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本草問答》~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卷上五

問曰:飴糖與米酒皆是曲糵所化,何以飴糖甘潤而性不升哉?

答曰:,酒由醞釀自然流出,得氣之化為多,故氣盛而升。飴糖熬煮逼之使出,得氣之化少,故味盛而氣不升。蓋酒得天之氣厚而升,飴得地之味厚而補。仲景建中湯用飴糖正取其補中宮也,觀白乾酒升而不守,飴糖守而不升。米酒能升能守,分別處全在氣味厚薄辨藥性者,貴詳究其理也。

問曰:,芒硝、大黃、巴豆、葶藶、杏仁、枳殼、厚朴、牛膝、苡仁、沉香、降香、鐵落、赭石、檳榔、陳皮等物,皆主降矣。或降而收,或收而散,或降而攻破,或降而滲利,或入血分,或入氣分,又可得而詳歟?

答曰:,凡升者皆得天之氣;凡降者,皆得地之味。故味厚者,其降速;味薄者,其降緩。又合形質論之,則輕重亦有別矣。芒硝本得水氣,然得水中陰凝之性而味鹹,能軟堅下氣分之熱,以其得水之陰味而未得水中之陰氣,故降而不升。且水究屬氣分,故芒硝凝水之味,純得水之陰性而清降氣分之熱,與大黃之入血分究不同也。大黃味苦大寒,是得地火之陰味而色黃,又為火之退氣所發見,故能退火,專下血分之結。以味厚且有烈氣味,既降而氣復助之,故能速下。寒性皆下行,如白芍、射干味能降利,皆以其味苦,與大黃之降下其義一也。大黃苦性更甚,白芍苦性較輕。故白芍只微降,而大黃則降之力大。

問曰:,黃連味苦以守而不走,而大黃獨攻利,此何也?

答曰:,同一苦味,而黃連之質枯而不澤,大黃之質滑潤有汁,故主滑利,又黃連純於苦味而無氣,故守而不走。大黃純於苦味,而又有雄烈之氣,以氣行其苦味,則走而不守,所以與黃連別也。

問曰:,大黃苦寒之性自當下降,而巴豆辛熱之性,宜與大黃相反,何以亦主攻下?而較大黃之性尤為迅速,此又何說?

答曰:,此又以其油滑而主下降,其能降下則是油滑所專主,而非辛熱所專主也。凡食麻油、當歸,皆能滑利下大便,巴豆、蓖麻子皆有油,皆滑利皆能下大便。但麻油不熱,則其行緩不辛,則氣不走竄,故其下大便也緩。蓖麻子味辛氣溫,是有氣以行其油滑之性,故其行速。巴豆之油與麻油、蓖麻同一滑性,而大辛則烈,大熱則悍,以悍烈行其滑利,故剽劫不留也。麻仁亦油滑,而無辛烈之性,故但能潤降不能速下。葶藶亦有油,自能滑利,又有辛味,是與巴豆之辛而有油相似。其味又苦,是又與大黃之苦而滑潤相似。然則葶藶隱寓巴豆、大黃二者之性,故能大瀉肺中之痰飲膿血,性極速降。蓋有大黃、巴豆之兼性,誠猛藥也。恐其太峻,故仲景必以大棗補之,杏仁亦有油,但得苦味而無辛烈之氣,故降而不急。

白話文:

[卷上五]

問:飴糖和米酒都是由曲蘖釀造而成,為什麼飴糖甘甜潤滑,卻不具有上升的特性呢?

答:酒是透過自然發酵釀造而成,得到天地之氣的轉化較多,所以氣盛而上升。飴糖則是經過熬煮逼出水分,得到天地之氣的轉化較少,所以味道濃厚卻不升騰。總而言之,酒獲得天地之氣較多而上升,飴糖獲得地之味較多而滋補。仲景的建中湯使用飴糖,正是取其補益中焦的功效。你看白乾酒上升而不停留在體內,飴糖則停留在體內而不上升。米酒則兼具上升和停留在體內的特性,其區別全在於氣味濃淡的不同,辨別藥性貴在詳盡研究其原理。

問:芒硝、大黃、巴豆、葶藶、杏仁、枳殼、厚朴、牛膝、薏苡仁、沉香、降香、鐵落、赭石、檳榔、陳皮等等,都具有下降的功效。有些下降後又收斂,有些收斂後又散開,有些下降後攻破,有些下降後滲利,有些入血分,有些入氣分,這些作用能詳細說明嗎?

答:凡是上升的藥物都獲得了天之氣;凡是下降的藥物,都獲得了地之味。所以味道濃厚的藥物,下降速度就快;味道清淡的藥物,下降速度就慢。此外,還要結合藥物的形質來論述,輕重也有區別。芒硝本質上獲得了水氣,然而它獲得了水中陰凝的特性而味道鹹,能夠軟化堅硬,下降氣分中的熱邪。因為它只獲得了水的陰味而沒有獲得水中陰氣,所以下降而不上升。而且水最終歸屬於氣分,所以芒硝凝聚水的味道,純粹獲得了水的陰性而清降氣分之熱,和大黃入血分的作用完全不同。大黃味苦大寒,是獲得了地火陰味而顏色發黃,又是火之退氣所表現出來,所以能夠清退火邪,專門瀉下血分中的瘀結。由於味道濃厚且有辛烈之氣,既下降而氣又助其下降,所以能夠迅速瀉下。寒性都向下走,比如白芍、射干味能瀉下,都是因為它們味道苦,與大黃的瀉下作用道理相同。大黃的苦性更甚,白芍的苦性較輕。所以白芍只是輕微下降,而大黃則下降之力很大。

問:黃連味苦而能守而不走竄,而大黃卻能攻瀉通利,這是為什麼?

答:同樣是苦味,但是黃連質地枯燥而不潤澤,大黃質地滑潤多汁,所以主瀉下通利。而且黃連純粹是苦味而沒有氣,所以能守而不走竄。大黃純粹是苦味,卻又有雄烈的氣,以氣來推動其苦味,則走竄而不停留,所以與黃連不同。

問:大黃苦寒的特性當然是下降的,而巴豆辛熱的特性,應該與大黃相反,為什麼也主攻下?而且比大黃的作用更快,這是什麼道理?

答:這又是因為它油滑而主下降,它能下降是油滑的特性所致,而不是辛熱的特性所致。凡是食用麻油、當歸,都能滑利通便,巴豆、蓖麻子都有油,都能滑利通便。但是麻油不熱,則其作用緩慢不辛辣,則氣不走竄,所以它通便緩慢。蓖麻子味辛氣溫,是有氣來推動其油滑的特性,所以它的作用迅速。巴豆的油與麻油、蓖麻子具有相同的滑利特性,而辛辣則烈,溫熱則猛,以猛烈來推動其滑利,所以剽悍迅速不留滯。麻仁也油滑,但是沒有辛辣的特性,所以只能潤滑下降而不能迅速瀉下。葶藶也有油,本身就能滑利,又有辛味,這與巴豆辛辣而油滑相似。它的味道又苦,這又與大黃苦而滑潤相似。所以葶藶隱含了巴豆、大黃兩種藥物的特性,所以能夠大力瀉下肺中的痰飲膿血,作用極其迅速。它兼具大黃、巴豆的特性,是猛烈的藥物。擔心它太峻猛,所以仲景一定用大棗來補益。杏仁也有油,但是只有苦味而沒有辛辣之氣,所以下降而不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