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一冊 (16)

回本書目錄

第一冊 (16)

1. 中風

上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採葉洗淨,不拘多少。九蒸九曝,每蒸用酒蜜灑之,蒸一飯頃,日乾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米飲任下。

一方:每豨薟一斤,加四物料各半兩,川烏一錢半,羌活、防風各二錢。

拯濟換骨丹(《元戎》),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手足不仁,言語謇澀,或骨痛連髓,或痹襲皮膚,或中急風,涎潮不言,精神昏澀,行步艱難,筋脈拘急,左癱右瘓,一切風疾。

槐莢子(生),人參,桑白皮,蒼朮,白芷,何首烏,蔓荊子,威靈仙,防風(各二兩),五味子,苦參,香附,川芎(各一兩),麝香(二錢),龍腦(二錢,另研,一本無)

上一十四味,為細末,入麝香令勻,又用麻黃十斤,去根節,天河水三石三斗,熬至六斗,濾去滓,再煎至二升半,入銀石器內熬成膏,入前藥和勻,杵三五千下,每一兩作十丸,硃砂為衣。每服一丸,先搗碎,酒一盞,自晨浸至晚,食後臨臥,攪勻服之。神清無睡,是藥之驗,再服須更隔五日服之。

如中風無汗宜服。若體虛自汗服之,是重亡津液也。若風盛之人,當於密室溫臥取汗。

搜風順氣丸(《聖惠》),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般氣,去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多睡少食,漸漸羸瘦,顏色不完黃赤,惡瘡下疰,口苦無味,憎寒毛聳,節年癥癖氣塊,丈夫陽事斷絕,女子久無子嗣,久患寒瘧,吐逆瀉痢,變成勞疾,百節痠疼,小兒老人皆可服,補精駐顏,疏風順氣。

車前子(二兩半),白檳榔,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郁李仁(湯泡,去皮,研),菟絲子(酒浸,焙炮,曬乾),牛膝(酒浸二宿),乾山藥(各三兩)枳殼(去瓤,麩炒),防風(去杈),獨活(各一兩),錦紋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茶、米飲任下,百無所忌,早晨、臨臥各一服。服經一月消食,二月去腸內宿滯,三月無倦少睡,四月精神強勝,五月耳目聰明,六月腰腳輕健,一年百病皆除,老者返少。如服藥覺臟腑微動,以羊肚肺羹補之。久患腸風便血,服之除根。

如顫語謇澀,及癱瘓服之,隨即平復。酒後一服,宿酲消盡,百病不生。孕婦勿服。

愈風丹,治足三陰虧損,風邪所傷,致肢體麻木,手足不隨等證。

天麻,牛膝(酒浸,焙),萆薢,玄參(各六兩),杜仲(七兩),羌活(十四兩),當歸,熟地黃,生地黃(各一斤),獨活(五兩),肉桂(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用白湯下五七十丸。

史國公浸酒方,專治左癱右瘓,四肢頑麻,骨節痠疼,諸般寒濕風氣。

當歸,虎脛骨(酒浸一日,焙乾酥炙),羌活,鱉甲(炙),萆薢,防風(去蘆杈),秦艽,川牛膝,松節,晚蠶砂(各二兩),枸杞子(五兩),干茄根(八兩,飯上蒸熟)

白話文:

中風

五月初五和六月初六這兩天,採集豨薟草的葉子,洗淨後不論多少都可以。將葉子蒸九次,曬九次,每次蒸的時候用酒和蜂蜜灑在上面,蒸的時間約為煮一頓飯的時間,然後曬乾磨成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服,都可以。

另一個藥方:每用豨薟草一斤,加入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各半兩,川烏一錢半,羌活、防風各二錢。

拯濟換骨丹(出自《元戎》):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腳麻木、說話困難、骨頭疼痛甚至連到骨髓、皮膚麻痺、突然中風導致口吐白沫說不出話、精神昏沉、走路困難、筋脈拘緊、左邊癱瘓或右邊癱瘓等各種風病。

