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28)
第一冊 (28)
1. 傷飲食
上為末,滴水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薑湯送下,加至微利為度。
消積集香丸(《寶鑑》),治寒飲食所傷,心腹滿悶疼痛,及消散積聚痃癖氣塊久不愈者。
木香,陳皮,青皮,京三稜(炮),廣朮(炮),黑牽牛(炒),白牽牛(炒),茴香(炒,各半兩),巴豆(半兩,不去皮,用白米一勺同炒,米黑去米。)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溫薑湯下,無時,以利為度。忌生冷硬物。
備急丹,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錐刺,及脹滿下氣皆治之。(易老名獨行丸,《脾胃論》名備急大黃丸。)
川大黃末,乾薑末,巴豆(去皮心,研,去油用霜)
上各等分,和合一處,研勻,煉蜜丸,臼內杵千百下如泥,丸如小豆大。夜臥溫水下一丸,如下氣實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計時候。婦人有胎不可服。
神保丸(《和劑》),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腎氣脅下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
木香,胡椒(各二錢半),巴豆(十粒,去皮心膜,研),乾蠍(七枚)
上四味,為末,湯浸蒸餅為丸,麻子大,硃砂三錢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燈芯湯下;腹痛,柿蒂、煨姜煎湯下;血痛,炒姜醋湯下;腎氣脅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調檳榔末一錢下;氣噎,木香湯下;宿食不消,茶酒漿飲任下。
三稜消積丸(《脾胃》),治傷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滿悶。
神麯(炒),京三稜(炮),廣朮(炮,各七錢),懷香(炒),青皮,陳皮(各五錢),丁皮,益智(各三錢),巴豆(和米皮炒焦,去米,五錢)
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薑湯下,食前服。量虛實加減。得更衣,止後服。
神應丸(《元戎》),治傷一切冷物潼乳,腹痛腸鳴饗泄。(許學士云:此方得之王景長之家,近世名醫多用,即知此方乃古方也,惟此為真,《局方》高殿前家亦非也。本方雖云秘者能下,泄者能止,用之少效,予反復本草味藥性,但言巴豆得火者良,予改法為神應丸。)
木香(一錢),丁香(別研),乾薑(炮),百草霜(研細,各半兩,以上四味,為末和勻),杏仁(半兩),巴豆(半兩,炒去油盡,微存性),蠟(二兩,醋煮去垢,先備下)
上同研為泥,上四味和勻,重羅細,入泥中,熔化蠟,入小油半兩,同藥研及數百回後,至凝可搓作挺,蠟紙封裹。每挺可重一錢,米飲下。
獺肝丸,治食魚鱠不消生瘕,常欲食鱠者。
獺骨肝肺,大黃(各八分),蘆根,鶴骨(各七分),桔梗(五分),乾薑,桂心(各四分),斑蝥(二十一枚,炙)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酒服十丸至十五丸,日再,瘥。
白話文:
滴水丸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水滴成丸,像豌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吃到稍微腹瀉的程度為止。
消積集香丸(出自《寶鑑》)
治療因寒涼食物造成的傷害,導致的心腹脹悶疼痛,以及消除積聚的硬塊和氣塊,久久無法痊癒的狀況。
藥材包含:木香、陳皮、青皮、炮製過的京三稜、炮製過的廣朮、炒過的黑牽牛、炒過的白牽牛、炒過的茴香,各半兩;還有巴豆半兩(不要去皮,用一湯匙白米同炒,米炒黑後去除米)。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到十丸,用溫薑湯送服,不限時間,以腹瀉為度。服用期間忌食生冷和堅硬的食物。
備急丹
治療心腹各種疾病,突然疼痛像錐子刺一樣,以及腹脹、需要排氣的狀況都可治療。(也被稱為易老的獨行丸,《脾胃論》稱之為備急大黃丸。)
藥材包含:川大黃末、乾薑末、巴豆(去皮心,研磨成粉,去除油分)。
將以上藥材等分混合,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放在臼中搗杵數百下,直到像泥一樣,然後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晚上睡前用溫水服用一丸,如果需要排氣量較大的人可以加服一丸,如果是突發疾病則不計時間服用。孕婦不可服用。
神保丸(出自《和劑》)
治療胸膈疼痛、腹痛、血痛、腎氣引起的脅下疼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化等症狀。
藥材包含:木香、胡椒(各二錢半),巴豆(十粒,去皮心膜,研磨成粉),乾蠍(七枚)。
將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丸子,像麻子那麼大,再用三錢的硃砂做成外衣。每次服用五丸。若是胸膈疼痛,用柿蒂、燈芯湯送服;腹痛,用柿蒂、煨薑煎湯送服;血痛,用炒薑醋湯送服;腎氣引起的脅下痛,用茴香酒送服;大便不通,用蜜湯調檳榔末一錢送服;氣噎,用木香湯送服;宿食不消化,可以用茶、酒或漿飲等送服。
三稜消積丸(出自《脾胃》)
治療因吃了生冷堅硬的食物,導致不能消化,心腹脹悶的狀況。
藥材包含:炒過的麵粉、炮製過的京三稜、炮製過的廣朮(各七錢),炒過的懷香、青皮、陳皮(各五錢),丁皮、益智(各三錢),巴豆(和米皮炒焦,去除米,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麵糊做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溫薑湯送服,飯前服用。可根據身體虛弱情況增減藥量。若服用後腹瀉,則停止服用。
神應丸(出自《元戎》)
治療因吃了一切寒涼食物,如生乳等造成的腹痛、腸鳴、腹瀉。(許學士說:此方得自王景長家,近代名醫多用,由此可知此方是古方,只有這個方子是真的,《局方》中高殿前家的方子並非如此。本方雖然說能使秘結者通瀉,腹瀉者停止,但使用後效果甚微。我仔細研究了本草的藥性,發現說巴豆用火炒過效果較好,所以我改進了製作方法,做成了神應丸。)
藥材包含:木香(一錢)、丁香(另磨成粉)、炮製過的乾薑、百草霜(磨細,各半兩。以上四味,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杏仁(半兩)、巴豆(半兩,炒過去除所有油分,稍微保留藥性),蠟(二兩,用醋煮過去除雜質,先準備好)。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泥,再將磨好的四味藥粉混合均勻,用細羅篩過,加入藥泥中,將融化的蠟和小麻油半兩加入,與藥材一同研磨數百次,直到凝固可以搓成條狀,用蠟紙包好。每條重約一錢,用米湯送服。
獺肝丸
治療因食用魚膾導致消化不良,產生腹中硬塊,且經常想吃魚膾的人。
藥材包含:獺的骨頭、肝、肺,大黃(各八分),蘆根,鶴骨(各七分),桔梗(五分),乾薑,桂心(各四分),斑蝥(二十一枚,炙烤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用酒送服十到十五丸,每天兩次,即可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