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類方》~ 第二冊 (51)

回本書目錄

第二冊 (51)

1. 咳嗽

上前八味,銼如麻豆大,以水五升,微火煎五七沸,去滓,納酥、蜜、薑汁並棗肉,再煎令稀稠得所,每服一匙,用溫酒一小盞化下。一方無酒,含咽之。

〔熱痰〕

小陷胸湯(仲景)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青礞石丸,去痰,或痞痛,經絡中有痰。

青礞石(煅,五錢),半夏(二兩),風化硝(二錢),白朮(一兩),陳皮,茯苓(各七錢半),黃芩(半兩)

上炒神麯,薑汁糊丸。

又方:,礞石丸

礞石(半兩,煅),半夏(七錢半),南星,茯苓(各五錢),風化硝(二錢)

上為末,神麯糊丸。

痰嗽化痰方

白芥子(去殼),滑石(各半兩),貝母,南星(各一兩),風化硝(二錢半),黃芩(酒洗,一兩半)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丹溪云:脅下痰,非芥子不能除。)

人參半夏丸(《寶鑑》),化痰墜涎,止嗽定喘。療風痰食痰,一切痰逆嘔吐,痰厥頭痛,或風氣偏正頭痛,或風壅頭目昏,或耳鳴、鼻塞、咽乾,胸膈不利。

人參,茯苓(去皮),南星,薄荷(各半兩),寒水石,白礬(生用),半夏,姜屑(各一兩),蛤粉(二兩),藿香(二錢半)

上為末,水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食後,日三服,白湯亦得。一方,加黃連(半兩),黃柏(二兩),尤效。又治酒病,調和臟腑殊妙。

人參清鎮丸,治熱止嗽,消痰定喘。

人參,柴胡(各一兩),黃芩,半夏,甘草(炙,各七錢),麥門冬,青黛(各三錢),陳皮(二錢),五味子(十三粒)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白湯送下,食後。

玉液丸,治風壅,化痰涎,利咽膈,清頭目,止咳嗽,除煩熱。

寒水石(煅令赤,出火毒,水飛過,三十兩),半夏(湯洗,焙,為細末),白礬(枯,研細,各十兩)

上研和勻,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用淡生薑湯下。

〔寒痰〕

半夏溫肺湯(《拔粹》),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雜,常多涎唾,口中清水自出,脅肋急脹,痛不欲食,此胃氣虛冷所致,其脈沉弦細遲。

旋覆花,人參,細辛,桂心,甘草,陳皮,桔梗,芍藥,半夏(制。各半兩),赤茯苓(七錢半)

上㕮咀,每服四錢,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溫中化痰丸,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頭眩目暈,咳嗽涎唾,或飲酒過多,嘔噦噁心。

良薑(炒),青皮(去白),乾薑(炒),陳皮(去白。各五錢)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用米飲送下。

〔風痰〕

白話文:

咳嗽

前面提到的八種藥材,切成黃豆大小,加五升水,用小火煮五到七次沸騰,去除藥渣,加入酥油、蜂蜜、薑汁和紅棗肉,再次煎煮到濃稠適中,每次服用一匙,用一小杯溫酒調服。另外一種做法不用酒,直接含在嘴裡慢慢吞服。

熱痰

  • 小陷胸湯 (出自張仲景的醫方): 黃連 (一兩)、半夏 (半升,洗過)、栝蔞實 (大的用一個)

以上藥材加六升水,先煮栝蔞,煮到剩三升時,去除藥渣,加入其他藥材,再煮到剩二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 青礞石丸: 用於去除痰液,或緩解胸悶疼痛,經絡中有痰的情況。 煅燒過的青礞石 (五錢)、半夏 (二兩)、風化硝 (二錢)、白朮 (一兩)、陳皮、茯苓 (各七錢半)、黃芩 (半兩)

以上藥材與炒過的麵粉糊混合,加入薑汁製成藥丸。

  • 又一方:礞石丸 煅燒過的礞石 (半兩)、半夏 (七錢半)、南星、茯苓 (各五錢)、風化硝 (二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粉糊製成藥丸。

  • 痰嗽化痰方 白芥子 (去殼)、滑石 (各半兩)、貝母、南星 (各一兩)、風化硝 (二錢半)、黃芩 (用酒洗過,一兩半)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製成藥丸。(朱丹溪說:脅肋部位的痰,非白芥子不能去除。)

  • 人參半夏丸 (出自《寶鑑》): 用於化痰、減少口水,止咳定喘,治療風痰、食積痰,各種痰逆嘔吐,痰厥頭痛,或偏頭痛、正頭痛,或因風引起的頭昏目眩,或耳鳴、鼻塞、咽喉乾燥,胸膈不適。 人參、茯苓 (去皮)、南星、薄荷 (各半兩)、寒水石、生白礬、半夏、薑屑 (各一兩)、蛤粉 (二兩)、藿香 (二錢半)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和麵粉糊製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飯後服用,每日三次,用白開水也可以。另一種做法是加入黃連 (半兩) 和黃柏 (二兩),效果更好。此藥方也用於治療酒病,調和臟腑效果特別好。

  • 人參清鎮丸: 用於治療熱性咳嗽,消痰定喘。 人參、柴胡 (各一兩)、黃芩、半夏、炙甘草 (各七錢)、麥門冬、青黛 (各三錢)、陳皮 (二錢)、五味子 (十三粒)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粉糊製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白開水送服,飯後服用。

  • 玉液丸: 用於治療因風引起的疾病,化痰涎,通利咽喉,清醒頭目,止咳,消除煩熱。 煅燒後又用水飛過的寒水石 (三十兩)、洗過並烘乾成細末的半夏 (十兩)、枯礬(研細,十兩)

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麵糊製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淡生薑湯送服。

寒痰

  • 半夏溫肺湯 (出自《拔粹》): 用於治療心腹、中脘(胃部)的痰水冷氣,心下空虛,嘈雜不適,經常多口水,口中流出清水,脅肋脹痛,不想吃飯,這是由於胃氣虛寒引起的,脈象是沉弦細遲。 旋覆花、人參、細辛、桂心、甘草、陳皮、桔梗、芍藥、製半夏 (各半兩)、赤茯苓 (七錢半)

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 溫中化痰丸: 用於治療停留在體內的痰和水液,引起的胸膈滿悶,頭暈目眩,咳嗽多痰,或飲酒過多,嘔吐噁心。 炒過的良薑、去白皮的青皮、炒過的乾薑、去白皮的陳皮 (各五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醋煮過的麵糊製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

風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