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偉

《醫學妙諦》~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三消症章

(嘈症附)

經云: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手足陽明也。手陽明大湯主津病,消則目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熱則消穀善飢,是血中挾火,血不足也。未傳能食,必發癰疽,不能食,必傳如脹滿,皆不治,經云:飲食入胃,精氣輸脾。又脾與胃膜相連,又脾主為胃行其津液。

脾屬陰,主血,胃屬陽,主氣。胃易燥,全賴脾陰以和之。脾易濕,必賴胃陽以運之。故一陰一陽合沖和之氣,而為後天生化之源也。若脾陰虛,則胃家遊溢之精氣全輸於脾,不能稍留津液以自潤,則胃過於燥而有火矣。故急欲得食以自資,遲則嘈雜尤甚。若失治則必延成消膈之症。

白話文:

古書記載,手足陽明經絡阻塞叫做消渴。手陽明經絡主掌津液,消渴則眼睛發黃、口乾舌燥,代表津液不足。足陽明經絡主掌血液,熱症則食慾旺盛、經常飢餓,代表血液中夾雜着火氣,血液不足。如果病症尚未傳染到能吃飯的程度,就會長出癰疽;若連飯都吃不下,就會演變成脹滿,都是無法治癒的。經書也說,食物進入胃部後,精氣會輸送到脾臟。脾臟和胃部相連,而脾臟負責輸送津液到胃部。

脾臟屬陰,主掌血液,胃部屬陽,主掌氣。胃容易乾燥,全靠脾臟的陰氣滋潤;脾臟容易濕氣積聚,則需要胃部的陽氣運化。因此,陰陽相互調和,形成後天生化之源。若脾臟陰氣虛弱,胃部遊溢的精氣全部輸送到脾臟,無法留住津液滋潤自身,就會導致胃部過於乾燥而產生火氣。所以,患者急於進食補充自身所需,但延誤治療就會加重嘈雜症狀,最終演變成消膈病。

上消肺因心移熱,二便如常飲水適。中消胃熱食偏多,大便硬堅小便赤。下消腎熱渴飲湯,耳輪焦乾便淋瀝,雖分肺胃腎三般,總是腎水不足得。腎水不足虛火炎,津液乾枯血虛極。地黃飲子六味丸,清息用之定有益。

鬱火致消(善飢而渴目加癟,心鬱火燃當清陽明之熱,以滋少陰)

生地,麥冬,生白芍,石膏,知母,西甘草

朱丹溪消渴方,生地,花粉,川連,藕汁,牛乳

白話文:

上消是因為心火移熱到肺,所以二便如常,喝水也覺得很適當。中消是因為胃火旺盛,飲食過多,導致大便乾燥堅硬,小便發赤。下消是因為腎火熾盛,口渴想喝湯,耳輪乾燥,排尿頻繁,尿液淋漓不盡。雖然分為肺、胃、腎三種消渴,但歸根結底都是腎水不足。

腎水不足,虛火上炎,津液枯竭,血虛到極點。服用生地黃飲子六味丸,清熱滋陰,一定有益。

鬱火引起的消渴,表現為患者善飢而渴,眼睛凹陷,心鬱火盛,需要清熱陽明經的熱邪,滋養少陰。

藥方用生地、麥冬、生白芍、石膏、知母、甘草。

朱丹溪消渴方,用生地、花粉、川連、藕汁、牛乳。

煩勞心營熱(肌瘦飢渴,是上中二消病)

烏犀角,元參,沙參,地骨皮,鮮生地,麥冬,柿霜,生甘草

又,固本丸加人參

肝陽犯胃成消

石膏,生地,生白芍,人參,川斛,粳米,阿膠,知母,生甘草,麥冬,陳皮,佩蘭

元陽變動,爍津成消(此甘緩和陽生津法)

白話文:

心火過旺,導致營氣損傷,出現肌肉消瘦、口渴等症狀,這是上焦或中焦虛熱所致的消渴病。

可用犀角、元參、沙參、地骨皮、鮮生地、麥冬、柿霜、生甘草等藥物治療。

也可以在固本丸的基礎上,加入人參。

肝火上炎,侵犯胃部,導致消渴。

可用石膏、生地、生白芍、人參、川斛、粳米、阿膠、知母、生甘草、麥冬、陳皮、佩蘭等藥物治療。

元陽虧損,津液耗損,導致消渴。

可用甘潤滋補之法,以滋陰生津,緩解陽氣過旺。

河間甘露飲,炙黑草,生白芍,生地,麥冬,知母,生棗仁

腎消(飢渴便渾,舌碎面赤,是陰虛陽氣上燔)

