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醫旨緒余》~ 上卷 (6)

回本書目錄

上卷 (6)

1. 二十三、宗氣營氣衛氣說

生生子曰:宗氣者,為言氣之宗主也,此氣搏於胸中,混混沌沌,人莫得而見其端倪,此其體也。及其行也,肺得之而為呼,腎得之而為吸,營得之而營於中,衛得之而衛於外。胸中,即膻中,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氣之海也。三焦為氣之父,故曰宗氣出於上焦也。

營氣者,為言營運穀氣,入於經隧,達於臟腑,晝夜營周不休,始於手太陰,而終於手太陰,以應刻數焉,故曰營出中焦也。又曰:營是營於中。又曰:營在脈中(世謂營為血者,非也,營氣化而為血耳。中字、非中焦之中,乃經隧中、脈絡中也。《內經·痹論》云:營者,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白話文:

生生子曰:

宗氣,指的是氣的根本、主宰。它在胸中搏動,混混沌沌,人無法看到它的形狀,這就是它的本質。當它運行時,肺得到它而呼出,腎得到它而吸入,營氣得到它而運行於內,衛氣得到它而守護於外。

胸中,也就是膻中,膻中是父母之氣匯聚的地方,是氣的海洋。三焦是氣的父親,所以說宗氣源於上焦。

營氣,指的是運化食物精氣,進入經絡,到達臟腑,晝夜不停地運行,從手太陰經開始,又回到手太陰經,配合著時間的刻數。所以說營氣出自中焦。又說,營氣運行於內。又說,營氣在經脈中。

(世人認為營氣是血,這是錯誤的,營氣變化後才成為血。這裡的“中”,不是指中焦,而是指經絡中、脈絡中。《內經·痹論》說:營氣是水穀的精氣,調和於五臟,散布於六腑,才能進入經脈。)

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終於足太陽,故曰衛出下焦也。又曰:衛是衛於外。又曰:衛在脈外(此外字,亦非純言乎表,蓋言行乎經隧之外也。《內經·痹論篇》云:衛氣者,水穀之悍氣,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生生子曰:人與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氣之流行爾。是氣也,具於身中,名曰宗氣,又曰大氣。經營晝夜,無少間斷,《靈》、《素》載之,而後人莫之言也。後人只知有營衛,而不知營衛無宗氣,曷能獨循於經隧,行呼吸以應息數,而溫分肉哉!此宗氣者,當與營衛並稱,以見三焦上中下皆此氣而為之統宗也。

白話文:

衛氣負責保護全身,溫暖血肉,滋潤肌膚,防止外邪入侵。它起源於足太陽經,運行五十度後回到足太陽經,因此說衛氣出於下焦。又說衛氣是外在的防禦力量,也說衛氣在脈外,不過這裡的「外」並非純粹指表面,而是指流動於經絡之外。經脈論指出,衛氣是水谷精華的強悍之氣,其氣質輕捷滑利,無法進入經脈,因此沿著皮膚、血肉之間運行,溫暖肓膜,散佈於胸腹。逆著衛氣運行就會生病,順著衛氣運行則會痊癒。

生生子說:人與天地,生生不息,都是因為氣的運行。這種氣存在於人體內,稱為宗氣,又叫大氣。它晝夜不停地運作,毫無間斷,《靈樞》、《素問》都有記載,但後人卻不提它。後人只知道有營氣和衛氣,卻不知道營衛氣若無宗氣,就無法獨自沿著經絡運行,呼吸吐納,溫暖血肉。宗氣應當與營氣、衛氣並列,才能說明三焦上中下都是由這種氣統率。

《靈樞經·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中下焦也),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大氣即宗氣,氣海即膻中)。又《邪客篇》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宗氣(上焦),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此出上焦為一隧也)。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此出中焦為一隧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此出下焦為一隧也)」。《營衛生會篇》,「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白話文:

食物進入胃後,精華部分先從胃的兩焦(中下焦)出來滋養五臟,再分為兩路,形成營氣和衛氣。無法運行的氣息會積聚在胸腔,叫做氣海。五穀進入胃後,會分成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和宗氣(上焦)三部分。宗氣積聚在胸腔,從喉嚨出來,貫通心脈,負責呼吸。營氣則滋養津液,注入血管,轉化為血液,供給四肢和五臟六腑,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律運行。衛氣則帶着強健之氣,在四肢、肌肉、皮膚之間流動,從不停歇。白天走陽經,夜晚走陰經,常從足少陰經的部位,流經五臟六腑。營氣源於中焦,衛氣源於下焦。沒有遵循經絡運行的氣息叫做衛氣,沿着經絡運行的精氣叫做營氣。

