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26)
第一冊 (26)
1. 傷飲食
大七香丸(《和劑》),治脾胃虛冷,心膈噎塞,漸成膈氣,脾泄瀉痢,反胃嘔吐。
香附子(二兩),麥糵(一兩),丁香皮(三兩半),縮砂仁,藿香,官桂,甘草,陳皮(各二兩半),甘松,烏藥(各六錢半)
上十味,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鹽酒、鹽湯任嚼下。忌生冷肥膩物。
小七香丸(《和劑》),溫中快膈,化積和氣。治中酒嘔逆,氣膈食噎,茶酒食積,小兒疳氣。
甘松(八兩),益智仁(六兩),香附子(炒),丁香皮,甘草(炙。各十二兩),蓬朮(煨),縮砂(各二兩)
上為末,蒸餅為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薑湯、熟水任下。
上二黃丸(東垣),治傷熱食痞悶,兀兀欲吐,煩亂不安。
黃芩(二兩),黃連(酒洗,一兩),升麻,柴胡(各三錢),甘草(二錢),枳實(炒,半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枳朮導滯丸(東垣),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旋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黃芩,茯苓,白朮,黃連(各三錢),澤瀉(二錢),枳實(麩炒,去瓤),神麯(炒,各五錢),大黃(煨,一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食遠,白湯下五十丸。
保和丸(丹溪),治食積酒積。
山楂肉(二兩),半夏(薑製),橘紅,神麯,麥芽(炒),白茯苓(各一兩),連翹,萊菔子(炒),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滴水為丸。加白朮二兩,名大安丸。
枳木丸(潔古),治痞積,治食強胃。(海藏云:本仲景枳朮湯也,今易老改為丸,治老幼虛弱,飲食不化,或臟腑軟弱者。)
枳實(去瓤,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朮湯下。服白朮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久服令人胃氣強實,不復傷也。
曲糵枳朮丸,治強食所致心胸滿悶不快。
神麯(炒),麥糵(炒),枳實(去瓤,麩炒,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制服如枳朮丸法。
木香枳朮丸,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
木香,枳實(各一兩),白朮(二兩)
亦照前法丸服
檳榔丸,消宿食,破滯氣。
檳榔(三錢),木香,人參(各二錢),陳皮(五錢),甘草(一錢)
上為末,蒸餅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白湯下。
木香檳榔丸(見氣。)
三黃枳朮丸(丹溪),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厚味之物,填塞悶亂,胸膈不快。
黃芩(二兩),黃連(酒炒),大黃(煨),神麯(炒),白朮,陳皮(各一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除濕益氣丸(東垣),治傷濕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
枳實(炒),白朮,黃芩(生用),神麯(炒,各一兩),紅花(三錢),蘿蔔子(炒,半兩)
白話文:
大七香丸:適用於脾胃虛寒,導致胸口和隔膜部位堵塞不適,逐漸形成氣滯,或是脾虛引起的腹瀉,以及反胃嘔吐等症狀。
藥材成分:香附子(80克),麥芽(40克),丁香皮(140克),縮砂仁、藿香、官桂、甘草、陳皮(各100克),甘松、烏藥(各26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可搭配鹽酒或鹽水嚼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小七香丸:能溫暖中焦,暢通胸膈,消除積滯,調和氣機。適用於飲酒過度引起的嘔吐、氣滯導致的食道阻塞、茶酒引起的食物積滯,以及小兒消化不良等症狀。
藥材成分:甘松(320克),益智仁(240克),炒香附子、丁香皮、炙甘草(各480克),煨蓬朮、縮砂(各80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餅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可搭配溫酒、薑湯或溫開水服用。
上二黃丸:適用於因過食熱性食物導致的胸悶、噁心欲吐、煩躁不安等症狀。
藥材成分:黃芩(80克),酒洗黃連(40克),升麻、柴胡(各12克),甘草(8克),炒枳實(20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枳朮導滯丸:適用於因食用濕熱食物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胸悶脹滿、心煩意亂等症狀。
藥材成分:黃芩、茯苓、白朮、黃連(各12克),澤瀉(8克),麩炒去瓤枳實、炒神曲(各20克),煨大黃(40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製成藥丸。於飯後服用,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保和丸:適用於因食物或飲酒積滯引起的消化不良。
藥材成分:山楂肉(80克),薑製半夏、橘紅、神曲、炒麥芽、白茯苓(各40克),連翹、炒萊菔子、黃連(各20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水製成藥丸。加入白朮80克,則稱為大安丸。
枳木丸:適用於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痞積,以及食欲過強。該方來源於《傷寒論》中的枳朮湯,經後人改為丸劑,更適用於年老體弱、消化功能差的人。
藥材成分:麩炒去瓤枳實(40克),白朮(80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荷葉包裹燒飯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朮湯送服。服用白朮的用意並非使其快速消化食物,而是為了長期服用能強健胃氣,不再容易受損。
曲糵枳朮丸:適用於因飲食過量導致的胸悶不適。
藥材成分:炒神曲、炒麥芽、麩炒去瓤枳實(各40克),白朮(80克)。
製作方法:製作方法與枳朮丸相同。
木香枳朮丸:能疏通氣滯,消除飲食積滯,開胃增進食欲。
藥材成分:木香、枳實(各40克),白朮(80克)。
製作方法:製作方法與枳朮丸相同。
檳榔丸:能消除積食,破除氣滯。
藥材成分:檳榔(12克),木香、人參(各8克),陳皮(20克),甘草(4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蒸餅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於飯前用白開水送服。
木香檳榔丸:適用於氣滯相關病症。
三黃枳朮丸:適用於因過食肉類、濕麵、辛辣厚味食物導致的胸悶不適。
藥材成分:黃芩(80克),酒炒黃連、煨大黃、炒神曲、白朮、陳皮(各40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除濕益氣丸:適用於因過食濕麵導致的胸腹脹悶、肢體沉重等症狀。
藥材成分:炒枳實、白朮、生黃芩、炒神曲(各40克),紅花(12克),炒蘿蔔子(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