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醫旨緒余》~ 下卷 (4)

回本書目錄

下卷 (4)

1. 五十六、《洗冤錄》驗胎法

又五臟論有稱耆婆者云: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全,五月筋骨成,六月毛髮生,七月動右手於母腹左,八月動左手於母腹右,九月三轉身,十月滿足生。若驗得未成形象,只念所墮胎作血肉一片、或一塊,若經日壞爛,多化為水。若所墮胎已成形象者,謂頭、腦、口、眼、耳、鼻、手、腳、指甲等全,亦有臍帶之類。

若胎在母腹中被驚而死,其胎下系紫黑色,血蔭軟弱。若生下腹外死者,其屍系淡紅赤色,胞衣白,卻無紫黑色,極易驗也。

白話文:

據說,古代有一位名叫耆婆的醫學家認為:懷孕一月時胎兒如珠露般,二月時形狀像桃花,三月時男女開始分化,四月時形狀完整,五月時筋骨形成,六月時毛髮生長。七月時胎兒會用右手在母親的左腹部活動,八月時會用左手在母親的右腹部活動,九月時會在子宮裡翻轉三次,十月時胎兒就成熟了。

如果檢查發現胎兒還未成形,只是血肉一片或一塊,經日後就會腐爛成水。如果胎兒已經成形,就會有頭、腦、口、眼、耳、鼻、手、腳、指甲等,還有臍帶之類。

如果胎兒在母親腹中因受驚而死,胎兒的臍帶呈紫黑色,血液也軟弱無力。如果胎兒出生後才在腹部外死亡,屍體呈淡紅赤色,胎盤是白色的,沒有紫黑色的現象,很容易辨別。

2. 五十七、人身內景說

咽之與喉有二竅,前後不同,喉在前,咽在後。咽則因物而咽,以應地氣。而為胃之系,下連胃管,為水穀之道路。自咽而入於胃,胃主腐熟水穀。其水穀精悍之氣,自胃之上口,出於賁門,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氣行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沖和百脈,頤養神氣,利關節,通九竅,滋志意者也。

其滓穢,則自胃之下口,入於幽門,傳於小腸,自小腸下口,至於大腸上口,大小二腸相會為闌門;闌門者,闌約水穀以分別也。其水則滲灌入於膀胱,膀胱者,胞之室也,胞虛受水,而為藏水之室家也。其濁穢入於大腸,大腸一名迴腸,以其回屈而受小腸之濁穢也。喉主出納,以應天氣。

白話文:

咽喉有兩個開口,位置不同,喉在前面,咽在後面。咽喉會隨著食物的吞咽而運動,與地氣相呼應。咽喉是胃的通道,向下連接到胃管,是水穀進出的路徑。食物從咽喉進入胃,胃負責消化食物。食物的精華之氣,從胃的上口賁門出來,傳輸到脾臟,脾臟散發精氣,向上歸於心臟,滋養血管,血管氣血流通,氣血歸於肺臟。肺臟統管全身血管,將精氣輸送到皮膚毛髮,毛髮血管匯聚精氣,氣血運行於臟腑,臟腑精氣充盈,留存於四臟,調和百脈,滋養精神,潤滑關節,暢通九竅,滋養志意。

食物的殘渣,則從胃的下口幽門進入小腸,從小腸的下口進入大腸的上口,大小腸交匯處稱為闌門,闌門負責控制水穀的分別。水液則滲入膀胱,膀胱是儲藏水的器官,膀胱容量有限,負責儲藏水液。食物的濁穢則進入大腸,大腸又稱迴腸,因為它彎曲回繞,接收小腸的濁穢。喉嚨負責呼吸,與天氣相呼應。

而為肺之系,下接肺經,為喘息之道路,自喉嚨而通於肺,肺下無竅而有空,行列分布。諸藏清濁之氣,以為氣管。大腸為肺之府,肺色白,故大腸為白腸。主傳送濁穢之氣下行,而不使上干於心肺,所謂傳瀉行道之府也。肺之下有心,心系有二,一則上與肺相通,一則自肺葉曲折向後,並脊膂細絡相連,貫脊通髓,而與腎系相通。小腸為心之腑,心色赤,故小腸為赤腸。

主引心火濁氣下行,而不使上干於華蓋,所謂容受之府也。蓋心通五臟系,而為五臟之主。有膈膜遮蔽濁氣,不得上熏於心,所以真心不受邪凌犯;其所以致病者,心包絡耳。心包絡是心上漫脂之外有細筋如絲,與心肺相連者是也。心包絡經自膻中散布,絡繞於三焦;三焦其氣通灌十二經絡,上下往來,無有休息,自與心包絡配合為表裡,故俱有名而無合應。脾系在膈下,著右脅,上與胃膜相連。

白話文:

