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燈》~ 卷下 (5)
卷下 (5)
1. 痢疾
脈訣云。痢疾脈沉細者生。洪大者死。此言久病也。初起之時。元氣未虛。穀氣尚強。其脈未有不滑而大者。惟久病之後。元氣已虛。穀食又少。故脈宜沉細。不宜洪大也。夫痢疾之起。由於暑食傷脾。不能運化。並於血分。作成痢疾。其色紅者。從食中之熱化。其色白者。
從食中之冷化。不可以赤為熱。而白為寒也。治之當分表裡。丹溪曰。惡寒發熱。身首俱痛。是為在表。在表則當散暑。邪入里。必由皮肉而及筋骨。由筋骨而入腸胃。今寒熱身痛。表邪未淨也。若但清胃化滯。不及其表。則表間之邪。勢必盡從里出。何日可解。柴胡化滯湯。
誠表裡兩解之良劑也。(治挾表痢大有捷效屢試屢驗喻氏逆流挽舟法即此方加減)古方用人參敗毒散。責之太陽。而不責少陽。未免求之太遠矣。至於後重窘迫。腹痛急墜。是為在裡。在裡則當下。宜用樸黃丸下之。然欲用下藥。必在兩三日之間。元氣未虛。脈猶有力。方可用下。
若日久痢多。脈來無力。雖有後重。氣虛下陷。與初起者不同。不可妄下。至於外無頭疼身痛。內無裡急後重者。宜用芩芍調中湯。黃芩能斂大腸之氣。白芍能斂大腸之血。痢疾便紅。非此不愈。然患痢之人。多由飲食不節。舊積未盡。新谷又多。往往然也。若見胸中不寬。
芩芍未可驟用。恐其收斂飲食。愈加其痢。通調之後。合當大補元氣。但痢家氣虛者固有。而陰虧者亦多。下多亡陰。臟腑虛燥。大渴欲飲。脈來細數。宜用芍藥健脾湯。但止其湯。其痢自愈。若是陽虛。脈必洪大無力。宜用芩芍補中湯。或用資生丸。補而不愈。方可再行兜澀。
不可驟用粟殼等藥。恐積滯不盡。而成脹滿。病愈甚也。(每成休息痢皆由兜澀早耳)雖然。腎有胃關。未可久痢而胃不損者。凡四君歸脾十全補中。皆補脾虛。未嘗不善。若病在火衰。土位無母。設非桂附大補命門。以復腎中之陽。以救脾家之母。飲食何由而進。門戶何由而閉。
真元何由而復耶。若畏熱不前。僅以參朮補土。未見痢之能愈也。此皆治熱痢之法。而沉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熱。平日元氣虛弱。口食生冷涼物。以致胃寒下痢。脈來沉細無力。四肢厥冷。可為辨也。宜用理中化滯湯。不但冷痢如此。即熱症變冷者亦往往有之。李東垣云。
久痢不止。(著眼久痢二字)各症不減。或反加重。竟作虛治。用補中湯。加炮姜一升一補。虛回而痢自止。如小腹重墜切痛奔豚。加肉桂破故紙誠確論也。痢家雖不禁食。只宜清淡柔爛。少吃為妥。生冷麵食俱不相宜。厚味尤當禁之。至於五色兼下者。如魚腦髓者。或下煙塵屋漏水者。
大孔如竹筒。唇似朱塗者。皆難治之症也。
又有熱毒痢者。水穀傾囊而出。一晝夜間八九十行。此則腸胃為熱毒所撓。宜從里治。裡急後重者。宜用大黃黃連甘草大劑下之。若無裡急後重。宜用芩芍調中湯。加黃連肉桂。蓋暑邪據於腸胃。涼藥入口。隔拒而不納。少加肉桂。引涼藥直達熱所。有如嚮導之兵。人所不知者也。若脈來沉細無力。八九十行者。又為氣虛下陷。非前法所可治也。
下痢噤口者。胃中濕熱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閉寒。不欲飲食。古方倉稟湯。散其內中熱毒。非散表也。後以倉連人參湯。頻頻與之。服之不應者。多主於死。初起胸中不寬。不欲飲食者。胃中有痰有食。非噤口也。
又有血痢者。純紅散血。不與糞雜。故為血痢。若有血又有糞者。謂之便血。非血痢也。此因飲食傷脾。中州鬱結。不能攝血。所以血從大孔而下。亦用芩芍調中湯。若脈來細數。胸中如故者。宜用柴胡四物湯。加地榆烏梅之類。勿以血痢為拘耳。
丹溪云。先水瀉而後便膿血者。脾傳腎也。為賊邪治之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腎傳脾也。為微邪治之易痊。論雖如此。又當看其輕重。先瀉後痢。固為難治。若下痢不甚。豈難治乎。先痢後瀉。固為易治。若瀉多不止。豈易痊乎。
世有痢兼瘧者。當以治痢為主。不必治瘧。若瘧後變痢發泄已盡。必無暑熱之毒。宜以資生丸調理。其有恣意飲食。釀成痢疾者。又不拘於此例也。
柴胡化滯湯
柴胡,黃芩,甘草,丹參,當歸,枳殼,厚朴,山楂,木香,檳榔
柴芩甘草。用之以治暑也。枳樸山楂。用之以消食也。河間曰。行血則便膿自愈。故用丹參當歸。調氣則後重自除。故用木香檳榔。此方不但初病宜用。即久痢身熱者。亦宜用之。金匱云。下痢脈反弦。身熱汗出者自愈。夫久痢之脈。深入陰分。沉細微弱矣。忽然而轉弦脈。
全是少陽生髮之氣。用此逆流挽舟。邪從外散。寧不愈乎。若脈沉細滑。表裡無熱者。脾氣鬱結。加藿香一錢。更有殊功。
樸黃丸
大黃(四兩酒煮),厚朴(二兩薑汁炒)
芩芍調中湯
枳殼,厚朴,山楂,黃岑,白芍,丹參,桔梗,檳榔,澤瀉
熱盛加酒炒黃連
芍藥健脾湯
山藥,扁豆,石斛,萎蕤,沙參,白芍,陳皮,白茯,山楂,神麯,花粉
連芍補中湯
人參,白朮,甘草,黃耆,陳皮,升麻,柴胡,白芍,黃連
久痢宜忌當歸。以其潤下故也。去升柴加阿膠地榆尤妙。
資生丸
人參(三兩),白朮(二兩),甘草(一兩),白茯(兩半),山楂(二兩),神麯(二兩),麥芽(兩半),陳皮(兩半),桔梗(五錢),山藥(兩半),扁豆(三兩),苡仁(三兩),藿香(五錢),芡實(兩半),澤瀉(五錢),黃連(三錢五分),白蔻(三錢五分)
蜜丸彈子大。
理中化滯湯
人參,白朮,炮姜,甘草,砂仁,厚朴,藿香,陳皮
寒甚加肉桂
倉廩湯
人參,白茯,甘草,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陳倉米,石蓮肉
本方不用人參。服之無效。脈沉者。宜加藿香。
倉連人參湯
黃連(七錢),陳倉米(三錢),人參(五錢)
脈洪實者。去人參名倉連煎。
外治法
用大田螺一枚。搗爛如泥。入射一釐。納入臍中。引熱下行。胃即開矣。(此法曾經試之效捷)
香連丸
木香(一兩),黃連(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