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輝

《醫醫小草》~ 附:遊藝志略 (1)

回本書目錄

附:遊藝志略 (1)

1. 附:遊藝志略

營衛,血氣也。何以《內經》或云一晝夜五十周於身,或云一晝夜一周於身?其運

行之道,生會之理,盍詳陳之。

答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有三氣存乎其間。譬如陰靜也。陽動也。所以使其動靜者,又一也。識此則明三才之指歸,知互根之為用矣。營主血,衛主氣,然營血何以能循行經脈,衛氣何以能濡潤皮毛?蓋血中有氣,氣中有血,不可斯須之相離,此即陰陽互根之理也。請參中西之說以證明之。

西士言食入於胃,其精汁有微絲液管吸至頸,過肺入心,化赤為血,由總脈管達下焦,散布十二經脈,此即行十六丈二尺,脈道以應漏水百刻,五十度周於身之營血也。經言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

白話文:

營氣和衛氣,都是由血氣構成的。那麼《內經》為何有時說營氣一天一夜在體內循環五十周,有時又說一天一夜循環一周呢?它們運行的軌跡和生成原理,應該仔細闡述。

答案是:陰陽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循環,其中包含三種氣。就像陰性代表靜止,陽性代表運動,而促使它們運動和靜止的,又是同一個力量。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三才的指向,也知道它們互相依存的原理。

營氣主要由血構成,衛氣主要由氣構成。但營血如何能夠沿著經脈循環,衛氣又如何能滋潤皮毛呢?這是因為血中含有氣,氣中也含有血,它們一刻也無法分離,這就是陰陽相互依存的原理。可以參考中西醫的論述來證明。

西方醫學認為,食物進入胃後,其精華會被微絲液管吸收,經由頸部,進入肺,再進入心臟,轉化為血液,通過主要血管到達下焦,並分佈到十二經脈,這就是營血循環十六丈二尺,脈道遵循漏水百刻,一天五十周的過程。

《內經》中提到,營氣的運行依賴於食物,食物進入胃,會被傳輸到肺,然後散佈到全身。精華部分會沿著經絡循環,營氣持續不斷地運行,週而復始。

又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周營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者是也。人之飲食五味雜投,奚能無毒?其清者,奉心化赤為血。其濁者,積於胸中,隨經脈中之血氣,出諸氣街,散布周身,以衛護陽氣,故謂之衛氣。

西士言血由脈管之尾,入微絲血管,纏布周身,以充膚熱肉。其所謂微絲血管者,孫絡也。微絲血管之血行遍周身,漸並漸粗,而入回血管。回血管者,絡脈也。血入回血管,則其色漸變為紫,中含毒氣故也。其管兩支,一支向上,一支向下,皆與十二經脈,逆順皆行,至總回管入心右房,由心至肺,呼出毒氣,吸入生氣,其血復變為赤。從心左房而入總脈管,往來如環,晝夜不息。

白話文:

人體從食物中獲得氣,食物進入胃,再傳輸到肺,五臟六腑都依靠它來獲取氣。氣的精華稱為營氣,濁氣稱為衛氣。營氣在血管中運行,衛氣則在血管外圍流動,周而復始,循環不息。人的飲食五味雜陳,難免會產生毒素。氣的精華滋養心臟,將血液轉化為鮮紅色。濁氣積聚在胸腔,隨著經脈中的氣血運行,從毛細血管擴散到全身,保護陽氣,所以稱為衛氣。

西方醫學認為,血液從毛細血管末端流入微小的血管,遍佈全身,滋養皮膚、肌肉和組織。這些微小的血管就是中醫所說的孫絡。血液在微血管中循環,逐漸匯聚成較粗的血管,即絡脈。血液流入絡脈時,顏色逐漸變為紫色,因為其中含有毒素。血管分為兩支,一支向上,一支向下,分別與十二經脈相連,逆流順流運行,最終匯聚到心臟的右心房。血液從心臟流入肺部,排出毒素,吸入新鮮空氣,血液再次變為鮮紅色。然後從心臟的左心房流入總血管,循環往復,晝夜不停歇。

經言谷始入胃,其精微者,先出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搏而不行,積於胸中,命曰氣海者也。西士言脈管內其血行速.微絲血管內,其血行遲,查得總脈管內,每秒時行十二寸,足脈管內,每秒時行二寸有奇,微絲血管內,每分時只行一寸。經言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

又言衛氣常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者也。

夫《營衛生會篇》所謂一日一夜,五十度周於身者,乃奉心化赤之血,由心入總脈管,散布三陰三陽之十二經脈,行八百十丈脈道之營氣也。《歲露篇》所謂一日一夜,行身一周者,乃脈管之血氣,由三焦氣街,出諸孫絡,挾陽明悍氣,纏布周身,充膚熱肉,淡滲毫毛之衛氣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食物經過胃的消化後,精華物質會先輸送到兩焦(上焦、中焦、下焦),再滋養五臟,並分流到營氣和衛氣的循環系統。未能運行的氣體積聚在胸腔,被稱為氣海。西方人則透過觀察血管發現,血液在血管中的流速並不一致,大血管的血液流速最快,每秒可流動十二寸,小血管的血液流速最慢,每分鐘僅流動一寸。古人認為衛氣一天一夜要運行五十周,白天走陽經二十五周,晚上走陰經二十五周,循環全身。衛氣每天會在風府穴集合,然後逐漸下行,二十一日後到達尾骶,二十二日進入脊柱,流入伏沖脈,九天後從缺盆穴出來,這便是衛氣上行的路線。

《營衛生會篇》所指的「一日一夜,五十度周於身」,指的是營氣,它是由心臟輸出的血液,沿著十二經脈循環,行八百十丈的路線。《歲露篇》所指的「一日一夜,行身一周」,指的是衛氣,它從三焦氣街出發,通過孫絡,帶著陽明悍氣,遍布全身,滋養皮膚、肌肉和毛髮。

《營衛生會篇》所謂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者,乃絡脈中之氣血,行遍周身,漸並漸粗,而入絡脈也。絡脈有陰陽之分,陽絡浮於膚表,陰絡沉於肌里,皆與十二經脈管交相逆順而行。緣人晝則寤,寤則動,動則陽氣浮,故絡脈中之氣血,行陽絡者多。夜則寐,寐則靜,靜則陰氣沉。

故絡脈中之氣血,行陰絡者多。是皆奉心化赤之血,從經脈而行孫絡,從孫絡而入絡脈,一氣運行,循環不息耳。然經以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此中界限,分劃甚嚴。蓋脈管之血色紅,既出三焦氣街,入孫絡色即兼紫,挾陽明悍氣之毒故也。入絡脈其紫色較重,必待入心出肺,呼出此毒氣,吸入生氣,其血復變為赤,落心左房,而入脈管,是脈管中運行之血氣,為營,清而無毒也。孫絡絡脈中之氣血為衛,濁而有毒也。

白話文:

《營衛生會篇》中提到,白天陽氣運行二十五度,夜晚陰氣運行二十五度,指的是體內經絡中的氣血,隨著時間變化,逐漸擴散、增強,並進入絡脈。絡脈分陰陽,陽絡位於皮膚表面,陰絡則深入肌肉,都與十二經脈互相交錯運行。人白天醒著活動,陽氣上升,因此絡脈中行於陽絡的氣血較多;夜晚睡覺休息,陰氣下降,所以絡脈中行於陰絡的氣血較多。這些氣血都是由心臟化生的精血,從經脈流向孫絡,再從孫絡流入絡脈,不斷循環運行。然而,經脈中的血液分為清濁兩部分,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界限分明。因為脈管中的血液原本是紅色,但流經三焦氣街後進入孫絡,顏色便會帶些紫色,這是因為夾雜了陽明經的毒氣。到了絡脈,紫色更深,必須等到血液流經心臟和肺臟,吐出毒氣,吸入新鮮氣息,才能重新變回紅色,進入心臟左房,再回到脈管。因此,脈管中流動的血液為營,清淨無毒;而孫絡和絡脈中的氣血則為衛,濁濁的有毒。

