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小草》~ 附:遊藝志略 (1)
附:遊藝志略 (1)
1. 附:遊藝志略
營衛,血氣也。何以《內經》或云一晝夜五十周於身,或云一晝夜一周於身?其運
行之道,生會之理,盍詳陳之。
答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有三氣存乎其間。譬如陰靜也。陽動也。所以使其動靜者,又一也。識此則明三才之指歸,知互根之為用矣。營主血,衛主氣,然營血何以能循行經脈,衛氣何以能濡潤皮毛?蓋血中有氣,氣中有血,不可斯須之相離,此即陰陽互根之理也。請參中西之說以證明之。
西士言食入於胃,其精汁有微絲液管吸至頸,過肺入心,化赤為血,由總脈管達下焦,散布十二經脈,此即行十六丈二尺,脈道以應漏水百刻,五十度周於身之營血也。經言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
又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周營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者是也。人之飲食五味雜投,奚能無毒?其清者,奉心化赤為血。其濁者,積於胸中,隨經脈中之血氣,出諸氣街,散布周身,以衛護陽氣,故謂之衛氣。
西士言血由脈管之尾,入微絲血管,纏布周身,以充膚熱肉。其所謂微絲血管者,孫絡也。微絲血管之血行遍周身,漸並漸粗,而入回血管。回血管者,絡脈也。血入回血管,則其色漸變為紫,中含毒氣故也。其管兩支,一支向上,一支向下,皆與十二經脈,逆順皆行,至總回管入心右房,由心至肺,呼出毒氣,吸入生氣,其血復變為赤。從心左房而入總脈管,往來如環,晝夜不息。
經言谷始入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搏而不行,積於胸中,命曰氣海者也。西士言脈管內其血行速.微絲血管內,其血行遲,查得總脈管內,每秒時行十二寸,足脈管內,每秒時行二寸有奇,微絲血管內,每分時只行一寸。經言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
又言衛氣常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者也。
夫《營衛生會篇》所謂一日一夜,五十度周於身者,乃奉心化赤之血,由心入總脈管,散布三陰三陽之十二經脈,行八百十丈脈道之營氣也。《歲露篇》所謂一日一夜,行身一周者,乃脈管之血氣,由三焦氣街,出諸孫絡,挾陽明悍氣,纏布周身,充膚熱肉,淡滲毫毛之衛氣也。
《營衛生會篇》所謂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者,乃絡脈中之氣血,行遍周身,漸並漸粗,而入絡脈也。絡脈有陰陽之分,陽絡浮於膚表,陰絡沉於肌里,皆與十二經脈管交相逆順而行。緣人晝則寤,寤則動,動則陽氣浮,故絡脈中之氣血,行陽絡者多。夜則寐,寐則靜,靜則陰氣沉。
白話文:
營衛,指的是血氣。為什麼《內經》有時說營血氣一天一夜在全身循環五十周,有時又說一天一夜在全身循環一周呢?它們運行的道理,以及產生的機制,請詳細說明。
回答是:一陰一陽就叫做道,其中有三種氣存在。比如,陰是靜止的,陽是運動的,而使它們能動能靜的,又是另一種東西。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理解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知道它們互相依存的道理了。營主要掌管血,衛主要掌管氣,但是營血為什麼能在經脈中運行,衛氣為什麼能滋養皮膚和毛髮呢?這是因為血中有氣,氣中有血,它們是不能片刻分離的,這就是陰陽互根的道理。請參照中醫和西醫的說法來證明這一點。
西醫說,食物進入胃後,其精華汁液會通過微小的血管被吸收到頸部,經過肺進入心臟,變成紅色的血液,再由總動脈管到達下焦,分散到十二經脈中。這就是循環十六丈二尺,依照脈搏跳動(相當於滴水計時的百刻)而運行五十周全身的營血。中醫說,營氣的根本在於飲食的精華。食物進入胃後,傳送到肺,再擴散到全身。精純的部分,在經脈中運行,周而復始。
又說,人從食物中獲取氣,食物進入胃後,傳送到肺,五臟六腑都從中獲取氣。其中清澈的部分成為營,渾濁的部分成為衛,營在脈管中,衛在脈管外。營的運行不停歇,五十周後再次大會合,陰陽互相貫通,像環一樣沒有終點。人的飲食五味雜陳,怎麼可能沒有毒素呢?其中清澈的部分,由心轉化為紅色的血液。其中渾濁的部分,積聚在胸腔中,隨著經脈中的血氣,從各處氣街散布到全身,用來保衛陽氣,所以叫做衛氣。
西醫說,血液從動脈末端進入微小的血管,密佈全身,用來充盈皮膚和肌肉。他們所說的微小血管,就是孫絡。微小血管的血液遍佈全身,逐漸匯合變粗,進入靜脈。靜脈,就是絡脈。血液進入靜脈後,顏色逐漸變成紫色,因為其中含有毒氣。靜脈有兩支,一支向上,一支向下,都與十二經脈相連,或順或逆運行,最終匯入總靜脈,回到心臟的右心房。血液從心臟到肺,呼出毒氣,吸入新鮮的氣,再次變成紅色。然後從心臟的左心房進入總動脈,這樣往復循環,晝夜不停。
中醫說,食物剛進入胃時,其精華會先從胃的兩焦輸出,用來灌溉五臟,分別產生營和衛兩條運行路線。其中不能運行的大氣,積聚在胸腔中,被稱為氣海。西醫說,動脈管內血液流速快,微小血管內血液流速慢。研究發現,總動脈管內血液每秒流動十二寸,足部的動脈管內每秒流動二寸多一點,微小血管內每分鐘只流動一寸。中醫說,衛氣的運行,一天一夜在全身循環五十周,白天在陽分循環二十五周,夜晚在陰分循環二十五周,周流於五臟。
又說,衛氣通常一天一夜在大椎穴匯合,每天下降一節,二十一天下降到尾骶骨,二十二天進入脊椎,注入伏沖脈,再經過九天從缺盆穴出來,向上運行。
《營衛生會篇》所說的一天一夜在全身循環五十周,指的是由心臟轉化的紅色血液,由心臟進入總動脈管,散佈到三陰三陽的十二經脈,運行八百一十丈脈道的營氣。《歲露篇》所說的一天一夜在全身循環一周,指的是脈管中的血氣,從三焦氣街出來,進入孫絡,挾帶陽明的悍氣,遍佈全身,充盈皮膚和肌肉,滋養汗毛的衛氣。
《營衛生會篇》所說的白天在陽分循環二十五周,夜晚在陰分循環二十五周,指的是絡脈中的氣血,遍佈全身,逐漸匯合變粗,進入絡脈。絡脈有陰陽之分,陽絡浮在皮膚表面,陰絡沉在肌肉深處,都與十二經脈相互逆順運行。因為人白天清醒時活動,活動則陽氣浮動,所以絡脈中的氣血,在陽絡中運行的多。夜晚睡覺時安靜,安靜則陰氣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