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妙諦》~ 卷上 (18)
卷上 (18)
1. 呃逆章
俗稱打呃名呃逆,胃火上衝肝火翼。肺金之氣下降難,和胃清金肝自抑。橘皮竹茹丁蒂湯,丁柿橘皮竹茹吃(丁陳辛溫,運中氣之痞塞,茹蒂苦寒,治下焦之逆氣)。飲食太過儲胸膛,曲芽枳實和檳榔。痰涎塞壅脈來滑,木香苓夏應同嘗。水停心下汩汩聲,白朮澤瀉豬雲苓。
發熱煩渴脈來數,石羔知母柴胡芩。滯氣盈兮胸腹滿,砂夏木香此其選。胃中虛冷脈來遲,附術乾薑官桂暖。脈形無力氣甚虛。六君子湯妙自如。沉香磨用治諸呃,薑汁和蜜全消除。
胃虛,虛陽上逆
仲景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人參,甘草,南棗,生薑
肺氣鬱痹
鬱金,枇杷葉,豆豉,射干,川貝母,通草
此開上焦之痹,理陽驅陰,從中治法,與下陽虛、濁陰上逆一門同參看。
陽虛濁陰上逆
人參,附子,丁香皮,柿蒂,茯苓,乾薑,川椒,代赭石,烏梅,半夏,粳米
脾腎兩寒陽氣竭
木香流氣飲煎,當歸,炙草,乾薑,或加肉桂,虛寒加丁香,理中湯加丁香,肉桂,附子,肉果霜,炙草,枳實,大黃
食滯呃
六和中飲加木香、乾薑。
陳參曰:肝腎陰虛,氣從臍下衝起,此相火上炎,挾其沖氣,用大補陰丸峻補真陰,承製相火。此丹溪法(黃柏、熟地、豬脊髓、知母、龜板)。
陰火上衝而吸氣不能入胃,脈反逆,陰中伏陽,即為呃。用滋腎丸以瀉陰中伏熱,此東垣法(黃柏、知母、肉桂)。
又曰:凡人之心胸背部須藉在上清陽舒展,乃能曠達。
白話文:
俗稱的打呃,也叫做呃逆,是因為胃火往上衝,連帶肝火也跟著上來。肺氣本應該往下走,卻難以順降,這時要調和胃氣、清除肺熱,肝火自然就能被壓制。可以使用橘皮竹茹丁蒂湯,方子裡有丁香、柿蒂、橘皮、竹茹(丁香、陳皮性味辛溫,可以疏通中焦的氣滯,竹茹、柿蒂性味苦寒,可以治療下焦的逆氣)。
如果因為飲食過多,食物堆積在胸口,可以用曲芽、枳實和檳榔來消食導滯。如果痰涎阻塞、脈象滑利,可以使用木香、茯苓、半夏等藥材來化痰。如果因為水液停留在心下,出現咕嚕咕嚕的聲音,可以用白朮、澤瀉、豬苓、茯苓等藥材來利水。
如果發熱、口渴、脈象快速,可以用石膏、知母、柴胡、黃芩等藥材來清熱。如果氣滯、胸腹脹滿,可以選用砂仁、半夏、木香等藥材來行氣。如果胃中虛寒、脈象遲緩,可以用附子、白朮、乾薑、肉桂等藥材來溫暖脾胃。如果脈象無力、氣虛嚴重,可以使用六君子湯來補氣。沉香磨成粉末服用,可以治療各種呃逆,用薑汁和蜂蜜調服效果更好。
-
胃虛,虛陽上逆: 張仲景的橘皮竹茹湯,方子裡有橘皮、竹茹、人參、甘草、南棗、生薑。
-
肺氣鬱痹: 可以使用鬱金、枇杷葉、豆豉、射干、川貝母、通草等藥材。
這是開解上焦氣機鬱滯,調理陽氣、驅散陰邪的方法,可以和下焦陽虛、濁陰上逆的情況一起參考理解。
-
陽虛濁陰上逆: 可以使用人參、附子、丁香皮、柿蒂、茯苓、乾薑、川椒、代赭石、烏梅、半夏、粳米等藥材。
-
脾腎兩寒陽氣衰竭: 可以使用木香流氣飲煎服,方子裡有當歸、炙甘草、乾薑,或者可以加入肉桂。如果虛寒嚴重可以加入丁香,也可以用理中湯加入丁香、肉桂、附子、肉豆蔻霜、炙甘草、枳實、大黃。
-
食滯呃逆: 可以使用六和中飲,加入木香、乾薑。
陳參說:如果肝腎陰虛,氣從肚臍下方往上衝,這是相火上炎,挾帶著沖氣,可以用大補陰丸來滋補真陰,抑制相火。這是丹溪的治療方法(藥材有黃柏、熟地、豬脊髓、知母、龜板)。
如果陰火往上衝,導致吸氣無法進入胃中,脈象反而逆亂,這是陰中潛伏陽熱,就會引起呃逆。可以用滋腎丸來瀉陰中伏熱,這是東垣的治療方法(藥材有黃柏、知母、肉桂)。
還有人說:人的心胸背部需要依靠上部的清陽之氣舒展開來,才能夠開闊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