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燈》~ 卷下 (4)
卷下 (4)
1. 霍亂
霍者。揮霍眩暈。亂者。心神煩亂。若上吐下瀉。不煩亂者。謂之吐瀉。非霍亂也。夫霍亂之因。由於暑食傷脾。中州鬱結。清氣不得上升。濁氣不得下降。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瀉。心腹俱痛者。則吐瀉齊作。初起之時。脈多代結。或見沉細。最難辨其寒熱。大法口渴轉筋知其為熱。
宜用清暑化滯湯。至於霍亂已除。轉筋不愈者。水穀之氣。傳於肝經。熱傷其血。則大筋為之軟短。濕傷其筋。則小筋為之弛長。宜於消食之中。佐以木瓜苡仁黃芩麥冬當歸白芍。無不應也。但男子之筋聚於陰器。女子之筋聚於乳頭。男子用手扯其陰器。女子用手扯其兩乳。
白話文:
霍亂的辨證與治療
霍亂,指的是一種發作時會感到頭昏眼花,並且伴隨心神煩亂的疾病。若患者同時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且心神煩亂,則可稱為霍亂。若僅有嘔吐或腹瀉,而沒有心神煩亂,則不能稱為霍亂,而應稱之為吐瀉。
霍亂的病因,多是因暑熱天氣食用過多冰冷的食物,傷及脾胃,導致中焦氣機鬱結,清氣無法上升,濁氣無法下降。若先出現心痛,則會先嘔吐;若先出現腹痛,則會先腹瀉;若心腹同時疼痛,則會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
霍亂發病初期,脈象常表現為代脈或結脈,也有可能出現沉細的脈象,難以判斷寒熱。一般而言,若患者口渴、抽筋,則可判斷為熱證。
治療霍亂,宜用清暑化滯湯。
若霍亂已經消除,但抽筋未愈,則可能是水谷之氣傳入肝經,熱邪傷及血液,導致大筋軟短,或者濕邪傷及筋脈,導致小筋弛長。治療時,應在消食化積的基礎上,加入木瓜、苡仁、黃芩、麥冬、當歸、白芍等藥物,效果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男子之筋匯聚於陰器,女子之筋匯聚於乳頭。因此,男子可以用手拉扯陰器,女子可以用手拉扯乳頭,來緩解抽筋的症狀。
可免轉筋入腹之死。又有陰邪霍亂者。脈沉細緩。肢涼唇青。此因冷物傷脾。氣不宣通。宜用厚朴溫中湯。更有乾霍亂者。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心腹絞痛。須臾即死。當以手捥吐之。方可用藥。其間冷熱之治。亦與前症無異也。凡患此者。不可與之飲食。一周時許。熱退身涼。
方可少與米飲。助其元氣。若痛止即食。病再復來。勿歸咎於醫也。脈訣云。霍亂之脈。見微遲氣少不語。大為難醫。蓋言暑傷於氣。正氣欲脫。故難治也。
清熱化滯湯
枳殼,厚朴,山楂,杏仁,半夏,黃芩,赤茯,桔梗,枇杷葉,麥冬
白話文:
如果能及時治療,就能避免抽筋導致腹痛致死的危險。還有一種因寒邪入侵引起的霍亂,患者脈象沉細緩慢,肢體冰冷,嘴唇發青,這是因為吃冰冷食物傷了脾胃,導致氣機不通暢,需要服用厚朴溫中湯來治療。另外還有一種乾霍亂,患者想吐吐不出來,想拉拉不出來,心腹部絞痛,很快就可能致命。這種情況必須用手刺激嘔吐,才能用藥治療。冷熱兩種霍亂的治療方法也與前述症狀相同。患病期間,病人不能吃任何東西,要等到大約一週後,發燒退去,身體變涼了,才能少量喝些米湯,幫助恢復元氣。如果疼痛消失就馬上進食,病情可能會再次復發,不要怪罪醫生。脈訣中說,霍亂的脈象微弱遲緩,氣息微弱,不說話,非常難治。這是因為暑氣傷了人體的元氣,正氣快要耗盡,所以難以治療。