學者當知同一榮養百骸之氣血,而涇渭分明,不容紊亂也明矣。其治病大法,亦當從茲悟入。風寒由毛竅襲入者,宜達表。由口鼻吸受者,宜攻裡。沙瘴一證,刮則瀉孫絡中之熱毒,刺則瀉絡脈中之熱毒,故刺出之血紫病輕,深紫病重,色黑則危。蓋暑穢之毒,隨陽明悍氣,至總脈管,入心,入心則死矣,凡百傷寒溫暑,從可類推也。

若夫《歲露篇》所謂衛氣之行,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日下一節,九日而上出缺盆,與一日一夜,五十度,周於身之行度,遲速不侔者,蓋出三焦氣街,入孫絡之氣血,纏布周身,如日繞天之外,故其行遲。經脈陰陽逆順偕行絡脈中之氣血,如月行地之中,故其行速。或謂江河窄處水流急,寬處水流緩,何以脈管闊處血行速,而出氣街之氣血,挾陽明慓悍之氣,何以行遲?斯說亦頗近理,江河窄處其流急是矣。

白話文:

學者應該明白,維持全身各個部位的氣血雖然都是同一個來源,但其運行路徑和作用卻截然不同,不能混淆,這點非常清楚。治療疾病的方法,也應該從這個道理出發。

風寒從毛孔入侵的,應該要疏通表層;從口鼻吸入的,應該要攻治內部。沙瘴這種病症,刮痧可以瀉掉孫絡中積聚的熱毒,針灸可以瀉掉絡脈中的熱毒。因此,針刺出血紫色的,病情較輕;深紫色的,病情較重;黑色的,則十分危險。這是因為暑熱穢氣隨著陽明經氣的強悍之氣,到達總脈管,進入心臟,進入心臟就會導致死亡。凡是百種傷寒、溫病、暑病,都可以類推。

至於《歲露篇》中所說衛氣的運行,一天一夜,在風府穴匯聚,每天向上運行一節,九天後到達缺盆穴,與一天一夜,五十度的周身運行速度,快慢不同,這是因為衛氣從三焦氣街出發,進入孫絡的氣血,遍布全身,就像太陽繞著地球運行一樣,所以速度較慢。經脈陰陽之氣逆行順行,一起運行在絡脈中的氣血,就像月亮繞著地球運行一樣,所以速度較快。

有些人認為,江河在狹窄處水流湍急,寬闊處水流緩慢,為什麼脈管寬闊的地方血流速度快,而三焦氣街的氣血,卻帶著陽明經氣的強悍之氣,反而速度慢?這個說法也頗有道理。江河在狹窄處水流湍急,這是事實。

若支派分流,則細港淺渠,其泄亦迂緩,陽明悍慓之氣滑疾是矣,若散漫不收其氣,亦力弱行遲。況億萬分派之微絲血管乎?勢分行緩,理勢然也。雖然,此猶日月運行,陰陽造化自然之理,非知力所能臆度者也。《衛氣篇》黃帝所云: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其斯之謂歟。

外感重病,因四時之有伏氣也。伏氣不明,何療外感?張隱菴非不知也,惜於反覆

辨論中,多有詞不達意者,繼而王孟英議吳鞠通略伏氣,而自強侈談,毫無實際,願聞其說。

答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重陽必陰,重陰必陽,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四時伏氣之機,尤重在「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八字,以明陰陽互根之義也。何以言之?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白話文:

如果血管像分支一樣細小,如同狹窄的港口和淺淺的溝渠,血液流通就會緩慢,這就是陽明經氣強勁卻運行遲緩的原因。如果血管散漫無序,無法有效聚集氣血,也會導致力量薄弱,運行緩慢。更何況是無數細小的微血管?它們分散分流,行進緩慢,這也是自然法則。雖然如此,這就像日月運行、陰陽變化,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掌控。正如《素問·衛氣篇》中黃帝所說:「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這就是這個道理。

外感重病,是因为一年四季中存在伏氣。如果不懂伏氣,如何治疗外感呢?张隐庵并非不懂,可惜在反复辩论中,很多话语无法表达清楚。之后王孟英评论吳鞠通关于伏气的观点,自行夸夸其谈,毫无实际内容,希望能听听他的解释。

回答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重阳必阴,重阴必阳”,所以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瘧,秋伤於濕,冬生咳嗽”。这就是四季伏氣的规律,尤其重要的是“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八个字,用来阐明阴阳互根的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伤风是从上而下,伤湿是从下而上。

風為陽邪,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是以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此重陽必陰也。濕為陰邪,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是以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重陰必陽也。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者,冬至一陽漸生,人身之陽熱內盛,被嚴寒之氣,折伏於肌髓之間,至春陽氣盛長,伏邪淺者,亦可隨春陽之氣漸散,伏邪深者,或因風寒所遏,或為嗜欲所傷,伏結之陽氣,遇天氣之陽熱,兩熱相干,發為溫病,此重陰必陽也。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者,夏至一陰漸生,人身之陰氣內盛,暑乃陽邪,陽氣外熾,則裡氣虛寒,加以貪涼飲冷,損其真陽,至秋陰氣之時,內伏陰邪欲出,外襲陽暑欲入,陰陽相持,故發為往來寒熱之痎瘧,此重陽必陰也。是即伏氣是即外感之源也。再求精詳,自有子雨之《伏氣解》在。

白話文:

風屬於陽邪,陽氣病變會向上發展到極點後再向下,因此春天受風寒,夏天容易出現食物中毒,這就是陽氣過盛,必然會導致陰氣偏盛。濕屬於陰邪,陰氣病變會向下發展到極點後再向上,因此秋天受濕氣,冬天容易出現咳嗽,這就是陰氣過盛,必然會導致陽氣偏盛。冬天受寒,春天容易得溫病,因為冬至後陽氣漸漸生長,人體的陽熱在體內旺盛,受到嚴寒的侵襲,就會藏匿在肌肉和骨髓之間,等到春天陽氣旺盛時,潛伏的病邪比較淺的,可以隨著春陽的氣息逐漸散去,潛伏的病邪比較深的,可能會因為風寒的阻礙,或者因為飲食不節而受到損傷,潛伏的陽氣遇到天氣的陽熱,兩種熱氣相碰,就會導致溫病,這就是陰氣過盛,必然會導致陽氣偏盛。

夏天受暑熱,秋天容易得瘧疾,因為夏至後陰氣漸漸生長,人體的陰氣在體內旺盛,暑熱屬於陽邪,陽氣在外熾盛,就會導致體內虛寒,再加上貪涼喝冷飲,損害了真陽,到了秋天陰氣旺盛的時候,體內潛伏的陰邪想要出來,外界陽暑也想要進入,陰陽互相抵觸,就會導致寒熱交替的瘧疾,這就是陽氣過盛,必然會導致陰氣偏盛。這就是潛伏的病氣,也是外感病的根源。想要更詳細地了解,可以參考子雨的《伏氣解》。

生氣通天論云:其生五,其氣三。何謂也?