六味丸加牛膝,車前,補足三陰

腎陰虛,胃火脹成消(脈左數能食)

六味丸加天冬,麥冬,龜版,女貞子,川萆薢,旱蓮

腎陰虛,心火亢(形瘦脈搏,渴飲善食,三消症也)

陳曰:古人謂入水無物不長,入火無物不消。河間每以益腎水、制心火、除腸胃燥熱、濟身中液枯是真治法。用玉女煎。三消症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外陰虧陽亢,津液枯涸,熱淫而已。當以仲景之腎氣丸、《本事方》之神效散為主。腎氣丸助真火蒸化,升津液,上承神效散,取水中鹹寒之物,遂其性而治之。

白話文:

河間甘露飲:治腎消、陰虛火亢

方劑:

河間甘露飲:炙黑草、生白芍、生地、麥冬、知母、生棗仁

症狀:

  • 腎消: 飢渴、大便稀薄、舌頭乾燥、舌苔發紅,這是陰虛陽氣上炎所致。
  • 腎陰虛,胃火脹成消: 脈象左數、能吃。
  • 腎陰虛,心火亢: 形體消瘦、脈搏跳動快、口渴愛喝水、食慾良好,這是三消症。

治療:

  • 腎消: 六味丸加牛膝、車前,以補足三陰。
  • 腎陰虛,胃火脹成消: 六味丸加天冬、麥冬、龜版、女貞子、川萆薢、旱蓮。
  • 腎陰虛,心火亢: 陳氏曰:古人云「入水無物不長,入火無物不消」。河間先生常以益腎水、制心火、除腸胃燥熱、滋補身體津液枯竭為治法。常用玉女煎。三消症雖然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但根本原因都是陰虛陽亢,津液枯竭,熱邪侵犯所致。因此應以仲景的腎氣丸和《本事方》的神效散為主。腎氣丸助真火蒸化,提升津液,與神效散相配合,取水中的鹹寒之物,順應其性進行治療。

方用白海浮石、蛤殼粉、蟬退為末,以大鯽魚七個,搗爛調服。

腎消兩腿漸細,腰足無力,此因中消之後,胃熱入腎,銷爍腎脂,令腎枯槁,溲如膏脂。晉人云:肺主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束精液。其精微者營養筋骨血脈。余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束,而精微者亦隨溲下如膏脂也。

白茯苓丸

茯苓,元參,人參,川萆薢,覆盆子,熟地,川連,川斛,蛇床子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用白海浮石、蛤殼粉、蟬退研磨成粉末,再以七條大鯽魚搗爛混合後服用。

腎臟消損導致雙腿逐漸變細,腰部和腳部無力,這是因為中焦消損之後,胃熱侵入腎臟,焚燒腎臟的脂肪,使得腎臟枯竭,小便像膏脂一樣。晉代醫家說:「肺主氣,肺沒有病則氣能管束精液。精液中精微的部份滋養筋骨血脈,剩下的則成為小便。肺部有病,津液就沒有氣來管束,精微的部份也會隨著小便像膏脂一樣流失。」

白茯苓丸的藥方包含茯苓、元參、人參、川萆薢、覆盆子、熟地、川連、川斛、蛇床子。

白蜜為丸,磁石湯下。

附嘈症

嘈有虛實真偽,其病總在於胃。胃過於燥則火升,而嘈得食可止。久延便變消渴症。

陽升嘈雜

生地,柏子仁,茯神,麥冬,料豆皮,川斛

心腸熱嘈,必煩熱頭汗

淮小麥,茯神,南棗,柏子仁,炙草,辰砂

血虛嘈雜(兼咽瘡)

生地,麥冬,生白芍,炙草,天冬,女貞,火麻仁,茯神

肝陰虛發嘈(婦人半日一發,夜則更甚)

白話文:

