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五冊 (12)

回本書目錄

第五冊 (12)

1.

麻黃加獨活防風湯(仲景),治剛痙。

麻黃(去節),桂枝(各一兩),芍藥(三兩),甘草(半兩),獨活,防風(各一兩)

上銼細,每服一兩,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半,溫服。

栝蔞桂枝湯(仲景),治柔痙。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粥發之。

葛根湯(《金匱》)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二兩,去皮),芍藥,炙甘草(各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去皮,炙,八兩),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海藏神術湯,治內傷冷飲,外感寒邪而無汗者。

蒼朮(制),防風(各二兩),甘草(一兩,炒)

上㕮咀,加蔥白、生薑同煎服。如太陽證,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者,加羌活二錢。如太陽證,脈浮緊中帶弦數者,是兼少陽也,加柴胡二錢。如太陽證,脈浮緊帶洪者,是兼陽明也,加黃芩二錢。婦人服者,加當歸或木香湯或加藁本湯各二錢。如治吹乳,煎成調六一散三五錢,神效。

海藏白朮湯,治內傷冷物,外感風寒有汗者。

白朮(三兩),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溫服,一日止一二服。待二三日,漸漸汗少為解。

又,白朮湯,上解三陽,下安太陰。

白朮(如汗之,改用蒼朮),防風(各一兩。)

上㕮咀,水煎至七分,溫服。用後方加減。若發熱引飲者,加黃芩、甘草。頭疼惡風者,加羌活散三錢。羌活一兩半,川芎七錢,細辛去苗,二錢半。若身熱目痛者,加石膏湯四錢。石膏二錢,知母半兩,白芷七錢。腹中痛者,加芍藥湯三錢。芍藥一兩,桂枝半兩。往來寒熱而嘔者,加柴胡散三錢。

柴胡一兩,半夏半兩。心下痞者,加枳實一錢。若有里證,加大黃一錢。量虛實加減之,邪去止服。

桂枝葛根湯,治傷風項背強,及有汗不惡風柔痙。(制服法。一與前葛根湯同,止無麻黃三兩。)

桂枝加川芎防風湯,治發熱自汗,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

桂枝,芍藥,生薑(各一兩半),甘草,防風,川芎(各一兩),大棗(六枚。)

每服一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渣溫服。

白話文:

[痙]

麻黃加獨活防風湯(張仲景的方子),治療身體僵硬的痙攣。

藥材:麻黃(去掉節),桂枝(各一兩),芍藥(三兩),甘草(半兩),獨活,防風(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兩碗煎到剩一碗半,溫熱服用。

栝蔞桂枝湯(張仲景的方子),治療身體柔軟的痙攣。

藥材: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六味藥材,用水九升煮到剩三升,分三次溫服,目的是要微微出汗。如果沒出汗,就稍微喝些粥來幫助發汗。

葛根湯(出自《金匱要略》)

藥材: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掉節),桂枝(二兩,去掉皮),芍藥,炙甘草(各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七味藥材稍微搗碎,用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煮到水量減少二升,撈出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去掉藥渣,溫服一升,蓋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不需要喝粥。其他注意事項和禁忌與桂枝湯一樣。

大承氣湯

藥材:大黃(四兩,用酒洗過),厚朴(去掉皮,炙過,八兩),枳實(五枚,炙過),芒硝(三合)

將上述四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煮厚朴和枳實,煮到剩五升,撈出藥渣;再放入大黃,煮到剩二升,撈出藥渣;最後放入芒硝,再稍微加熱煮沸一兩次,分兩次溫熱服用。如果已經排便,就停止服用。

海藏神術湯,治療因內傷導致體內寒冷,又感受外來的寒邪而沒有出汗的情況。

藥材:蒼朮(製過),防風(各二兩),甘草(一兩,炒過)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加入蔥白、生薑一起煎煮服用。如果是太陽證,出現發燒、怕冷、脈搏浮緊的,加羌活二錢。如果是太陽證,脈搏浮緊且帶弦數的,是同時有少陽證,加柴胡二錢。如果是太陽證,脈搏浮緊且帶洪大的,是同時有陽明證,加黃芩二錢。婦女服用,可加當歸或木香湯或加藁本湯各二錢。如果治療乳房腫痛,煎好後調入六一散三五錢,效果很好。

海藏白朮湯,治療因內傷導致體內寒冷,又感受風寒而有汗的情況。

藥材:白朮(三兩),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過)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煎到剩七分,溫熱服用,一天服用一到兩次。等兩三天,汗漸漸減少就好轉。

另外,白朮湯,可以調理上三陽,安定下太陰。

藥材:白朮(如果出汗,改用蒼朮),防風(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到剩七分,溫熱服用。使用此方後再根據情況加減藥材。如果發燒且口渴想喝水,加黃芩、甘草。如果頭痛怕風,加羌活散三錢。羌活一兩半,川芎七錢,細辛(去掉苗)二錢半。如果身體發熱眼睛痛,加石膏湯四錢。石膏二錢,知母半兩,白芷七錢。如果腹痛,加芍藥湯三錢。芍藥一兩,桂枝半兩。如果時冷時熱又想吐,加柴胡散三錢。柴胡一兩,半夏半兩。如果心下痞滿,加枳實一錢。如果有裡證,加大黃一錢。根據體質虛實來加減藥量,邪氣去除就停止服藥。

桂枝葛根湯,治療因傷風導致脖子背部僵硬,以及有汗但不怕風的柔軟痙攣。(製法與之前的葛根湯相同,只是少了麻黃三兩。)

桂枝加川芎防風湯,治療發燒自汗,但不怕冷的情況,這種情況稱為柔軟痙攣。

藥材:桂枝,芍藥,生薑(各一兩半),甘草,防風,川芎(各一兩),大棗(六枚)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三碗煎到剩一碗半,去掉藥渣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