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歧

《醫學傳燈》~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火症

火症之脈。洪數為順。細數無力則凶。亦有火盛之極。而脈反沉。小伏匿者。即大易。所謂干之上九亢龍有悔者。是也。臟腑之中。火從何來。氣之不得其平為之也。有實火。有虛火。有相火。有燥火。有濕熱之火。又有鬱火。猛烈之火。無名之火。皆不可以不察也。何謂實火。

心火燔灼。胃火助之。元氣未損。真精未虧。或因飲酒之蘊熱。或因暴熱之外侵。目赤。喉痛。胸滿。氣喘。宜用黃連清心湯。柴胡瀉肝湯。黃芩清肺湯之類。若是虛火。東垣之論。確不可易。東垣曰。飲食所傷。勞倦所損。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症似白虎。但脈來洪大。

虛而不長。不可以實火投治。當有補中益氣湯。補其中氣則自愈矣。倘以實火治之。立見危殆。又有相火者。生於虛無。寄於肝腎之間。乃元氣之賊。無時而不熬煎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急用滋陰地黃湯。填補真陰。務使水壯而火息。一切涼藥。毫不可施。至若燥火者。

腸胃澀滯。津血不充。大便常閉。先用脾約丸潤之。後用地黃固本之劑。若用芩連梔柏。百劑無功。濕火者。濕生乎熱。熱生乎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或痿與臌。從而生焉。故有大便久秘。及更衣則又溏泄。熱在腸胃之外故秘。濕在腸胃之中故溏。宜用柴苓湯加黃柏玄參之類。

不可因其泄瀉。禁其寒涼。若夫猛烈之火。或從右脅起。或從臍下起。或從足底起。皆為癘症。丹溪以為不可驟用涼藥。恐其撲之而愈張。抑之而愈揚。先以甘草煎湯。兼瀉兼緩。俟其猖狂少定。量其虛實治之。亦一法也。鬱火者。腹中作痛。肌表熱。四肢熱。摸之烙手。此因過食生冷。

郁遏陽氣於脾土之宜用清陽散火湯。無名之火一發。即不識人。或狂言失志。或直視聲鳴。或手足瘛瘲。或閉目無言。或發數日而終者。或一發便脫者。或臥枕而逝。人不及知者。既無經絡之可尋。又無脈症之可據內經所謂暴病暴死。皆屬於火者是也。可不審乎。(按人身肝火最烈燔灼無忌善治者先平肝火而餘臟之火自緩也)

黃連清心湯

當歸,白芍,生地,麥冬,山梔,連翹,甘草,薄荷

柴胡瀉肝湯

柴胡,甘草,當歸,川芎,青皮,山梔,連翹,龍膽草

黃芩清肺湯

荊芥,薄荷,黃芩,山梔,連翹,麥冬,白芍,桔梗,甘草,桑皮

滋水地黃湯

熟地,山藥,白茯,丹皮,山萸,澤瀉,麥冬,白芍,玄參

清陽散火湯

山梔,黃芩,白芍,白芷,紫蘇,川芎,枳殼,桔梗,甘草,白茯

白話文:

火症的脈象,洪大且頻數是順利的表現,如果脈象細微且頻數但無力,則是不好的徵兆。也有火氣旺盛到極點,脈象反而沉在底下,微弱不明顯的,這就如同《易經》所說「亢龍有悔」的道理。

人體臟腑內的火從何而來?是因為氣的運行不順暢所導致的。火有實火、虛火、相火、燥火、濕熱之火,還有鬱火、猛烈之火、無名之火,這些都必須仔細分辨。什麼是實火?是心火旺盛,胃火助長,但元氣沒有損傷,精氣沒有虧耗,可能是因為飲酒累積的熱氣,或是因為外來的熱邪侵襲,症狀有眼睛紅腫、喉嚨疼痛、胸悶、氣喘,適合用黃連清心湯、柴胡瀉肝湯、黃芩清肺湯等藥方。

如果是虛火,元朝名醫李東垣的說法是絕對不能更改的。東垣認為,因為飲食損傷、勞累過度,或是氣虛上逆而喘、身體發熱且煩躁,症狀看起來像白虎湯證,但脈象洪大且虛軟無力,不能用治療實火的方法來治療,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來補養中氣,自然會痊癒。如果用治療實火的藥物,病情會立即危急。

還有相火,它產生於虛無之中,寄居在肝腎之間,是元氣的賊,無時無刻不在消耗真陰,陰虛就會生病,陰氣耗盡就會死亡,要趕緊用滋陰地黃湯來填補真陰,務必使水氣強盛而火氣平息,一切寒涼藥都不能使用。

至於燥火,是因為腸胃阻塞不通暢,津液血液不足,常常便秘,要先用脾約丸來潤澤腸道,之後再用滋養腎陰的地黃類藥方。如果使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等藥物,即使服用一百劑也無效。

濕火,是因為濕氣產生熱,熱氣產生濕,濕熱相互影響,就形成脹滿,或是痿證、臌脹等病症,所以有大便長期便秘,或是排便時又溏瀉的情形。熱在腸胃之外,所以便秘;濕在腸胃之中,所以溏瀉。適合用柴苓湯加上黃柏、玄參等藥物。不能因為有腹瀉,就禁止使用寒涼藥。