將白蜜製成丸藥,服用磁石湯後食用。嘈雜症分虛實真偽,但病根都在胃部。胃部過於乾燥就會火氣上炎,導致嘈雜,吃東西可以暫時止住。長期延誤不治,就會演變成消渴症。陽氣上浮引起的嘈雜,可用生地、柏子仁、茯神、麥冬、料豆皮、川斛治療。心腸熱導致的嘈雜,通常伴隨煩躁、發熱、出汗,可用淮小麥、茯神、南棗、柏子仁、炙草、辰砂治療。血虛引起的嘈雜,可能伴隨咽喉腫痛,可用生地、麥冬、生白芍、炙草、天冬、女貞、火麻仁、茯神治療。肝陰虛引起的嘈雜,常發生在女性,半日發作一次,夜晚更甚,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生地,清阿膠,茯神,天冬,紫丹參,白芍

陳參曰:脾陰虛則胃燥而有火矣。治當補脾陰,養營血,兼補胃陰,甘涼濡潤,稍佐微酸。

白話文:

生地、清阿膠、茯神、天冬、紫丹參、白芍

脾臟的陰虛會導致胃部乾燥並產生熱火。治療應當補充脾臟的陰分,滋養血液,同時補充胃部的陰分,使用甘涼滋潤的藥物,稍微加入一點酸味。

2. 腳氣章

腳氣腳膝時痠疼,赤腫兼患脹腹心。不腫熱痛乾腳氣,氣腫而痛濕氣明。因風則麻因寒痛,嘔吐喘急憂危臨。寒溫濕滲風宜汗,熱下諸法須評論。又有下陷致跗腫,脾氣虛弱胃氣沉。脾坤靜德乾健運,中氣衝和清濁分,脾土受傷不制水,水穀之氣下陷應。足跗腫者用何法,補中益氣湯提升。

濕熱跗腫,痠軟(足背赤腫,皮亮溲黃)

川獨活,豬苓,木瓜,黑梔皮,滑石,赤茯苓,澤瀉,椒目,料豆皮,知柏,八味丸

白話文:

腳氣病症,表現為腳趾、膝蓋痠痛,腳部紅腫伴隨腹脹心煩。若腳部不腫但疼痛,且皮膚乾燥,則屬燥性腳氣;若腳部腫脹且疼痛,且伴隨濕氣,則屬濕性腳氣。風寒侵襲則會導致麻木或疼痛,並伴隨嘔吐、喘急、憂慮等症狀,病情危急。治療需根據風、寒、濕、熱等因素,採用汗法、下法等不同的方法。此外,腳部下陷導致跗腫,則屬脾氣虛弱、胃氣下陷。脾臟主運化,若脾土受傷,無法制約水濕,水谷之氣下陷,就會導致腳部跗腫。治療應以補中益氣湯提升脾胃之氣。

濕熱導致跗腫,表現為足背紅腫,皮膚光亮,小便黃。常用藥物包括獨活、豬苓、木瓜、黑梔皮、滑石、赤茯苓、澤瀉、椒目、料豆皮、知柏,以及八味丸等。

寒濕腿痠,跗腫痛

川桂木,熟附子,茯苓皮,蠶砂,川獨活,宣木瓜,制香附,牛膝

脾明虛寒,腿肚及跗浮腫(按指下陷酸冷)

巴戟肉,猺桂,香附,於朮,金狗脊,川附子,茯苓,獨活,牛膝,宣木瓜,淡蓯蓉,人參,炮姜,車前,五加皮,益智,山萸,山藥

白話文:

腿部因寒濕侵襲而痠痛,腳踝腫脹疼痛,可以用川桂木、熟附子、茯苓皮、蠶砂、川獨活、宣木瓜、制香附、牛膝等藥材治療。如果脾臟虛寒導致腿肚和腳踝浮腫,按壓下去有酸冷的感覺,則可以用巴戟肉、猺桂、香附、於朮、金狗脊、川附子、茯苓、獨活、牛膝、宣木瓜、淡蓯蓉、人參、炮姜、車前、五加皮、益智、山萸、山藥等藥材治療。

足三陰虛,腳背足心跗腫,氣逆喘怠,水泛為痰

熟地,虎脛骨,杜仲,白芍,龜版,人參,熟川附,杞子,香附,牛膝,茯苓,上肉桂,麥冬,乾薑,陳皮,廣沉香,五味,附桂八味丸

白話文:

腳底和腳背腫脹,呼吸不順暢,容易疲倦,並且容易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