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醫旨緒余》~ 下卷 (6)

回本書目錄

下卷 (6)

1. 六十一、《難經本義》十八難圖注辯

十八難秦越人曰:「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

」滑伯仁注曰:手太陰陽明金,下生足太陽少陰水,水性下流,故居下部;足少陰太陽水,生足厥陰少陽木,木生手少陰太陽火及手心主火,火炎上行,是為上部;,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居中部,復生肺金,此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觀十八難所列之圖,乃以手厥陰心主火與手少陽三焦火分診在下部右尺,圖與注自相背戾,後人翕然宗之,不復查考。且經文只雲手之太陰陽明,足之太陽少陰,為上下部,言肺高而腎下,子母相望之意。

白話文:

秦越人認為,手太陰肺金生足少陰腎水,水性向下流動,故位於下部;足厥陰肝木生手太陽小腸火與手心三焦火,火性向上燃燒,故位於上部;手心三焦火生足太陰脾土,土居中,故位於中部。

滑伯仁注釋說,手太陰肺金生足太陽膀胱水,水性向下流動,故居下部;足少陰腎水生足厥陰肝木,木生手少陰心火及手心三焦火,火性向上燃燒,是為上部;火生足太陰脾土,土居中部,又生肺金,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環。

但十八難圖中卻將手厥陰心火與手少陽三焦火分診在下部右側尺脈,與滑伯仁的注釋相矛盾。後人盲目信從,沒有再深入考證。實際上,經文只提到手太陰肺金、足太陽腎水位於上下部,意指肺部位置高於腎臟,子母相望,並無其他意涵。

按《脈經》以心肺合於上焦,脾胃肝膽合於中焦,腎膀胱合於下焦,兩尺分診兩腎,無手厥陰少陽之語。《千金方》診法與《脈經》同。顧《靈蘭秘典篇》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啟玄子注曰:「膻中在胸中兩乳間,為心君播宣教令,氣布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

」《脈要精微論》以左寸之外候心,內以候膻中,膻中為十二臟之一,以其無形,與心肺並居胸中,故診附焉。《本義》此圖,恐未必是伯仁之意,豈有自相矛盾哉?此必後人泥《脈訣》「右肺大腸脾胃命」之說,而以此圖牽合,因土居中部,乃以火居下部,生中土也。獨不思手太陽少陰之火,復何所生耶?智者自能辯之。

白話文:

根據《脈經》,心肺屬於上焦,脾胃肝膽屬於中焦,腎膀胱屬於下焦,兩尺分診兩腎,沒有手厥陰少陽的說法。《千金方》的診法與《脈經》相同。然而,根據《靈蘭秘典篇》的說法,膻中是「臣使之官」,喜樂之情由此而生。啟玄子註解說,膻中位於胸部兩乳之間,是心君播宣教令的地方,氣布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此而生。《脈要精微論》認為,左寸之外候心,內以候膻中,膻中是十二臟之一,由於無形,與心肺並居胸中,所以診斷時附帶觀察。但是《本義》認為,這幅圖可能不是伯仁的本意,怎麼會自相矛盾呢?這一定是後人拘泥於《脈訣》「右肺大腸脾胃命」的說法,以此圖來牽強附會,因為土居中部,而以火居下部,生中土。難道他們沒有想過手太陽少陰之火,又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嗎?聰明人自然能辨別真偽。

按何一陽《醫學統宗》有云:《圖注難經》,乃四明張世賢襲取紀天錫、袁坤厚、虞庶舊章,斷簡殘文,淺附已意,欺為新撰,維揚運司梓行,失旨處頗多,然則《難經本義》之圖注,實張世賢之集者,後人增附梓焉,非滑氏之筆明矣。

白話文:

根據何一陽的《醫學統宗》記載:

《圖注難經》是由四明人張世賢,沿襲紀天錫、袁坤厚、虞庶等人的舊章,將一些殘缺不全的古籍片段,加上自己的理解,拼湊而成,並冒充新撰,由揚州運司出版。其中錯誤的地方不少。