至於猛烈的火,有的從右脅發起,有的從肚臍下發起,有的從腳底發起,這些都是屬於癘症。明朝名醫朱丹溪認為不能馬上用寒涼藥來治療,恐怕會壓制下去而更加猖狂,制止它而更加囂張。可以先用甘草煎湯,兼具瀉火和緩解的作用,等火勢稍稍平息,再根據虛實情況來治療。這也是一種方法。

鬱火,會腹痛、皮膚發熱、四肢發熱,摸起來燙手,是因為過食生冷食物,陽氣被鬱積在脾土,適合用清陽散火湯來治療。

無名之火一旦發作,就會不認得人,或是胡言亂語、精神失常,或是兩眼直視、發出怪聲,或是手腳抽搐,或是閉口不語,有的發作幾天就死亡,有的發作就昏厥,有的在睡夢中就去世,別人還不知道。這種病既沒有經絡可以探尋,也沒有脈象可以依據。《內經》所說的暴病暴死,都是屬於火,不得不仔細審察。(按:人體以肝火最為旺盛,燃燒無所顧忌。善於治療的人會先平息肝火,其他臟器的火自然就會緩和。)

黃連清心湯

當歸、白芍、生地、麥冬、山梔、連翹、甘草、薄荷

柴胡瀉肝湯

柴胡、甘草、當歸、川芎、青皮、山梔、連翹、龍膽草

黃芩清肺湯

荊芥、薄荷、黃芩、山梔、連翹、麥冬、白芍、桔梗、甘草、桑皮

滋水地黃湯

熟地、山藥、茯苓、丹皮、山茱萸、澤瀉、麥冬、白芍、玄參

清陽散火湯

山梔、黃芩、白芍、白芷、紫蘇、川芎、枳殼、桔梗、甘草、茯苓

2. 風濕

風濕者。先傷於濕。而後傷於風也。其症一身盡痛。比之傷寒身痛。殆有甚焉。因知其為風濕也。風從上受。濕從下受。殆至兩相摶聚。注經絡。流關節。滲骨體軀殼之間。無處不到。是以無處不痛也。其症有輕有重。輕者脈浮弦細。渾身痠軟無力。宜用加減柴葛湯。風在外而濕在內。

不可大汗。恐風去而濕仍存。惟此輕解之劑。內外之邪俱去。若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脈沉細緩無力者。宜用桂枝白朮湯。助陽以驅濕。不易之法也。重者周身大痛。脈浮洪數。亦用加減柴葛湯。若頭面目赤。身熱足寒陽氣不能下通於陰者。宜用柴陳湯加枳殼大黃以下之。

如發散之後。上體已愈。下體疼痛不止者。宜用柴苓二妙湯。

加減柴葛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乾葛,赤芍,紫蘇,川芎,山梔,蒼朮續斷,枳殼,木瓜

治風濕之法。固宜散風行濕。而清熱利氣之藥。亦不可少。蓋以濕邪在經。氣滯不行。鬱而成火故也。

桂枝白朮湯

桂枝,白芍,甘草,白朮,木瓜,續斷,陳皮

加減柴陳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枳殼,大黃

柴苓二妙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赤茯,赤芍,澤瀉,蒼朮,黃柏,木瓜,續斷,牛膝,杜仲

白話文:

風濕這種病,通常是先因為受到濕氣侵襲,然後才受到風邪的影響。它的症狀是全身都會疼痛,比一般感冒引起的身體疼痛還要嚴重。因此,可以判斷是風濕。風邪通常從身體上方侵入,濕氣則從下方侵入,當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會侵入經絡、流竄到關節、滲透到骨骼和身體組織之間,無處不到,所以才會全身都痛。

風濕的症狀有輕有重,輕微的會出現脈象浮弦細,全身痠軟無力。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加減柴葛湯來治療。因為風邪在體表,濕氣在體內,所以不宜大量發汗,以免風邪驅散了,濕氣還留在體內。這種溫和的解表藥方,可以同時去除體內外的邪氣。如果發汗後出現呼吸短促、怕風、不想穿衣服、脈象沉細緩無力等症狀,就適合使用桂枝白朮湯,來幫助身體陽氣驅散濕氣,這是基本不變的原則。

嚴重的風濕會導致全身劇痛,脈象浮洪數,也可以使用加減柴葛湯。如果出現頭面部發紅、身體發熱但腳卻冰冷,這是陽氣無法順利下達陰部的現象,適合使用柴陳湯加上枳殼、大黃來將熱邪從下方排出。

如果發散治療後,上半身已經好了,但下半身仍然持續疼痛,則適合使用柴苓二妙湯。

加減柴葛湯

包含: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葛根、赤芍、紫蘇、川芎、山梔子、蒼朮、續斷、枳殼、木瓜。

治療風濕的方法,固然應該以驅散風邪和排除濕氣為主,但清熱利氣的藥物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濕邪停留在經絡中,會導致氣機運行不暢,鬱積而化火。

桂枝白朮湯

包含:桂枝、白芍、甘草、白朮、木瓜、續斷、陳皮。

加減柴陳湯

包含: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茯苓、枳殼、大黃。

柴苓二妙湯

包含: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赤茯苓、赤芍、澤瀉、蒼朮、黃柏、木瓜、續斷、牛膝、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