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旨緒余》~ 上卷 (8)
上卷 (8)
1. 二十九、論痰為津液、脾濕所生、亦有因於火、因於虛、因於氣、因於食者、而二陳峻利之劑、不可以概用也
生生子曰:痰者,津液所生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脾虛停濕,則失其健運之常,不能致精於肺,遂而成痰,此脾濕而生痰者也。有陰血不足,陰火上逆,肺受火侮,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此又因陰虛火動而成痰者也。由是知痰之為物,皆脾濕、津液所成明矣。
治痰者,要當察其所來之源,世俗例以二陳統治諸痰,不分寒熱。因於濕者,固亦宜矣。蓋半夏燥脾濕,陳皮利肺氣,茯苓入手太陰利水下行,甘草調和諸性,入脾為使。三味皆燥濕剛悍之劑,使水行氣下,濕去土燥,痰斯殄矣,脾斯健矣;使脾無寒濕,則何以當之?由是知二陳之治痰者,非治痰也,是治痰之因於濕也。至於火刑肺金,不得下降,而用二陳者,此又失之疏也。
白話文:
生生子說:「痰是津液產生的。」《經》書上說:「飲食進入胃,經過消化吸收精華,向上輸送到脾臟,脾氣散發精華,向上歸屬於肺,調節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四處分布,五經同時運行,配合四時五臟陰陽,按照規律運行。」如果脾虛停濕,就會失去正常的運化功能,無法將精華輸送到肺,就會形成痰,這就是脾濕生痰。還有一些人陰血不足,陰火上逆,肺被火氣侵犯,無法清肅下降,導致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這就是陰虛火動生痰。由此可知,痰的形成都是由於脾濕和津液造成的。
治療痰要觀察它的來源。世俗一般用二陳湯治療各種痰,不分寒熱。對於因濕引起的痰,二陳湯固然有效。因為半夏燥脾濕,陳皮利肺氣,茯苓入脾經利水下行,甘草調和各味藥性,輔助脾臟。這四味藥都是燥濕剛悍的藥物,可以使水液運行下降,濕氣去除,脾土乾燥,痰自然消失,脾臟也健壯了。如果脾臟有寒濕,就需要用二陳湯來治療。由此可知,二陳湯治痰,不是直接治痰,而是治療導致痰的濕氣。至於火氣侵犯肺金,導致肺金不能下降,而用二陳湯治療,就失於精確了。
因於火則治火,火降金清,秋令乃行,水無壅遏,痰安從生。丹溪曰:「黃芩治熱痰,假其下火」,正謂此也。若一例而以二陳治之,吾知脾愈燥而火愈動,非惟病不能去,而反增其喉痛聲啞,咳嗽盜汗,煩躁口渴也已。又有食積痰者,飲食過飽則傷脾,脾傷則氣餒,氣餒則濕停,濕停則痰生矣,宜以保和丸類治之。又有氣鬱生痰者,嚴用和云:「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
」是以治痰必先利氣者,謂痰之所從來,皆由七情鬱結,氣道不清,氣積生涎,今利其氣,使鬱結開而氣道暢,抑何痰飲之有?宜七氣湯、越鞠丸之類治之是也。又有風痰者,由表虛皮腠不密,風邪得以乘之,肺氣不利,邪郁為熱,是以濁涕稠黏,治宜散風利氣,如杏仁、枳殼、紫蘇。前胡之類是也。
白話文:
如果病因是火,就要用清火的方法治療,火降金清,正合乎秋季的運作規律,水脈暢通無阻,痰哪裏會產生呢?丹溪先生說:「黃芩治療熱痰,是利用它下火的功效」,這正是這個道理。如果一概而論,用二陳湯治療,我知道脾胃會更加乾燥,火氣更旺,不僅疾病無法消除,反而會加重喉嚨痛、聲音嘶啞、咳嗽、盜汗、煩躁口渴等症狀。還有一些是食物積滯而生痰的,飲食過飽會傷脾,脾胃受傷就會氣虛,氣虛就會濕氣停滯,濕氣停滯就會生痰,這時就應該用保和丸之類的藥物來治療。還有一些是氣鬱生痰的,嚴用和說:「人體的氣道最重要的是暢通,通暢則津液流通,絕不會有痰飲的病患。」所以治療痰症一定要先疏通氣機,因為痰的形成都是由於七情鬱結,氣道不通暢,氣機鬱積而生痰。現在疏通氣機,使鬱結消除,氣道暢通,痰飲又從何而來呢?應該用七氣湯、越鞠丸之類的藥物來治療。還有一些是風痰,這是由於表虛皮毛疏鬆,風邪乘虛而入,肺氣失調,邪氣鬱積化熱,導致痰液稠黏,治療應當散風利氣,像杏仁、枳殼、紫蘇、前胡之類的藥物就是。
