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二冊 (44)
第二冊 (44)
1. 咳嗽
水二盅,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時服。
加減麻黃湯,治肺感寒邪咳嗽。
麻黃(去節,二錢),杏仁(炒,去皮尖),半夏(薑製),陳皮(各一錢),辣桂,甘草(炙,各半錢)
水二盅,生薑四片,紫蘇半錢,同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時服。
小柴胡湯(見往來寒熱。)
小青龍湯
麻黃,芍藥,乾薑,炙甘草,細辛,桂枝(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湯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白朮酒(見中濕。),辰砂化痰丸(見痰飲。)
八風丹,治諸風及痰熱上攻,頭痛面赤,目眩旋運,鼻塞咽乾,頸項不利,痰唾稠濁,神情如醉,百節疼痛,耳嘯蟬鳴,面上遊風,口眼蠕動。
滑石(細研),天麻(酒浸。各一兩),龍腦(研),麝香(研。各二錢五分),白殭蠶(微炒),白附子(炮。各半兩),半夏(白礬制,二兩),凝水石(火燒通赤,細研水飛,半斤)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入研者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溫荊芥湯下,茶清亦得,食後服。
竹葉石膏湯(見消癉。)
應夢人參散(《和劑》)
甘草(炙,六兩),人參,桔梗,青皮,白芷,乾葛,白朮(各三兩),乾薑(炮,五錢半)
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二枚,煎七分,不拘時熱服。
觀音應夢散(《夷堅志》)
人參(一寸,用官楝者),胡桃(二枚,去殼,不去皮)
上以水二盞,姜五片,棗二枚,臨臥煎服。蓋人參定喘,帶皮胡桃能斂肺也。
款冬花散(《和劑》)
知母,桑葉(洗,焙),款冬花(去梗。各十兩),阿膠(炒),麻黃(去根節),貝母(去心,炒),杏仁(去皮尖,各四十兩),甘草(炙),半夏(湯洗,薑製。各二十兩)
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七分,食後溫服。
二母散(《和劑》)
知母,貝母(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溫服無時。
四七湯(見氣。)
紫菀茸湯(《濟生》),治飲食過度,或食煎爆,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脅痛,不得睡臥。
紫菀茸(洗),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經霜桑葉,貝母(去心),蒲黃(炒),半夏(各一兩,制),犀角(鎊),甘草(炙),人參(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潤肺丸(《統旨》)
訶子,五味子,五倍子,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噙化。久嗽,加罌粟殼。
清音丸(《統旨》)
桔梗,訶子(各一兩),甘草(五錢),硼砂,青黛(各三錢),冰片(三分)
白話文:
[咳嗽]
用兩碗水,加入五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服用。
加減麻黃湯:治療因肺部感受寒邪引起的咳嗽。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節,二錢)、杏仁(炒過,去除皮尖,各一錢)、半夏(用生薑製過,各一錢)、陳皮(各一錢)、辣桂、甘草(炙過,各半錢)。
用兩碗水,加入四片生薑和半錢紫蘇,一同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服用。
小柴胡湯(其相關說明請參考往來寒熱的章節)。
小青龍湯:
藥方組成:麻黃、芍藥、乾薑、炙甘草、細辛、桂枝(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先用熱水洗過)。
將以上八味藥,用水一斗,先煮麻黃至水量減少二升,撈出水面上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下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一升。
白朮酒(其相關說明請參考中濕的章節),辰砂化痰丸(其相關說明請參考痰飲的章節)。
八風丹:治療各種風邪和痰熱上攻引起的症狀,如頭痛、臉色發紅、頭暈目眩、鼻塞、咽喉乾燥、頸部活動不利、痰液黏稠、精神恍惚如同醉酒、全身關節疼痛、耳鳴、臉部游走性風疹、口眼不自主蠕動。
藥方組成:滑石(細磨)、天麻(用酒浸泡,各一兩)、龍腦(研磨)、麝香(研磨,各二錢五分)、白殭蠶(稍微炒過)、白附子(炮製過,各半兩)、半夏(用白礬製過,二兩)、凝水石(用火燒至通紅,細磨後用水飛過,半斤)。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再加入已研磨好的龍腦和麝香一同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櫻桃。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溫熱的荊芥湯送服,用清茶送服也可以,飯後服用。
竹葉石膏湯(其相關說明請參考消癉的章節)。
應夢人參散(出自《和劑局方》):
藥方組成:甘草(炙過,六兩)、人參、桔梗、青皮、白芷、乾葛、白朮(各三兩)、乾薑(炮製過,五錢半)。
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二片、紅棗二枚,煎煮至剩七分,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觀音應夢散(出自《夷堅志》):
藥方組成:人參(一寸,使用官楝人參)、胡桃(二枚,去除外殼,保留內皮)。
將以上藥材用水二碗,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二枚,臨睡前煎煮服用。據說人參能平定喘息,帶皮的胡桃能收斂肺氣。
款冬花散(出自《和劑局方》):
藥方組成:知母、桑葉(洗淨、烘乾)、款冬花(去除梗,各十兩)、阿膠(炒過)、麻黃(去除根節)、貝母(去除內心、炒過)、杏仁(去除皮尖,各四十兩)、甘草(炙過)、半夏(用熱水洗過,用生薑製過,各二十兩)。
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七分,飯後溫服。
二母散(出自《和劑局方》):
藥方組成:知母、貝母(等量)。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二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溫服。
四七湯(其相關說明請參考氣的章節)。
紫菀茸湯(出自《濟生方》):治療因飲食過量或吃了煎炸食物,導致邪熱損傷肺部引起的咳嗽、咽喉癢、痰多帶血、喘促、胸脅疼痛、無法入睡等症狀。
藥方組成:紫菀茸(洗淨)、款冬花、百合(蒸過、烘乾)、杏仁(去除皮尖)、阿膠(用蛤粉炒過)、經霜的桑葉、貝母(去除內心)、蒲黃(炒過)、半夏(各一兩,製過)、犀角(磨成粉)、甘草(炙過)、人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稍加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溫服。
潤肺丸(出自《統旨方》):
藥方組成:訶子、五味子、五倍子、甘草(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含在口中慢慢溶化。對於久咳不止的患者,可以加入罌粟殼。
清音丸(出自《統旨方》):
藥方組成:桔梗、訶子(各一兩)、甘草(五錢)、硼砂、青黛(各三錢)、冰片(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