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19)
第四冊 (19)
1. 腰痛
五積散(見中寒。),小續命湯(見中風。)
獨活寄生湯(《寶鑑》),治腎氣虛弱,冷臥濕地,腰腿拘急,筋骨攣痛。當風取涼過度,風邪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痛,或腰痛牽引,腳重行步艱難。
獨活,桑寄生(如無,以川續斷代),杜仲(去皮,切,炒去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芎藭,人參(各一錢半),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各一錢)
水二大盞,生薑五片,同煎至七分,食前服。
三仙丹(《和劑》)
川烏頭(一兩,生,去皮,銼作骰子塊,用鹽半兩,同炒黃色,去鹽),茴香(淨秤三兩,炒令香透),蒼朮(二兩,米泔浸一宿,刮去皮,切碎,以蔥白一握,同炒黃色,去蔥)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牛膝酒(《三因》)
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薏苡仁,甘草(各一兩),海桐皮(二兩),生地黃(十兩)
上銼,以絹袋裹,入好酒二斗,浸二七日,夏三五宿,每服一杯,日三四杯,令酒氣不絕為佳。一方,入杜仲一兩,炒斷絲。
滲濕湯,腎著湯(俱見傷濕。)
生附湯,治受濕腰痛。
附子(生用),白朮,茯苓,牛膝,厚朴,乾生薑,甘草(炙。以上各一錢),蒼朮(炒),杜仲(去皮,薑製炒。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川芎肉桂湯(東垣),丁未年冬,曹通甫自河東來,有役人小翟,宿於寒濕之地,腰痛不能轉側,兩脅搐急作痛,月餘不愈。腰痛論中所說,皆為足太陽、足少陰血絡中有凝血作痛,間有一二症,屬少陽膽經外絡脈病,皆宜去血絡之凝乃愈。其《內經》有云:冬三月禁不得針,只宜服藥通其經絡,破其血絡中敗血,此方主之。
羌活(一錢半),柴胡(一錢),獨活(五分),肉桂,蒼朮(各一錢),防風,漢防己(各三分),桃仁(五枚,去皮,另研如泥),歸梢,甘草(炙),川芎(各一錢),炒曲(五分)
上㕮咀,水、酒煎,去渣,食遠熱服。
麻黃蒼朮湯(《良方》),治寒濕所客,身體沉重,腰痛,面色萎黃不澤。
麻黃,澤瀉梢炒曲,白茯苓,橘皮(各一錢),半夏,桂枝,草豆蔻,豬苓(各半錢),黃耆(三錢),杏仁(十個),蒼朮,甘草(炙。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
摩腰膏(丹溪),治老人腰痛,婦人白帶。
附子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半),硃砂,雄黃,樟腦,丁香(各一錢半),乾薑(一錢),麝香(大者五粒,小則加之)
上為末,蜜丸如龍眼大。每一丸,用生薑汁化開如厚粥,火上烘熱,放掌上摩腰中,候藥盡貼腰上,即烘綿衣縛定,腰熱如火,間二日用一丸。
白話文:
腰痛
-
五積散(針對受寒引起的腰痛)
-
小續命湯(針對中風引起的腰痛)
-
獨活寄生湯(出自《寶鑑》):適用於腎氣虛弱、長期睡臥在潮濕地方,導致腰腿僵硬、筋骨攣縮疼痛。也適用於因過度吹風受涼,風邪侵入腳和膝蓋,造成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疼痛,或腰痛牽引到腿部,腳步沉重難以行走。
-
藥材:獨活、桑寄生(若無,可用川續斷代替)、杜仲(去皮,切片,炒過去除絲狀物)、牛膝、細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風、芎藭、人參(各一錢半)、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各一錢)
-
煎煮方法:用水兩大碗,加入生薑五片,一同煎煮至剩七分,飯前服用。
-
三仙丹(出自《和劑》):
-
藥材:川烏頭(一兩,生的,去皮,切成骰子大小的塊狀,用半兩鹽一同炒至黃色,去除鹽)、茴香(淨重三兩,炒至香味散發)、蒼朮(二兩,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刮去皮,切碎,用一把蔥白一同炒至黃色,去除蔥)
-
製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製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
牛膝酒(出自《三因》):
-
藥材: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薏苡仁、甘草(各一兩)、海桐皮(二兩)、生地黃(十兩)
-
製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用絹布袋包裹,放入好酒二斗中浸泡十四天,夏天浸泡三五天。
-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一杯,每日三四次,保持酒氣不散為佳。另一配方加入杜仲一兩,炒至斷絲。
-
滲濕湯、腎著湯(均見於傷濕引起的腰痛)
-
生附湯:治療因受濕引起的腰痛。
-
藥材:附子(生用)、白朮、茯苓、牛膝、厚朴、乾生薑、甘草(炙,以上各一錢)、蒼朮(炒)、杜仲(去皮,用生薑製過後炒,各二錢)
-
煎煮方法:將上述藥材作為一劑,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至剩一碗,飯前服用。
-
川芎肉桂湯(東垣):丁未年冬天,曹通甫從河東來,他的僕人小翟因為睡在寒冷潮濕的地方,導致腰痛無法轉身,兩側脅肋抽搐疼痛,一個多月都沒有好轉。腰痛的原因大多是足太陽、足少陰經絡中有瘀血導致疼痛,偶爾有一兩種屬於少陽膽經外絡脈的疾病,都應該去除經絡中的瘀血才能痊癒。《內經》中說:冬季三個月不宜針刺,只能服用藥物疏通經絡,破除經絡中的瘀血,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
藥材:羌活(一錢半)、柴胡(一錢)、獨活(五分)、肉桂、蒼朮(各一錢)、防風、漢防己(各三分)、桃仁(五枚,去皮,另研成泥)、歸梢、甘草(炙)、川芎(各一錢)、炒麥芽(五分)
-
煎煮方法: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和酒一同煎煮,去除藥渣,飯後溫熱服用。
-
麻黃蒼朮湯(出自《良方》):治療因寒濕侵襲,導致身體沉重、腰痛、面色萎黃沒有光澤。
-
藥材:麻黃、澤瀉梢炒麥芽、白茯苓、橘皮(各一錢)、半夏、桂枝、草豆蔻、豬苓(各半錢)、黃耆(三錢)、杏仁(十個)、蒼朮、甘草(炙,各二錢)
-
煎煮方法:將上述藥材作為一劑,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飯前服用。
-
摩腰膏(丹溪):治療老年人腰痛和婦女白帶。
-
藥材:附子尖、烏頭尖、南星(各二錢半)、硃砂、雄黃、樟腦、丁香(各一錢半)、乾薑(一錢)、麝香(大者五粒,小者加倍)
-
製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丸藥,如龍眼大小。
-
使用方法:每次取一丸,用生薑汁化開,使其如濃稠的粥,在火上烘熱,放在手掌上摩擦腰部,等藥力滲透後將藥貼在腰上,再用烘熱的棉衣固定,腰部會有發熱的感覺,間隔兩天使用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