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五冊 (15)

回本書目錄

第五冊 (15)

1. 瘛瘲

牛黃散,治心虛風,筋脈攣搐,神昏語澀。

牛黃,龍腦,硃砂,麝香(各一錢),蟬蛻,烏蛇肉(一兩,酒浸),全蠍(炒),殭蠶(炒),桑螵蛸,羚羊角,阿膠(炒),天麻,防風,甘菊花,蔓荊子,桂心,細辛,側子(炮,去皮),獨活(以上各半兩),犀角(半兩),麻黃(七錢半)

上為細末,和勻再研,每服一錢,豆淋酒下。

涼驚丸

龍膽(末),防風(末),青黛(研。各三錢匕),釣鉤藤(末,二錢匕),牛黃,麝香(各一字匕),黃連(末,五錢匕),龍腦(一錢匕,研)

上同研,麵糊為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煎金銀湯送下,溫服。

續斷丸,治肝勞虛寒,脅痛眼昏,攣縮瘛瘲。

續斷(酒浸),川芎,當歸(酒浸),半夏(薑製),橘紅,乾薑(炮。各一兩),桂心,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

加減建中湯(見勞倦。),人參益氣湯(見著痹。)

獨活湯,治中風自汗。

獅活,羌活,人參,防風,當歸,細辛,茯神,遠志,半夏,桂心,白薇,菖蒲,川芎(各五錢),甘草(炙,二錢半)

每服一兩,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胃風湯

白芷(一錢二分),升麻(二錢),葛根,蒼朮,蔓荊子,當歸身(各一錢),甘草(炙),柴胡,藁本,羌活,黃柏,草豆蔻,麻黃(不去節。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續命煮散

防風,獨活,當歸,人參,細辛,葛根,芍藥,川芎,甘草,熟地黃,遠志,荊芥半夏(各五錢),桂心(七錢半)

每服一兩,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通口服。汗多者,加牡蠣粉一錢半。

獨活散,消風化痰。

細辛,石膏(研),甘草(炙。各半兩),防風,藁本,旋覆花,川芎,蔓荊子,獨活(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姜三片,水一大盞,煎七分,食後服。

加味逍遙散,八珍散,四君子湯(俱見虛勞。),補中益氣湯(見勞倦。),十全大補湯(見虛勞。)

海藏愈風湯(一名舉卿古拜飲),治一切失血,筋脈緊急,產後與汗後搐搦。

荊芥(為細末)

先以炒大豆黃卷,以酒沃之,去黃卷,取清汁調前末三五錢,和滓服之。輕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氣虛者忌服。童便調亦得。

交加散,治瘛瘲,或顫振,或產後不省人事,口吐痰涎。

當歸,荊芥穗(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少許,煎七分,灌下,神效。

增損柴胡湯,治產後或經適斷,手足牽搐,涎潮昏悶。

柴胡(八錢),黃芩(四錢),人參,半夏(各三錢),石膏(四錢),黃耆(五錢),知母,炙甘草(各二錢)

白話文:

瘛瘲

牛黃散: 治療心氣虛弱引起的風邪,導致筋脈抽搐、神志不清、說話困難。 藥材包含:牛黃、冰片、硃砂、麝香(各一錢)、蟬蛻、烏蛇肉(一兩,用酒浸泡)、全蠍(炒過)、僵蠶(炒過)、桑螵蛸、羚羊角、阿膠(炒過)、天麻、防風、甘菊花、蔓荊子、桂心、細辛、側子(炮製後去皮)、獨活(以上各半兩)、犀角(半兩)、麻黃(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後再研磨,每次服用一錢,用豆淋酒送服。

涼驚丸: 藥材包含:龍膽(磨成粉)、防風(磨成粉)、青黛(研磨。各三錢匕)、釣鉤藤(磨成粉,二錢匕)、牛黃、麝香(各一字匕)、黃連(磨成粉,五錢匕)、冰片(一錢匕,研磨)。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用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多至一二十丸,用煎好的金銀花湯送服,溫熱服用。

續斷丸: 治療肝臟勞損、虛弱寒冷,導致脅肋疼痛、眼睛昏花、肌肉攣縮抽搐。 藥材包含:續斷(用酒浸泡)、川芎、當歸(用酒浸泡)、半夏(用薑汁炮製)、橘紅、乾薑(炮製過。各一兩)、桂心、甘草(炙烤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白開水送服。 此方可搭配加減建中湯(見勞倦篇)、人參益氣湯(見著痹篇)。

獨活湯: 治療中風引起的自汗。 藥材包含:獨活、羌活、人參、防風、當歸、細辛、茯神、遠志、半夏、桂心、白薇、菖蒲、川芎(各五錢)、甘草(炙烤過,二錢半)。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兩碗,加生薑五片,煎至剩八分,飯後溫服。

胃風湯: 藥材包含:白芷(一錢二分)、升麻(二錢)、葛根、蒼朮、蔓荊子、當歸身(各一錢)、甘草(炙烤過)、柴胡、藁本、羌活、黃柏、草豆蔻、麻黃(不去節。各五分)。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至剩八分,溫服。

續命煮散: 藥材包含:防風、獨活、當歸、人參、細辛、葛根、芍藥、川芎、甘草、熟地黃、遠志、荊芥、半夏(各五錢)、桂心(七錢半)。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至剩八分,一次性服用。汗多的人,可以加牡蠣粉一錢半。

獨活散: 祛風化痰。 藥材包含:細辛、石膏(研磨)、甘草(炙烤過。各半兩)、防風、藁本、旋覆花、川芎、蔓荊子、獨活(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三片,用水一大碗,煎至剩七分,飯後服用。 此方可搭配加味逍遙散、八珍散、四君子湯(均見虛勞篇)、補中益氣湯(見勞倦篇)、十全大補湯(見虛勞篇)。

海藏愈風湯(又名舉卿古拜飲): 治療各種失血、筋脈緊張,產後或出汗後抽搐。 藥材包含:荊芥(磨成細粉)。 先用炒黃的大豆黃卷,用酒浸泡,去掉黃卷,取清汁,調和之前的荊芥粉三到五錢,連同藥渣一起服用。病情輕的服用一次,病情重的服用二三次即可停止。氣虛的人忌服。也可以用童便調服。

交加散: 治療抽搐、顫抖,或產後昏迷、口吐痰涎。 藥材包含:當歸、荊芥穗(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加少許酒,煎至剩七分,灌服,效果很好。

增損柴胡湯: 治療產後或停經後,手足抽搐,流涎昏迷。 藥材包含:柴胡(八錢)、黃芩(四錢)、人參、半夏(各三錢)、石膏(四錢)、黃耆(五錢)、知母、炙甘草(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半兩,用水兩碗,加生薑五片,紅棗四枚,煎至剩八分服用。

秦艽湯: 先前症狀解除後,再服用此藥,去除剩餘的風邪。 藥材包含:秦艽、芍藥、柴胡(各一錢七分)、甘草(炙烤過,一錢三分)、黃芩、防風(各一錢二分)、人參、半夏(各一錢一分)。 將以上藥材分為兩帖,每帖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煎至剩八分,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