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23)
第一冊 (23)
1. 傷暑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含化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丸(《和劑》),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燥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噁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痢轉筋。
香薷(去根,一兩),紫蘇(去粗梗),乾木瓜,藿香(洗去沙土),茯神(去木,各五錢),甘草(炙赤色),檀香(銼),丁香(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湯下。
白話文:
傷暑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糊混合製成丸狀,大小如雞頭實。每次服用一顆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夏天外出時,可以維持一整天的舒適。
香薷丸(出自《和劑局方》),主治大人小孩因暑熱而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例如:感到燥熱口渴、頭暈昏沉、胸悶煩躁、想吐噁心、口苦舌燥、四肢疲倦無力、不想吃東西,或者發生霍亂、上吐下瀉、抽筋等情況。
藥材組成:香薷(去除根部,一兩)、紫蘇(去除粗梗)、乾木瓜、藿香(洗去泥沙)、茯神(去除木質部分,各五錢)、甘草(烤到赤紅色)、檀香(磨碎)、丁香(各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兩藥材製作成三十顆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仔細咀嚼後,用溫開水送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