因此,《難經本義》中的圖注,其實是張世賢彙集的成果,後來有人增補並出版,并非滑氏所作,这一点十分明确。

2. 六十二、《難經》肺金肝木浮沉說

三十三難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答詞以五音剛柔吸受云云,是啟後學要識五行造化之妙,而注者又以長生臨官帝旺為言,而不就肝肺上究竟其說,似訓釋太深,玄之又玄者也。物物具五行,如注所云,心脾腎得水皆沉,不知又當何解。

據愚見,不若平平講去,亦自明暢,且又開發後學,陰陽相感之義,雖不明言,而理實寓焉。蓋肺雖屬金,而位處膈上,行陽道多,且其經為手太陰,主乎氣。以體而言,金也;以用而言,氣也。而又屬手經,故浮。肺熟則手經之氣去,而金之體獨存,故熟則沉也。肝雖屬木,而位處膈下,行陰道多,且其經為足厥陰,主乎血。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提到“三十三難”的一個問題:肝屬木,顏色青,像木;肺屬金,顏色白,像金。為什麼肝遇水會沉,木遇水會浮;肺遇水會浮,金遇水會沉呢?解答說這是五行生克的道理,但有些註解卻用長生、臨官、帝旺等術語來解釋,反而讓人摸不著頭緒。其他臟器如心、脾、腎遇水也都沉,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我的看法是,不如用簡單明瞭的方式來解釋,就能讓後學更容易理解。雖然沒有明說,但其中蘊含著陰陽相感的重要道理。肺雖然屬於金,但位於膈膜之上,走陽氣的路徑較多,而且肺經是手太陰經,掌管氣。從本質上來說,它屬於金;但從功能上來說,它屬於氣。再加上它屬於手經,所以會浮。當肺成熟時,手經的氣散去,只剩下金的本質,所以成熟時就會沉。肝雖然屬於木,但位於膈膜之下,走陰氣的路徑較多,而且肝經是足厥陰經,掌管血。

以體而言,木也;以用而言,血也。而又屬足經,故沉。肝熟則足經之血去,而木之體獨存,故熟則浮也。返本之義也。臨官帝旺之說,微覺牽合,學者詳之。

白話文:

從身體的角度來看,肝臟屬於「木」;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它與血液有關。而且,肝臟位於腳部的經絡上,因此它的脈象會比較深沈。當肝臟的功能正常,血液運行順利時,腳部的經絡脈象會比較沈;反之,如果肝臟過熟,血液被消耗,腳部的經絡脈象就會變得較為浮現。這反映了中醫理論中的「返本」原則。關於「臨官帝旺」的說法,有時候會讓人感到有些牽強,學者們可以細心研究。

3. 六十三、《難經》七十五難金不得平木「不」字辯

生生子曰:七十五難云:「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云云,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滑伯仁曰:「不」字疑衍。四明陳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曰橫。《內經》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

」木實金虛,是木橫而凌金,侮所不勝也。木實本以金平之,然以其氣正強而橫,金平之則兩不相伏而戰,戰則實者亦傷,虛者亦敗。金虛本資氣於土,然其時土亦受制,未足以資之。故取水為金之子,又為木之母,於是瀉火補水,使水勝火,則火餒而取氣於木,木乃減而不復實,水為木母,此母能令子虛也。木既不實,其氣乃平,平則金免木凌,而不復虛,水為金子,此子能令母實也。

白話文:

生生子說:「《難經》中提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所以要瀉火補水,目的是讓金不至於被木所克制。《難經》還說:‘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這就是這個道理。」滑伯仁認為:「不」字可能是多出來的。四明陳氏說:仲景說:木克金,叫做橫。《內經》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木實金虛,就是木橫行凌駕金,侮辱所不克制之物。木實本應由金來克制,然而因為木的氣正強而橫行,金克制它則兩者都不服輸而發生衝突,衝突就會導致實者受傷,虛者失敗。金虛原本依靠土的氣來滋養,但當時土也被木所克制,還不足以滋養金。因此,取水,因為水是金之子,又是木之母,於是瀉火補水,讓水克制火,火就會衰弱而從木中取氣,木就會減少而不再實,水是木之母,這個母親就能讓兒子虛弱。木不再實,其氣就平緩,平緩了金就能免受木的凌駕,就不會再虛弱,水是金之子,這個兒子就能讓母親充實。