治療霍亂可以使用清熱化滯湯,由枳殼、厚朴、山楂、杏仁、半夏、黃芩、赤茯苓、桔梗、枇杷葉、麥冬等藥材組成。
轉筋倍加木瓜。(治熱霍亂主劑他如熱甚加川連吳萸除楂樸方為合拍要在辨其有食滯否)
厚朴溫中湯
厚朴,枳殼,杏仁,半夏,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陳皮
(按寒霍亂此方尚欠斟酌果系三陰經證宜從治中湯甚則四逆湯白通湯皆可隨證選擇而用惟藿茹枳桔應在刪除之列蓋邪既入陰挽之猶恐不及豈可再事耗散其真氣哉)
白話文:
轉筋加倍木瓜來治療。熱霍亂主方,如果熱症嚴重,加川連、吳萸,去除楂樸,藥方搭配得當。要辨別是否有食物積滯。
厚朴溫中湯:厚朴、枳殼、杏仁、半夏、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陳皮。
寒霍亂,這個方子還需要斟酌,如果是三陰經證,應該用治中湯,嚴重的話用四逆湯或白通湯,根據症狀選擇使用。藿香、香茹、枳殼、桔梗應該去掉,因為邪氣已經侵入陰分,挽救都來不及,怎麼可以再耗散真氣呢?
2. 瘧疾
虛人產婦。病後癆怯。俱有寒熱似瘧。必須辨明。方不誤治。似瘧脈來虛濡而數。不甚弦急。瘧脈弦實。自可辨也。戴氏曰。寒熱發作。有期者瘧也。無期者非也。此亦辨之甚明。最宜體認。蓋少陽乃東方甲木之象。故其脈主弦。不但初病如此。即久瘧正虛。脈不鼓指。而弦象亦隱然在內。
東垣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夫暑為熱邪。熱則流通。何至伏藏於秋。必其人汗出遇風。或用冷水灌汗。暑邪藏於肌肉。半在於表。半在於里。正當少陽部分。至秋金氣下降。暑欲入而陰據之。則激而生寒。暑欲出而陽據之。則激而發熱。邪正相爭。有殘虐之意。故名曰瘧。
白話文:
虛弱的產婦和病後體虛的人,都可能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像是瘧疾。但必須仔细辨别,才能避免誤治。如果脈象虚浮而快,但并不紧弦,就不是典型的瘧疾脈象;而瘧疾脈象则弦紧有力,很容易辨认。戴氏說,寒热發作有规律的是瘧疾,没有规律就不是。这对于辨别瘧疾非常重要,值得仔细体会。少陽屬東方木,所以脈象以弦为主,不只是初期如此,即使久患瘧疾,身体虚弱,脉象无力,但弦象仍然隐约存在。
東垣先生說,夏季受暑邪侵袭,秋季就容易得瘧疾。暑邪是熱邪,性喜流通,怎么会潜伏到秋季呢?一定是汗出遇风,或者用冷水冲洗汗水,暑邪藏在肌肉中,一部分在表,一部分在里,正好在少陽部位。到了秋季金气下降,暑邪想要侵入,陰氣抵抗,就引发寒症;暑邪想要外出,陽氣抵抗,就引发热症。邪气正气相争,就形成了反复发作的瘧疾。
初起頭疼身痛。寒多無汗者。宜用人參敗毒散。加乾葛半夏之類。熱多汗出者。宜用芎蘇柴陳湯。發散之後。熱多寒少。胸膈不寬。脈來弦滑者。痰與食積也。痰食在胃。榮衛從出之原閉塞不舒。所以肌表之中。鬱而生熱。宜用柴陳化滯湯。若口中作渴者。由少陽而入膀胱之腑。
熱入膀胱。必傷津液。宜用柴苓湯。導暑從小便而出。然柴苓湯一方。原為小便短少而設。如小便自利。渴欲飲水者。邪傳陽明胃經。宜用柴胡芍藥湯。仲景云。脈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謂弦數之脈。熱極生風。必侮土而傷其津液。由少陽而入陽明。兩經合邪。其熱倍熾。
白話文:
