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乘六輯,王汝謙補註

《醫宗己任編》~ 王序

回本書目錄

王序

1. 王序

昔范文正公作諸生時,輒以天下為己任。嘗曰:異日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蓋以醫與相,跡雖殊而濟人利物之心則一也。四明高鼓峰先生,由儒而精於醫。其察脈辨症,處方用藥,理解超豁,迥出凡流。一時負盛名,幾如秦越人之聽聲寫形。隨俗為變,嗚乎神矣!晚年輯生平所治驗案若干卷,並繪五行五臟天人一理等圖,名其書曰《己任》。其即文正之心歟?李氏瀕湖著《本草綱目》,徵引古今書籍,最稱繁富,而極精核。茲編已嘗採入。余幼年曾於是書熟讀而玩索之,頗得其要。兵燹以來,藏書灰燼,是編亦蕩然無存。遍覓坊板,竟不可得。嘆曰:先生畢生心血,胥在是書,豈終泯滅無傳耶?余不復睹此書,忽忽三十年。往往臨危殆之症,群醫望而卻走者,輒宗先生法藥之,得生者十居八九。然則余之服膺先生,而先生之有以詔我者,豈偶然哉?一日,兩門人偶於舊書肆中購得此本,歸亟告余。翻閱之下,喜逾獲寶。惜字跡漫漶,語句間有殘缺,爰不辭譾陋,繹其上下文義,妄為補苴。其眉批旁註,則時與門人講論,以暢其奧竅。非敢僭也。同鄉李君象春謂曰:此書誠醫林不可少之書,盍付梓人,以公同好。余因思昔賢著述,顯晦有時。先生以擫息脈血之精,著六門二法之目,不朽自在天壤。獨怪余與是書,忽離忽合,積有歲年,隱然假我復起先生,繼文正以天下為己任之心,而使後世業醫者,皆同此心。卒之劍不掩於豐城,珠仍還於合浦,豈非有數存乎其間耶?書凡八卷,原附《東莊醫案》《西塘感症》,皆法奇而正,旨簡而賅,發前人所未發,足堪嘉惠來茲。校刊既成,志其緣起如此。序云何哉?

光緒十七年秋七月既望旌德鏡堂王汝謙

白話文:

從前范仲淹先生在當學生時,就以治理天下為己任。他曾說:「將來如果不能成為賢明的宰相,就當個好醫生。」這表示醫術和宰相雖然職責不同,但救助世人、造福百姓的心意卻是一樣的。

四明(今浙江寧波)高鼓峰先生,從讀書人轉而精通醫術。他診斷脈象、辨別病症、開立處方、使用藥物,見解獨到、超越常人,一時之間聲名遠播,幾乎就像秦越人(扁鵲)聽聲辨形那樣神奇。他能隨著病患的狀況而靈活應變,真是太神妙了!晚年,他將一生所治療的驗案整理成好幾卷,並繪製五行、五臟與天人合一等概念的圖表,將書命名為《己任》,這不就是和范仲淹先生的心意相同嗎?

李時珍先生寫的《本草綱目》,引用了許多古代和當代的書籍,內容非常豐富、精確。這本書的內容也被高鼓峰先生的醫書採用。我年輕的時候曾仔細研讀這本書,並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秘,獲益良多。但自從兵災戰亂後,我家藏書被燒毀,這本書也消失無蹤。我到處尋找市面上的版本,都找不到,不禁感嘆:「先生一生的心血,都寄託在這本書上,難道就要永遠消失,無法流傳下去嗎?」

我沒能再看到這本書,不知不覺過了三十年。我常常遇到危急的病症,許多醫生束手無策,但我只要運用高先生的治療方法,就能救活十之八九的病人。可見我對高先生的醫術非常信服,而先生的醫術也確實能指導我,這絕非偶然。

有一天,我的兩個學生偶然在舊書店買到這本書,他們趕快拿來給我看。我翻閱之後,高興得像得到珍寶一樣。可惜的是,書上的字跡模糊不清,語句也有些殘缺。因此,我不避諱自己的淺薄,根據書的上下文義,加以推敲、補充。至於書上的眉批和旁注,我則常常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以便深入了解其中的奧秘,絕不敢僭越高先生的本意。

同鄉李象春先生對我說:「這本書確實是醫學界不可或缺的著作,何不將它刊印出來,讓大家共同學習?」我因此想到,古代賢人所寫的著作,有時會顯揚,有時會隱晦。高先生以他精通脈象的知識,歸納出六門二法的綱目,他的學問將永遠流傳在天地之間。只是我與這本書,竟然經歷了離合聚散的曲折,經過多年之後,又冥冥之中藉由我讓高先生的醫學得以復興,這似乎承繼了高先生繼范仲淹先生以天下為己任的心志,希望能使後世從事醫業的人,都能抱持同樣的心意。最終,就像寶劍不會永遠埋沒在豐城,明珠也會回到合浦一樣,難道這一切冥冥之中不都是有定數的嗎?

這本書總共有八卷,原本還附有《東莊醫案》和《西塘感症》,這些醫案都運用了獨特而正確的治療方法,內容簡明扼要,發揮了前人所沒有的見解,足可造福後世。校對刊印完成後,我將這本書的來龍去脈記錄下來。序言就寫到這裡了。

光緒十七年秋季七月十六日,旌德鏡堂王汝謙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