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3)

回本書目錄

第四冊 (3)

1. 頭痛

正元散(見勞倦。),大三五七散(見中風。),來復丹(見中暑。),黑錫丹(見痞。)

茸朱丹(《魏氏》)

好辰砂,草烏,瞿麥,黃藥子(各一兩)

上為粗末,瓷碗一個,以薑汁塗炙數次,入砂在內,上鋪諸藥,復以盞蓋了,掘一個小坑,安碗在內,用熟炭五斤,煅令火盡,吹去草藥灰,取辰砂研細,或只獨用辰砂末。每服一錢半,淡薑湯下。或加用鹿茸,爁去毛,切片酒浸,為末三兩,和黃棗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人參湯下,空心服。(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釣藤散(見眩暈。),治中湯,紅丸子(二方並見傷食。),葛花解酲湯(見傷飲。),沉香降氣散(見氣。),蘇子降氣湯(見氣。),養正丹(見氣。),既濟解毒湯(見上熱下寒。),

白芷散(東垣),治風頭痛,搐鼻。

石膏,芒硝(各二錢),薄荷(三錢),鬱金,白芷(各二錢)

上為細末,口含水搐鼻。

若症在太陽,加羌活二錢,防風一錢,紅豆二粒,為末搐之。

川芎散(東垣),搐鼻。

青黛(一錢半),蔓荊子,川芎(各一錢二分),鬱金,芒硝(各一錢),石膏(一錢三分),細辛根(一錢),薄荷葉(二錢),紅豆(一粒)

上為末。

瘦人搐鼻藥(丹溪)

軟石膏,朴硝(半錢),腦子,檀香皮,荊芥,薄荷葉(各一錢),白芷,細辛(各三錢)

如聖散(《寶鑑》),治眼目偏痛,頭風。

麻黃(燒灰,半兩),盆硝(二錢半),麝香,腦子(各少許)

上為細末,搐之。

又方

楊梅青,硝石,伏龍肝

各等分,為末搐鼻。

瓜蒂神妙散(河間),治偏正頭目昏眩,及偏正頭痛。

焰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即蒼耳子),藜蘆(各一分),天竺黃(一錢半)

上為細末,含水,鼻中搐一字,神驗。

火筒散(初虞),治頭風。

蚯蚓糞(四錢),乳香(二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用紙筒自下燒上,吸菸搐鼻內。

一滴金丸(《奇效》),治首風,及偏正頭風。

人中白,地龍(各一分)

上為細末,用羊膽汁和丸,如芥子大。每用一丸,新汲水一滴化開,滴入兩鼻中。

治八般頭風。(《本事》)

草烏尖,細辛(等分),黃丹(少許)

上為細末,用葦管搐入鼻中。

《斗門方》治卒頭上痛。皂莢末吹鼻,嚏即止。

頭風摩散方(《金匱》)

大附子(一枚,炮),食鹽(等分)

上二味為末,以方寸匕摩疹上,令藥力行。

《聖惠》治風頭痛,每天欲陰風雨先發者。用桂心一兩,為末,以酒調如膏,用敷頂上並額角。

治頭風餅子(《聖惠》)

五倍子,全蠍,土狗(各七個)

上為末,醋糊作如錢大餅子,發時再用醋潤透,貼太陽穴上,炙熱貼之,仍用帕子縛之,啜濃茶,睡覺即愈。

白話文:

頭痛

正元散:這個方子是針對勞累過度引起的頭痛。

大三五七散:這個方子是針對中風引起的頭痛。

來復丹:這個方子是針對中暑引起的頭痛。

黑錫丹:這個方子是針對腹部痞塊引起的頭痛。

茸朱丹(出自《魏氏》):

藥材包含:好辰砂、草烏、瞿麥、黃藥子各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取一個瓷碗,用薑汁塗抹炙烤數次,將辰砂放入碗內,上面鋪上其他藥材,再用碗蓋蓋上,然後挖一個小坑,把碗放在坑裡,用五斤熟炭煅燒直到炭火燒盡,吹去草藥灰燼,取出辰砂研磨成細末。也可以只單獨使用辰砂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淡薑湯送服。也可以加入鹿茸,去除鹿茸毛,切片用酒浸泡,研磨成末三兩,和黃棗肉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人參湯送服,空腹服用。(熟辰砂有毒,要謹慎使用)。

釣藤散:這個方子是針對眩暈引起的頭痛。

治中湯、紅丸子:這兩個方子是針對消化不良引起的頭痛。

葛花解酲湯:這個方子是針對飲酒過量引起的頭痛。

沉香降氣散、蘇子降氣湯、養正丹:這三個方子是針對氣滯引起的頭痛。

既濟解毒湯:這個方子是針對上熱下寒引起的頭痛。

白芷散(出自東垣):治療風邪引起的頭痛,可以通過吸入鼻腔來起作用。

藥材包含:石膏、芒硝各二錢,薄荷三錢,鬱金、白芷各二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含一口水,然後用藥末吸入鼻腔。

如果是太陽穴部位的頭痛,可以加入羌活二錢、防風一錢、紅豆二粒,研磨成末,吸入鼻腔。

川芎散(出自東垣):通過吸入鼻腔來起作用。

藥材包含:青黛一錢半,蔓荊子、川芎各一錢二分,鬱金、芒硝各一錢,石膏一錢三分,細辛根一錢,薄荷葉二錢,紅豆一粒。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

瘦人搐鼻藥(出自丹溪):針對體型瘦弱的人。

藥材包含:軟石膏、朴硝各半錢,腦子、檀香皮、荊芥、薄荷葉各一錢,白芷、細辛各三錢。

如聖散(出自《寶鑑》):治療眼部和頭部的偏痛、以及頭風。

藥材包含:麻黃(燒成灰,半兩),盆硝二錢半,麝香、腦子各少許。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吸入鼻腔。

又方

藥材包含:楊梅青、硝石、伏龍肝,各等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吸入鼻腔。

瓜蒂神妙散(出自河間):治療偏正頭痛、頭暈目眩,以及偏頭痛。

藥材包含:焰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即蒼耳子)、藜蘆各一分,天竺黃一錢半。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含一口水,用藥末吸入鼻腔,效果很好。

火筒散(出自初虞):治療頭風。

藥材包含:蚯蚓糞四錢,乳香二錢,麝香少許。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用紙筒從下往上點燃,然後吸入煙氣到鼻腔。

一滴金丸(出自《奇效》):治療頭風、偏正頭痛。

藥材包含:人中白、地龍各一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羊膽汁混合做成丸子,像芥菜籽大小。每次用一丸,用新汲的清水一滴化開,滴入兩個鼻孔。

治療八般頭風(出自《本事》):

藥材包含:草烏尖、細辛等分,黃丹少許。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葦管吹入鼻腔。

《斗門方》:治療突然發作的頭痛。用皂莢末吹入鼻腔,打噴嚏後就能止痛。

頭風摩散方(出自《金匱》):

藥材包含:大附子(一枚,炮製)、食鹽等分。

做法:將上述兩味藥研磨成末,用小勺子取藥末摩擦患處,讓藥力發揮作用。

《聖惠方》:治療風邪引起的頭痛,每天陰天或要下雨時先發作。用桂心一兩研磨成末,用酒調成膏狀,塗抹在頭頂和額角。

治頭風餅子(出自《聖惠》):

藥材包含:五倍子、全蠍、土狗各七個。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銅錢大小的餅子,發病時再用醋潤濕,貼在太陽穴上,烤熱後貼上,再用布條綁住,喝濃茶,睡覺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