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6)

回本書目錄

第六冊 (6)

1. 泄瀉

人參,五味子,破故紙(炒),白朮(各二兩),山藥(炒),白茯苓(各一兩半),吳茱萸,川巴戟(去心),肉果(麵裹煨。各一兩),龍骨(煅,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金鎖正元丹(《和劑》),治腎虛泄瀉,小便頻數,盜汗遺精,一切虛冷之證。

龍骨(煅,另研),硃砂(另研。各三兩),茯苓(八兩),紫巴戟(去心),肉蓯蓉(洗,焙),葫蘆巴(焙。各一斤),補骨脂(酒浸,炒,十兩),五倍子(八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椒樸丸(《魏氏》)

益智仁(去殼,炒),川椒(炒出汗),川厚朴(薑製炒),陳皮,白姜,茴香(炒。各等分)

上用青鹽等分,於銀石器內,以水浸干藥,用慢火煮乾焙燥,為細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

小茴香丸(《本事》)

舶上茴香(炒),胡蘆巴,破故紙(炒香),白龍骨(各一兩),木香(一兩半),胡桃肉(三七個研),羊腰子(三對,破開,鹽半兩擦,炙熟,研如泥)

上為末,酒浸蒸餅杵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香姜散,治晨泄,又名瀼泄。

生薑(四兩,切如豆大),黃連(二兩,銼)

上一處,淹一宿,慢火炒姜紫色,去姜不用。將黃連末每服二錢,用臘茶清調一劑而愈。又用米飲酒調,治白痢尤妙。若欲速效,一料只作二服。

四神丸,治脾胃虛弱,大便不實,飲食不思,或泄瀉腹痛等證。

肉豆蔻(二兩),補骨脂(四兩),五味子(二兩),吳茱萸(浸,炒一兩)

上為末,生薑八兩,紅棗一百枚,煮熟取棗肉和末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或食前白湯送下。

《澹寮》四神丸,治腎泄脾泄。

肉豆蔻(生,二兩),破故紙(炒,四兩),茴香(炒,一兩),木香(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煮棗肉為丸,如梧子大,鹽湯下。一方,去木香、茴香,入神麯、麥糵,如前作丸。

補中益氣湯(勞倦。),六味丸(虛勞。),滋腎丸(小便不通。),《金匱》加減腎氣丸(水腫。),錢氏白朮散,加減八味丸(並消癉。)

止瀉秘方

人參(去蘆),白朮,乾薑(炮),訶子(去核),茯苓(去皮),木香,藿香(去土),肉豆蔻(麵裹煨),甘草(炙。各一錢半),

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滓,食前通口服。

沉香溫胃丸(缺。)

厚朴枳實湯(河間)

厚朴,枳實,訶子(半生半熟。各一兩),木香(半兩),黃連,炙甘草(各二錢),大黃(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或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金鎖正元丹: 用人參、五味子、炒過的破故紙、白朮各二兩,炒過的山藥、白茯苓各一兩半,吳茱萸、去心的川巴戟、用麵包裹煨過的肉豆蔻各一兩,煅燒過的龍骨五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鹽水送服。這個方子出自《和劑局方》,用來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腹瀉、小便頻繁、盜汗遺精等虛冷症狀。

加味金鎖正元丹: 用煅燒過的龍骨(另磨粉)、硃砂(另磨粉)各三兩,茯苓八兩,去心的紫巴戟、洗淨焙乾的肉蓯蓉、焙乾的葫蘆巴各一斤,用酒浸泡後炒過的補骨脂十兩,五倍子八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溫酒或鹽水送服。

椒樸丸: 用去殼炒過的益智仁、炒出汗的川椒、用薑製炒過的川厚朴、陳皮、白姜、炒過的茴香各等分,加上等量的青鹽,在銀或石製容器中用水浸濕藥材,用小火煮乾焙燥,磨成細末,用酒和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可逐漸增加至四十丸,空腹用鹽水或溫酒送服。

小茴香丸: 用炒過的舶上茴香、葫蘆巴、炒香的破故紙、白龍骨各一兩,木香一兩半,研碎的胡桃肉三七個,羊腰子三對(切開,用半兩鹽擦拭,炙熟,搗成泥),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浸泡過的蒸餅搗熟,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香姜散: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早晨腹瀉,又叫做瀼泄。用生薑四兩(切成豆粒大小)、黃連二兩(切碎),將黃連和生薑一起浸泡一個晚上,然後用小火將生薑炒至紫色,去除生薑不用。將黃連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臘茶清調服,可以治癒。也可以用米湯和酒調服,治療白痢效果更好。如果想要快速見效,一劑藥可以分兩次服用。

四神丸: 用肉豆蔻二兩,補骨脂四兩,五味子二兩,浸泡後炒過的吳茱萸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八兩、紅棗一百枚煮熟,取棗肉和藥粉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或飯前用白開水送服。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大便不成形、食慾不振或腹瀉腹痛等症狀。

《澹寮》四神丸: 用生的肉豆蔻二兩,炒過的破故紙四兩,炒過的茴香一兩,木香半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煮過的棗肉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用鹽水送服。另一個版本,去掉木香和茴香,加入神麯和麥芽,做法和之前一樣。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腎虛或脾虛引起的腹瀉。

其他方劑: 補中益氣湯(用於勞累過度),六味丸(用於虛勞),滋腎丸(用於小便不通),《金匱》加減腎氣丸(用於水腫),錢氏白朮散,加減八味丸(都用於治療消癉)。

止瀉秘方: 用人參(去蘆頭)、白朮、炮製過的乾薑、訶子(去核)、茯苓(去皮)、木香、藿香(去土)、用麵包裹煨過的肉豆蔻、炙甘草各一錢半,加水兩碗,煎至一碗,去藥渣,飯前飲用。

沉香溫胃丸:(沒有詳細記載)

厚朴枳實湯: 用厚朴、枳實、半生半熟的訶子各一兩,木香半兩,黃連、炙甘草各二錢,大黃三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或五錢,加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藥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