答曰:天地陰陽一氣而已,自太虛而有太乙之生,氣由是動靜焉。而陰陽分,陰陽分而五行具,是五行之生,不離夫陰陽之一氣也。而經曰其生五,其氣三。且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是三氣者天地人之本始也。請試明之。太極無形,靜則為陰,動則為陽。易曰「一陰一陽之為道」。

此一陰一陽,非各一之一,乃道之妙用,而合一之一也。惟其合一,乃能各一,則是其本一而已。有三氣存乎其間矣,是故動與靜各一也。而所以能動靜者,又一也。由此觀之,太乙之所施生,造化之所鼓鑄,必得三而始能成。物氣不得三則無以布於五,而五非得三,又不能各致夫一也。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云:其生五,其氣三。何謂也?

**答曰:**天地間的陰陽本是同源的一股氣,從虛無的太虛中產生了太乙,氣由此開始運作,產生動靜變化。陰陽分開後,陰陽的相互作用成就了五行,因此五行的生成,並非脫離陰陽這股氣。

經文中說「其生五,其氣三」。又說「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這「三氣」正是天地人存在的本源。請讓我詳細說明:

太極無形,靜止時為陰,運動時為陽。《易經》中說「一陰一陽之為道」。

這「一陰一陽」,不是各自分離的兩個「一」,而是「道」的奇妙運用,是合二為一的「一」。正是因為它們合二為一,才能各自獨立,而這一切的根本只有一個「一」。在其中存在著「三氣」,因此有動與靜各一個「一」,而能產生動靜變化的那個「一」也存在。

由此可見,太乙的生化作用,造化的運作,都必須依賴這「三」才能成就。物質之氣若沒有這「三」就無法佈於五,而五也無法依靠「三」各自成就其「一」。

三者一之用,五者三之成也,故三而成天。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天總陰陽,而又積陽以自剛也。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地致柔剛,而又積陰以自奠也。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然理以宰氣,而氣以宰理,故人之成也。本乎氣交,稟天之陽動為氣,本地之陰靜為精,而有神存乎其間,以立性命之基。

是精氣神三者,合而不離,所謂三而成人也。且太極用此三氣以生五行,而五行之生,又莫不各用夫三氣。試就人之五臟言之。心為太陽而主血脈,是合陰陽而自為陽也。腎為太陰,而涵命門真火,是合水火而本為陰也。肺主制節,而水出高源,是合金木水以行氣也。肝為血海,而生一陽,以升太衝,是合水木火而總於厥陰也。

白話文:

三者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五者合在一起才能成就,所以三者成就了天地。天地的法則,就是陰陽,天融合了陰陽,又積聚陽氣以使自身剛強。地的法則,就是柔與剛,地包含了柔與剛,又積聚陰氣以使自身穩固。人的法則,就是仁與義,道理掌管著氣,而氣又掌管著道理,所以人的成就,是本於氣的交合,吸收天的陽氣運動而形成氣,吸收地的陰氣靜止而形成精,神存在於氣精之間,以此建立生命的基礎。

精氣神三者,相互融合又相互依存,這就是所謂的三者合一而成人的道理。太極運用這三種氣來生出五行,而五行之生,也無不各自運用這三種氣。就以人的五臟來說吧。心臟是太陽,主宰著血脈,這是融合陰陽而自身屬陽。腎臟是太陰,包含著命門真火,這是融合水火而本質屬陰。肺主宰著呼吸節律,水從高處流出,這是融合金木水而流通氣息。肝臟是血的海洋,生出陽氣,上升到太衝穴,這是融合水木火而歸屬於厥陰。

脾上承火,下涵水以奠乎中,火以腐熟,水以滋灌,而土以歸藏,是合水火土而養四臟也。故知陰陽之致,相待為用,陰陽之根,互藏其舍。而五行之變化,皆非一氣偏至之所成,蓋一有偏至,而合三則無偏至,一無鼓動,而合三則能鼓動,人徒知為三,而不知合三而後致夫一也。從知生於一,而不知用於三,而後全夫生也。

自軒岐指出三氣,而造化之妙用始彰,故三五與一,太上之玄閫,養生奧關也。

《三十二難》有曰:肺白象金,肝青象木,金得水則沉,木得水則浮,何以肺浮肝沉?樂

火樂金,其合化之道,可得聞乎?

答曰:十干合臟腑,甲陽木應膽,乙陰木應肝,丙陽火應小腸,丁陰火應心,戊陽土應胃,己陰土應脾,庚陽金應大腸,辛陰金應肺,壬陽水應膀胱,癸陰水應腎。若以五音配五行,營土,商金,角木,徵火,羽水。各因十干之陰陽、而分太少也。肝屬乙,木得水當浮,何以反沉?然肝雖乙木,乙與庚合,庚為陽金,金性本沉,婦當從夫,其意樂金,而失木之本性,故得水反沉也。

白話文:

脾臟位於身體中央,上方連接火,下方包含水,以此奠定中焦的基礎。火負責消化食物,水負責滋潤,土負責儲藏,這三者結合起來滋養五臟六腑。因此明白陰陽的相互作用,彼此依賴才能發揮作用,陰陽的根源相互依存。五行互相轉化的過程,並不是單一氣化偏執造成的,因為一旦偏執,結合其他三者就能平衡。同樣,如果單一氣化無法運作,結合其他三者就能運作。人們只知道三者,卻不知道必須結合三者才能達到一體。只有了解生於一,也要明白運用三者,才能真正生生不息。

從軒轅黃帝和岐伯指出三氣開始,造化的神奇作用才真正顯現出來,所以三五與一,是上天最深奧的奧秘,也是養生最重要的關鍵。

《三十二難》中說:肺屬白色,象徵金,肝屬青色,象徵木,金遇水則沉,木遇水則浮,為什麼肺浮在上面,肝卻沉在下面?樂音對應金,它們結合運化的道理,能聽明白嗎?

回答說:十天干對應臟腑,甲陽木應膽,乙陰木應肝,丙陽火應小腸,丁陰火應心,戊陽土應胃,己陰土應脾,庚陽金應大腸,辛陰金應肺,壬陽水應膀胱,癸陰水應腎。如果用五音配五行,宮調應土,商音應金,角音應木,徵音應火,羽音應水。然後根據十天干的陰陽屬性,分別歸屬於太陰、少陽等等。肝屬乙木,木遇水應該浮起來,為什麼反而沉下去?雖然肝是乙木,但乙與庚相合,庚是陽金,金性本就沉重,妻子要遵循丈夫,乙木與庚金相合,所以受到金的影響,失去了木的本性,因此遇水反而沉下去。

肺屬辛,金得水當沉,何以反浮?然肺雖辛金,辛與丙合,而為陽火,火性炎上,婦當從夫,其意樂火,而失金之本性,故得水反浮也。生則生氣旺,故能合化。熟則生氣盡,故不能合化。所以肝熟而復浮,肺熟而復沉,乃返本還原也。大而言之,天地之陰陽。小而言之,即人倫之夫婦。

其理一也。夫肝屬足厥陰經,位乎膈下,故行陰道多也。肺屬手太陰經,位乎膈上,故行陽道多也。今舉肝肺類推,則臟腑陰陽之合化,從可會通矣。然陰陽之理,以和為洽。夫婦之道,非脅可成。合化之義,未有明其所以然者,雖張隱菴、高士宗、汪雙池、張翼元諸家,不以翼軫分疏,即用生克定論,似是而非,支離頗多。惟羅淡生《內經博議》,引申《天元玉冊》之義,最為曉暢。