一開始頭疼身痛,如果體寒沒出汗,適合服用人參敗毒散,並加入乾葛、半夏等藥材。如果發熱出汗,則適合服用芎蘇柴陳湯。發散之後,如果發熱多、體寒少,胸膈不舒服,脈象弦滑,可能是痰食積聚在胃裡,阻礙了氣血流通,導致體表鬱熱。此時應服用柴陳化滯湯。若口乾舌燥,可能是熱氣從少陽經進入膀胱,傷了津液,應服用柴苓湯,從小便排出熱氣。但柴苓湯是針對小便短少而設,如果小便通暢,卻口渴想喝水,則說明邪氣傳到了陽明胃經,應服用柴胡芍藥湯。仲景說,脈象弦數是風邪引起的,可以用飲食調養來緩解。意思是說,弦數的脈象是熱極生風,風邪會損傷脾胃的津液,從少陽經進入陽明經,兩經合邪,熱氣更盛。
當以食物速止其熱。不可徒求之於藥也。梨汁蔗漿。正食中之生津者。內經所謂風淫於內。治以甘寒者是也。若不用此。則熱之移於胃者。勢必上傳於肺。而為單熱無寒之癉瘧。或傳心包。而為寒多熱少之牡瘧。可不慎乎。至於發利之後。脈細無力者。宜用二母補中湯。若有痰食未淨。
宜用六君健脾湯。或資生丸之類。補而不愈。方可用截。所截之藥。當分氣血兩途。熱多脈數者。不受溫補。宜用柴胡四物湯。如烏梅何首烏極驗。寒多脈緩者。宜用六君子湯。加人參五錢。此不截之截也。大抵截瘧之法。無非收斂氣血。在壯盛之體。三五發後瘧勢少衰。猶可用截。
白話文:
遇到熱症時,應先用食物來快速止熱,不要只依靠藥物。梨汁和甘蔗汁就是食物中生津解渴的最佳選擇。正如《內經》所說,風邪侵入內體,就應該用甘寒之物來治療。如果不使用這些方法,熱氣就會轉移到胃部,進而上傳到肺部,導致單熱無寒的瘧疾,或者傳到心包,導致寒多熱少的瘧疾。這點必須十分注意。至於發利之後脈搏細弱無力的情況,應該服用二母補中湯。如果有痰食未消,應該服用六君健脾湯或資生丸之類的藥物。如果補益效果不佳,就可以考慮用截瘧的方法。截瘧的藥物要根據氣血兩方面來選擇。熱證多、脈搏數快的患者,不適合溫補,應該服用柴胡四物湯,像烏梅和何首烏就很有效。寒證多、脈搏緩慢的患者,應該服用六君子湯,並加入人參五錢。這種方法屬於不截之截。總之,截瘧的方法都是為了收斂氣血。對於身體強壯的人,三五次發作後瘧疾的勢頭就會減弱,這時也可以考慮截瘧。
若虛弱之人。氣道錯亂。虛不歸元。截之澀於他歧。屢成腹脹。不可不察也。雖然。瘧疾屬熱者多。而屬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熱。凡當風露臥。冷水浴澡。陰邪客於榮衛。令人寒多熱少。脈來洪弦無力。(著眼在無力二字)仲景柴胡薑桂湯。真良方也。若胸中作冷畏寒減食。
脈沉弦細者。其病在裡。宜用香砂理中湯。總而言之。一日一發者易治。間日三日者難痊。以其正氣虛弱。澀而行遲。與邪會之時緩也。其有住一日。連發二日。或一日數發者。正氣大虛。散而錯亂。多至不起。發於午後。移於午前者。欲愈之兆。發於午前。移於午後者。羈遲難愈。
白話文:
對於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的氣血運行出現問題,導致氣血不能正常回歸本源,這種情況在他們身上可能會表現為腹部脹滿。這是一種需要特別注意的情況。
雖然瘧疾大多由熱邪引起,但也有可能是由寒邪引起。不能一概認為所有瘧疾都是熱性的。如果人們在風露中休息,或者用冷水洗澡,陰邪就可能侵入體內,導致寒多熱少,脈象洪弦無力(特別要注意的是「無力」這兩個字)。根據這種情況,使用張仲景的柴胡薑桂湯,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治療方案。
如果一個人感到胸部寒冷,害怕受涼,食慾下降,脈象沈弦細弱,那麼他的病情可能已經深入體內(「在裡」),適合使用香砂理中湯進行治療。
