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36)
第四冊 (36)
1. 痛痹
茵芋,硃砂,薏苡仁(各一兩),牽牛(一兩半),郁李仁(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杵丸,如桐子大,輕粉滾為衣。每服十丸至十五丸,五更溫水下,到晚未利可二三服,快利為度,白粥將息。
趁痛散
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羌活,地龍(酒炒),牛膝(酒洗),甘草,五靈脂(酒炒),香附(童便浸)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或加酒炒芩、柏。
治酒濕痰痛風
黃柏(酒炒),威靈仙(酒炒,各五錢),蒼朮,羌活,甘草(三錢),陳皮,芍藥(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或二錢,沸湯入薑汁調服。
治氣實表實骨節痛方
滑石(飛,六錢),甘草(一錢),香附,片芩(各三錢)
上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送下。
治食積肩腿痛
龜板(酒浸,炙,一兩),酒柏葉,香附(五錢),辣芥子,凌霄花(一錢半)
上為末,酒糊為丸,桐子大。煎四物,加陳皮、甘草湯下。
丹溪治一男子,家貧多勞,秋涼忽渾身發熱,兩臂膊及腕、兩足並胯皆疼痛如煅,晝輕夜劇,醫與風藥則增痛,與血藥則不效,惟待斃而已。脈之,兩手俱澀而數,右甚於左,飲食則如平時,形瘦削,蓋大痛而瘦,非病也。用蒼朮、酒黃柏各一錢,生附子一片,生甘草三分,麻黃五分,研桃仁五粒,作一帖煎,入薑汁些少令辣。服至四帖後,去附子,加牛膝一錢。
至八帖後,來告急云:氣上喘促,不得睡,痛似微減,意其血虛,因服麻黃過劑,陽虛被髮動而上奔,當與補血鎮墜及酸劑收之。遂以四物湯加川芎、芍藥、人參二錢,五味子十二粒,與二帖服之,喘隨定,是夜遂安。三日脈之,數減大半,澀脈如舊,問其痛,則曰不減,然呻吟之聲卻無。
察其起居,則疲弱無力,病人卻自謂不弱,遂以四物湯加牛膝、白朮、人參、桃仁、陳皮、甘草、檳榔,入姜三片煎服,如此藥與五十帖而安。一月後,因負重擔復痛作,飲食亦減,再與此藥,加黃耆三分,又二十帖全愈。
一人年逾六十,性急,作勞患兩腿痛,動作則痛甚。視之曰:此兼虛證,當補血則病自安。遂與四物加桃仁、陳皮、牛膝、生甘草煎,入姜研潛行散,熱飲,三四十帖而安。
何縣長年四十餘,形瘦性急,因作勞背痛、臂疼、骨節疼,足心發熱,可與四物湯帶熱下大補丸、保和丸,共六十粒,食前服。
一婦人腳疼怕冷,夜劇日輕。
生地黃,白芍藥,歸尾(各五錢),黃柏(炒),黃芩,白朮,蒼朮,陳皮(各三錢),牛膝(二錢),甘草梢(二錢)
上分四帖,水煎,帶熱服。
朱閫內年三十,味厚性急,患痛風攣縮,數月醫不應。予視之曰:此挾痰與氣證,當和血疏痰導氣,病自安。遂以潛行散入生甘草、牛膝、枳殼、通草、陳皮、桃仁、薑汁煎飲,半年而安。
白話文:
痛痹
藥丸配方一
將茵芋、硃砂、薏苡仁各一兩,牽牛一兩半,郁李仁半兩,全部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揉成丸狀,像桐子(梧桐子)那麼大。再用輕粉(一種含汞的礦物粉末)滾上一層外衣。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在清晨五更時用溫水送服。如果到了晚上還沒有排泄通暢,可以再服二三次,以排泄通暢為度。之後喝些白粥來調養身體。
趁痛散