白話文:

肺的屬性是辛,金應該在水裡沉下去,為什麼反而會浮起來呢?這是因為雖然肺是辛金,但辛與丙相合,就變成陽火,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燒。就像妻子應該順從丈夫,肺的特性也偏向火,而失去了金的本性,所以遇到水反而會浮起來。

生命體生長時,生氣旺盛,所以能相合變化。熟了之後,生氣就消失了,所以就不能相合變化。所以肝臟熟了反而會浮起來,肺臟熟了反而會沉下去,這是回到原本的狀態。

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天地陰陽的道理。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人倫中的夫妻關係。

道理都是一樣的。肝臟屬於足厥陰經,位於橫膈膜下方,所以陰性的運行較多。肺臟屬於手太陰經,位於橫膈膜上方,所以陽性的運行較多。現在以肝肺為例類推,就可以明白臟腑陰陽相合變化的道理。

不過,陰陽的道理要以和諧為根本。夫妻之道,不能強求。相合變化的道理,還沒有人能完全明白。雖然張隱菴、高士宗、汪雙池、張翼元等醫家,沒有用翼軫來詳細分析,而是用生克來論斷,似乎有道理,但實際上卻有許多漏洞。只有羅淡生在《內經博議》中,延續了《天元玉冊》的思想,解釋得最為清楚明白。

今節錄於下:岐伯述《天元玉冊》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夫肇基化元,而布氣真靈,乃云總統於坤元,是坤元為萬物之母也。坤元既為萬物之母,而總統之,而天亦必先有以用之也。

天之十干,以戊己居中宮,而先用水火,然後成於金木,豈非總統坤元而以土為首之義乎?是以天之御化,首以土為甲,而甲遂為土,仍順布五行於乙丙丁戊之上,而以本氣化之,土生金,金加於乙,金生水,水加丙,水生木,木加丁,木生火,火加戊。五行畢,再傳而土加於己,故甲己合也。

金加庚,故乙庚合也。水加丙,故丙辛合也。木加壬,故丁壬合也。火加癸,故戊癸合也。因合而化,此一定之理,有不可移易者也。然本氣之陰陽,仍有不能從化,而依之以為用者,如加陽干為氣有餘,加陰乾為氣不足,此又因值年以佐用也。

白話文:

《天元玉冊》記載,宇宙浩瀚無垠,自初始之元氣演化出萬物,經歷五運而終結。天地間充滿了真靈之氣,而大地坤元統領著一切。大地是萬物之母,統領著萬物,而天也必先有方法去使用它。

天干以戊己居於中央,先用水火,然後才生成金木,這不正是說明大地統領萬物,以土為首嗎?所以天地運化之初,以土為首,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依次循環,最後土又歸於己。

因此,甲己相合、乙庚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戊癸相合,這是固定的法則,不可改變。然而,本氣陰陽有時無法完全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運作,需要根據當年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加陽干代表氣有餘,加陰乾代表氣不足,这是根据当年情况辅助运用的方法。

昔賢論三焦一府,紛紛聚訟,莫衷一是,或謂無形,或謂有形,或言是一,或言是二,

甚則云為腎傍之脂者,雖明如張隱菴,亦遊移其詞,不能指為何物,《內經》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豈虛語哉?

答曰:考臟腑之學,西士言之最詳,觀《全體通考》,三焦即所謂腹包膜也。其膜包繞全腹,上通顛頂,下行膀胱,中有脂膜,橫於肝胃之間,惟遮陰道,護子宮,則男女稍異耳。或問復包膜即三焦,亦有證據否?曰觀其包二腸,遮兩腎,正當七節之間,命門部位。命門既藏水中,真火,即為相火之宅,居其位,行其權,此膜即為相火之腑。

白話文:

古時候的醫學大家們,對於三焦這個器官的論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三焦無形,有人認為有形;有人說只有一個三焦,有人說有兩個;甚至有人認為三焦就是腎臟旁邊的脂肪。就連像張隱庵這樣醫術高明的醫生,也對於三焦的具體位置和形態含糊其詞,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內經》中描述上焦像霧氣,中焦像泡沫,下焦像水道,難道這只是空話嗎?

回答:仔細研究臟腑學說,西方醫學的論述最為詳盡。觀察《全體通考》,三焦其實就是西醫所說的腹膜。這層膜包裹整個腹部,向上通往頭頂,向下延伸至膀胱。腹膜中含有脂肪組織,橫跨在肝臟和胃之間。男女之間的腹膜有所不同,主要差別在於遮蔽陰道和保護子宮的部分。

有人會問,說腹膜就是三焦,有證據嗎?答案是,腹膜包裹著兩條腸道,遮蔽著兩個腎臟,正好位於七節之間,也就是命門所在的位置。而命門中藏有精華和真火,也就是相火之宅。三焦位於命門,掌管著相火的運行,所以腹膜就是相火所在的腑。

考心肺之下,肝胃之上,有膈膜一層,其形薄如細綱,上與心包絡之下面相連,下與此膜之上層黏續,氣脈通貫,則包絡為相火之臟。由膈膜上通腦筋,即經所云「上焦如霧」是也。中有薄膜兩層,包肝裹胃,即經所云「中焦如漚」是也。繞膀胱,遮陰道,以行其氣化,即經所云「下焦如瀆」是也。

以此證之,腹包膜即三焦,夫復何疑?夫三焦者,腎中之脂,與膀胱相峙,有二白膜,通於兩腎,貫膂筋,由脈管以入心,即引心火入腎,蒸膀胱之水,化而為氣之物也。故心火一動,相火隨之。肝膽屬乎巽,三焦包絡屬乎震,震為陽木,火無體,以木為體,《說卦》傳言,震為雷,為龍雷之火,三焦包絡之流行,即是火之流行也。況以似府外府之大囊,配似臟別臟之小囊,亦天造地設,不可移易者也。

白話文:

在心肺之下、肝胃之上,有一層薄膜,形狀如同細網,上端與心包絡的底部相連,下端則與這層薄膜的上層黏在一起。氣脈貫穿其中,使包絡成為相火之臟。這層薄膜向上通往腦筋,這就是經書中所說的「上焦如霧」。中間有兩層薄膜,包裹著肝臟和胃部,這就是經書中所說的「中焦如漚」。薄膜環繞膀胱,遮蓋陰道,幫助氣化運作,這就是經書中所說的「下焦如瀆」。

由此可見,腹包膜就是三焦,毫無疑問。三焦源於腎臟的脂肪,與膀胱相峙,有兩層白色薄膜,通往兩腎,貫穿膂筋,再由血管進入心臟,引導心火進入腎臟,蒸發膀胱中的水分,轉化為氣化的物質。因此,心火一動,相火便隨之。肝膽屬於巽,三焦包絡屬於震,震為陽木,火無形體,以木為體。《說卦傳》中說震為雷,為龍雷之火,三焦包絡的運行,就是火的運行。況且,三焦如同外府的大囊,包絡如同內臟的小囊,皆為天造地設,不可輕易改變。

若求此膜功用全文,自有《通考》在,茲不具贅。

三陽為腑,三陰為臟,或云心為太陽,腎為太陰,何也?六陽六陰,雲手云足,或有

他意歟?其標本之傳變,經絡之起止,可以曉否?

