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歧

《醫學傳燈》~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火症

火症之脈。洪數為順。細數無力則凶。亦有火盛之極。而脈反沉。小伏匿者。即大易。所謂干之上九亢龍有悔者。是也。臟腑之中。火從何來。氣之不得其平為之也。有實火。有虛火。有相火。有燥火。有濕熱之火。又有鬱火。猛烈之火。無名之火。皆不可以不察也。何謂實火。

心火燔灼。胃火助之。元氣未損。真精未虧。或因飲酒之蘊熱。或因暴熱之外侵。目赤。喉痛。胸滿。氣喘。宜用黃連清心湯柴胡瀉肝湯黃芩清肺湯之類。若是虛火。東垣之論。確不可易。東垣曰。飲食所傷。勞倦所損。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症似白虎。但脈來洪大。

虛而不長。不可以實火投治。當有補中益氣湯。補其中氣則自愈矣。倘以實火治之。立見危殆。又有相火者。生於虛無。寄於肝腎之間。乃元氣之賊。無時而不熬煎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急用滋陰地黃湯。填補真陰。務使水壯而火息。一切涼藥。毫不可施。至若燥火者。

腸胃澀滯。津血不充。大便常閉。先用脾約丸潤之。後用地黃固本之劑。若用芩連梔柏。百劑無功。濕火者。濕生乎熱。熱生乎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或痿與臌。從而生焉。故有大便久秘。及更衣則又溏泄。熱在腸胃之外故秘。濕在腸胃之中故溏。宜用柴苓湯黃柏玄參之類。

不可因其泄瀉。禁其寒涼。若夫猛烈之火。或從右脅起。或從臍下起。或從足底起。皆為癘症。丹溪以為不可驟用涼藥。恐其撲之而愈張。抑之而愈揚。先以甘草煎湯。兼瀉兼緩。俟其猖狂少定。量其虛實治之。亦一法也。鬱火者。腹中作痛。肌表熱。四肢熱。摸之烙手。此因過食生冷。

郁遏陽氣於脾土之宜用清陽散火湯。無名之火一發。即不識人。或狂言失志。或直視聲鳴。或手足瘛瘲。或閉目無言。或發數日而終者。或一發便脫者。或臥枕而逝。人不及知者。既無經絡之可尋。又無脈症之可據內經所謂暴病暴死。皆屬於火者是也。可不審乎。(按人身肝火最烈燔灼無忌善治者先平肝火而餘臟之火自緩也)

黃連清心湯

當歸白芍,生地,麥冬,山梔,連翹甘草薄荷

柴胡瀉肝湯

柴胡,甘草,當歸,川芎青皮,山梔,連翹,龍膽草

黃芩清肺湯

荊芥,薄荷,黃芩,山梔,連翹,麥冬,白芍,桔梗,甘草,桑皮

滋水地黃湯

熟地山藥,白茯,丹皮,山萸,澤瀉,麥冬,白芍,玄參

清陽散火湯

山梔,黃芩,白芍,白芷,紫蘇,川芎,枳殼,桔梗,甘草,白茯

2. 風濕

風濕者。先傷於濕。而後傷於風也。其症一身盡痛。比之傷寒身痛。殆有甚焉。因知其為風濕也。風從上受。濕從下受。殆至兩相摶聚。注經絡。流關節。滲骨體軀殼之間。無處不到。是以無處不痛也。其症有輕有重。輕者脈浮弦細。渾身痠軟無力。宜用加減柴葛湯。風在外而濕在內。

不可大汗。恐風去而濕仍存。惟此輕解之劑。內外之邪俱去。若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脈沉細緩無力者。宜用桂枝白朮湯。助陽以驅濕。不易之法也。重者周身大痛。脈浮洪數。亦用加減柴葛湯。若頭面目赤。身熱足寒陽氣不能下通於陰者。宜用柴陳湯枳殼大黃以下之。

如發散之後。上體已愈。下體疼痛不止者。宜用柴苓二妙湯

加減柴葛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乾葛,赤芍,紫蘇,川芎,山梔,蒼朮續斷,枳殼,木瓜

治風濕之法。固宜散風行濕。而清熱利氣之藥。亦不可少。蓋以濕邪在經。氣滯不行。鬱而成火故也。

桂枝白朮湯

桂枝,白芍,甘草,白朮,木瓜,續斷,陳皮

加減柴陳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枳殼,大黃

柴苓二妙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赤茯,赤芍,澤瀉,蒼朮,黃柏,木瓜,續斷,牛膝,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