」講明此三氣者,自秦越人而後,惟四明馬玄臺《難經正義》考究極工。於宗氣,則曰:自夫飲食入胃,其精微之氣積於胸中,謂之宗氣。宗氣會於上焦,即八會之氣會於膻中也。惟此宗氣、主呼吸而行脈道。於營氣,則曰:營氣者,乃陰精之氣也,即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陰也。

此氣行於晝二十五度,行於夜二十五度,始於手太陰,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而行晝行夜,十二經之陰陽皆歷焉,所謂太陰主內者此也。於衛氣,則曰:衛氣者,陽精之氣也,亦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陽也。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復會於足太陽。

白話文:

談到這三種氣,從秦越人之後,只有四明馬玄臺的《難經正義》研究得最為透徹。關於宗氣,指的是食物進入胃後,精華之氣積聚在胸腔,稱為宗氣。宗氣匯聚在上焦,也就是八會之氣匯聚於膻中。宗氣主導呼吸和運行脈絡。至於營氣,則是陰精之氣,由宗氣統攝,如同太極分為陰。

營氣白天走二十五度,晚上也走二十五度,從手太陰開始,走完五十度後又回到手太陰。白天晚上,十二經的陰陽都經過它,這就是說太陰主內的原因。而衛氣則是陽精之氣,同樣由宗氣統攝,如同太極分為陽。白天走陽二十五度,晚上走陰二十五度,從足太陽開始,走完五十度後又回到足太陽。

引《靈樞·歲露篇》曰:「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風府者,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所謂太陽主外者此也。蓋營氣行陽行陰,主晝夜言;衛氣行陰行陽,主陽經陰經言。營氣之行於晝者,陽經中有陰經;行於夜者,陰經中有陽經。故行陰行陽,主晝夜言也。衛氣則晝必止行於陽(行三陽經也),夜必止行於陰(行三陰經也),是陰陽不指晝夜言也。

又謂《靈樞·五十營》等篇,言氣脈流行,自手太陰而始,至足厥陰而終,循環不已,漏水下一百刻,計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推之,則二刻行一度,為一周身也:晝夜共行五十度,則每經各行五十次矣。並未嘗言肺止行寅時,大腸止行卯時。又不思各經長短不同,難以分時註釋。

白話文:

《靈樞·歲露篇》提到,衛氣每天都會在風府穴匯聚。風府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陽維脈的交會點,也就是說太陽經主宰外在。營氣在白天行於陽經、晚上行於陰經,而衛氣則白天行於陽經、晚上行於陰經。白天營氣行於陽經時,陽經中也有陰經;晚上營氣行於陰經時,陰經中也有陽經。所以營氣行陰行陽,主宰白天黑夜。衛氣則白天一定停留在陽經(行三陽經),晚上一定停留在陰經(行三陰經),陰陽不分白天黑夜。

另外,《靈樞·五十營》等篇提到氣脈流行,從手太陰肺經開始,到足厥陰肝經結束,循環不息,一漏水(約一小時)有一百刻,相當於一萬三千五百個呼吸,脈行八百一十丈。推算下來,二刻(約十分鐘)行一度,為一周身。晝夜共行五十度,則每條經脈各行五十次。這些經文中並沒有說肺經只在寅時運行,大腸經只在卯時運行。而且也沒有考慮到各條經脈長短不同,難以用時間來界定。

如果十二經分配十二時,則一時止行一經,何以能八刻之一千八十息,脈行六十四丈八尺,而四度周於身也?又何以能十二時之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而五十度周於身也?所謂一時止行一經者,實理勢之所必無也。以上考正,皆出《靈》、《素》,蓋此公精究經旨,融會脈絡,王冰以下,一人而已,非苦心積累不能也,觀第一難一章,則可以見其概。

惜乎獨於三焦惑於陳無擇之言,未之加察,餘三復之餘,微有慨焉,然終不以寸朽而棄合抱之材也。

白話文:

如果將十二條經脈分配到十二個時辰,那麼每個時辰只運行一條經脈,那怎麼能夠在一刻(15分鐘)的八刻(120分鐘)時間內,脈搏跳動一千八十次,運行六十四丈八尺,並周遍全身四次呢?又怎麼能夠在十二個時辰(12小時)的一萬三千五百次脈搏跳動中,運行八百一十丈,並周遍全身五十次呢?所謂一時止行一經,其實根本就不可能。

以上考證,皆出自《靈樞》、《素問》,可見此公對經絡學說精研至深,對脈絡的運行融會貫通,自王冰之後,無人能及,非經過長時間的苦心積累,不可為也。從第一難第一章就能看出他的精深造詣。

