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37)
第四冊 (37)
1. 痛痹
陸郎左腿叉骨臼痛,小便赤澀,此積憂痰涎所為。
白朮,枳殼,赤芍藥(各一錢),條芩,連翹,通草,甘草梢(各三分)
上銼,水煎服。
一婦腳叉骨痛
蒼朮,白朮,陳皮,芍藥(各三分),木通(二錢),甘草(五分)
作二服,水煎,下大補丸五十粒。
經驗九藤酒,治遠年痛風,及中風左癱右瘓,筋脈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等證,其功甚速。
青藤,釣鉤藤,紅藤(即理省藤),丁公藤(又名風藤),桑絡藤,兔絲藤(即無根藤),天仙藤(即青木香),陰地蕨(名地茶,取根。各四兩),五味子藤(俗名紅內消),忍冬藤(各二兩)
上細切,以無灰老酒一大斗,用瓷罐一個盛酒,其藥用真綿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口,不可泄氣,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五日。每服一盞,日三服,病在上食後及臥後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加味二妙丸,治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療,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皆是濕為病,此藥主之。
蒼朮(四兩,米泔浸),黃柏(二兩,酒浸,日乾),川牛膝(去蘆),當歸尾(酒洗),川萆薢,防己龜板(酥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薑、鹽湯下。
熏洗痛風法,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
上用樟木屑一斗,以急流水一擔熬沸,以樟木屑置於大桶內,桶邊放一兀凳,用前沸湯泡之,桶內安一矮凳子,令人坐桶邊,放腳在內,外以草荐一領圍之,勿令湯氣入眼,恐壞眼,其功甚捷。
白話文:
[痛痹]
陸先生左腿髖關節疼痛,小便時顏色赤紅且排尿不順暢,這是因為長期憂慮導致痰液積聚所致。
藥方:白朮、枳殼、赤芍藥(各四克),黃芩、連翹、通草、甘草梢(各一點二克)。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煎服。
一位婦人腳部髖關節疼痛。
藥方:蒼朮、白朮、陳皮、芍藥(各一點二克),木通(八克),甘草(二克)。
將上述藥材分成兩份,用水煎服,並同時服用大補丸五十粒。
[經驗九藤酒],治療多年痛風,以及中風導致的左半身或右半身癱瘓,筋脈攣縮僵硬,日夜疼痛不止,叫喊不停等症狀,效果迅速。
藥材:青藤、釣鉤藤、紅藤(即理省藤)、丁公藤(又名風藤)、桑絡藤、兔絲藤(即無根藤)、天仙藤(即青木香)、陰地蕨(取根,名為地茶。各十六克)、五味子藤(俗名紅內消)、忍冬藤(各八克)。
將上述藥材細切,用一大斗無灰老酒,放入瓷罐中,藥材用真絲棉包裹,放入酒中浸泡,密封罐口,不要漏氣,春天和秋天浸泡七天,冬天浸泡十天,夏天浸泡五天。每次服用一小杯,每日三次,病在上半身的在飯後和睡前服用,病在下半身的在空腹飯前服用。
[加味二妙丸],治療雙腳濕痹疼痛,或者如同火燒一般,從腳背開始發熱,逐漸蔓延到腰胯部,或者出現麻木痿軟無力的情況,這些都是濕邪所致,此藥可以治療。
藥材:蒼朮(十六克,用米泔水浸泡),黃柏(八克,用酒浸泡,曬乾),川牛膝(去蘆),當歸尾(用酒洗),川萆薢、防己、龜板(用酥油炙烤。各四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生薑鹽水送服。
[熏洗痛風法],治療手腳冰冷疼痛,如同被老虎咬住一般。
方法:用樟木屑一斗,用一擔急速流動的水煮沸,將樟木屑放入大桶中,桶邊放一個矮凳子,用前面煮沸的湯水浸泡樟木屑,桶內放一個矮凳子,讓人坐在桶邊,將腳放入桶內,外面用草蓆圍住,不要讓湯水蒸汽進入眼睛,以免損傷眼睛,效果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