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三冊 (9)
第三冊 (9)
1. 霍亂
上為末,每服三錢、白湯、冷水任調下。
六和湯(見傷暑。)
蘇合香丸(見卒中。)
除濕湯(見中濕。)
訶子散(《三因》),治老幼霍亂,一服即效。
訶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薑製),乾薑(炮),神麯(炒),草果(去殼),良薑(炒),茯苓,麥芽(炒),陳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候發不可忍時,用水煎,入鹽少許服之。
七氣湯(《三因》),治七氣鬱結五臟之間,互相刑剋,陰陽不和,揮霍變亂,吐痢交作。
半夏(湯泡),厚朴,白芍藥,茯苓(各二錢),桂心,紫蘇,橘紅,人參(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吳茱萸湯(《良方》),治冒暑伏熱,腹痛作瀉或痢,並飲水過度,霍亂吐瀉,其證始因飲冷,或冒寒,或忍飢,或大怒,或乘舟車,傷動胃氣,令人上吐下瀉並行,頭旋眼暈,手腳轉筋,四肢逆冷,用藥遲慢,須臾不救。
吳茱萸,木瓜,食鹽(各半兩)
上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三升,煮令百沸,入藥煎至二升以下,傾一盞,冷熱隨病人服之。卒無前藥,用枯白礬為末,每服一大錢,沸湯調服。更無前藥,用鹽一撮,醋一盞,同煎至八分,溫服。或鹽梅鹹酸等物皆可服。
通脈四逆湯(見泄瀉。),五苓散(見消癉。),四逆湯(見厥。),平胃散(見中食。),建中湯(見傷寒吐。),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平胃散加木瓜亦可。
桂枝(二兩半),芍藥(二兩),甘草(一兩),膠餳(半升),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木瓜,柴胡(各五錢)
每服一兩,水三盞,煎一盞半,去渣,下膠餳兩匙服。
四君子加白芍藥高良薑湯
四君子湯(各一兩),白芍藥,良薑(各五錢)
同前法煎服。
四君子加姜附厚朴湯
四君子湯(各一兩),生薑,附子(炮),厚朴(薑製。各三錢)
同前法煎服。
建中加附子當歸湯
桂枝(一兩),芍藥(二兩),甘草(半兩),膠餳(半升),附子(炮),當歸(各三錢),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
同前法煎。
藿香正氣散(見中風。),來復丹(見中暑。),神保丸(見傷飲食。),養正丹(見氣。),四順湯即理中湯倍加甘草。十補散即十全大補湯。
木瓜湯(《直指》),治吐瀉不已,轉筋擾悶。
酸木瓜(一兩),茴香(二錢半,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洗七次),甘草(炙,二錢)
上銼散,每四錢,姜五片,紫蘇十葉,空腹急煎服。
止渴湯(《良方》)
人參(去蘆),麥門冬(去心),茯苓(去皮),桔梗,栝蔞根,葛根,澤瀉,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蜜湯調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或冷水調服都可以。
六和湯(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暑熱的方子)。
蘇合香丸(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中風的方子)。
除濕湯(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濕氣的方子)。
訶子散(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療老人和小孩的霍亂,服用一次就能見效。
藥材:訶子(炮製,去除核)、甘草(烤過)、厚朴(用薑製過)、乾薑(炮製)、神麯(炒過)、草果(去除外殼)、良薑(炒過)、茯苓、麥芽(炒過)、陳皮(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當發病難以忍受時,用水煎煮,加入少許鹽服用。
七氣湯(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療因七種情志鬱結在五臟之間,互相影響,導致陰陽失調,發生劇烈變化,出現嘔吐和腹瀉同時發作的症狀。
藥材:半夏(用開水泡過)、厚朴、白芍藥、茯苓(各二錢)、桂心、紫蘇、橘紅、人參(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服,用水兩盅,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剩下一盅,不拘時間服用。
吳茱萸湯(出自《良方》),治療因暑熱潛伏體內,引起腹痛、腹瀉或痢疾,也治療因飲水過量導致的霍亂吐瀉。這種病的起因可能是因為喝了冷飲、受寒、忍飢挨餓、大怒、或乘坐舟車而損傷了胃氣,導致上吐下瀉同時發生,出現頭暈眼花、手腳抽筋、四肢冰冷的症狀,如果用藥不及時,很快就會危及生命。
藥材:吳茱萸、木瓜、食鹽(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一同炒焦,先用瓷瓶盛三升水,煮沸,加入藥材煎煮至剩下二升以下,倒入一小碗,冷熱根據病人情況服用。如果沒有前面的藥材,可以用枯白礬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開水調服。如果連這個藥都沒有,可以用一小撮鹽,加入一碗醋,一同煎煮至剩下八分,溫服。或者食用鹽梅等鹹酸的食物都可以。
通脈四逆湯(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泄瀉的方子),五苓散(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消渴病的方子),四逆湯(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厥冷的方子),平胃散(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消化不良的方子),建中湯(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傷寒嘔吐的方子)。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或者平胃散加木瓜也可以。
藥材:桂枝(二兩半),芍藥(二兩),甘草(一兩),膠餳(半升),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木瓜,柴胡(各五錢)。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三碗,煎煮至剩下一碗半,去除藥渣,加入兩匙膠餳服用。
四君子加白芍藥高良薑湯
藥材:四君子湯(各一兩),白芍藥,良薑(各五錢)。
煎服方法同上。
四君子加姜附厚朴湯
藥材:四君子湯(各一兩),生薑,附子(炮製),厚朴(用薑製過。各三錢)。
煎服方法同上。
建中加附子當歸湯
藥材:桂枝(一兩),芍藥(二兩),甘草(半兩),膠餳(半升),附子(炮製),當歸(各三錢),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
煎服方法同上。
藿香正氣散(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中風的方子),來復丹(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中暑的方子),神保丸(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飲食不當的方子),養正丹(配方和用法參考治療氣虛的方子),四順湯就是理中湯加倍甘草。十補散就是十全大補湯。
木瓜湯(出自《直指方》),治療因上吐下瀉不止,導致抽筋煩躁。
藥材:酸木瓜(一兩),茴香(二錢半,稍微炒過),吳茱萸(半兩,用開水洗七次),甘草(烤過,二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五片,紫蘇十片,空腹時立即煎服。
止渴湯(出自《良方》)
藥材:人參(去除蘆頭),麥門冬(去除心),茯苓(去除外皮),桔梗,栝蔞根,葛根,澤瀉,甘草(烤過,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蜂蜜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