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16)
第六冊 (16)
1. 滯下
上舂棗如泥,鋪於紙上,安二味藥裹之,燒令通赤,取出候冷,細研為末,每服使好精羊肉半斤,切作片子,用散藥三錢,摻在肉上,濕紙裹燒熟,放冷食之,不過三兩服效。
又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麩炒黃色),豶豬肝(一具,去筋膜,切作片)
上件,將肝用水洗去血,切作片,於淨鐺內一重肝,一重杏仁,入盡,用童子小便二升,入鐺中蓋定,慢火煎令小便盡即熟,放冷,任意食之。
又方(一名)羊肝散
砂仁(一兩,去皮),肉豆蔻(半兩,去殼)
上為細末,用羊肝半具,細切拌藥,以濕紙三五重裹上,更以麵裹,用慢火燒令熟,去面並紙,入軟飯搗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粥飲下。
蕷蓮飲
石蓮肉,乾山藥(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茶煎湯,調下三錢。
異功散,七珍散(俱不能食。),六柱飲(泄瀉。),獨活寄生湯(見腰痛。),虎骨四斤丸(腳氣。),大防風湯(鶴膝風。),橘皮枳朮丸(傷食。)
附方
神效參香散,治大人小兒臟氣虛怯,冷熱不調,積而成痢,或下鮮血,或如豆汁,或如魚腦,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雜,裡急後重,日夜頻數,無問新久,並皆治之。
白扁豆(炒),木香,人參(去蘆。各二兩),茯苓(去皮),肉豆蔻(煨。各四兩),罌粟殼(去蒂),陳皮(去白。各十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用溫米飲調下,無時。
黑丸子,治脾胃怯弱,飲食過傷,留滯不化,遂成痢下。服此藥推導,更須斟酌受病淺深,增減丸數,當逐盡積滯方佳,然後徐徐補之。
烏梅肉,杏仁(去皮尖,另研),半夏(湯泡七次),縮砂(各十四粒),百草霜(六錢),巴豆霜(去油,半錢)
上為細末,和勻,稀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用白湯送下。看人虛實,加減丸數服之。
不二散,治諸般瀉痢,神效。
罌粟殼,青皮(去瓤,焙乾),陳皮(去白,焙乾。各二兩),當歸(去蘆,炒),甘草(炙),甜藤(如無,只以乾葛代之,各一兩)
上件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通口服。如患赤白痢,用酸石榴皮一片同煎,極妙。
神效雞清丸,治一切瀉痢。
木香(二兩),黃連(二兩半),肉豆蔻(七個大者,生用)
上先為細末,取雞子清搜和藥作餅子,於慢火上炙令黃色變紅,極干再研為末,用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御米丸,治一切瀉痢。
肉豆蔻,訶子肉,白茯苓,白朮(各一兩),石蓮肉,當歸(各半兩),乳香(三錢),罌粟殼(一兩半,蜜炙)
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如血痢,減豆蔻、白朮、當歸、粟殼。
白話文:
將紅棗搗成泥狀,鋪在紙上,將另外兩種藥材包在紅棗泥中,用火燒到通紅,取出放涼,仔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準備約半斤精選羊肉,切成薄片,將三錢藥粉均勻撒在肉片上,用濕紙包裹後燒熟,放涼後食用,通常服用兩三次就能見效。
另一個方法:
準備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尖端及雙仁,用麩皮炒至黃色),以及一具去筋膜的公豬肝,切成片狀。
將豬肝用清水洗去血水,切片,在乾淨的鍋中一層豬肝、一層杏仁交錯放入,全部放完後,倒入兩升童子小便,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煎煮,直到小便完全煮乾,豬肝就熟了。放涼後隨意食用。
另一個方法(也稱作)羊肝散:
準備砂仁一兩(去皮),肉豆蔻半兩(去殼)。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取半具羊肝切成細末,與藥粉攪拌均勻,用濕紙包裹三五層,再用麵粉包裹,用小火燒熟,去除麵粉和紙,將羊肝與軟飯搗勻,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粥水送服。
蕷蓮飲:
準備石蓮肉、乾山藥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茶煮水,沖服三錢藥粉。
異功散、七珍散(都不宜食用),六柱飲(用於治療腹瀉),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腰痛),虎骨四斤丸(用於治療腳氣),大防風湯(用於治療鶴膝風),橘皮枳朮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
附加藥方:
神效參香散,用於治療大人小孩因臟腑氣虛、虛寒實熱失調,積滯而成的痢疾,症狀包括便血、排出如豆汁或魚腦的黏液、瘀血、紫黑色血或赤白相間的黏液,伴隨裡急後重、頻繁跑廁所,不論病程長短,都能治療。
準備炒過的白扁豆、木香、人參(去蘆)各二兩,去皮的茯苓、煨過的肉豆蔻各四兩,去蒂的罌粟殼、去白的陳皮各十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熱的米湯送服,不限時間。
黑丸子,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過量導致積滯不化,進而引起的痢疾。服用此藥可以促進消化,需要根據病情輕重調整藥丸數量,逐漸清除積滯,然後慢慢補養身體。
準備烏梅肉、杏仁(去皮尖,另外研磨)、用湯浸泡七次的半夏、縮砂各十四粒,百草霜六錢,去油的巴豆霜半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攪拌均勻,用稀糊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可增至二十丸,用白開水送服。根據個人體質虛實調整藥丸數量。
不二散,用於治療各種痢疾,效果顯著。
準備罌粟殼、去瓤焙乾的青皮、去白焙乾的陳皮各二兩,去蘆炒過的當歸、炙甘草、甜藤(如沒有,可用葛根代替)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粗略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後服用。如患赤白痢,可用一片酸石榴皮一同煎煮,效果極佳。
神效雞清丸,用於治療各種痢疾。
準備木香二兩,黃連二兩半,肉豆蔻七個(用大個的,生用)。
先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雞蛋清混合藥粉做成餅狀,在小火上烤至黃色變紅,完全烤乾後再次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御米丸,用於治療各種痢疾。
準備肉豆蔻、訶子肉、白茯苓、白朮各一兩,石蓮肉、當歸各半兩,乳香三錢,蜜炙罌粟殼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調和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如為血痢,應減少肉豆蔻、白朮、當歸、粟殼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