將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羌活、酒炒過的地龍、酒洗過的牛膝、甘草和酒炒過的五靈脂,以及用童子小便浸泡過的香附,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或者可以加入酒炒過的黃芩、黃柏一起服用。
治療酒濕痰痛風的藥方
將酒炒過的黃柏和酒炒過的威靈仙各五錢,以及蒼朮、羌活、甘草各三錢,陳皮、芍藥各一錢,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用沸水加入薑汁調和後服用。
治療氣實表實引起的骨節疼痛的藥方
將飛過的滑石六錢,甘草一錢,香附、片芩各三錢,全部磨成粉末。用薑汁和成糊狀,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六十丸或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治療食積引起的肩腿疼痛的藥方
將酒浸泡後炙烤過的龜板一兩,酒炒過的柏葉,香附五錢,辣芥子、凌霄花各一錢半,全部磨成粉末。用酒將藥粉調成糊狀,再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用煎煮過的四物湯,加入陳皮、甘草一起送服。
丹溪治療案例
一位男子家境貧寒,勞累過度。秋天轉涼時,突然全身發熱,兩臂、手腕、兩腳和胯部都疼痛如火燒,白天稍微減輕,晚上更加劇烈。醫生給他開了治療風病的藥,反而更痛;用活血藥也沒效果,只能等死。把脈發現兩手的脈象都澀而數快,右手的脈象比左手更甚。飲食與平常一樣,身體卻很消瘦。這是因為疼痛太劇烈而瘦,並非疾病本身。
於是開出蒼朮、酒黃柏各一錢,生附子一片,生甘草三分,麻黃五分,研磨過的桃仁五粒,一起煎煮,加入少量薑汁,讓他喝下去,感覺到辣。服用到第四帖後,去掉附子,加入牛膝一錢。
到第八帖後,病人又來求救,說自己氣喘,無法入睡,疼痛稍微減輕。醫生認為他是血虛,因為麻黃用量過多,導致陽氣虛脫而上逆,應該用補血、鎮定和收斂的藥物。因此,開了四物湯,加入川芎、芍藥、人參二錢,五味子十二粒,服用兩帖後,喘息停止,當晚就睡安穩了。三天後把脈,脈象數快的程度減輕了大半,澀脈依然存在。詢問疼痛情況,他說沒有減輕,但呻吟的聲音卻消失了。
觀察他的生活起居,發現他身體疲弱無力,但病人自己卻說不弱。於是開出四物湯,加入牛膝、白朮、人參、桃仁、陳皮、甘草、檳榔,加入三片薑片煎煮服用。如此服藥五十帖後,病就痊癒了。一個月後,因為搬運重物又復發疼痛,飲食也減少了。再次服用這個藥方,加入黃耆三分,又服用了二十帖,就完全康復了。
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性格急躁,勞作後兩腿疼痛,活動時疼痛更劇烈。醫生診斷後說:這是兼有虛證,應當補血,病自然會好。於是開了四物湯,加入桃仁、陳皮、牛膝、生甘草煎煮,加入磨成粉末的潛行散,熱服,喝了三四十帖就痊癒了。
一位何縣長,四十多歲,身材瘦弱,性格急躁,因為勞作而背痛、手臂痛、關節痛,腳心發熱。醫生開了四物湯,同時讓他吃大補丸和保和丸,每次各吃六十粒,飯前服用。
一位婦人腳痛怕冷,晚上疼痛加劇,白天減輕。
醫生開了生地黃、白芍藥、當歸尾各五錢,炒過的黃柏、黃芩、白朮、蒼朮、陳皮各三錢,牛膝二錢,甘草梢二錢,分成四帖,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一位朱姓官員,三十歲,口味重,性格急躁,患有痛風,關節攣縮,幾個月來治療無效。醫生診斷後說:這是夾雜著痰和氣的症狀,應當和血、疏散痰、導氣,病自然會好。於是開了潛行散,加入生甘草、牛膝、枳殼、通草、陳皮、桃仁、薑汁煎煮服用,半年後就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