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六冊 (3)
第六冊 (3)
1. 泄瀉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半,生薑二片,棗一枚,煎六分,空心溫服。
姜附湯(見中寒。)
四柱散(《濟生》),治元臟氣虛,真陽耗散,腹臍冷痛,泄瀉不止。
白茯苓,附子(炮),人參,木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五片,鹽少許,煎,空心服。滑泄不止,加豆蔻、訶子煎,名六柱散。(《活人》有白朮,無訶子。)
震靈丹(紫府元君南獄魏夫人方,出《道藏》,一名紫金丹),治男子真元衰憊,五勞七傷,臍腹冷疼,肢體痠痛,上盛下虛,頭目暈眩,心神恍惚,血氣衰微。及中風癱瘓,手足不遂,筋骨拘攣,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耳聾,口苦舌乾,飲食無味。心腎不足,精滑夢遺,膀胱疝墜,小腸淋瀝,夜多盜汗,久瀉久痢,嘔吐不食,八風五痹,一切沉寒痼冷,服之如神。及治婦人血氣不足,崩漏虛損帶下,久冷胎臟無子。
禹餘糧(火煅醋淬,不計遍數,手捻得碎為度),紫石英,丁頭代赭石(如禹餘糧炮製),赤石脂(各四兩)
以上四味,並作小塊,入甘鍋內,鹽泥固濟,候乾用炭十斤煅通紅,火盡為度,入地埋,出火毒二宿。
滴乳香(另研),五靈脂(去砂石,篩),沒藥(去砂石,研。各二兩),硃砂(水飛過,一兩)
上八味,併為細末,以糯米粉煮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曬乾出光。每一丸,空心溫酒或冷水任下。常服鎮心神,駐顏色,溫脾胃,理腰膝,除屍疰蠱毒,闢鬼魅邪癘。久服輕身,漸入仙道。忌豬羊血,恐減藥力。婦人醋湯下,孕婦不可服,極有神效。
養氣丹,治久冷泄瀉,及休息痢疾,每服三十丸,多服收效。(方見氣門。)
硃砂丹(削。)
陳曲丸(《寶鑑》),磨積,止瀉痢,治腹中冷疼。
陳曲(一兩半),官桂,人參,乾薑,白朮,當歸,甘草(炙),厚朴(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淡醋湯任下,食前,日二服。
玉粉散,治冷極泄瀉,久作滑腸不禁,不思飲食,宜服。
紅豆(揀淨),大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各半兩),舶上硫黃(另研,二錢半)
上四味,為末,入研藥勻。每服二錢,空心,半稀半稠粟米飲下,至晚又一服。重者十服必效,輕者三五服安。
十補飲,即十全大補湯。(見虛勞。)
乳豆丸(《得效》),治滑泄不止,諸藥無效。
肉豆蔻(生,為末)
上用通明乳香,以酒浸過,研成膏,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桃花丸(《和劑》),治腸胃虛弱,冷氣乘之,臍腹攪痛,下痢純白;或冷熱相搏,赤白相雜,腸滑不禁,日夜無度。
赤石脂,乾薑(炮。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日三。
白話文:
泄瀉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碗半水,加入兩片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剩六分,在空腹時溫熱服用。
姜附湯(請參考「中寒」篇)
四柱散(出自《濟生方》),治療因元氣虛弱,真陽耗散,導致腹部和肚臍周圍冷痛,持續腹瀉不止的情況。
藥材包含:白茯苓、炮製過的附子、人參、木香各一兩。
將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五片生薑,少量鹽,煎煮後,空腹服用。如果腹瀉不止,可加入豆蔻和訶子一起煎煮,稱為六柱散。(《活人書》有白朮,沒有訶子。)
震靈丹(傳說為紫府元君南獄魏夫人所傳,出自《道藏》,又名紫金丹),治療男子因真元衰竭,五勞七傷導致的臍腹冷痛、肢體痠痛、上身虛弱下身虛、頭暈目眩、心神恍惚、氣血衰弱等症狀;也治療中風癱瘓、手足麻痺、筋骨攣縮、腰膝沉重、容顏憔悴、肌肉消瘦、視力模糊、聽力下降、口苦舌乾、食慾不振等症狀;以及心腎不足、遺精、膀胱疝氣、小便淋瀝、夜間盜汗、久瀉久痢、嘔吐不食、風濕痹痛、一切寒冷頑固疾病等,服用後效果顯著。 也可治療婦女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崩漏、虛損、白帶過多、子宮寒冷不孕等症狀。
藥材包含:禹餘糧(用火煅燒後用醋淬過,次數不限,以手能捏碎為度)、紫石英、丁頭代赭石(如禹餘糧一樣炮製)、赤石脂各四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成小塊,放入甘鍋內,用鹽泥封固,待乾燥後,用十斤木炭煅燒至通紅,待火熄滅後,埋入土中,消除火毒兩天。
另研磨:滴乳香、五靈脂(去除砂石,篩過)、沒藥(去除砂石,研磨)各二兩,硃砂(用水飛過)一兩。
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糯米粉煮成糊狀,製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曬乾。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用溫酒或冷水送服。長期服用可以鎮定心神、保持容顏、溫養脾胃、調理腰膝、消除屍疰蠱毒、驅除鬼魅邪氣。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逐漸進入仙道。服藥期間忌食豬羊血,以免降低藥效。婦女用醋湯送服,孕婦不可服用,效果極佳。
養氣丹,治療長期的寒冷性腹瀉和休息痢疾,每次服用三十丸,多服用效果更佳。(藥方請參考「氣門」篇)
硃砂丹(略)
陳曲丸(出自《寶鑑》),可以消磨積食、止瀉止痢、治療腹中冷痛。
藥材包含:陳曲一兩半、官桂、人參、乾薑、白朮、當歸、炙甘草、厚朴各半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溫酒或淡醋湯送服,飯前服用,每日兩次。
玉粉散,治療寒冷至極的腹瀉,長期腹瀉導致腸道滑脫、食慾不振,適合服用。
藥材包含:紅豆(挑選乾淨)、炮製過的大附子(去皮臍)、炮製過的乾薑各半兩,另外研磨舶上硫黃二錢半。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半稀半稠的粟米粥送服,晚上再服一次。病情嚴重者服用十次必定有效,輕者三五次即可痊癒。
十補飲,即十全大補湯。(請參考「虛勞」篇)
乳豆丸(出自《得效方》),治療腹瀉不止,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
藥材包含:生肉豆蔻(研磨成粉末)。
將通明乳香用酒浸泡後研成膏狀,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桃花丸(出自《和劑局方》),治療腸胃虛弱、寒氣侵入,導致肚臍周圍絞痛,腹瀉排出純白色黏液;或者因寒熱交錯,腹瀉排出紅白相間的黏液,腸道滑脫不能控制,日夜腹瀉不止。
藥材包含:赤石脂、炮製過的乾薑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