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本草問答》~ 卷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下 (8)

1. 卷下三

問曰:,血屬火,氣屬水。今云熱屬氣分,何以心主熱氣,而又能生血也哉?

答曰:,心在人身,如天之有日,天陽生地火,故陽隧取日而生火,則附於木。心經化液而生血,則歸於肝,所以肝與包絡膽均引相火,而少陰心與腎獨主熱氣也。有相火助熱之證,清用芩連,攻用硝黃,是治熱兼治火也,有如夏既亢熱,又添爐火之狀。又有熱助相火之證,如日曬火山,風揚炬焰之狀,論證者當類推焉,夫以五臟論,則心屬火,以六氣論,則心腎均主陽熱,而火當屬之少陽,可分可合,總宜細辨。

問曰:,天陽生地火,故心生包絡之相火,包絡之血下藏於肝,故肝寄相火,是木火一家之義也。乃包絡與肝,名厥陰經,統稱風氣,不稱相火,而少陽膽與三焦獨言火,君火、相火後世之說,與六氣不合一氣,治之何也?

答曰:,包絡稱相火,乃後世之說,非《內經》本義。《內經》只言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謂相心布化,血脈暢則喜樂。凡人血足則不怯寒,可知血屬熱,氣不專屬火,故肝與包絡不稱相火。惟包絡與三焦通,故三焦之火能合於包絡,肝與膽相連,故曰肝能化火。究竟火氣全歸於膽,乃是從木生出之火,膽系連肝膈,通膜網,即三焦也。膽火之化全在三焦,連網中往來,故膽與三焦同司相火。火逆嘔苦,黃芩為正藥,苦而綠色,故入膽也。柴胡得木氣透達,使火不郁。荷葉亦能清散膽火,象震而味苦故也。青黛色青味苦,清三焦肝膽之火,質輕清,故治喉證。《內經》示二陰一陽結為喉痹,二陰是少陰,主熱,一陽是少陽,主火熱與火結,則為喉痹。故治喉症,總宜祛火而兼清熱也。藍葉治肝膽之火,較青黛之性略沉。海金沙子結葉間,如膽附肝之象,而味苦能清火,故為治砂淋等之要藥。三焦與膽通,惟膽中相火結,三焦之水乃結,此藥以結解結,故治之。五倍子亦子在葉間,而味帶咸故潤降,潤祛肺之痰火。實亦清膽,以其子在葉間也。又清三焦,以三焦根於腎系,五倍子咸又能入腎故也。桑寄生附木而生,象膽附肝,味酸苦得木火之味,能清膽火,治風熱筋脈結等症。膽通三焦之網膜,外連於筋,寄生如藤附木,象人之筋也。龍膽草苦而根多,故主降膽與三焦之火,胡黃連中空,與黃芩均能走膜中空竅,而味極苦,正治相火,故主癆蒸。此與黃連之苦不同,黃連得苦之正味,故入心瀉熱。膽草、胡黃連得苦兼酸之變味,故入肝膽及三焦。夏枯草正秉春少陽之氣而生,至夏則枯,味亦苦,正清肝膽及三焦之火。瘰癧者,頂上筋脈之結也,此草蔓生,象人筋脈,質輕浮走上焦,故治頸上之結,又取自枯,有消耗之義。青蒿色青味苦,正枯肝膽之相火,其節中必生紅蟲,乃感風化而生之蟲也,故青蒿為去風清熱之藥。人之癆蟲,皆肝氣相火相煽而生,假血以成質,故必骨蒸乃生癆蟲。青蒿節以蟲殺蟲,消瘀去蒸,借蟲以攻血,借風氣以散鬱火也。防己味似龍膽而中空,能通膜網故能清三焦相火,以利其水。栝蔞實子有油,而氣烈,包有瓤而味苦,搗爛合用能解膈膜之痰火。山豆根色白味苦,入肺瀉火,蓋以金平木則火不上,而剋金矣,故治喉痛。喉是少陰心與三焦之證,豆根治木火,是治三焦也。馬齒莧葉內有水銀,得金水之性也,味酸氣寒,故能清三焦之火以利水。鯉魚膽、青魚膽以類入肝膽,味苦,又生水中,正得水性,為治肝膽火之正藥。故岩喉目,熊生於山,而毛獸秉風性,膽又極苦,故入肝膽清火而治喉目。地骨皮極厚象人膜,味苦氣寒,故清三焦之火,三焦與膽同司相火,然三焦之根在腎,腎中陽氣上通,亦以三焦為路道,故腎能移熱於三焦。地骨皮入土極深,得土下泉水之氣,故能清腎水中之熱,能瀉命門中熱也。

白話文:

卷下三

問: 血屬性為火,氣屬性為水。現在說熱屬於氣分,那為什麼心主導熱氣,又能產生血呢?

答: 心在人體中,就像天空中的太陽,太陽的陽氣產生地面的火氣。所以陽隧取太陽的能量來產生火,火便依附於木。心經將津液轉化為血液,血液便歸於肝臟。因此,肝臟、包絡、膽都引導相火,而少陰的心與腎則獨自主管熱氣。有相火助長熱的症狀,清熱就用黃芩、黃連,攻下就用芒硝、大黃,這是治療熱同時治療火。就像夏天已經很熱了,又加上爐火一樣。也有熱助長相火的症狀,像太陽照射火山,風助長火炬一樣。研究病症的人應該依此類推。如果從五臟的角度來看,心屬於火;從六氣的角度來看,心和腎都主導陽熱,而火應當歸屬於少陽。這些可以分開,也可以合起來看,總之要仔細辨別。

問: 天陽產生地火,所以心產生包絡的相火,包絡的血向下儲藏在肝臟,所以肝臟寄託相火,這是木火同源的意思。但是包絡和肝臟,都被稱為厥陰經,統稱為風氣,不稱為相火,而少陽膽和三焦卻單獨說火。君火、相火是後世的說法,與六氣不合,應當如何治療呢?

