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旨緒余》~ 上卷 (6)
上卷 (6)
1. 二十三、宗氣營氣衛氣說
生生子曰:宗氣者,為言氣之宗主也,此氣搏於胸中,混混沌沌,人莫得而見其端倪,此其體也。及其行也,肺得之而為呼,腎得之而為吸,營得之而營於中,衛得之而衛於外。胸中,即膻中,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氣之海也。三焦為氣之父,故曰宗氣出於上焦也。
營氣者,為言營運穀氣,入於經隧,達於臟腑,晝夜營周不休,始於手太陰,而終於手太陰,以應刻數焉,故曰營出中焦也。又曰:營是營於中。又曰:營在脈中(世謂營為血者,非也,營氣化而為血耳。中字、非中焦之中,乃經隧中、脈絡中也。《內經·痹論》云:營者,水穀之精氣,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終於足太陽,故曰衛出下焦也。又曰:衛是衛於外。又曰:衛在脈外(此外字,亦非純言乎表,蓋言行乎經隧之外也。《內經·痹論篇》云:衛氣者,水穀之悍氣,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
生生子曰:人與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氣之流行爾。是氣也,具於身中,名曰宗氣,又曰大氣。經營晝夜,無少間斷,《靈》、《素》載之,而後人莫之言也。後人只知有營衛,而不知營衛無宗氣,曷能獨循於經隧,行呼吸以應息數,而溫分肉哉!此宗氣者,當與營衛並稱,以見三焦上中下皆此氣而為之統宗也。
《靈樞經·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中下焦也),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大氣即宗氣,氣海即膻中)。又《邪客篇》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下焦)、津液(中焦)、宗氣(上焦),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此出上焦為一隧也)。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此出中焦為一隧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此出下焦為一隧也)」。《營衛生會篇》,「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講明此三氣者,自秦越人而後,惟四明馬玄臺《難經正義》考究極工。於宗氣,則曰:自夫飲食入胃,其精微之氣積於胸中,謂之宗氣。宗氣會於上焦,即八會之氣會於膻中也。惟此宗氣、主呼吸而行脈道。於營氣,則曰:營氣者,乃陰精之氣也,即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陰也。
此氣行於晝二十五度,行於夜二十五度,始於手太陰,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而行晝行夜,十二經之陰陽皆歷焉,所謂太陰主內者此也。於衛氣,則曰:衛氣者,陽精之氣也,亦宗氣之所統,猶太極之分而為陽也。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始於足太陽,五十度而復會於足太陽。
引《靈樞·歲露篇》曰:「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風府者,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所謂太陽主外者此也。蓋營氣行陽行陰,主晝夜言;衛氣行陰行陽,主陽經陰經言。營氣之行於晝者,陽經中有陰經;行於夜者,陰經中有陽經。故行陰行陽,主晝夜言也。衛氣則晝必止行於陽(行三陽經也),夜必止行於陰(行三陰經也),是陰陽不指晝夜言也。
又謂《靈樞·五十營》等篇,言氣脈流行,自手太陰而始,至足厥陰而終,循環不已,漏水下一百刻,計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推之,則二刻行一度,為一周身也:晝夜共行五十度,則每經各行五十次矣。並未嘗言肺止行寅時,大腸止行卯時。又不思各經長短不同,難以分時註釋。
如果十二經分配十二時,則一時止行一經,何以能八刻之一千八十息,脈行六十四丈八尺,而四度周於身也?又何以能十二時之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而五十度周於身也?所謂一時止行一經者,實理勢之所必無也。以上考正,皆出《靈》、《素》,蓋此公精究經旨,融會脈絡,王冰以下,一人而已,非苦心積累不能也,觀第一難一章,則可以見其概。
惜乎獨於三焦惑於陳無擇之言,未之加察,餘三復之餘,微有慨焉,然終不以寸朽而棄合抱之材也。
2. 二十四、痢與滯下辯
或有問於余曰:劉河間云:仲景治痢,多用承氣,但與滯下混同立論,而無分別。考之諸方,亦未見其有分治者,抑河間之說不足憑歟?余曰:前人略之也,經雖無明文,然顧名思義可知矣。書曰:夏傷於暑,秋多瘧痢。痢者,利也,通利之義,乃時症也。或從泄瀉而得,或徑大便膿血,蓋秋令氣降,腹中穢積因時下行而痢也。
彼滯下者,滯,是積滯之滯,不因時令,不由泄瀉,而竟裡急後重,垢膩之物頻並而下也,豈可同日語哉。故滯下之症,始得之,多用推陳致新,迎而奪之之法。至於治痢,有用補法者,有用澀法者,有燥濕者,有升提者,有消之者,有溫之者,有分利者,有下之者:然初時不敢遽以藥下之,因時制宜,必審其胃實積固,乃敢推蕩耳。余故云:痢者,兼令氣而言也:滯下者,四時皆有之。
名既別,則治法當有徑庭矣。或曰唯。
古謂先水瀉而後膿血者,為脾傳腎,乃賊邪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為腎傳脾,乃微邪易愈。相傳微賊之說,是亦以大概言之也,究竟其說,世亦有先後水瀉膿血,而各有難易者。愚謂先水瀉而後膿血,此脾先虛,而積滯繼至,故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此積滯既去,已無邪矣,故易愈。高明幸察之。
白話文:
有人問我說:「劉河間認為,張仲景治療痢疾,常常使用承氣湯這類的瀉藥,但他把痢疾和滯下這兩種病混在一起討論,沒有加以區分。查閱其他醫方的記載,也沒看到有把這兩種病分開治療的,難道河間的說法不可靠嗎?」
我說:「這是前人疏忽了。雖然經典沒有明確記載,但從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了。《黃帝內經》說:『夏天受暑邪侵襲,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和痢疾。』痢疾的『痢』,是通利的意思,代表排泄通暢,是屬於時令性的疾病。有的是從腹瀉轉變而來,有的是直接大便排出膿血。這是因為秋天氣機下降,腹內的污穢堆積,順著時令往下排出而形成痢疾。」
「而滯下,『滯』是停滯的意思,它不是因為時令而發病,也不是從腹瀉轉變而來,而是直接出現裡急後重,以及黏膩污穢的糞便頻繁排出。這兩者怎麼可以混為一談呢?所以,滯下這種病剛開始發作時,多用推陳致新的方法,也就是用藥物來促使停滯的東西排出。至於治療痢疾,有時候會用補法,有時候會用收澀的方法,有時候會用燥濕的方法,有時候會用升提的方法,有時候會用消導的方法,有時候會用溫熱的方法,有時候會用分利的方法,有時候會用攻下的方法。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不能馬上就使用瀉藥,必須根據病情的變化來決定。一定要確定病人的腸胃積滯嚴重,才可以考慮使用瀉藥。所以我說,痢疾通常和時令氣候有關,而滯下則是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生。」
「既然病名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會有差異。」那人回答說:「您說的是。」
古人說,先腹瀉然後才排出膿血,這是脾臟的病邪傳到腎臟,屬於病情較重的病症,很難治癒。而先排出膿血然後才腹瀉,這是腎臟的病邪傳到脾臟,屬於病情較輕的病症,容易治癒。這種關於病情輕重的說法,也只是大概而言。事實上,有些病人不論先後出現腹瀉或膿血,病情都有難易之分。我認為,先腹瀉然後才排出膿血,是因為脾臟先虛弱,然後積滯跟著產生,所以難以治癒。而先排出膿血然後才腹瀉,是因為積滯已經排出,邪氣已經消除,所以容易治癒。希望您能夠仔細觀察這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