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7)
第六冊 (7)
1. 泄瀉
固腸丸(丹溪)
樗皮(四兩),滑石(二兩)
上為末,粥丸。
此丸性燥,若滯氣未盡者,不可遽用。
訶子散(河間),治泄久,腹痛漸已,瀉下漸少,宜此藥止之。
訶子(一兩,半生半熟),木香(半兩),甘草(二錢),黃連(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白朮芍藥湯調下。如止之不已,宜因其歸而送之,於訶子散內加厚朴一兩,竭其邪氣也。
扶脾丸(東垣),治脾胃虛寒,腹中痛溏泄無度,飲食不化。
白朮,茯苓,橘皮,半夏,甘草(炙),訶藜勒皮,烏梅肉(各二錢),紅豆,乾薑,藿香(各一錢),肉桂(半錢),麥糵,神麯(炒。各四錢)
上為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食前下。
訶子丸(《本事》),治脾胃不和,泄瀉不止,諸藥不效。
訶子皮,川薑,肉豆蔻,龍骨,木香,赤石脂,附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下。
大斷下丸(《得效》),治下痢滑數,肌肉消瘦,飲食不入,脈細皮寒,氣少不能言,有時發虛熱。由脾胃虛耗,耗則氣奪,由穀氣不入胃,胃無主以養,故形氣消索,五臟之液不收,謂之五虛,此為難治,略能食者生。
附子(炮),肉豆蔻,牡蠣(煅秤。各一兩),細辛,乾薑(炮),良薑,白龍骨,赤石脂,酸石榴皮(醋煮乾為度,焙乾。各一兩半),白礬(枯),訶子(去核,各一兩)
上為末,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粟米湯下。
豆蔻飲(《得效》),治滑泄,神效。
陳米(一兩),肉豆蔻(麵裹煨),五味子,赤石脂(研。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粟米湯飲調下,日進三服。
蓽茇丸(《得效》),治滑泄,寒者宜之。
蓽茇,川薑(炮),丁香(不見火),附子(炮,去皮臍),吳茱萸(炒),良薑,胡椒(以上各一兩),山茱萸(去核),草豆蔻(去皮。各半兩)
上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陳米飲下,日三服。
固腸丸(《得效》),治臟腑滑泄,晝夜無度。
吳茱萸(揀淨),黃連(去須),罌粟殼(去梗蒂。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龍骨散,治水瀉腹痛,不納飲食。
龍骨,當歸(炒),肉豆蔻(麵裹煨),木香(各一兩),厚朴(二兩,去粗皮,薑汁炙)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用粥飲調下。
固腸散,治脾胃虛弱,內受寒氣,泄瀉注下,水穀不分,冷熱不調,下痢膿血,赤少白多,或如魚腦,腸滑腹痛,遍數頻並,心腹脹滿,食減乏力。
陳米(炒,二十兩),木香(不見火,一兩),肉豆蔻(生用),罌粟殼(去蒂蓋,蜜炙。各二兩),乾薑(炮),甘草(炙。各二兩半)
白話文:
固腸丸(丹溪):
用樗樹皮四兩、滑石二兩,將它們磨成粉末,用米粥做成藥丸。這個藥丸藥性偏燥,如果體內還有未消化的積滯,就不適合馬上服用。
訶子散(河間):
這個方子治療久瀉,腹痛逐漸減輕,腹瀉次數也逐漸減少的情況,適合用此藥來止瀉。藥材包含訶子一兩(一半用生的,一半用熟的),木香半兩,甘草二錢,黃連三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朮芍藥湯送服。如果止瀉效果不佳,應該考慮將體內的邪氣排出,可以在訶子散中加入厚朴一兩,來增強藥效。
扶脾丸(東垣):
這個藥丸治療脾胃虛寒,腹部疼痛,大便稀溏無度,消化不良的情況。藥材包含白朮、茯苓、橘皮、半夏、炙甘草、訶藜勒皮、烏梅肉各二錢,紅豆、乾薑、藿香各一錢,肉桂半錢,麥芽、神曲(炒過)各四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荷葉包裹燒熟的米飯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在飯前送服。
訶子丸(《本事》):
這個藥丸治療脾胃不和導致的持續腹瀉,用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藥材包含訶子皮、川薑、肉豆蔻、龍骨、木香、赤石脂、附子,每種藥材用量相同。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米糊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米湯送服。
大斷下丸(《得效》):
這個藥丸治療腹瀉次數多且頻繁,導致肌肉消瘦、食慾不佳、脈搏微弱、身體發冷、氣短說不出話,有時會出現虛熱。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腸胃無法吸收食物的營養,身體虛弱,五臟的精液也無法收斂,這種情況稱為「五虛」,難以治療。如果患者還能吃一點東西,就還有生機。藥材包含炮附子、肉豆蔻、煅牡蠣各一兩,細辛、炮乾薑、良薑、白龍骨、赤石脂、用醋煮過再烘乾的酸石榴皮各一兩半,枯白礬、去核訶子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小米湯送服。
豆蔻飲(《得效》):
這個方子治療滑脫性腹瀉,效果很好。藥材包含陳米一兩、用麵粉裹起來煨過的肉豆蔻、五味子、研磨成粉的赤石脂各半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小米湯沖服,一天服用三次。
蓽茇丸(《得效》):
這個藥丸治療滑脫性腹瀉,適合體質偏寒的人。藥材包含蓽茇、炮川薑、丁香(不見火)、炮附子(去皮臍)、炒吳茱萸、良薑、胡椒各一兩,去核山茱萸、去皮草豆蔻各半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棗泥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在飯前用陳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固腸丸(《得效》):
這個藥丸治療臟腑滑脫性腹瀉,無論白天黑夜都腹瀉不止的情況。藥材包含挑選乾淨的吳茱萸、去須的黃連、去掉梗蒂的罌粟殼,每種藥材用量相同。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的糊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龍骨散:
這個方子治療水樣腹瀉,伴有腹痛,吃不下東西的情況。藥材包含龍骨、炒當歸、用麵粉裹起來煨過的肉豆蔻、木香各一兩,用薑汁炙過的厚朴二兩(去除粗皮)。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飯前用米粥湯送服。
固腸散:
這個方子治療脾胃虛弱,體內受寒,導致腹瀉不止,水和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吸收,忽冷忽熱,腹瀉中帶有膿血,以白色黏液為主,或像魚腦一樣,腸道滑利腹痛,腹瀉次數頻繁,腹部脹滿,食慾減退,身體乏力。藥材包含炒過的陳米二十兩、不見火的木香一兩、生肉豆蔻、蜜炙過的罌粟殼(去除蒂蓋)各二兩,炮乾薑、炙甘草各二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