:木香、炮乾薑、炙甘草、黃芩(各半兩)、炙柏葉、炒當歸、白朮、乾熟地黃(各七錢半)、炒黃連(五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
  •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煎至一半,去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名醫楊子建的《萬全護命方》說,如果有人得痢疾,脈搏很微弱,要仔細才能摸到,而且脈象沉而澀,這種情況如果拉白色的痢疾,雖然病情嚴重,但還算可以治療。如果拉血,千萬不要發熱,全身發熱就會死,發熱七天就會死。以上說的這些,雖然不能完全說明痢疾的根源,但也能大概知道它的情況。

有人問:就像你說的,從甲子年到癸亥年,每六十年中,沒有一年不發生痢疾,但現在人得痢疾,有時候幾年才發生一次,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六十年中,沒有一年木和土不互相克制,沒有一年土和火不互相鬱積,沒有一年水和火不互相侵犯。但是五行的運行,就像權衡一樣,一年中五行之氣互相制約,達到平衡,疾病自然不會發生。如果某一種氣太盛,某一個臟腑過強,痢疾的發生就會很快。我所以詳細地說這些,是為了啟發後輩的理解,希望在診治時不要出錯。但是毒痢傷人的情況不一,其中水邪侵犯心臟最為嚴重。世人剛開始得痢疾時,會先發冷發熱,用藥治療後,如果熱不退,反而發熱更嚴重,吃東西就想吐,拉痢疾不止,心裡像火燒一樣,只想待在涼快的地方,只想喝冷水,有時還會胡亂跑,全身肌肉疼痛,不能觸碰,這種情況十有三四難以治好。治療疫毒痢的藥方,必須仔細從頭到尾閱讀這些方論,明白疾病的根源,然後再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