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燈》~ 卷上 (7)
卷上 (7)
1. 勞倦
勞倦者。奔走勞力之後。惡寒發熱。脈來弦數。狀類風寒。但初起必有勞倦之因。自可為辨也。設若勞倦而感風寒。又極難辨。但勞倦之人。一周時許。自然汗出而解。若四五日不解者。又屬之風寒也。治之之法。先用清胃散火湯。治其標邪。後用加味地黃湯。培其根本。蓋火之有餘。
必因水之不足。少年得此。日後每成虛癆。不可不察也。若清散之後。脈沉細緩。或洪大無力者。治當益氣養血。又非地黃丸。所司也。東垣言勞倦之病。脈來洪大。虛而不長。當以甘溫補之。然初起有火。未可驟與。必先清熱健脾。方可議補。(闡發先後用藥之理句句詳明)
白話文:
勞倦者的辨證論治
勞倦者,奔走勞力之後,惡寒發熱,脈來弦數,狀類風寒,但初起必有勞倦之因,自可為辨也。
意思是指,勞累過度的人,在奔波勞累之後,出現惡寒發熱、脈象弦數的症狀,看似風寒感冒,但其病因是源於勞倦,因此可以從這個角度加以辨別。
設若勞倦而感風寒,又極難辨。但勞倦之人,一周時許,自然汗出而解。若四五日不解者,又屬之風寒也。
如果勞累過度又同時感染風寒,則辨證就比較困難了。不過,勞累過度的人,通常在一週左右時間內,會自然出汗而緩解。如果四五天還不見好轉,就應該考慮是風寒感冒了。
治之之法,先用清胃散火湯,治其標邪。後用加味地黃湯,培其根本。蓋火之有餘,必因水之不足。
治療方法是先用清胃散火湯來治療外在的風邪,再用加味地黃湯來補益腎陰,以改善體質。這是因為,身體出現燥熱,通常是因為腎陰不足,導致虛火上升。
少年得此,日後每成虛癆,不可不察也。若清散之後,脈沉細緩,或洪大無力者,治當益氣養血,又非地黃丸所司也。
年輕人如果患上這種病,日後很容易演變成虛癆,不可掉以輕心。如果經過清熱散寒治療後,脈象變成沉細緩弱,或者洪大無力,就應該採用益氣養血的方法治療,這時就不適合單用地黃丸了。
東垣言勞倦之病,脈來洪大,虛而不長,當以甘溫補之。然初起有火,未可驟與。必先清熱健脾,方可議補。
東垣先生說,勞倦之病,如果脈象洪大而虛浮,就應該用甘溫的方法來補益。但是,如果病情剛開始,還伴有熱證,就不可以急於補益,必須先清熱健脾,然後才能考慮補益。
(闡發先後用藥之理句句詳明)
這段文字闡述了勞倦病的辨證論治原則,以及用藥的先後順序,內容詳盡,句句分明。
清胃散火湯
山楂,厚朴,山梔,黃芩,陳皮,枇杷葉,麥冬,當歸,白芍,防風柴胡,乾葛
白話文:
清胃散火湯由山楂、厚朴、山梔、黃芩、陳皮、枇杷葉、麥冬、當歸、白芍、防風、柴胡和乾葛組成。
2. 痰火
痰火為病。惡風發熱。脈來弦數。全與傷寒無別。但聽其咳嗽氣急。可以知其為痰火也。夫痰火之起。由於脾經血少。胃火太甚。熬煎津液為痰。上傳於肺。故令咳嗽氣急。然胃火一動。相火翕然從之。所以惡寒發熱。宜用舒中芍藥湯三四劑後。脈宜和緩。若弦數不減。數大有力。
是為孤陽無陰。多主於死。若脈來微減或細數者。法當看其痰色。如咳吐黃痰。胸中不快。食積生痰。宜用栝蔞枳實湯。如痰色青白。稀而不稠者。腎虛水沸為痰。宜用加味地黃湯。滋水以制火。不必拘於治痰也。又有初起之時。外無寒熱諸症。內無煩熱氣急。但見神昏不安。
白話文:
痰火會導致疾病,患者容易怕風發熱,脈象弦數,這些症狀和傷寒相似。但只要仔細聽患者咳嗽氣急,就能判斷是痰火。痰火形成的原因是脾經血虛,胃火太旺,將津液熬煎成痰,向上傳到肺部,導致咳嗽氣急。然而,胃火一動,就會帶動相火,因此患者也會出現怕寒發熱的症狀。建議先服用舒中芍藥湯三到四劑,脈象應變得平和緩慢。如果脈象仍然弦數不減,甚至數大有力,就代表是孤陽無陰,多半會導致死亡。如果脈象微減或細數,就要觀察痰的顏色。如果咳出黃痰,胸悶不適,是食積生痰,應該服用栝蔞枳實湯。如果痰色青白,稀薄不稠,是腎虛水沸成痰,應該服用加味地黃湯,滋陰降火,不必拘泥於單純治療痰。此外,患者在初期可能沒有寒熱症狀,也沒有煩熱氣急,但會出現神志昏迷不安的狀況。
肢體無力。聲音低小。飲食不進。脈來沉細無力者。宜用香砂六君子湯。甚則八味地黃丸。亦可用也。
舒中芍藥湯
陳皮,半夏,白茯,甘草,柴胡,黃芩,枳殼,桔梗,白芍,木通,貝母,栝蔞霜,天冬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四肢無力、聲音微弱、食慾不振,脈搏沉細無力,可以服用香砂六君子湯。症狀嚴重的話,也可以服用八味地黃丸。此外,也可以考慮服用芍藥湯,並加入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柴胡、黃芩、枳殼、桔梗、白芍、木通、貝母、栝蔞霜、天冬等藥材。
有食加厚朴
栝蔞枳實湯
陳皮,白茯,甘草,枳實,栝蔞霜,貝母,當歸,桔梗,山梔,黃芩
加味地黃湯
熟地,山藥,白茯,丹皮,山萸肉,澤瀉,天冬,麥冬,桔梗,甘草,牛膝(倍用)
香砂六君子湯
陳皮,半夏,白茯,甘草,人參,白朮,砂仁,香附,藿香
白話文:
食慾不佳,可以服用厚朴、栝蔞、枳實、陳皮、白茯苓、甘草、枳實、栝蔞霜、貝母、當歸、桔梗、山梔子、黃芩組成的湯劑。
也可以考慮加入熟地黃、山藥、白茯苓、丹皮、山萸肉、澤瀉、天冬、麥冬、桔梗、甘草、牛膝(加倍用量)組成的地黃湯。
另外,也可以試用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人參、白朮、砂仁、香附、藿香組成的香砂六君子湯。
3. 咳嗽
有聲無痰。謂之咳。肺氣傷而不清也。有痰無聲謂之嗽。脾濕動而生痰也。有聲有痰。謂之咳嗽。脾生痰而傳於肺也。風寒勞嗽。自有本條。四時咳嗽。不可不辨。丹溪云。春是上升之氣。夏是火炎上最重。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束。所謂上升之氣者。春天木旺。肝火太甚。
乘於肺金。故令咳嗽。宜用清肝寧嗽湯。脈必弦數可據。久而不止。宜用歸芍地黃湯。蓋腎水。乃肝木之母。腎水虛弱。無以為發生滋榮之本。故內熱而咳。歸芍地黃。是治其本也。所謂火炎上者。夏月心火用事。乘於肺金。有如金被火克。五行相賊。其症極重。若不急治。
白話文:
咳嗽是指有聲音卻沒有痰的症狀,這是因為肺氣受損而無法順暢清理。有痰卻沒有聲音的稱為嗽,是脾臟濕氣過盛而產生痰液。咳嗽則是有聲音也有痰,是脾臟生痰並傳到肺部所致。風寒勞嗽有其專門的治療方法,至於四季咳嗽,不可不仔細辨別。丹溪先生說,春天是向上生長的氣候,夏天是火氣最旺的時候,秋天是濕熱傷肺,冬天是風寒阻礙。所謂向上生長的氣候,指的是春天木氣旺盛,肝火過於旺盛,侵犯肺金,導致咳嗽。這時應該使用清肝寧嗽湯,脈象一定是弦數,可以以此判斷。如果咳嗽很久不癒,就要用歸芍地黃湯。因為腎水是肝木的本源,腎水虛弱,就沒有滋養肝木的根本,所以才會內熱咳嗽。歸芍地黃湯是治療根本的方法。所謂火炎上者,指的是夏天心火旺盛,侵犯肺金,就像金被火克制一樣,五行相剋,症狀非常嚴重。如果不緊急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直至交秋方止。咳久多成癆怯。亦用歸芍地黃湯。或天王補心丹。無不可也。所謂濕熱傷肺者。秋分之後。燥金用事。所起之風。全是一團乾燥之氣。不比秋分之前。熱中有濕也。是以無草不黃。無木不凋。人身應之。肺胃乾燥。津液枯槁。所以作咳。丹溪反言濕熱傷肺。當亦傳刻之誤。
未可執為定論也。亦用歸芍地黃湯。所謂風寒外束者。冬月天令嚴寒。易至傷人。感於風者。脈來細緩。感於寒者。脈來浮數。自可辨也。大抵四時咳嗽。雖有不同。而東南之地。往往多熱多痰。先用清金化痰之劑。方可各治其本。不可驟用地黃泥藥。(名言卓識)極為緊關。
白話文:
直到立秋才停止咳嗽,久咳容易演變成痨病,虛弱無力。可以用歸芍地黃湯,或天王補心丹,都是可以的。所謂濕熱傷肺,是指秋分之前,天气炎热潮濕,导致肺部受损。秋分之後,燥金当令,風氣乾燥,和秋分之前熱中有濕的性質不同,所以草木都枯黃凋零,人体也随之出现肺胃干燥、津液枯竭的情况,因此咳嗽。丹溪先生说湿热伤肺,应该是传抄的错误,不可妄下定論。
風寒外束是指冬季寒气入侵,容易损伤人体,感受風寒的症状,可以根据脉象辨别。脉象细缓者为风邪,脉象浮數者为寒邪。总之,四季咳嗽虽然有不同,但在东南地区,通常比较潮湿,容易痰多,应该先用清金化痰的药物,才能治本,不可急着使用滋阴补益的地黄之类的药。这个说法非常重要,必须牢记。
又有咳嗽氣急。胸中不寬者。治之宜分虛實。實者脈來沉滑。可用二陳消食之劑。若脈來弦細微數。微寒微熱。大便不甚通暢。欲出不出。極為危險。既不可攻。又不可補。惟有養血化痰。健脾消食。聽天由命而已。此條諸書未有。不得草草忽過(辨論超豁認理真切分四時以用藥闡古書之未發,按咳嗽之源內經有聚於胃關於肺之指示要在細心研究而自得也)
清肝寧嗽湯
柴胡,黃芩,花粉,甘草,陳皮,白茯,當歸,白芍,麥冬,丹皮,桔梗,貝母
白話文:
如果咳嗽喘不過氣,胸口悶悶的,就要分清虛實。如果脈象沉滑,可以用二陳湯消食。若脈象弦細微數,略微寒熱,大便不順暢,想拉又拉不出來,就非常危險。既不能猛攻,也不能進補,只能用養血化痰、健脾消食的方法,聽天由命。這一點其他醫書都沒提到,不能草率地忽略。
清肝寧嗽湯:柴胡、黃芩、花粉、甘草、陳皮、白茯、當歸、白芍、麥冬、丹皮、桔梗、貝母。
歸芍地黃湯
當歸,白芍,麥冬,桔梗,熟地,丹皮,山藥,白茯,澤瀉,山萸
寧嗽健脾湯
當歸,白芍,麥冬,陳皮,山楂,神麯,杏仁,貝母,澤瀉,苡仁
胸不寬加厚朴。
白話文:
歸芍地黃湯包含當歸、白芍、麥冬、桔梗、熟地、丹皮、山藥、白茯苓、澤瀉和山萸肉。寧嗽健脾湯則包含當歸、白芍、麥冬、陳皮、山楂、神麴、杏仁、貝母、澤瀉和苡仁。如果胸部不寬,可以加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