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妙諦》~ 卷中 (7)
卷中 (7)
1. 虛損發熱諸症章
陳參曰:腎虛氣攻於背,肝虛熱觸於心,宜血肉有情重鎮,以理其怯,填補以實其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白話文:
陳參說:腎臟虛弱導致氣向上衝擊背部,肝臟虛弱導致熱氣侵擾心臟,應該用血肉之品(指動物性藥材)來加強鎮定,調理其虛弱的體質,並用滋補的方式來充實下焦(指下腹部)。身體虛弱的,要用補氣的藥材來溫養;精血不足的,要用滋補的味道(指有營養的食物或藥材)來補充。
2. 失血章
心生血兮肝藏血,隨處而行無處缺。目視舌言耳能聞,足能步履手能攝。如何錯過致妄行,勞傷火動因而得。吐因肺胃即熱蒸,逐口吐出隨火升。嘔或醉怒或勞役,胃口之血無端行。咯血之血出於腎,陰火上炎殊分明。咳衄肺金心火克,咳者為重衄為輕。犀角地黃湯主理,歸骨(地骨)梔芩麥知杞。
側柏藕汁共茅根,童便服之浮火已。咳嗽沙參天麥冬,寒熱龜甲青蒿庸。有痰貝蔞花粉入,有瀉藥(山藥)苡苓甘同。不止(失血不止)蒲黃炒荊芥,韭汁大黃去紫塊。血不藏室體極虛,八珍可用阿膠配。
陳參曰:《內經》分上下失血為陽絡陰絡,是腑絡取胃,臟絡取脾。
治血先理腑胃(甘涼肅降法)
沙參,玉竹,花粉,鬱金,茜草,綠豆皮,麥冬,桑葉,川斛,杏仁,竹心
又治心營(輕清滋養法)
生地,丹參,地骨皮,連翹,元參,山梔,生粉草
風淫津涸(甘寒法)
蘆根,薄荷,羚角,蔗汁
溫淫火壯(苦寒法)
石膏,黃芩,山梔,杏仁
暑遍氣分(開解法)
滑石,蘇梗,杏仁,橘白,薄荷,苡仁,白蔻
暑逼營分(清芳法)
犀角,生地,青蒿,山梔,銀花,丹皮,連翹
以上外因。
嗔怒傷肝陽(血隨氣逆,用膠耆,氣為血帥法)
白蘇子,鬱金,丹皮,鉤藤,丹參,降香,川貝母,杏仁,桑葉,橘紅,蒺藜
鬱勃傷肝陰(木火內燃陽絡,柔肝育陰法)
阿膠,麥冬,白芍藥,生地,甘草,雞子黃
煩勞損心脾(氣不攝血,甘溫培固法)
用歸脾湯。見前。保元湯,人參,黃耆,肉桂,甘草
縱欲傷腎
青鉛六味丸,肉桂,七味丸並加童便。
精竭海空,氣泛血湧(危症急固真元,大補血法)
人參,五味子,紫河車,熟地,枸杞子,紫石英
以上內因。
煙辛爍肺(治上法)
用千金葦莖湯,鮮葦莖,苡仁,桃仁,瓜瓣,加茅根
酒熱戕胃(治中法)
用甘露飲,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枇杷葉,加藕汁
墜墮傷瘀血泛,先導下後通補。
怒力傷(屬勞傷之根,陽動則絡傷血溢,治與虛損有間,宜滋陰補氣為主)
用當歸建中湯,即小建中湯加當歸,虎潛丸,旋覆花湯。
何書田曰:血之主司繫心肝脾,血之生化系陽明胃。胃為血之要道,當先治胃。《仁齋直指》云:一切血證經久不愈,每以胃藥收功。薄味調養胃陰,如《金匱》麥冬湯及沙參、扁豆、鮮斛、茯苓。甘溫建立中陽,如人參建中湯及四君子加減。沉著濃厚,屬肝腎之血,用熟地、枸杞、歸身、牛膝、茯苓、青鉛。
陰虛陽升,頭中微痛,當和陽鎮逆,用生地、阿膠、牛膝、白芍、茯苓、青鉛。
思慮太過吸傷腎陰,時時莖舉,此失血屬驕陽獨升,用人中白、龜版、知柏等味。心火吸腎,隨陽升騰,陽翔為血溢,陽墜為陰遺腰痛。足脛冷何一非精奪下元損見症,治以人參、熟地、河車膏、紫石英、茯苓、五味、枸杞、沙苑,謂莫見血以投涼,勿因嗽以理肺,為要旨耳。
白話文:
失血
心臟產生血液,肝臟儲藏血液,血液在全身循環無處不在。眼睛能看,舌頭能說話,耳朵能聽見,腳能行走,手能拿取東西,這些都依賴血液的滋養。如果因為不當的行為,導致血妄行,多半是因過度勞累或情緒波動而引起。
吐血,多因肺和胃有熱,熱氣蒸騰,血液就隨著熱氣從口中吐出。嘔血,可能是因為醉酒、發怒或過度勞累,導致胃裡的血不正常地往上湧。咯血,多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而導致,情況比較明顯。咳嗽和鼻出血,是因為肺金受心火的剋制,咳嗽較為嚴重,而鼻出血相對較輕微。治療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藥材包括犀角、生地黃、地骨皮、梔子、黃芩、麥門冬、知母和枸杞。