答曰:陰陽分而天地定其位,陰陽交而否泰呈其象,陰陽錯綜而後變化見焉。萬物之中惟人最靈,稟二氣淑德以生,故圓其顱,方其趾,而異於物,是以與天地相應,陰陽相參者也。夫心為手少陰,腎為足少陰,人所知也。心腎系背,背為陽,臟為陰,而心腎皆為陰者,五臟繫於背內,背雖屬陽,其內所包者陰也。陽中有陰,故能剛柔相濟以成其化。

蓋身中之定位,當如此耳。心復為太陽,腎復為太陰,斯又舍人身而言天地之定位。心赤色象火,應於南方。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則心屬老陽,故曰心主太陽矣。腎紫色象水,應於北方。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風寒冰冽,則腎屬老陰。故曰腎主太陰,雖然,非有異於手足少陰乎?不知其定位既異,正陰陽互根之理,復何害其不同哉?惟施治於病。在經脈者,即隨經脈所主。

白話文:

如果要了解这层膜的全部功用,可以参考《通考》,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阳属腑,三阴属脏,有人说心属太阳,肾属太阴,这是为什么呢?六阳六阴,分手足,可能还有其他解释吧?它们之间的标本传变,经络的起止,你能明白吗?

答曰:阴阳分开,天地才有了位置;阴阳交合,否泰才有了象征;阴阳错综复杂,变化才显现出来。万物之中,唯人最灵,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所以头圆足方,与其他生物不同,因此也与天地相应,阴阳相参。心属手少阴,肾属足少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心肾相系于背,背属阳,脏属阴,而心肾皆为阴,因为五脏都系于背内,背虽然属阳,但它里面包着的是阴。阳中有阴,所以才能刚柔相济,完成其变化。

身体内部的定位,应该如此理解。心又属太阳,肾又属太阴,这是抛开人体而言天地之间的定位。心呈红色,像火,对应南方。南方是天地生长万物的地方,是阳气最盛的地方,所以心属老阳,因此说心主太阳。肾呈紫色,像水,对应北方。北方是天地闭藏的地方,寒冷阴森,所以肾属老阴,因此说肾主太阴。虽然如此,但它与手足少阴有什么不同呢?不知道它们的定位既然不同,正是阴阳互根之理,又有什么妨碍它们不同呢?只要针对疾病施治,在经脉上,就跟着经脉所主治的部位。

論治於時令勝復,即隨時令所主論治。其隨時論治,如夏為太陽,病當在心,則宜視心之受邪與否?冬為太陰,病當在腎,則宜視腎之受邪與否?無使逆其時氣。心脈不鉤,腎脈不石,斯生病矣。然所投藥餌,亦皆入手足少陰,非走太陽太陰者,尤參伍錯綜之要道焉。況心居尊高,並於君主,有顯明之象。

腎處卑順,比於妾婦,屬蟄封藏之本。得主太陰太陽者以此。心通離卦,離為中女,實含陰德,且蕭邱生寒焰,海水成夜磷,復為火有出於陰者之明證,心得主少陰者,又以此也。其六陰六陽,雲手云足者,考《經脈篇》手太陰肺,終手大指次指之端,即接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終足大指之端,即接足太陰脾,手少陰心終手小指之端,即接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終足小指外側,接足少陰腎,手厥陰心包終手小指次指之端,即接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終足小指次指之間,即接足厥陰肝。蓋十二經脈雲手云足,以行手行足而得名耳。

白話文:

治療要根據時令的變化,也就是說,要根據當令的氣候來選擇治療方法。比如夏天屬陽,病症多在心臟,就要觀察心臟是否受到外邪侵襲。冬天屬陰,病症多在腎臟,就要觀察腎臟是否受到外邪侵襲。不可逆反時令之氣。心脈失調,腎脈衰弱,就會生病。但是用藥時,也要注意藥性,不能只走太陽太陰經脈,還要兼顧少陰經脈,這才是治療的關鍵。

因為心臟位於上焦,就像君主一樣,具有顯明之象。腎臟位於下焦,就像妾婦一樣,主藏封藏之本。所以心臟主太陽太陰,腎臟主太陰太陽。心臟屬離卦,離卦為中女,實際上包含陰德,就如同蕭邱之草生寒焰,海水之夜生磷,證明火中也蘊含著陰性。所以心臟也主少陰,以此類推。

六陰六陽經脈,以手足命名,根據《經脈篇》,手太陰肺經終止於手大拇指和食指尖,接續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終止於足大拇指尖,接續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終止於手小指尖,接續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終止於足小指外側,接續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終止於手小指和無名指尖,接續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終止於足小指和無名指之間,接續足厥陰肝經。所以十二經脈以手足命名,是因為它們分別行走於手足而得名。

豈因足在下屬陰,手在上屬陽,號為太陽陽明少陽,即不當行於足,號為太陰少陰厥陰,即不當行於陽哉?果爾,則日陽也,設不行寒帶,則格林蘭濟諸國無明也。可乎?月陰也,設不行於赤道,是蘇門答喇諸國無夜也。可乎?況三陰之脈起於面,三陽之脈起於腹裡,更非若手足之比矣,亦得謂為錯行乎?惟知陰陽相互根,即可明乎斯理矣。

至標本之傳變,《至真要大論》曰: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言邃旨深,殊難明曉,故自王太僕以下,皆未通其意,及張戴人始闡發火濕二字,介賓張氏又從而引伸之,厥義益顯,說具《類經圖翼》中。略謂少陽太陰從本,以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標本同氣,故當從本。

白話文:

難道因為腳在下屬於陰,手在上屬於陽,所以就稱作太陽、陽明、少陽,而腳就不該屬於陽,稱作太陰、少陰、厥陰,就不該屬於陰嗎?如果這樣,太陽是陽,如果它不照射寒帶,那麼格陵蘭等國就沒有白天了,這合理嗎?月亮是陰,如果它不照射赤道,那麼蘇門答臘等國就沒有夜晚了,這合理嗎?何况三陰的經脈從面部開始,三陽的經脈從腹部開始,更不是像手腳那樣簡單的上下關係了,還能說它們是錯行嗎?只要明白陰陽互相根源,就能理解這個道理了。

至於標本的傳變,《至真要大論》說: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这句话意义深奥,很难理解,所以从王太僕以下,都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直到张戴人开始阐释火濕兩個字,介宾张氏又进一步引申,其義更顯明瞭,詳解在《類經圖翼》中。简单来说,少陽、太陰從本,是因为少阳本性属火而标示为阳,太陰本性属濕而标示为阴,標本同氣,所以應該從本。

其不言從中,少陽中見木,太陰中見土,木火共化,土金相生也。少陰太陽從本從標者,以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標本異氣,故或從本,或從標。亦不言從中,少陰之中水,太陽之中火,同本則異標,同標則異本也。若陽明厥陰,其不從標本,從乎中氣者,以陽明中濕土,是濕從燥化矣。

厥陰中相火,是木從火化矣。故不從標本,從中氣也。傳變則勝復,盛衰之道生焉。從其化則為常,然後生不息。逆其化則為變,必致災害起。如木從火化,木具生氣,遇火盛而化為炭,反無鑽火之功,此太過也。木失其化,木朽火衰,亦少出火之質,此不及也。燥從濕化,物雖感濕生,乾物含濕必黴壞,遂非本性,此亦太過也。

白話文:

古代醫家認為,身體各個臟腑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係。例如,少陽屬木,太陰屬土,木火相生,土金相生,這便是中醫所說的「從中」。而少陰與太陽,本質上屬陰陽之別,但也會出現「從本」或「從標」的現象,例如少陰本質是熱,但可能會出現表面上的寒症,這就是「從本」。