總體來說,如果病情一天只發作一次,這樣的患者較容易治療;如果病情每隔一天、三天發作一次,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因為這通常表示他們的正氣(身體的正常功能)已經非常虛弱,血液和氣血的運行速度慢,與邪氣相遇時反應緩慢。如果病情表現為連續一天發作兩次,或者一天內多次發作,那麼這表示他們的正氣已經極度虛弱,血液和氣血的運行變得錯亂,病情可能危及生命。
病情在午後開始發作,然後持續到午後的,通常是病情好轉的跡象;而如果病情在午前開始,然後持續到午後的,則表示病情難以痊癒。
服藥宜在未發之前。發時諸經氣亂。服之無效。至於飲食。俟其熱退身涼一兩時許。方可量與。若帶熱飲食。多成瘧母。肥甘厚味。尤宜禁之。(調攝要言)又有瘧母者。老痰食積留於脅下。按之有形。多成痎瘧。連歲不已。此症脈來弦細無力。甚難別其虛實。大法積形堅大。
外無怯弱諸症。脈雖沉細氣滯。不能送之外出。宜用柴陳拈痛湯。若困倦喜臥。聲音低小。飲食減少者。宜用香砂六君子湯。大補元氣。不可誤用攻伐傷損胃氣。極宜辨別。癉瘧者。熱瘧也。單熱而無寒也。脈滑有滯者。宜消食。小便短少者。宜分利。弦數口渴者。宜生津。
白話文:
服用藥物應該在疾病發作之前,因為發病時人體經絡氣血紊亂,服藥效果不佳。至於飲食方面,要等到發熱退去,身體涼爽一兩個時辰之後,才能少量給予。如果給予溫熱的飲食,很容易導致瘧疾的反复發作。肥膩甘甜的食物,更應該禁止。
還有一種叫做瘧母的疾病,是因老痰積食停留在脅肋下,按壓時能摸到硬塊,容易導致痎瘧,連續多年不愈。這種疾病的脈象弦細無力,很難辨別虛實。如果是積塊堅硬且較大,
且患者沒有其他虛弱的症狀,脈象雖然沉細氣滯,但不能完全推出去,可以用柴陳拈痛湯治療。如果患者感到困倦嗜睡,聲音低微,食慾不振,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補益元氣。不可誤用攻伐之藥,傷損胃氣,需要仔細辨別。癉瘧屬於熱瘧,單純發熱,沒有寒症。脈象滑而有滯者,應該消食;小便短少者,應該利尿;脈象弦數口渴者,應該生津。
不可概用大寒之劑。(辨症確用藥自驗)惟大渴引飲。汗多脈來洪大者。不用竹葉石膏湯。斷不愈也。此即少陽陽明兩經合邪。上傳於肺者也。
牡瘧者。寒瘧也。寒多而熱微也。如七分。寒三分熱之類。諸書俱言純寒無熱。言之誤矣。(發前人所未發)此即少陽陽明兩經合邪。上傳於心者。邪入心包。都城震動。周身津液協力內援。重重裹擷胞內之邪。為外所拒。故令寒多熱少。表間雖有微冷。膻中全是邪熱。內真熱而外假寒也。宜用柴陳湯。加杏仁石菖蒲最妙。
白話文:
不能一概而論地使用寒性很强的药方,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自己检验效果。只有出现极度口渴、不停喝水,而且出汗很多、脉搏洪大的人,才不能使用竹叶石膏汤,否则绝对治不好。这是因为少阳和阳明两条经脉同时受到邪气侵袭,上行至肺部的缘故。
牡疟,也就是寒疟,寒气重而热气轻,就像七分寒气,三分热气那样。许多医书都说纯寒无热,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少阳和阳明两条经脉同时受到邪气侵袭,上行至心脏,邪气进入心包,导致心包震动,全身津液合力内援,层层包裹着体内邪气,被外邪阻挡,所以寒气重而热气轻。虽然表面上略微发冷,但膻中部位全是邪热,是内热假寒的表现,应该使用柴陈汤,加入杏仁和石菖蒲效果最佳。
加減敗毒散
羌活,獨活,柴胡,前胡,乾葛,川芎,半夏,枳殼,桔梗,甘草
芎蘇柴陳湯
川芎,紫蘇,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