答: 包絡被稱為相火,是後世的說法,並非《黃帝內經》的本意。《黃帝內經》只說膻中是臣使之官,喜樂從這裡產生。意思是心的功能擴散,氣血通暢就會感到喜悅快樂。一般人血足就不會怕冷,可以知道血屬性為熱,氣不完全屬於火。所以肝臟和包絡不被稱為相火。只有包絡與三焦相通,所以三焦的火能與包絡結合。肝臟與膽相連,所以說肝能化火。歸根結底,火氣都歸於膽,是從木中生出的火,膽系連結肝膈,連通膜網,也就是三焦。膽火的變化都在三焦,在網膜中來往,所以膽與三焦共同主管相火。火向上逆行導致嘔吐口苦,黃芩是正藥,苦而且顏色綠色,所以能入膽。柴胡能使木氣疏通,使火氣不鬱積。荷葉也能清散膽火,因為它的象徵是震卦而且味道苦。青黛顏色青色味道苦,能清三焦肝膽的火,質地輕清,所以治療喉嚨疾病。《黃帝內經》指出,二陰一陽結合就會產生喉痹,二陰是指少陰,主熱,一陽是指少陽,主火,熱與火結合就會形成喉痹。所以治療喉嚨的病症,總之要去除火氣同時清熱。藍葉能治療肝膽的火氣,藥性比青黛稍微沉重。海金沙子長在葉子之間,就像膽附在肝臟上,而且味道苦能清火,所以是治療砂淋等病症的重要藥物。三焦與膽相通,只有膽中的相火鬱結,三焦的水才會凝結,此藥物以結解結,所以能治療此類病症。五倍子也是果實長在葉子之間,而且味道帶有鹹味所以能潤降,潤能去除肺的痰火。實際上也是在清膽,因為它的果實長在葉子之間。又能清三焦,因為三焦的根源在腎臟,五倍子味道鹹也能入腎。桑寄生依附於木頭而生,就像膽依附於肝臟,味道酸苦,帶有木火的味道,能清膽火,治療風熱引起的筋脈拘急等症狀。膽通過三焦的網膜,向外連接到筋,寄生如藤蔓附著在木頭上,就像人體的筋。龍膽草味道苦而且根多,所以主要用於降膽和三焦的火,胡黃連中間是空的,與黃芩都能走竄到膜中的空隙,而且味道非常苦,正好能治療相火,所以主要治療虛勞骨蒸。這與黃連的苦味不同,黃連得到苦味的正氣,所以能入心瀉熱。龍膽草、胡黃連得到苦味兼有酸味的變化,所以能入肝膽和三焦。夏枯草正好秉承春季少陽之氣而生,到了夏天就會枯萎,味道也是苦的,正好能清肝膽和三焦的火。瘰癧,是頸部筋脈的結塊,這種草蔓生,就像人體的筋脈,質地輕浮能走向上焦,所以能治療頸部的結塊,而且因為它自己會枯萎,有消耗的作用。青蒿顏色青色味道苦,正好能枯萎肝膽的相火,它的節中一定會生出紅蟲,是被風氣感化而產生的蟲子,所以青蒿是能去風清熱的藥物。人的癆蟲,都是肝氣與相火互相煽動而產生的,借助血液來形成實質,所以一定會骨蒸才能產生癆蟲。青蒿的節有蟲子,能以蟲殺蟲,消散瘀血,去除骨蒸,借用蟲子的力量來攻擊血液,借用風氣來散開鬱結的火氣。防己味道類似龍膽草而且中間是空的,能通達膜網,所以能清三焦的相火,以疏通水分。栝蔞的果實有油,而且氣味猛烈,包有瓤而且味道苦,搗爛合用能解開膈膜的痰火。山豆根顏色白味道苦,能入肺瀉火,因為用金來平息木,火就不會上炎,能剋制金,所以能治療咽喉腫痛。咽喉是少陰心與三焦的病症,山豆根治療木火,實際上是治療三焦。馬齒莧的葉子內有像水銀一樣的物質,得到了金水的屬性,味道酸而且氣味寒冷,所以能清三焦的火氣以疏通水分。鯉魚膽、青魚膽以類相從能入肝膽,味道苦,而且生長在水中,正好得到了水的屬性,是治療肝膽火的正藥。所以治療咽喉和眼睛的疾病。熊生長在山中,而且毛皮動物稟性多風,熊膽又極其苦,所以能入肝膽清火而治療咽喉和眼睛的疾病。地骨皮非常厚,就像人體的膜,味道苦而且氣味寒冷,所以能清三焦的火。三焦與膽共同主管相火,但是三焦的根源在腎,腎中的陽氣上通,也是以三焦為通道,所以腎能將熱傳到三焦。地骨皮深入土中,得到土下泉水之氣,所以能清腎水中的熱,能瀉命門中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