有驚痰者,驚則神不守舍,氣亂胸中,清濁相干,脈道壅塞,痰遂生焉。故驚痰者,多生心痛顛疾,以牛黃鎮心丸之類治之是也。有冷痰者,由脾胃虛弱,不能運化精微,氣餒行遲,津液凝滯所致。治宜溫暖脾胃,脾充而津液行矣,如乾薑、白朮之屬是也。又有腎虛不能制火,津液生痰,不能生血者,緣肺主出,腎主納,今腎虛不能納氣歸原,出而不納則積,積而不散則痰生焉。以金匱腎氣丸之類治之是也。
白話文:
驚嚇會導致神志恍惚、心神不寧,氣血運行不順,清濁之氣混雜,脈絡阻塞,於是痰液產生。因此,驚嚇導致的痰症,常伴隨心痛、癲癇等症状,需用牛黃鎮心丸等藥物治療。而脾胃虛弱,無法將精微物質轉化,氣血運行緩慢,津液停滯,也會產生痰液。治療應以溫暖脾胃為重點,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津液就能順利運行,例如乾薑、白朮等藥物。此外,腎虛不能制約心火,津液轉化為痰液,無法生成血液,也是痰症的原因。這是因為肺主宣發,腎主納氣,腎虛則無法將氣納入,導致宣發過度而氣血瘀積,積聚不散就會形成痰。這種情況需用金匱腎氣丸等藥物治療。
內有茯苓、澤瀉,利水下行,使濕去而痰絕;地黃、山萸,補實腎水,水升則火自降,而全收藏之職矣。至於中氣不足,痰因積聚,胃中亦賴所養,不可峻用利藥,恐胃一傷,凶變莫測,宜當溫補,使脾胃充實,痰自流動,如六君子之類是也。此丹溪所以諄諄戒人峻用利藥之失也。
若夫流飲、支飲、伏飲、懸飲、溢飲,積年累月,膠固難治者,當視其形氣何如,或汗、或吐、或下、或熔,隨其所宜,劫而去之,痰去則當補養,務使中氣充實,庶無峻利之失矣,學者亮之。
或曰:丹溪云:「實脾土,燥脾濕,是治痰之本也。」又曰:「二陳湯,一身之痰都管,治痰之要藥也。欲上行,加引上藥;欲下行,加引下藥。」吾子以此言非丹溪語耶?余曰:此蓋指脾胃濕化之痰也。脾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所受氣者也。人之七情居處,不能一一中節,稍有悒鬱,則氣血凝滯,津液不行,痰斯生矣,故丹溪每以實脾土燥脾濕而言也。如「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
白話文:
茯苓和澤瀉能利水下行,去除濕氣,使痰消散;地黃和山萸能補益腎水,水氣上升,則火氣自然下降,達到收藏精氣的作用。但若中氣不足,痰積聚在胃中,需要滋養,不能過於峻利,以免傷及胃氣,造成不可預測的危險,應該溫補脾胃,使其充實,痰自然會流動,像六君子湯之類的藥物就很適合。這就是丹溪先生一再告誡人們不要過度使用利藥的原因。
對於長期積累的流飲、支飲、伏飲、懸飲、溢飲,難以治療,應觀察患者的形氣狀況,例如是否容易出汗、嘔吐、腹瀉或化痰,根據情況選擇藥物,去除痰濕。去除痰濕後,要補養身體,使中氣充實,避免過於峻利。學習者應當明白這個道理。
有人說丹溪先生曾說:「實脾土,燥脾濕,是治痰之本。」又說:「二陳湯,一身之痰都管,治痰之要藥也。欲上行,加引上藥;欲下行,加引下藥。」請問這些是不是丹溪先生的原話?我說這些話是指脾胃濕化引起的痰。脾胃是水穀的匯集之處,五臟六腑都要從這裡得到氣息。人如果七情失調,情緒鬱結,氣血就會凝滯,津液運行不暢,痰就會產生。所以丹溪先生經常強調實脾土燥脾濕的重要性。例如,痰積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使之化解。
