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25)
第一冊 (25)
1. 傷飲食
葛花解酲湯(東垣),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顫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
青皮(去瓤,三錢),木香(五分),橘紅,人參,豬苓(去皮),白茯苓(各一錢半),神麯(炒),澤瀉乾薑,白朮(各二錢),白豆蔻,葛花,砂仁(各五錢)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但得微汗,則酒病去矣。此蓋不得已而用之,豈可恃此酗飲成病,自損元氣,惟病酒者宜之。
五苓散(見消癉。)
瓜蒂散,治大滿大實,氣上衝逆,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填塞悶亂者用之。如尺寸俱盛者,宜用備急丸。
瓜蒂(炒),赤小豆(煮,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漿水調下,取吐為度。仲景以香豉七合煮汁,和散一匕服之。若不至兩尺脈絕者,不宜便吐,此藥恐損元氣,令人胃氣不復。若止胸中窒塞,悶亂不通,以物探之,得吐則已。如探不去,方以此劑吐之。
治中湯,即理中湯加陳皮、青皮等分。
紅丸子(《和劑》),壯脾胃,消宿食,去膨脹。
京三稜(浸軟,切片),蓬莪朮(煨),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五斤),乾薑(炮),胡椒(各三斤)
上為末,用醋麵糊丸,如梧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後薑湯送下,小兒臨時加減與服。
《易簡》紅丸子(修合治療之法,並見《局方》)
蓬朮,三稜,桔皮,青皮,胡椒,乾薑,阿魏,礬紅
上每服六十丸,薑湯下。大治大人小兒脾胃之證,極有神效。但三稜、蓬朮本能破癥消癖,其性猛烈,人不以此為常服之劑,然今所用者,以生產之處隔絕,二藥不得其真,乃以紅蒲根之類代之,性雖相近,而功力不同。應老弱虛人小兒妊婦,以其治病不能傷耗真氣,但服之弗疑。
此藥須是合令精緻,用好米醋煮陳米粉為丸。若修合之時,去阿魏、礬紅,名小橘皮煎,治尋常飲食所傷,中脘痞滿,服之應手而愈。大病之後,穀食難化,及治中脘停醋,並生薑湯下。脾寒瘧疾,生薑、橘皮湯下。心腹脹痛,紫蘇、橘皮湯下。脾疼作楚、菖蒲湯下。酒疸谷疸,遍身昏黃,大麥湯下。
兩脅引乳痛,沉香湯下。酒積食積,面黃腹脹,時或乾嘔,煨薑湯下。婦人脾血作楚。及血癥氣塊,經血不調,或過時不來,並用醋湯嚥下;寒熱往來者,尤宜服之。產後狀如癲癇者,此乃敗血上攻,迷亂心神所致,當以此藥,熱醋湯下,其效尤速。男子婦人癲疾,未必皆由心經蓄熱,亦有因膽氣不舒,遂致痰飲上迷心竅,故成斯疾。
若服涼劑過多,則愈見昏亂,常以此藥,衣以辰砂,用橘葉煎湯嚥下,名小鎮心丸。妊婦惡阻嘔吐,全不納食,百藥不治,惟此最妙,乃佐二陳湯服之。但人疑其墜胎,必不信服,每易名用之,時有神效,但恐妊婦偶爾損動,必歸咎此藥耳。
白話文:
[傷飲食]
葛花解酲湯(東垣方):此方用於治療飲酒過多引起的嘔吐、痰多、胸悶、心神煩亂、手腳顫抖、食慾不振、小便不暢等症狀。
藥材組成:青皮(去除內瓤,約11克)、木香(約2克)、橘紅、人參、豬苓(去皮)、白茯苓(各約6克)、炒神麯、澤瀉、乾薑、白朮(各約7克)、白豆蔻、葛花、砂仁(各約2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約11克,用溫開水調服。服藥後如果能稍微出汗,酒引起的病症就會消除。這個方子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不可以依賴它而肆意飲酒,損害自己的元氣。此方只適合因飲酒生病的人服用。
(此處提及五苓散,說明見《消癉》篇。)
瓜蒂散:此方用於治療腹脹實嚴重、氣往上衝、上部有脈搏但下部沒有脈搏、胸腹脹悶的人。如果全身脈搏都很強盛,應該使用備急丸。
藥材組成:炒瓜蒂、煮過的赤小豆(等量)。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7克,用溫熱的米湯調服,催吐為止。張仲景是用香豉(約20克)煮汁,調和藥粉服用。如果病人還沒有到脈搏微弱的地步,不宜輕易催吐,因為此藥可能會損害元氣,使胃氣難以恢復。如果只是胸中窒塞、悶亂不通,可以用東西探吐,如果吐了就好了。如果探吐無效,才可以用這個方子催吐。
治中湯:即理中湯加上等量的陳皮和青皮。
紅丸子(《和劑局方》):此藥能健壯脾胃、消除積食、去除腹脹。
藥材組成:京三稜(浸泡軟化後切片)、蓬莪朮(煨過)、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約2500克)、乾薑(炮過)、胡椒(各約1500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和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再用礬紅(氧化鐵)包裹。每次服用30丸,飯後用薑湯送服。兒童用量酌情減少。
《易簡》紅丸子(製作方法和治療方法,詳見《局方》):
藥材組成:蓬朮、三稜、桔皮、青皮、胡椒、乾薑、阿魏、礬紅。
用法:每次服用60丸,用薑湯送服。此藥對治療大人小孩的脾胃疾病有很好的療效。但是,三稜和蓬朮本性是破除積滯的藥材,藥性比較猛烈,不適合長期服用。現在因為這兩種藥材產地偏遠,難以找到真正的藥材,所以用紅蒲根等代替,雖然藥性相似,但功效不同。對於年老體弱、小孩、孕婦,因為此藥可以治病而不會損耗真氣,可以放心服用。
此藥必須製作精細,用好的米醋煮陳米粉做成藥丸。如果製作時去除阿魏和礬紅,就叫“小橘皮煎”,可以治療一般飲食損傷引起的中脘痞悶,服用後很快見效。大病之後消化不良、中脘有停滯的醋液,可以用生薑湯送服;脾寒瘧疾,可以用生薑橘皮湯送服;心腹脹痛,可以用紫蘇橘皮湯送服;脾痛,可以用菖蒲湯送服;酒疸、穀疸,全身發黃,可以用大麥湯送服;兩脅連帶乳房疼痛,可以用沉香湯送服;酒食積滯、面黃腹脹,時常乾嘔,可以用煨薑湯送服;婦女脾血作痛、血症氣塊、月經不調或閉經,可以用醋湯送服。寒熱往來,更應該服用此藥。產後出現類似癲癇的症狀,這是敗血上攻、擾亂心神所致,應當用此藥,用熱醋湯送服,效果很快。男子和婦女的癲癇病,不一定都是心經鬱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膽氣不舒,導致痰飲上擾心竅引起的。
如果服用過多的寒涼藥,反而會使病情更加昏亂,可以用此藥,用辰砂包裹,用橘葉煎湯送服,叫做“小鎮心丸”。孕婦惡阻嘔吐,什麼都吃不下,用其他藥物都治不好,只有這個藥效果最好,可以配合二陳湯服用。只是人們會懷疑此藥會導致墮胎,所以不相信服用,所以有時候會改個名字使用,效果很好。只是擔心孕婦偶爾出現意外,就會把責任歸咎於此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