陽明與厥陰,則屬於「從中氣」的範疇,因為陽明屬濕土,濕氣會化為燥氣,厥陰屬相火,木氣會化為火氣。這兩種情況都不屬於「從標本」,而是由中氣變化所致。

疾病的傳變遵循著「勝復」的規律,也就是盛衰交替。按照自然規律,事物就會正常運作,而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導致疾病的產生。例如,木氣如果過於旺盛,就會被火氣所化,失去本來的功效,這就是「太過」。而木氣如果過於衰弱,火氣也會減弱,同樣不利於身體健康,這就是「不及」。同樣道理,濕氣過盛也會造成傷害,這就是「太過」。

土失其化,地薄土濕,則五金不能蘊,此亦不及也。皆標本傳變之理,當隨其衰王以消息之。是以經言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又曰人有客氣,有同氣。

有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也。經言如此,要必明知勝復,而知百病之害矣。經絡之起止者,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少澤,至頭之聽宮。手陽明起於次指,至頭之迎香。手少陽起於四指關衝,至頭之絲竹空。

白話文:

土壤失去其轉化功能,土地貧瘠潮濕,就會導致五金無法蘊藏,這也是一種不足的表現。這些都是標本傳變的道理,應該根據其衰盛變化來對症下藥。因此經書說,百病的發生,有源於本的,有源於標的,有源於中氣的。有治療本而得效的,有治療標而得效的,有治療中氣而得效的,有治療標本而得效的,有逆向治療而得效的,有順向治療而得效的,逆與正相對,順與逆相對。又說人有客氣,有同氣。

對於病症輕微或嚴重程度不同,要分別治療其標或本。病症發作而體內有餘,屬於本病而表現於標的,應先治療本,再治療標。病症發作而體內不足,屬於標病而影響到本的,應先治療標,再治療本。經書如此記載,一定要明白勝復的原理,才能了解百病的危害。經絡的起止位置,手太陽經脈起於小指少澤穴,止於頭部的聽宮穴。手陽明經脈起於食指,止於頭部的迎香穴。手少陽經脈起於四指關衝穴,止於頭部的絲竹空穴。

各長五尺,六陽經共長三丈。手太陰之脈起於胸中中府,至大指少商。手少陰脈起於胸中極泉,至小指少衝。手厥陰起於胸中天池,至中指中衝。各長三尺五寸,六陰經共長二丈一尺。足太陽之脈起於頭之精明,至小指至陰。足陽明起於頭之頭維,至次指厲兌。足少陽起於頭之瞳子髎,至四指竅陰。

各長八尺,六陽經共長四丈八尺。足太陰之脈起於足大指隱白,至胸中大包。足少陰起於足心湧泉,至胸中俞府。足厥陰起足大指大敦,至胸中期門。各長六尺五寸,六陰經共長三丈九尺。督脈起於尾閭長強,至內唇齦交。任脈起於毛際會陰,至下唇承漿。各長四尺五寸,共長九尺。

白話文:

中醫經脈解說:

手部經脈:

  • 六條陽經,每條長五尺,共長三丈(約九米)。

  • 手太陰肺經:起於胸部中府穴,沿手臂內側下行至拇指少商穴。

  • 手少陰心經:起於胸部極泉穴,沿手臂內側下行至小指少衝穴。

  • 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部天池穴,沿手臂內側下行至中指中衝穴。

  • 六條陰經,每條長三尺五寸(約一米),共長二丈一尺(約六米三)。

足部經脈:

  • 六條陽經,每條長八尺(約二米四),共長四丈八尺(約十四米四)。

  • 足太陽膀胱經:起於頭部精明穴,沿背部下行至小指至陰穴。

  • 足陽明胃經:起於頭部頭維穴,沿面部下行至食指厲兌穴。

  • 足少陽膽經:起於頭部瞳子髎穴,沿頭部、頸部、胸部下行至第四指竅陰穴。

  • 六條陰經,每條長六尺五寸(約二米),共長三丈九尺(約十一米七)。

奇經八脈:

  • 督脈:起於尾椎骨長強穴,沿脊柱上行至上唇齦交處。

  • 任脈:起於會陰穴,沿腹部正中下行至下唇承漿穴。

  • 督脈和任脈,每條長四尺五寸(約一米三五),共長九尺(約二米七)。

註解:

  • 以上經脈長度僅為古代醫家所測量,並非現代醫學的精確數據。
  • 此段文字主要闡述了中醫經脈的起止位置,而非現代醫學的解剖學意義。

蹺脈從足至目內眥,各長七尺五寸,左右共長一丈五尺。都合一十六丈二尺也。衝脈起於氣街,至胸中而散。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維絡於身。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也。二脈皆無尺寸之可稽,經絡起止盡於是矣。

八脈者,陽蹺,陰蹺,陽維,陰維,沖,任,督,帶也。蹺者蹺於何經何絡,維者維

於何經何絡,其有形無形,可實指其所在乎?周氏所論,病機體用治法,是耶非耶?

答曰:夫十二經脈,相為表裡,陰陽斯偶,前賢論之詳矣。顧有偶即有奇,大易之象也。是故復有奇經者焉。沖往督三脈之行。經文班班可考。帶脈回身一周,已可考見。惟蹺維二脈,起止難詳,謹述所得於下焉。蹺,履也。蹺起於足跟,故曰蹺。維,綱也。維絡於一身,故曰維。

白話文:

蹺脈從腳底到眼角內側,每條長七尺五寸,左右兩條加起來共長一丈五尺,總共一十六丈二尺。衝脈從氣街開始,到胸腔內散開。帶脈從腰肋部開始,繞身體一圈,連接全身。陽維脈起於所有陽經的交匯處,陰維脈起於所有陰經的交匯處。這兩條脈沒有固定的長度,所有經絡的起止點就到這裡了。

八脈包括陽蹺、陰蹺、陽維、陰維、衝、任、督、帶。蹺脈和維脈分別屬於哪條經脈和哪條絡脈呢?它們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可以明確指出它們的位置嗎?周氏的論述,關於病機、體用和治法,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回答:十二經脈相互表裡,陰陽互相配對,前人已經詳細論述了。既然有配對的,就會有單獨存在的,這是《易經》的道理。所以還有奇經存在。衝脈、督脈的走向在經文中都有記載。帶脈繞身體一圈,也可以從身體上看到。只有蹺脈和維脈,起止點難以確定,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些。蹺,就是踮腳的意思。蹺脈從腳跟開始,所以叫做蹺脈。維,就是綱的意思。維脈連接全身,所以叫做維脈。

《二十八難》曰: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陽維陰維者,維絡一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蓋陽蹺為足太陽之別,故始申脈。陰蹺為足少陰之別,故始少海。

二蹺既有行道,則不得謂之無形,乃絡脈中之氣血,行身之左右,與少陽厥陰同行,諸筋所主。然其行不同,皆陰出陽而交於足太陽,陽入陰而交於足少陰,陰陽交互,蹺自下而榮於上,大會於目,此蹺脈有形之證也。惟既屬絡脈,則豈若正經有一定循行之路?其不用丈尺計者,以此耳。

白話文:

《二十八難》中記載,陽蹺脈從腳跟開始,沿著外踝向上,到達風池穴。陰蹺脈也從腳跟開始,沿著內踝向上,到達咽喉,並與衝脈相交。陽維和陰維脈則遍佈全身,負責補充和流通氣血,滋養各經脈。因此,陽維脈起於諸陽經交匯處,陰維脈起於諸陰經交匯處。