痰在四肢,非竹瀝不行。痰在皮裡膜外,非薑汁竹瀝不除。氣虛之人有痰,非竹瀝不開」。又曰:「痰結核在咽喉,燥不得出,以化痰藥加咸能軟堅之味,栝蔞仁、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少佐以朴硝,以薑汁蜜丸噙化」。又曰:「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熱痰。海粉,熱痰能降,濕痰能燥,結痰能軟,頑痰能消。
枳實治痰,能沖牆壁。人中黃能降陰火,而清食積之痰」。又曰:「痰因火盛逆上,治火為先,白朮、黃芩、石膏之類。久病陰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補血制相火,其痰自除」。丹溪未嘗純倚二陳為用矣,以上述治痰之藥,亦不為不多矣,丹溪何嘗固執於此,蓋以意立法耳。醫者貴乎貫通達變則得之,否則何以異於刻舟求劍也。
白話文:
痰停留在四肢,非得用竹瀝才能化解。痰停留在皮肉之間,非得用薑汁和竹瀝才能去除。氣虛的人有痰,非得用竹瀝才能打開。
也有人說:痰結核停留在咽喉,乾燥無法排出,可以用化痰藥加上能軟化堅硬的鹹味藥物,例如栝蔞仁、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少許佐以朴硝,製成薑汁蜜丸含服化開。
也有人說:天花粉非常有效地可以降解上焦的熱痰。海粉可以降熱痰、燥濕痰、軟化結痰、消除頑痰。
枳實治痰,可以衝破痰的阻礙。人中黃可以降陰火,並且可以清食積之痰。
也有人說:痰是因為火盛逆上,治療要以降火為先,可以用白朮、黃芩、石膏等藥物。久病陰火上升,津液化為痰而不化為血,應該補血制火,這樣痰就會自然消失。
丹溪翁從未完全依靠二陳湯,他所使用的治痰藥物也很多,並非固執於一種藥方,而是根據病症隨機應變。醫者應該通達變通,才能取得療效,否則就如同刻舟求劍一樣愚蠢。
2. 三十、咳嗽
生生子曰:古云:咳者,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者,謂有痰而無聲,脾濕動而生痰也。今曰咳嗽者,既有聲而復有痰也。然其病不一,有五臟咳,有六腑咳,有六氣咳,有虛咳,有實咳,有水咳,有火咳,種種不同,用藥亦異。觀古人立方,多所重於肺部,有清肺者,有保肺者,有斂肺者,有瀉肺者,有補肺者。
五者,謂肺屬金而主乎聲者也。惟肺也,外統皮毛,為一身之護衛,內為華蓋,作五臟之至尊,肺受百脈之朝,故病每干於肺,設不幹肺,抑何咳焉?是以治咳必兼於肺。至於清痰降火,流濕潤燥,補腎疏風者,莫明於《丹溪纂要》,條分列治,極為詳盡;但主嗽多,咳少耳。學者宜於是而擴充之,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生生子曰:
古人說:「咳嗽,指的是沒有痰卻有聲音,這是肺氣受傷而無法清淨。」「嗽,指的是有痰卻沒有聲音,這是脾濕氣動而生痰。」
現在我們說「咳嗽」,指的是既有聲音又帶有痰。但咳嗽的病因各不相同,有五臟咳嗽、六腑咳嗽、六氣咳嗽,也有虛咳、實咳、水咳、火咳,種種情況,用藥也各不相同。
觀察古人的藥方,大多重視肺部,有清肺的、保肺的、斂肺的、瀉肺的、補肺的,總共五種。這五種方法,都是因為肺屬金,主管聲音。肺氣外通皮毛,是全身的保護層,內為華蓋,是五臟之主,百脈朝於肺,所以疾病常犯肺。若非肺部出了問題,又怎麼會咳嗽呢?因此治療咳嗽,一定也要兼顧肺部。
至於清痰降火、流濕潤燥、補腎疏風等方法,則以《丹溪纂要》最為詳盡,條理分明,列舉各種治療方法。但書中以治療嗽症居多,咳症較少。學習者應該以此為基礎,加以擴充,就能理解咳嗽的治療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