肺部有連接的管道,向下連接到肺經,是喘息的通道,從喉嚨一直通到肺部。肺部下方沒有孔洞,卻是空空的,排列成行,分布著許多器官。各種臟器清濁的氣息,都匯聚在這裡,形成氣管。大腸是肺部的府庫,肺部顏色白,所以大腸是白色的。大腸主要負責傳送濁氣向下,防止濁氣向上影響心肺,可以說是傳輸排泄的府庫。肺部下方有心臟,心臟的連接管道有兩個,一個向上與肺部相通,另一個從肺葉蜿蜒向後,與脊椎的細小血管相連,貫穿脊椎,通到骨髓,並與腎臟的連接管道相通。小腸是心臟的腑臟,心臟顏色紅,所以小腸是紅色的。

小腸主要負責引導心火濁氣向下,防止濁氣向上影響腦部,可以說是容納的府庫。心臟與五臟相通,是五臟的主宰。有一層隔膜阻擋濁氣,防止濁氣向上熏蒸心臟,所以心臟不受邪氣侵犯。心臟生病的原因,是因為心包絡。心包絡是指心臟外層包覆著一層薄薄的脂肪,上面有細小的筋絡,像絲線一樣,與心肺相連。心包絡經脈從膻中穴散布出去,環繞著三焦;三焦的氣息流通貫穿十二經絡,上下往返,不停歇,與心包絡相互配合,形成表裡關係,所以都各有名稱,卻沒有相互對應的關係。脾臟的連接管道位於隔膜下方,靠近右肋,向上與胃膜相連。

胃為脾之府,脾色黃,故胃為黃腸。而為水穀之府也。肝系在心肺下,著左脅,上貫膈,入肺中,與膈膜相連。而膽在肝短葉之間。膽為肝之府,肝色青,故膽為青腸。而為清淨之府也。腎與臍對,形如石卵,而曲附脊膂,有繫上通於心,所謂坎離相感,水火升降者此也。膀胱為腎之府,腎色黑,故膀胱為黑腸。

而為津液之府也。

白話文:

胃是脾的消化器官,脾的顏色是黃色,所以胃也稱為黃腸,負責消化水穀。肝臟位於心肺下方,在左邊肋骨下方,向上穿過橫膈膜,進入肺部,與橫膈膜相連。膽囊位於肝臟短葉之間。膽囊是肝臟的消化器官,肝臟的顏色是青色,所以膽囊也稱為青腸,負責儲存和分泌膽汁,保持身體清淨。腎臟與肚臍相對,形狀像石頭一樣,彎曲著附著在脊柱上,有一條管道向上連通心臟,這就是「坎離相感,水火升降」的道理。膀胱是腎臟的儲液器官,腎臟的顏色是黑色,所以膀胱也稱為黑腸,負責儲存和排出體內的津液。

3. 五十八、不執方說

余屈首受醫,日惟有事於《素》、《難》、《病源》、《病機》、《甲乙》等書,俯而誦,仰而思,希心融貫前哲秘旨而未逮也。若彼《局方》《袖珍》《惠濟》等集,間用之參考,而不敢執泥。至臨症,務虛心察受病之因,始敢投劑,亦未嘗執方以合病。

以故執方之夫,往往見而駭之議之,謂如上方書之傳,簡易捷徑,大有便於後學,《素》、《難》諸書,固雲精妙,乃渙漫艱深,力難究竟,鬍子好難惡易,性與人殊?且子診病用藥,類與方書懸異,有病同而劑異,有終始用一法而不殊,有三五變其方而不執,輒亦投劑獲效,此遵何道哉?或方書不足憑,而他有秘授歟,奚與諸醫殊致也。余曰:嘻!醫何容易談哉。

白話文:

我低頭受教於名醫,每日只專注於《素問》、《難經》、《病源》、《病機》、《甲乙經》等經典書籍,俯首誦讀,仰頭思考,希望能夠融會貫通前賢的醫學精髓,但始終未能完全領悟。至於那些《局方》、《袖珍方》、《惠濟方》等醫方集,偶爾拿來參考,卻不敢拘泥於方書。

面對病人時,我務必虛心觀察病因,才敢開藥,也不曾執著於方書來對症下藥。

因此,那些執著於方書的醫生,常看到我的做法就感到驚訝,議論紛紛,認為我應該遵循前輩傳承的醫方,走捷徑,這樣對後學更容易。他們說,《素問》、《難經》等書固然精妙,但內容浩瀚深奧,難以完全理解,何必捨易取難呢?性情不同,喜好也不同,何必強求呢?而且,你診病用藥,跟方書大相逕庭,有些病症相同卻用不同的藥方,有些病人始終用一種方法治療,有些病人卻三五次變換藥方,卻都能藥到病除,這是遵循什麼道理呢?難道方書不足為憑,你另有秘傳嗎?為什麼跟其他醫生如此不同呢?

我說:唉!醫學之道豈是容易談論的?