陽蹺脈是足太陽經的支脈,所以起始於申脈穴;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支脈,所以起始於少海穴。

既然二蹺脈有行經路線,就不可能說它們無形。它們是絡脈中的氣血,左右行於全身,與少陽、厥陰經同行,並主導筋骨。不過,它們的走行方式不同,皆由陰經分出陽經,在足太陽經交匯,或由陽經分出陰經,在足少陰經交匯,陰陽相交。蹺脈從下向上運行,最終匯聚於眼睛,這就是蹺脈有形存在的證據。

但因為蹺脈屬於絡脈,不像正經有固定的循行路線,所以無法用尺丈量,這就是蹺脈不用尺丈量的緣故。

維則越人明言,灌溉諸經,亦不能究其行度,是本非一脈,故難悉數。雖不曰無形,而未可實指所在,與蹺脈有行道可考者異也。陽維主皮膚之氣,行身之表。陰維主脂膜之氣,行身之裡。而陽維以維於諸陽,陰維以維諸陰。諸陽會,諸陰交者。督脈,陽脈之海也。衝脈,陰脈之海也。

陰陽維即起於是。何則?飲食入胃,有無數微絲血管,吸其精汁,至領會管,過肺入心。由心下房,出總脈管,以達於督脈,陽維者當起於是。沖為血海,騰精氣而上積於胸中,為宗氣,人之五味雜投,奚能無毒?谷入於胃,其精者固化血液,而陽明之悍氣,不隨精者,俱化聚於宗氣之區,然後散布周身,陰維者當起於是。斯皆二維之脈,即孫絡,故更無行度可計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人體經脈如同灌溉田地的水渠,但其行進路線複雜難以完全掌握,並非單一脈絡,因此難以一一列舉。雖然經脈並非無形,但卻無法直接指認其所在,與行蹤可考的蹺脈不同。陽維脈主宰皮膚的氣息,行於人體表面;陰維脈主宰脂肪層的氣息,行於人體內部。陽維脈負責維繫全身陽氣,陰維脈負責維繫全身陰氣,是所有陽經和陰經匯聚交合之處。督脈為陽經之海,衝脈為陰經之海,陰陽維脈正是從這裡開始。

為何如此呢?食物進入胃部後,無數微細血管吸收其精華,經過領會管,再經肺部進入心臟。從心臟下房出發,沿著總脈管到達督脈,陽維脈正是從這裡開始。衝脈為血海,將精氣向上匯聚於胸腔,形成宗氣。人體攝入五味雜陳的食物,難免有毒素。谷物進入胃部後,其精華部分轉化為血液,而陽明經的悍氣則不隨精華一同轉化,而是與精華一同匯聚於宗氣區域,然後再散佈至全身,陰維脈正是從這裡開始。這兩種維脈都是屬於孫絡,因此更加沒有固定的行進路線可以計算。

況蹺脈為病目不瞑,諸脈者皆屬於目,蹺脈上屬目內眥,則蹺脈為絡脈不可證耶!維脈為病,發寒熱,邪在皮膚,寒熱乃生。經絡居內,不當復病寒熱,則維為孫絡,不又可證耶?至周氏所論,體用病機,治法委曲詳盡,先得我心。其論桂枝之治維病,不徇入太陽經之謬說,尤卓識也。

或謂昔人皆有二維脈起止之度,如陽維起於少陰,而至太陽,陰維起於少陽,而至厥陰,瀕湖李氏載之甚詳,何可遽謂孫絡乎?斯皆誤會叔和微旨也。從少陰斜至太陽。少陰,心也,太陽,膀胱也。由心生血,行於孫絡,孫絡纏布周身,膀胱主一身之表,故以太陽少陰候陽維之脈也。

白話文:

如果蹺脈有病,就會出現眼睛睜不開的情況,因為所有脈絡都與眼睛有關,而蹺脈向上連接到眼睛內眥,所以蹺脈是絡脈,這一點無需證實。如果維脈有病,就會發寒發熱,這是因為邪氣在皮膚表面,寒熱由此而生。經絡位於體內,不應該出現寒熱症狀,所以維脈是孫絡,這一點也不需要證實。至於周氏的論述,對於體用病機和治法都解釋得十分詳細周到,讓我非常認同。他關於桂枝治療維脈病的論點,沒有遵循入太陽經的錯誤說法,這顯示出他對醫理的深刻理解。

有些人認為古人對於兩條維脈的起止部位都有明確的描述,例如陽維起於少陰而至太陽,陰維起於少陽而至厥陰,李氏在《瀕湖脈學》中也記載得非常詳細,怎麼能輕易地說它們是孫絡呢?其實這是誤解了叔和的精妙論點。從少陰斜至太陽,少陰是心,太陽是膀胱。心主血脈,血液流經孫絡,孫絡遍布全身,而膀胱主一身之表,所以以太陽少陰來判斷陽維脈的走向。

從少陽斜至厥陰。少陽,三焦也。厥陰,心包也。三焦為腹包膜,血挾陽明之悍氣,出諸氣街,而遍周包膜,返還入總脈管,從心包復歸於心,故以少陽厥陰,候陰維之脈也。且脈絡論列所主病多肌肉痹癢,汗出惡風等證,雖所刺有陽谷、金門、僕參、客主人、承山,分肉、築賓穴,究非一經所主,豈一脈而交貫四五經耶?《素問》陽維之脈,肉裡之脈者,脈氣與太陽少陽相合。陽維維諸陽.故取太陽少陽泄其邪也,即服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

衛氣行孫絡,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故取風府也。觀此則維脈屬孫絡明矣。如實有可稽,何盧、華、仲景、叔和諸書不一稱之哉?然絡脈孫絡從未有以比諸蹺維者,狂瞽愚論,復望高明一為發其聵也。

白話文:

從少陽經脈斜向厥陰經脈。少陽經,也就是三焦經。厥陰經,也就是心包經。三焦經負責包覆腹腔,血氣帶著陽明經的熱氣,從氣街流出,遍布整個包膜,再返回進入總脈管,從心包經回到心臟,所以以少陽經和厥陰經,來觀察陰維脈的狀況。而且脈絡論列中所記載的病症,大多是肌肉痠痛麻癢、出汗怕風等症狀,雖然有陽谷、金門、僕參、客主人、承山、分肉、築賓等穴位可以針灸,但這些穴位並非單屬於某一條經脈,難道一條經脈可以貫通四五條經脈嗎?《素問》中提到陽維脈是肉裡面的經脈,脈氣和太陽經、少陽經相連。陽維脈連接所有陽經,所以需要取太陽經和少陽經來泄去邪氣。如果服下桂枝湯後反覆發燒,不能退燒,就應該先針刺風池穴和風府穴。

衛氣運行在孫絡,一天一夜,會在風府穴匯合,所以要針刺風府穴。從這些現象來看,陽維脈屬於孫絡就很明顯了。既然有確實的根據,為什麼盧、華、仲景、叔和等醫書都不曾提及呢?然而,絡脈和孫絡從來沒有被比喻成蹺維脈,這實在是荒唐愚蠢的言論,希望有識之士能夠解開這個疑惑。