汗出而熱不解。邪未散也。故用此方從輕解之。若困倦無神。胸不寬暢。脈細無力。竟用六君健脾湯。
白話文:
加減敗毒散由羌活、獨活、柴胡、前胡、乾葛、川芎、半夏、枳殼、桔梗、甘草等藥材組成,也有稱為芎蘇柴陳湯的版本,包含川芎、紫蘇、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苓。當病人出汗卻仍感到發熱,表示病邪尚未散去,可以用此方來緩解。若病人出現倦怠無神、胸悶不舒、脈搏細弱無力等症狀,則應改用六君子湯健脾。
柴陳化滯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枳殼,厚朴,山楂,赤芍
二母柴苓湯
知母,貝母,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赤茯,澤瀉,赤芍
柴胡芍藥湯
柴胡,黃芩,花粉,甘草,白芍,麥冬,知母
二母補中湯
白話文:
柴陳化滯湯由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苓、枳殼、厚朴、山楂、赤芍組成。二母柴苓湯包含知母、貝母、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赤茯苓、澤瀉、赤芍。柴胡芍藥湯則由柴胡、黃芩、花粉、甘草、白芍、麥冬、知母組成。二母補中湯則未列出藥材。
知母,貝母,人參,白朮,黃耆,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資生丸,方見痢門
加味柴物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何首烏,知母,麥冬,烏梅(三陰痎瘧用此不截而截)
柴胡薑桂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乾薑,桂枝,厚朴,山楂,陳皮
白話文:
知母、貝母、人參、白朮、黃耆、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這些藥材,可以參考生丸方,這個方子在痢疾門類中可以找到。
加味柴物湯包含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何首烏、知母、麥冬、烏梅。其中烏梅三陰痎瘧用此方時,不要切斷,而應整塊使用。
柴胡薑桂湯包括柴胡、黃芩、半夏、甘草、乾薑、桂枝、厚朴、山楂、陳皮。
柴陳拈痛湯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枳殼,厚朴,玄明粉,香附,鱉甲,歸尾,赤芍
香砂六君子湯
人參,白朮,白茯,甘草,半夏,陳皮,藿香,香附,砂仁
寒甚者。宜加薑桂。
竹葉石膏湯
麥冬,知母,石膏,人參,粳米,燈心,生薑,竹葉
合小柴胡湯。用之更妙。(按治癉瘧其效尤捷)
白話文: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陳皮、白茯苓、枳殼、厚朴、玄明粉、香附、鱉甲、歸尾、赤芍,再加上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半夏、陳皮、藿香、香附、砂仁,若寒氣過重,再加生薑、桂枝。另外,再搭配麥冬、知母、石膏、人參、粳米、燈心、生薑、竹葉,合小柴胡湯一起服用,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