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見能》~ 原敘
原敘
1. 原敘
備豫不虞,古之善教,而不虞之備,莫要於醫。高堂則風竹瓦霜,膝下則新雛弱筍,外而戚友,中則己身,偶有疾苦,均資乎醫,誠重矣哉。顧醫之難也,非讀書識字則不能醫,非格物窮理則不能醫,非通權達變更不能醫,一旦攖非常之疾,束手無策,只得委任凡醫,聽其措置。為之醫者,又復混亂陰陽,顛倒寒熱,投劑不中,至於垂危。
明哲之士,鑑前車,思補救,奮然求濟於方書,而諸書率皆大海茫茫,渺無涯涘,深則摘要鉤元,淺則捕風捉影,倉皇檢閱,兩俱無益。病家既窮於醫,又窮於書,惟撫膺扼腕,白恨其不能醫已耳。
噫!醫固若是之難能已乎,抑亦所見之書,有未遽能者乎?夫紀昌之射,六年方工;伯牙之琴,三年未妙;天下事安有一見而能者哉?顧事之在所緩者,不必求諸一見;而事之在所急者,要無取乎難能;況不測之來,危在頃刻,非開卷瞭然之書,何以供家俗急時之用?余因感此,集為是書,即不知醫家,臨證查對,無不了如指掌。
且是書也,雖非鉤元摘要之微,亦匪捉影捕風之陋,果能洞書中之言,通言外之意,將淺者見淺,深者見深,而吾一見能之,裨於世用也,詎有涯哉。
白話文:
防範未然,是古人優秀的教導,而防範意外的準備,沒有比醫學更重要的了。家裡長輩住的房屋會有風吹竹子、瓦片結霜的情況,膝下則有剛出生、還很脆弱的幼兒,對外有親戚朋友,對內則是自己,偶爾有疾病痛苦,都需要依靠醫生,實在是很重要啊。
然而,醫學的困難之處,在於不是讀書識字就能當醫生,不是深入研究事物原理就不能當醫生,不是能隨機應變就更不能當醫生。一旦遇到非常嚴重的疾病,束手無策,只能委託一般庸醫,聽憑他們處置。而這些庸醫,又胡亂診斷陰陽,顛倒寒熱,用藥不對症,以至於病情危急。
聰明的人,借鑑前人的失敗,想要彌補缺失,於是奮力尋求醫書的幫助,但各種醫書大多像大海一樣茫茫無邊,深奧的就只寫重點提綱,淺顯的又像捕風捉影,匆忙翻閱,兩種都沒用。病家既被庸醫耽誤,又被醫書困擾,只能捶胸頓足,徒然怨恨自己不懂醫術。
唉!醫學真的如此難以掌握嗎?還是說,我們看到的醫書,內容還不夠完善呢?紀昌學射箭,花了六年才精通;伯牙學彈琴,三年都還沒達到高妙境界;天下事哪有一看就會的呢?但對於可以慢慢來的事,不必追求一下子就學會;而對於急迫的事,就不能追求難以實現。更何況,突發的狀況,危在旦夕,如果不是翻開就能理解的醫書,又如何能滿足一般人在緊急情況下的需要呢?我因此有感而發,編寫了這本書,即使是不懂醫學的人,遇到病情時,也能照著書查對,所有情況都能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楚。
而且這本書,雖然不是精簡到只寫重點提綱,但也絕不是空泛沒有內容,如果能深入理解書中的文字,並領會文字之外的含義,那麼淺顯的道理能看到淺顯的,深奧的道理能看到深奧的,而我能在一看之下就理解,對於世人會有很大的幫助,豈能說有邊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