所謂金不得平木,不得徑以金平其木,必瀉火補水而旁治之,使木金之氣自然而平耳。而滑伯仁又曰:陳氏之說,亦自有理,但為「不」之一字纏擾,牽強費辭,不若直以「不」字為衍文爾。余曰:「不」字非衍,《難經》所謂不者,乃姑息之謂,不徑以金平木,故有瀉火補水之治,觀越人謂「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更」字與「不」字,乃一篇之大關鍵也。

此更字與二十難更相乘,更相伏「更」字義同,謂互相平制,不直令金以平木也。觀仲景木行乘金曰橫之「橫」字,則知金非等閒之虛,即驟補之,猶未能自保,況欲令其得平木乎?彼金之得平木,乃以五行順相平者言也,此以五行更相平者言也。「更」與「順」,自當有別,不然,越人何不徑云補金,使得平木,而乃曰「瀉南方,補北方」哉。

白話文:

金克木,但不能直接用金來制衡木,必須瀉火補水,從側面治療,讓木和金的氣息自然平衡。滑伯仁認為陳氏的說法也有道理,但因為一個「不」字而显得牽強,不如直接把「不」字當作多餘的字。我認為「不」字並非多餘,《難經》中所謂的「不」,指的是姑息,不直接用金來制衡木,所以才有瀉火補水的方法。越人說:「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更」字和「不」字是整篇文章的关键。

這個「更」字和《二十難》中的「更」字含义相同,指的是互相制衡,而不是直接用金來平木。仲景說木行乘金叫做「橫」,說明金并非虛弱無力,即使快速補金,也未必能保住自己,更別說想用它來制衡木了。金能制衡木,指的是五行相生相克的自然平衡,而這裡指的是五行互相制衡的平衡。「更」和「順」的意義不同,否則越人為什麼不直接說補金來制衡木,而要說「瀉南方,補北方」呢?

越人之微意,正欲瀉火以泄木之餘,補水以實金之虛,五行遞相濟養,更互克伐,子為母復仇之義,故曰「欲令金不得平木」也。此圍魏救韓之意,不平之平,乃所以平也。陳氏訓不字誠是,但於更字仍欠發明,故未免啟後人之疑,醫道如伯仁,亦可謂精詣矣,乃以不字為衍文,余又不知其何見也。

白話文:

越人想用瀉火的方式來消除木氣過盛,並補充水分來補足金氣不足,五行互相滋養、互相克制,子代為母報仇,所以說「想要金氣不克制木氣」。這是圍魏救趙的策略,不平則平,才是真正的平。陳氏解釋「不」字確實正確,但對於「更」字還沒有完全說明,難免會讓後人產生疑問。醫道就像伯仁一樣精妙,竟然把「不」字當作衍文,我實在不知道他有什麼見解。

4. 六十四、《難經》八十一難篇「是病」二字辯

生生子曰:八十一難云:「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云云,彼注《難經》者,謂「是病」二字,非誤即衍。愚謂二字,非誤亦非衍,蓋答辭也。言此是病之虛,而非寸口脈也。

與夫子答子路曰:「然有是言也」一類,皆答問文法爾。經書中多有之,窮經者,能以意逆志而玩其辭,斯得之矣。

白話文:

生生子說:「八十一難中說道:『經書上說無實則實,有虛則虛,減少不足而增加有餘。這是指寸口脈嗎?還是指病人本身就有虛實嗎?如何減損或增益呢?』」

他說:「這指的是病人本身的虛實,而不是指寸口脈。」

那些註解《難經》的人,認為「是病」兩個字,不是錯誤就是多餘。

我認為這兩個字既不是錯誤,也不是多餘,而是回答的語氣。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是指病人本身的虛,而不是指寸口脈。

就像孔子回答子路說:「然有是言也。」一樣,都是回答問題的文法。經書中有很多這種例子,精通經書的人,能夠逆著文字推測作者的意圖,才能真正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