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偉

《醫學妙諦》~ 卷上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3)

1. 瘧病章

救逆湯,桂枝,炙草,乾薑,棗子,蜀膝,龍骨,牡蠣,此方去乾薑加白芍可參用

心經瘧久動及其營,必煩渴見紅,宜滋陰法。

肺經瘧久傷及其津,必胃閉肺痹,宜清降法。

陳曰:瘧發久邪必入絡,絡屬血分,汗下兩者未能逐邪。仲景制鱉甲煎丸治絡聚血邪,久則血下,溫瘧例忌足六經藥,如柴葛之類,用桂枝白虎湯主之。古稱三陰大瘧,以肝脾腎三臟之見證為要領。陽瘧之後養胃陰,陰瘧之後理脾陽主之。太陽經行身之背,瘧發背冷不由四肢,是少陰之陽不營太陽。

白話文:

救逆湯,用桂枝、炙甘草、乾薑、紅棗、川牛膝、龍骨、牡蠣這些藥材。這個方子如果把乾薑拿掉,加入白芍也可以參考使用。

如果瘧疾影響到心經太久,使心血運行不順,一定會感到煩躁口渴,甚至出現出血的現象,應該用滋養陰液的方法來治療。

如果瘧疾影響到肺經太久,傷害到肺的津液,一定會導致胃氣不通,肺氣痹阻,應該用清熱降逆的方法來治療。

陳氏說:瘧疾發作太久,邪氣一定會進入絡脈,絡脈是屬於血分的,單靠發汗或攻下都無法驅逐邪氣。張仲景創制了鱉甲煎丸,用來治療絡脈中積聚的血邪,時間久了血邪自然會消退。溫瘧通常忌用足六經的藥物,像是柴胡、葛根之類的,應該用桂枝白虎湯來治療。古人所說的三陰大瘧,主要是觀察肝、脾、腎三個臟腑的病症表現來判斷。陽瘧之後,要注重滋養胃陰;陰瘧之後,要注重調理脾陽。太陽經是循行於背部的,如果瘧疾發作時背部發冷,四肢卻沒有感覺,這是因為少陰的陽氣無法到達太陽經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