可以搭配側柏葉汁、藕汁和茅根,再用童子尿送服,能夠降火。咳嗽時,可使用沙參、天門冬、麥門冬,若有寒熱症狀,可搭配龜甲和青蒿。如果有痰,可以加入貝母、瓜蔞和花粉,如果腹瀉,可以使用山藥、薏苡仁、茯苓和甘草。如果持續出血不止,可以用炒過的蒲黃和荊芥,加上韭菜汁,並用大黃來消除血塊。如果血液無法儲藏在體內,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可以使用八珍湯,並加入阿膠來補養。
陳參說,《內經》將失血分為陽絡和陰絡,陽絡對應腑,主要指胃,陰絡對應臟,主要指脾。
治療血證先調理腑胃(使用甘涼降火的方法)
可以使用沙參、玉竹、花粉、鬱金、茜草、綠豆皮、麥冬、桑葉、川斛、杏仁和竹心。
治療心營(使用輕清滋養的方法)
可以使用生地黃、丹參、地骨皮、連翹、元參、山梔子和生甘草。
風邪導致津液枯竭(使用甘寒的方法)
可以使用蘆根、薄荷、羚羊角和甘蔗汁。
熱邪過盛(使用苦寒的方法)
可以使用石膏、黃芩、山梔子和杏仁。
暑邪侵犯氣分(使用開解的方法)
可以使用滑石、蘇梗、杏仁、橘白、薄荷、薏苡仁和白豆蔻。
暑邪侵犯營分(使用清香的方法)
可以使用犀角、生地黃、青蒿、山梔子、銀花、牡丹皮和連翹。
以上是外在因素導致的失血。
因嗔怒導致肝陽上亢(血液隨氣逆行,用阿膠和黃耆,利用氣來引導血液的方法)
可以使用白蘇子、鬱金、牡丹皮、鉤藤、丹參、降香、川貝母、杏仁、桑葉、橘紅和蒺藜。
因鬱悶導致肝陰不足(木火內燃,傷及陽絡,使用柔肝滋陰的方法)
可以使用阿膠、麥門冬、白芍藥、生地黃、甘草和雞子黃。
因過度勞累損傷心脾(氣無法攝血,使用甘溫補氣的方法)
可以使用歸脾湯(方子前面已提及)。可以使用保元湯,藥材包括人參、黃耆、肉桂和甘草。
因縱慾傷腎
可以使用青鉛六味丸,搭配肉桂,或是七味丸,再用童子尿送服。
因精氣耗盡,元氣衰竭,導致氣血上湧(危急症狀,需快速固本培元,使用大補血的方法)
可以使用人參、五味子、紫河車、熟地黃、枸杞子和紫石英。
以上是內在因素導致的失血。
吸菸導致肺部損傷(治療方法與上述方法類似)
可以使用千金葦莖湯,藥材包括鮮葦莖、薏苡仁、桃仁和冬瓜瓣,並加入茅根。
飲酒導致胃部損傷(治療方法與上述方法類似)
可以使用甘露飲,藥材包括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和枇杷葉,再加入藕汁。
跌打損傷導致瘀血,應先疏通,後補養。
因憤怒和用力過度導致損傷(屬於勞損的根源,陽氣妄動導致絡脈損傷,血液外溢,與虛損的治療不同,應以滋陰補氣為主)
可以使用當歸建中湯,即小建中湯加入當歸,以及虎潛丸、旋覆花湯。
何書田說:血的主管是心、肝、脾,血的生成是陽明胃。胃是血液運行的重要通道,應先治療胃。《仁齋直指》說:一切血證久治不愈,往往使用胃藥就能見效。可以用清淡的食物來調養胃陰,如《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以及沙參、扁豆、鮮石斛、茯苓等。可以用甘溫的藥物來建立中陽,如人參建中湯和四君子湯加減。對於深層的,屬於肝腎的血證,可以使用熟地黃、枸杞子、當歸、牛膝、茯苓和青鉛。
陰虛陽亢,導致頭部輕微疼痛,應當平和陽氣、鎮壓逆氣,可以使用生地黃、阿膠、牛膝、白芍、茯苓和青鉛。
思慮過多導致腎陰損傷,時常出現陽舉的狀況,這種失血屬於陽氣獨自上亢,可以使用人中白、龜板和知母、黃柏等藥材。心火影響到腎,導致陽氣上揚而引起血溢,如果陽氣下墜則會遺精或腰痛。手腳冰冷也顯示精氣耗損。治療時不能一見到血就用寒涼藥物,也不能因為咳嗽就只治肺,這是治療的要點。
腎氣傳給脾胃,若元氣無法收納,應當快速收納根蒂,使用人參、河車膏、坎氣、枸杞、熟地黃、五味子、沙蒺藜、茯苓和胡桃等藥材,應當使用。
陳參說:夏天應該收斂陰氣,冬天應該收藏陽氣。如果陽氣沒有潛藏起來,上浮就會導致出血,下洩就會導致遺精。血液應該保持寧靜,不宜妄動,妄動就有出血的危險。使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損傷清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