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16)
第四冊 (16)
1. 脅痛
上件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每服一兩,水一盞半,酒半盞,同煮至七分,去滓,大溫服之,食前,以利為度。得利痛或不盡,服乳香神應散。
破血散疼湯(東垣),治乘馬跌傷,損其脊骨,惡血流於脅下,其痛苦楚,不能轉側,妨於飲食。
羌活,防風,中桂(各一錢),蘇木(一錢五分),連翹,當歸尾,柴胡(各二錢),水蛭(三錢,炒煙盡,別研),麝香(少許,別研)
分作二服,每服水一大盞,酒二大盞,除水蛭、麝香別研如泥,煎余藥作一大盞,去渣,上火令稍熱,二味調入,空心服。
導痰湯(見痰飲。),保和丸(見傷食。)
當歸龍薈丸(錢氏)
當歸(焙),草龍膽,山梔,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青黛(各半兩),木香(二錢半),麝香(半錢,別研)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小兒如麻子大。生薑湯下二三十丸。忌發熱諸物。兼服防風通聖散。
桂枝散(《本事》),治因驚傷肝,脅骨里疼痛不已。
枳殼(一兩,小者),桂枝(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大黃附子湯(《金匱》)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辛(二兩)
上三味,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更進一服。
煮黃丸(見心痛。),控涎丹(見行痹。)
枳實散(《本事》),治男子兩脅疼痛。
枳實(一兩),白芍藥(炒),雀腦芎,人參(各半兩)
上細末,薑、棗湯調二錢,酒亦得,食前,日三服。
黑錫丹(見頭痛。)
補肝散(滑氏)
山茱萸,柏心,薯蕷,天雄,茯苓,人參(各五分),川芎,白朮,獨活,五加皮,大黃(各七分),橘皮(三分),防風,乾薑,丹參,厚朴,細辛,桔梗(各一兩半),甘草,菊花(各一兩),貫眾(半兩),陳麥曲,大麥糵(各一升)
上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若食不消,食後服。若止痛,食前服。
補肝湯(滑氏)
山茱萸,甘草,桂心(各三兩),桃仁,細辛,柏子仁,茯苓,防風(各三兩),大棗(二十四枚)
上㕮咀,以水九升,煮五升,去渣,分三服。
補肝散(滑氏),治肝腎二經氣血虧損,脅脹作痛,或脅脹頭眩,寒熱發熱,或身痛經不調。
山茱萸肉,當歸,五味子(炒杵),山藥,黃耆(炒),川芎,木瓜(各半兩),熟地黃(自制),白朮(炒。各一錢),獨活,酸棗仁(炒。各四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棗水煎服。
檳榔湯(滑氏)
檳榔(二十四個),附子(七枚),母姜(七兩),茯苓,橘皮,桂心(各三兩),桔梗,白朮(各四兩)
上㕮咀,以水九升,煮三升,去渣溫服,每服一升。
白話文:
脅痛
這個方子除了桃仁之外,其他藥材都切成黃豆大小,每次用一兩,加入水一杯半和酒半杯,一起煮到剩七分,去渣,溫熱服用,在飯前吃,以能順利排便為準。如果排便後疼痛還沒有完全消除,可以服用乳香神應散。
破血散疼湯(出自東垣),治療騎馬跌傷,傷到脊椎骨,瘀血流到脅部下方,疼痛劇烈,無法轉動身體,影響吃飯。
藥材包括:羌活、防風、肉桂(各一錢)、蘇木(一錢五分)、連翹、當歸尾、柴胡(各二錢)、水蛭(三錢,炒到沒煙,另外研磨)、麝香(少許,另外研磨)。
分成兩次服用,每次用水一大碗,酒兩大碗,除了水蛭、麝香另外研磨成泥狀,其他藥材一起煎成一大碗,去渣,稍微加熱,再加入水蛭、麝香攪拌均勻,空腹服用。
導痰湯(請參考痰飲的說明。)和保和丸(請參考傷食的說明。)
當歸龍薈丸(出自錢氏)
藥材包括:當歸(烘焙過)、草龍膽、山梔、黃連、黃柏、黃芩(各一兩)、大黃、蘆薈、青黛(各半兩)、木香(二錢半)、麝香(半錢,另外研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小豆子那麼大,給小孩吃就像麻子那麼大。用生薑湯送服二三十顆。忌吃會發熱的食物。可以同時服用防風通聖散。
桂枝散(出自《本事》),治療因為驚嚇傷到肝臟,導致脅骨裡疼痛不止。
藥材包括:枳殼(一兩,如果比較小就多放一些)、桂枝(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湯調服。
大黃附子湯(出自《金匱》)
藥材包括:大黃(三兩)、附子(三個,炮製過)、細辛(二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五升煮到剩二升,分三次溫服。身體比較強壯的人,可以煮到剩二升半,分三次溫服。服藥後如果感覺像走了四五里路,再繼續服用一次。
煮黃丸(請參考心痛的說明。)和控涎丹(請參考行痹的說明。)
枳實散(出自《本事》),治療男子兩脅疼痛。
藥材包括:枳實(一兩)、白芍藥(炒過)、川芎、人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薑、棗湯調服二錢,也可以用酒,在飯前服用,一天三次。
黑錫丹(請參考頭痛的說明。)
補肝散(出自滑氏)
藥材包括:山茱萸、柏子仁、薯蕷、天雄、茯苓、人參(各五分)、川芎、白朮、獨活、五加皮、大黃(各七分)、橘皮(三分)、防風、乾薑、丹參、厚朴、細辛、桔梗(各一兩半)、甘草、菊花(各一兩)、貫眾(半兩)、陳麥芽、大麥芽(各一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一勺,一天兩次。如果消化不良,在飯後服用。如果為了止痛,在飯前服用。
補肝湯(出自滑氏)
藥材包括:山茱萸、甘草、桂心(各三兩)、桃仁、細辛、柏子仁、茯苓、防風(各三兩)、大棗(二十四枚)。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煮到剩五升,去渣,分三次服用。
補肝散(出自滑氏),治療肝腎兩經氣血虧損,導致脅部脹痛,或者脅部脹痛伴隨頭暈、發冷發熱,或是身體疼痛、月經不調。
藥材包括:山茱萸肉、當歸、五味子(炒過後搗碎)、山藥、黃耆(炒過)、川芎、木瓜(各半兩)、熟地黃(自行炮製)、白朮(炒過。各一錢)、獨活、酸棗仁(炒過。各四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紅棗水煎服。
檳榔湯(出自滑氏)
藥材包括:檳榔(二十四個)、附子(七枚)、老薑(七兩)、茯苓、橘皮、桂心(各三兩)、桔梗、白朮(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煮到剩三升,去渣溫服,每次服用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