藥材包括:槐莢子(生的)、人參、桑白皮、蒼朮、白芷、何首烏、蔓荊子、威靈仙、防風(各二兩)、五味子、苦參、香附、川芎(各一兩)、麝香(二錢)、龍腦(二錢,另外研磨,有的版本沒有龍腦)。

以上十四種藥材磨成細末,加入麝香混合均勻。再取麻黃十斤,去掉根部和節,用大量的水(約三石三斗,古代的計量單位)熬煮到剩六斗,濾掉藥渣,然後再煎煮至剩二升半,倒入銀製或石製的器皿中熬成膏狀,加入之前的藥末混合均勻,用杵搗三五千下,每一兩藥做成十丸,用朱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一丸,先搗碎,用一杯酒從早上浸泡到晚上,飯後臨睡前攪勻服用。如果服用後神清氣爽且不感到睏倦,就表示藥效發揮作用了。如果需要再次服用,則必須間隔五天。

如果中風沒有出汗,適合服用此藥。如果體虛自汗的人服用,會加重體內津液的流失。如果風邪盛的人,應該在密閉的溫暖房間裡臥床休息,讓身體出汗。

搜風順氣丸(出自《聖惠》):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三十六種風病和七十二種氣病,可以去除上身發熱、下身發冷的症狀,也可以治療腰腿疼痛、四肢無力、嗜睡少食、逐漸消瘦、臉色不好、皮膚長惡瘡、口苦無味、怕冷、多年來的癥瘕積聚、男子陽痿、女子不孕、久患寒瘧、嘔吐腹瀉、轉為勞病、全身關節痠痛。無論老人還是小孩都可以服用,有補精養顏、疏通風邪、調暢氣機的功效。

藥材包括:車前子(二兩半)、白檳榔、火麻子(稍微炒過,去殼,另外研磨)、郁李仁(用開水泡過,去皮,研磨)、菟絲子(用酒浸泡,烘烤,曬乾)、牛膝(用酒浸泡兩晚)、乾山藥(各三兩)、枳殼(去瓤,用麩皮炒)、防風(去掉分叉)、獨活(各一兩)、錦紋大黃(五錢,一半生用,一半熟用)。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可以用酒、茶或米湯送服,沒有任何禁忌。早晨和睡前各服用一次。服用一個月後可以幫助消化,兩個月後可以清除腸內積存的廢物,三個月後可以減少疲勞和睡眠時間,四個月後可以使精神強健,五個月後可以使耳聰目明,六個月後可以使腰腿輕便,一年後可以去除各種疾病,使老年人恢復年輕活力。如果服用後感覺內臟有輕微的蠕動,可以用羊肚肺羹來補養身體。如果長期患有腸風便血,服用此藥可以根治。

如果出現說話顫抖、口齒不清或癱瘓,服用此藥後可以很快恢復。酒後服用可以解酒,使人百病不生。孕婦不要服用。

愈風丹: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足三陰經虧損,風邪侵入導致肢體麻木,手腳不聽使喚等症狀。

藥材包括:天麻、牛膝(用酒浸泡後烘乾)、萆薢、玄參(各六兩)、杜仲(七兩)、羌活(十四兩)、當歸、熟地黃、生地黃(各一斤)、獨活(五兩)、肉桂(三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用白開水送服五七十丸。

史國公浸酒方: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左邊或右邊癱瘓、四肢麻木、骨節痠痛、各種寒濕風邪等疾病。

藥材包括:當歸、虎脛骨(用酒浸泡一天,烘乾後烤酥)、羌活、鱉甲(烤過)、萆薢、防風(去掉蘆頭和分叉)、秦艽、川牛膝、松節、晚蠶砂(各二兩)、枸杞子(五兩)、乾茄根(八兩,放在飯上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