傷寒桂枝湯所治之中風,與小續命湯所治中風,是一是二?而金匱防己地黃湯,與

風引湯所主,是異是同?但中風一證,自有真類之說,愈辨愈晦,何所取法?勞以虛名,愈補愈劇,何則?蠱膨云虛雲實,孰是孰非?遍察古書,有云關格是證,有云關格是脈,將誰適從?溫暑燥濕,瘧痢霍亂,各有名義,其所以然,請各抒所見以對。

答曰:中風真類之說,始自金元,古醫經未之見也。類中者,即經所謂厥。是桂枝湯所治,邪居淺者。小續命湯所治,邪居深者。病因無異,故藥惟以輕重別之。豈若古今錄驗續命湯,治風熱之痱證,而用石膏哉?防己地黃治陰虛於內,邪並於陽。風引治陽實於外,邪並於陰。

白話文:

傷寒桂枝湯和續命湯都用来治疗中风,它们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而金匮的防己地黄汤和风引汤,它们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中风这种病症,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分类说法,越辩论就越模糊,该如何取舍?盲目地追求虚名,一味地进补,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虚实之分就像云雾一般难以捉摸,究竟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呢?仔细查阅古书,有的说关格是病症,有的说关格是脉象,到底应该相信哪一种说法?温病、暑病、燥病、湿病,以及疟疾、痢疾、霍乱,都有各自的名称,它们之所以这样,请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曰:中风真类之说,是金元时期才开始提出的,古代医书中没有这种说法。所谓真类,就是经书中所说的厥。桂枝汤治疗的是邪气浅表的病症,而续命汤治疗的是邪气深层的病症。病因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药物的轻重有所区别。怎么可以拿古今录验中续命汤治疗风热痱子,而用石膏的例子来比较呢?防己地黄汤治疗的是体内阴虚,邪气侵犯到阳气。风引汤治疗的是体外阳实,邪气侵犯到阴气。

病既各異,為治是以懸殊。脈有損至,而後證有虛勞。虛曰虛損,勞曰勞瘵,乃一病而二證,概行溫補可乎?況有者為實,無者為虛。虛勞者,是非勞力勞心而因逸以致病也,故仲景以血痹類為一門。痹者,閉也。所以大黃䗪蟲丸與薯蕷丸為起死之神方,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後人云膨,因其膚肉腫脹,形類乎鼓,外實中空而言,非膨與蠱有別。實指肝言,虛指脾言,云虛雲實皆是也,偏攻偏補,非法也。

《內經》治以雞矢醴,非取金制木,木製而土不受木賊,運化之機自生乎?關格是證,覆溢是脈,膈乃關格之始,格即關膈之終,正《素問》所謂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之敗證,蔣寶素有考宜參。溫者外寒內熱,至春而發之病。暑乃天之陽熱下降,地之陰濕上騰,濕熱互合,化而為暑。

白話文:

疾病的種類很多,治療方法也因此有所差異。脈象損傷後,才會有虛勞的病症。虛是指虛損,勞是指勞瘵,這是一病兩種症狀,是否可以用溫補的方式一概而論呢?況且有人是實證,有人是虛證。虛勞不是因為勞心勞力而引起,而是因為過於安逸而導致的,所以仲景將血痹類疾病歸為一門。痹是指閉塞。因此大黃䗪蟲丸和薯蕷丸是起死回生的神方。女惑、男風、落山都稱為蠱,後人又稱膨,因為患者的皮膚和肉體腫脹,形狀像鼓,外實內虛,膨和蠱並非完全不同的病症。實是指肝臟,虛是指脾臟,說虛說實都是正確的,偏攻偏補並非正確的做法。

《內經》用雞矢醴來治療疾病,並不是用金來克木,木克土,土不受木賊,而是要讓運化的機制自然產生。關格是病症,覆溢是脈象,膈是關格的開始,格是關膈的結束,這正是《素問》中所說的陰陽離決,精氣耗竭的敗證,應該參考蔣寶素的意見。溫病是指外寒內熱,在春天發作的疾病。暑氣是天上的陽熱下降,地上的陰濕上騰,濕熱相互結合,轉化而成的。

濕重病太陰則曰陰暑,熱重病陽明則曰陽暑。病暑輕重不同,所以又有中傷之分。水濕火燥,《內經》謂秋傷於濕,言氣之本,西昌補秋傷於燥,言氣之標。春夏地濕則天熱,秋冬天寒則地燥,燥濕固對待,究各有寒化熱化之無定也。瘧者言其病之暴瘧而難驟愈,其脈自弦可知,不弦雖寒熱往來,猶非瘧。

痎瘧,溫瘧,癉瘧,瘴瘧,為證不一,治不如法,有三患,戕脾元則成瘧鼓,蓄肝血則成瘧母,耗腎陰則成瘧勞。無犯三患,則無論痰瘧、食瘧、牡瘧,自隨手奏效。痢因欲利不得利,其病在利,故曰痢。有虛實,有寒熱。桃花湯非治虛寒者乎?白頭翁湯非治實熱者乎?由此類推,治法可思矣。

白話文:

濕氣過重,侵犯太陰經脈,就會出現陰暑;熱氣過盛,侵犯陽明經脈,就會出現陽暑。暑病的輕重程度不同,因此又有中傷之分。水濕和火燥是對立的,如同《內經》所說「秋傷於濕」,指的是氣的本源受損;而「西昌補秋傷於燥」,指的是氣的表象受損。春天和夏天土地濕潤,所以天氣炎熱;秋天和冬天天氣寒冷,所以土地乾燥。燥濕相互對應,但最終都可能轉化為寒或熱,沒有固定的規律。

瘧疾指的是病情突然發作,難以迅速痊癒的疾病,脈象呈現弦脈就可以確定。如果不是弦脈,即使寒熱交替出現,也不能稱為瘧疾。

痎瘧、溫瘧、癉瘧、瘴瘧,都是瘧疾,但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不當,就會有三個危害:損傷脾臟的元氣,就會變成瘧鼓;積蓄肝臟的血液,就會變成瘧母;耗損腎臟的陰氣,就會變成瘧勞。如果能避免這三個危害,無論是痰瘧、食瘧、牡瘧,都能隨手治癒。

痢疾是因為想要排泄卻排泄不出來,病根在於排泄,所以叫做痢疾。痢疾分為虛實兩種,也分為寒熱兩種。[桃花湯]不是用來治療虛寒的嗎?[白頭翁湯]不是用來治療實熱的嗎?以此類推,治療方法就可以思考了。

霍亂是陰陽淆亂,如雨聲霍霍而暴注下迫也。屬寒者固多,屬熱者亦常見,但須刻刻顧慮其脾胃耳。因寒宜理中四逆,故姜附不嫌其熱。因熱宜白虎天水,則膏滑不嫌其寒。若救陰當於大劑參朮中佐以牡蠣、白芍,轉筋宜在扶持脾胃,參用蜘蛛散以抑風木,審因察證,活法運乎一心,不可泥執一家之言而僨事也。

白話文:

霍亂是陰陽失調,如同雨聲急促而猛烈地傾瀉而下,勢不可擋。雖然多屬寒症,但熱症也常見,但治療時務必時刻留意脾胃。

寒症宜用理中、四逆湯,故姜附即使性溫,也不妨使用。熱症宜用白虎湯、天水湯,則膏滑即使性寒,也不妨使用。

若要救治陰虛,應在參、術等大劑藥中,佐以牡蠣、白芍,以滋陰補虛。若要治療轉筋,應以扶持脾胃為主,並參用蜘蛛散以抑止風木之邪,方可奏效。

必須審慎分析病因,觀察病症,運用靈活的治療方法,不可墨守成規,固執一家的言論而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