只可惜他獨獨在三焦的論述上,受到陳無擇言論的影響,未能深入探究。我反覆思考之後,不禁感到遺憾,但最終還是不會因為一點瑕疵而否定他的巨大貢獻。

2. 二十四、痢與滯下辯

或有問於余曰:劉河間云:仲景治痢,多用承氣,但與滯下混同立論,而無分別。考之諸方,亦未見其有分治者,抑河間之說不足憑歟?余曰:前人略之也,經雖無明文,然顧名思義可知矣。書曰:夏傷於暑,秋多瘧痢。痢者,利也,通利之義,乃時症也。或從泄瀉而得,或徑大便膿血,蓋秋令氣降,腹中穢積因時下行而痢也。

彼滯下者,滯,是積滯之滯,不因時令,不由泄瀉,而竟裡急後重,垢膩之物頻並而下也,豈可同日語哉。故滯下之症,始得之,多用推陳致新,迎而奪之之法。至於治痢,有用補法者,有用澀法者,有燥濕者,有升提者,有消之者,有溫之者,有分利者,有下之者:然初時不敢遽以藥下之,因時制宜,必審其胃實積固,乃敢推蕩耳。余故云:痢者,兼令氣而言也:滯下者,四時皆有之。

白話文:

或有問於余曰:劉河間云:仲景治痢,多用承氣,但與滯下混同立論,而無分別。考之諸方,亦未見其有分治者,抑河間之說不足憑歟?

有人問我說:劉河間說,張仲景治療痢疾,多用承氣湯,但他把痢疾和滯下混為一談,並沒有區分。翻閱諸方,也沒有看到他針對這兩種病症分開治療的。難道劉河間的說法不可信嗎?

余曰:前人略之也,經雖無明文,然顧名思義可知矣。書曰:夏傷於暑,秋多瘧痢。痢者,利也,通利之義,乃時症也。或從泄瀉而得,或徑大便膿血,蓋秋令氣降,腹中穢積因時下行而痢也。

我說:前人只是略過不提,雖然經書上沒有明文規定,但只要細心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黃帝內經》說:「夏傷於暑,秋多瘧痢。」痢疾,就是「利」,意思是通利排泄,是屬於季節性的病症。有些人是因泄瀉而導致痢疾,有些人則是直接排出膿血便,這是因為秋季氣候下降,腹中積聚的穢物隨著季節變化而下行,導致痢疾。

彼滯下者,滯,是積滯之滯,不因時令,不由泄瀉,而竟裡急後重,垢膩之物頻並而下也,豈可同日語哉。故滯下之症,始得之,多用推陳致新,迎而奪之之法。

滯下則不同,"滯"指的是積滯,與季節無關,也不由泄瀉引起,而是表現為裡急後重,排泄出垢膩之物,這與痢疾完全不同,怎麼能混為一談呢?所以治療滯下症,初期大多使用推陳致新,迎而奪之的方法。

至於治痢,有用補法者,有用澀法者,有燥濕者,有升提者,有消之者,有溫之者,有分利者,有下之者:然初時不敢遽以藥下之,因時制宜,必審其胃實積固,乃敢推蕩耳。余故云:痢者,兼令氣而言也:滯下者,四時皆有之。

至于治疗痢疾,有采用补法、涩法、燥湿法、升提法、消法、温法、分利法、下法等不同方法。但是,初次治疗的时候,不敢轻易使用泻下药物,要根据时间、病情,判断其胃实积固的程度,才能采取推荡之法。所以我说:痢疾是与季节气象相关的病症,而滞下则四季皆有。

名既別,則治法當有徑庭矣。或曰唯。

古謂先水瀉而後膿血者,為脾傳腎,乃賊邪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為腎傳脾,乃微邪易愈。相傳微賊之說,是亦以大概言之也,究竟其說,世亦有先後水瀉膿血,而各有難易者。愚謂先水瀉而後膿血,此脾先虛,而積滯繼至,故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此積滯既去,已無邪矣,故易愈。高明幸察之。

白話文:

既然病症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要有所區別。有人說是的。

古人認為,先出現水瀉後出現膿血,是脾臟傳病至腎臟,屬於邪氣入侵難以治癒;先出現膿血後出現水瀉,是腎臟傳病至脾臟,屬於微弱邪氣容易治癒。相傳這種微弱邪氣的說法,只是概括性的描述,實際上,也有一些先出現水瀉後出現膿血,或者先出現膿血後出現水瀉,但病情難易程度卻不同的案例。我認為,先出現水瀉後出現膿血,是因為脾臟先虛弱,導致積滯後續產生,因此難以治癒;先出現膿血後出現水瀉,是因為積滯已去除,沒有邪氣了,所以容易治癒。希望高明之人能明察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