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34)
第四冊 (34)
1. 痛痹
小續命湯(見中風。)
烏藥順氣散,治風氣攻注四肢,骨節疼痛,遍身頑麻。及療癱瘓,步履艱難,腳膝痿弱。
麻黃(去根節),陳皮,烏藥(各二錢),白殭蠶(去絲嘴,炒),乾薑(炮。各五分),川芎,枳殼,桔梗,白芷,甘草(炒,各一錢)
水二盅,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除濕蠲痛湯
蒼朮(米泔浸炒,二錢),羌活,茯苓,澤瀉,白朮(各一錢半),陳皮(一錢),甘草(四分)
水二盅,煎八分,入薑汁、竹瀝各三二匙服。在上痛者,加桂枝、威靈仙、桔梗;在下痛者,加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防己黃耆湯(見身重。),五痹湯(見痹。)
豁痰湯(《養生》),治一切痰疾。余制此劑,為滾痰丸相副。蓋以小柴胡為主,合前胡半夏湯,以南星、紫蘇、橘皮、厚朴之類出入加減。素抱痰及肺氣壅塞者,以柴胡為主,余者並去柴胡,用前胡為主。
柴胡(洗去土並苗,四兩),半夏(洗去滑,四兩),黃芩(去內外腐,三兩),人參(去蘆,風壅者不用),赤甘草(各二兩),帶梗紫蘇,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汁製),南星(去臍。各二兩),薄荷葉(一兩半),羌活(去蘆,一兩,無怒氣者不用),枳殼(去瓤,一兩,麩炒)
上方,中風者去陳皮,入獨活。胸膈不利者去陳皮,加枳實去瓤麩炒,更加赤茯苓去皮。內外無熱者去黃芩,虛弱有內熱者勿去黃芩,加南木香。一切滾痰氣之藥,無有出其右者。氣無補法之說,正恐藥味窒塞之故,是以選用前件品味,並是清疏溫利,性平有效者也。
二陳湯(見痰飲。),控涎丹(見行痹。)
潛行散(丹溪),治痛風。
黃柏(不以多少,酒浸,焙乾為末)
生薑汁和酒調服,必兼四物等湯相間服妙。
二妙散(丹溪),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如有氣加氣藥,如血虛加補血藥,如痛甚以薑汁熱辣服之。
黃柏(炒),蒼朮(炒制,去皮)
上為末,生薑研,入湯煎沸調服。此二物皆有雄壯之氣,如表實氣實者,少酒佐之。一法,二妙為君,加甘草、羌活各二錢,陳皮、芍藥各一錢,酒炒威靈仙半錢,為末服之佳。
四物蒼朮各半湯,活血丹(俱見身體痛。),五積散(見中寒。),五苓散(見傷寒渴。),八正散(見淋。),大橘皮湯(見脹滿。),大柴胡湯(見傷寒潮熱。),防風通聖散(見眩暈。)
蒼朮復煎散(東垣)
蒼朮(四兩,水二碗,煎至二大盞,去渣,入下藥),羌活(一錢),升麻,柴胡,藁本,澤瀉白朮(各五分),黃柏(三分),紅花(少許)
上為粗末,用蒼朮湯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溫服。微汗為效。忌酒面。
緩筋湯(東垣)
白話文:
痛痹
小續命湯(相關內容請參考「中風」部分)
烏藥順氣散: 這個方子治療風邪侵襲四肢,導致骨節疼痛、全身麻木,也用於治療癱瘓、走路困難、腿腳無力。 藥材包含: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陳皮、烏藥(各八克)、白殭蠶(去除絲和嘴,炒過)、乾薑(炮製過,各二克)、川芎、枳殼、桔梗、白芷、甘草(炒過,各四克)。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除濕蠲痛湯: 藥材包含: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八克)、羌活、茯苓、澤瀉、白朮(各六克)、陳皮(四克)、甘草(一點六克)。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加入薑汁和竹瀝各六到八毫升服用。如果疼痛在上半身,可以加入桂枝、威靈仙、桔梗;如果疼痛在下半身,可以加入防己、木通、黃柏、牛膝。
防己黃耆湯(相關內容請參考「身體沉重」部分),五痹湯(相關內容請參考「痹」部分)
豁痰湯(出自《養生》): 這個方子治療各種痰疾,我(作者自稱)調配此方,是為了配合滾痰丸使用。這個方子以小柴胡湯為基礎,再配合前胡半夏湯,並根據情況加入南星、紫蘇、橘皮、厚朴等藥材做調整。對於平素體內有痰或肺氣壅塞的人,以柴胡為主藥;其餘情況,則去除柴胡,以單用前胡為主。 藥材包含:柴胡(洗淨去除泥土和苗,十六克)、半夏(洗淨去除黏滑物,十六克)、黃芩(去除內外腐爛部分,十二克)、人參(去除蘆頭,若有風邪壅塞則不用)、赤甘草(各八克)、帶梗紫蘇、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炮製)、南星(去除臍,各八克)、薄荷葉(六克)、羌活(去除蘆頭,四克,如果沒有怒氣則不用)、枳殼(去除瓤,麩炒,四克) 上方藥方,中風患者要去掉陳皮,加入獨活。胸膈不暢的患者要去掉陳皮,加入枳實(去瓤麩炒),再加赤茯苓(去皮)。體內外沒有熱象的患者要去掉黃芩,虛弱但有內熱的患者不要去掉黃芩,可以加入南木香。所有治療頑痰的藥方,沒有能超過這個方子的。因為補氣藥容易導致藥性阻塞,所以選用這些藥物,都是清疏溫和且性平和有效的。
二陳湯(相關內容請參考「痰飲」部分),控涎丹(相關內容請參考「行痹」部分)
潛行散(丹溪所創): 治療痛風。 藥材包含:黃柏(不計量,用酒浸泡後烘乾,磨成粉末)。 用生薑汁和酒調服,同時搭配四物湯等藥方交替服用效果更好。
二妙散(丹溪所創): 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筋骨疼痛。如果氣虛,加入補氣藥;如果血虛,加入補血藥;如果疼痛劇烈,用熱薑汁送服。 藥材包含:黃柏(炒過)、蒼朮(炒過並去除外皮)。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研磨後,加入湯藥中煎沸後調服。這兩味藥都具有雄壯的藥性,如果患者體表實證或氣實,可以少量佐以酒。另一種用法:以二妙散為主藥,加入甘草、羌活各八克,陳皮、芍藥各四克,酒炒威靈仙二克,磨成粉末服用效果更好。
四物蒼朮各半湯,活血丹(相關內容請參考「身體疼痛」部分),五積散(相關內容請參考「中寒」部分),五苓散(相關內容請參考「傷寒口渴」部分),八正散(相關內容請參考「淋病」部分),大橘皮湯(相關內容請參考「脹滿」部分),大柴胡湯(相關內容請參考「傷寒潮熱」部分),防風通聖散(相關內容請參考「眩暈」部分)
蒼朮復煎散(東垣所創): 藥材包含:蒼朮(十六克,用水兩碗煎至大半碗,去渣,加入以下藥物)、羌活(四克)、升麻、柴胡、藁本、澤瀉、白朮(各二克)、黃柏(一點二克)、紅花(少量)。 將以上藥物磨成粗末,用煎好的蒼朮湯兩碗,煎至剩一碗,去渣,在空腹時溫服。微微出汗就有效。忌食酒和麵食。
緩筋湯(東垣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