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五冊 (14)

回本書目錄

第五冊 (14)

1.

麥門冬(去心),地骨皮,麻黃(去節),赤茯苓(去皮),知母,黃芩,赤芍藥,白鮮皮,杏仁(麩炒,去皮尖),甘草(炙),犀角屑(各七錢半)

上為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石膏散,治傷寒陽痙,通身壯熱,目眩頭痛。

石膏(二兩),秦艽(去土),龍齒(各一兩,另研),犀角屑,前胡(去蘆。各半兩)

上為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豆豉五十粒,蔥白七莖,同煎至五分,去渣,入牛黃末一字,攪令勻,溫服,不拘時候。

防風散,治傷寒陽痙,壯熱不解,筋脈拘急,牙關緊痛。

防風(去蘆),木通,麥門冬(去心),川升麻,虎杖,葛根(各一兩),甘草(炙,七錢半),石膏(二兩)

上為㕮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牛黃散,治傷寒陽痙,發熱惡寒,頭項強直,四肢拘急,心神煩躁。

牛黃(另研),麝香(另研),犀角屑,硃砂(水飛),人參(去蘆),赤茯苓(去皮),防風(去蘆),芎藭,甘草(炙),麥門冬(去心),桂心,地骨皮,天麻(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同研勻,每服二錢,竹瀝調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痙]

藥方一:

麥門冬(去除內心)、地骨皮、麻黃(去除節)、赤茯苓(去除外皮)、知母、黃芩、赤芍藥、白鮮皮、杏仁(用麩皮炒過,去除外皮和尖端)、甘草(炙烤過)、犀角屑(各七錢半)。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藥方二:石膏散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陽痙,症狀為全身發熱、眼睛昏花、頭痛。

石膏(二兩)、秦艽(去除泥土)、龍齒(各一兩,另外研磨)、犀角屑、前胡(去除蘆葦狀莖,各半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加入豆豉五十粒、蔥白七段,一同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加入牛黃末少許,攪拌均勻後溫服,不拘時間。

藥方三:防風散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陽痙,症狀為高熱不退、筋脈攣縮、牙關緊閉。

防風(去除蘆葦狀莖)、木通、麥門冬(去除內心)、川升麻、虎杖、葛根(各一兩)、甘草(炙烤過,七錢半)、石膏(二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溫服,不拘時間。

藥方四:牛黃散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陽痙,症狀為發熱怕冷、頭頸僵硬、四肢拘急、心神煩躁。

牛黃(另外研磨)、麝香(另外研磨)、犀角屑、硃砂(用水淘洗過的)、人參(去除蘆葦狀莖)、赤茯苓(去除外皮)、防風(去除蘆葦狀莖)、芎藭、甘草(炙烤過)、麥門冬(去除內心)、桂心、地骨皮、天麻(各二錢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竹瀝調和後服用,不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