人之死生,關於呼吸間,余何敢師心自用,而巇嶮為也,古稱用藥如用兵,然齊步伐,肅部伍,坐作進退,刺殺攻擊,一定而不亂者,法也,胡可廢也。乃若知己知彼,置伏設奇,臨變不測,其運用妙於一心。藥之君臣佐使,味之甘苦寒涼,方之丸散湯引,著於載籍者,法也。

察病之寒熱虛實,感之臟腑表裡,所以君臣佐使,甘苦寒涼,補瀉而丸散湯引者,不廢方,亦可不執方也。故按圖用兵而不達變者,以卒與敵,執方治病而不察因者,未有能生人者也。

雖然,不執方而又合法,亦匪易臻也,脫非生平融通《素》、《難》、《本草》,仲景、潔古、守真、東垣、丹溪諸書,不可以語此秘密,醫何容易談也!子徒以方書為捷徑,蓋亦未求之上古乎,上古之世無方,《扁鵲傳》載長桑君以禁方相授受,亦不載曰何方。春秋時秦緩醫和,漢淳于公輩,以醫名天下,亦未嘗有方傳也。

白話文:

人活著還是死去,都掌握在呼吸之間,我怎麼敢自以為是,冒險犯難呢?古人說用藥如同用兵,要步調一致,組織嚴密,坐立進退、攻防刺殺,都要有規律,不能混亂,這就是法度,怎麼可以拋棄呢?就像了解自己了解敵人,埋伏設奇,應變無常,運用自如,全憑心意。藥材的君臣佐使,藥味的甘苦寒涼,藥方的丸散湯引,這些都記載在書籍裡,是法度。

觀察病情的寒熱虛實,感受的臟腑表裡,因此才有了君臣佐使、甘苦寒涼,補瀉以及丸散湯引等方劑,不能拋棄法度,但也不能拘泥於法度。就像按圖作戰卻不懂得變通,就會被敵人打敗一樣,執著於方劑治療疾病卻不觀察病因,就無法救活病人。

雖然不拘泥於法度卻又要合乎法度,也並不容易做到,除非你平時精通《素問》、《難經》、《本草經》,並且深入研讀仲景、潔古、守真、東垣、丹溪等人的著作,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秘,醫術哪有那麼容易啊!你只把方書當做捷徑,其實並沒有真正追溯到古代醫學的精髓。上古時代並沒有方劑,《扁鵲傳》記載長桑君以禁方相授受,也沒有記載是什麼方劑。春秋時期的秦緩醫和,漢朝的淳于公等人,都是醫術聞名天下,也從來沒有傳下過方劑。

至張仲景乃始有方,是知東漢以前,醫皆妙悟心法,察病投劑,未嘗徇方也。彼豈私其方不欲授之人哉,誠懼後之人拘執不變,必致誤人爾。然立法處方,不過酌病機之詳確,審經絡之虛實,察藥性之宜悖,明氣味之走守,合色脈,衍天和,調燮陰陽,參相造化,以一理貫之。理融則識真,識真則機順,自然應變不膠。

方自吾心出,病可去而功可成,以成功而名方,誰曰不可。余何能,余僅守方而不執焉己,子寧以余言為迂乎。

白話文:

直到張仲景才開始有了藥方,這說明東漢以前,醫生們都精通醫理,能夠根據病人的情況來選擇藥物,並沒有拘泥於固定的藥方。難道他們是故意藏私,不願意把藥方傳授給別人嗎?其實他們是擔心後人死板地遵循藥方,不加變通,反而會誤診病人。

制定藥方,不過是根據病症的具體情況,仔細觀察經絡的虛實,辨別藥物的性狀是否適合,了解藥物的升降浮沉,結合病人的面色脈象,順應天地之氣,調和陰陽,參照造化的法則,用一個道理貫穿始終。道理通達,就能明辨真偽,明辨真偽,就能順應病情,自然就能靈活應變,不會僵化。

藥方本該從我的心中生出,能治好病,就能取得成功,以成功來命名藥方,誰說不可呢?我不過是遵循藥方,而不拘泥於它罷了,你難道認為我迂腐嗎?

4. 五十九、列張劉李朱滑六名師小傳

孫氏生生子曰:醫以通變稱良,而執方則泥。故業醫者,能因古人之法,而審其用法之時,斯得古人立法之心矣,不則窺其一斑,而議其偏長,即醫如張仲景、李東垣諸公,亦妄加譏貶也,可乎哉?可乎哉?!余故列其因時立法者於後。

醫學自漢秦以上無方,有方自張長沙始,故醫家以長沙為方書之祖。晚世議長沙者,率謂其長於傷寒,而短於雜證,余惟醫如長沙,亦無間然矣。乃長沙急於傷寒者,蓋病莫大於傷寒,而變證亦莫甚於傷寒,其生死決於七日、十三四日之間,非若他疾,可從容而治也。長沙察其緩急,故以傷寒為首務爾。

不然,《金匱要略》,治雜證書也,獨非長沙著述者乎?何顒別傳有曰:仲景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善於治療,尤精經方,時人謂扁鵲、倉公,無以加焉。觀此,則仲景不專長於傷寒,又可知矣。而劉宗厚亦曰:吾嘗用東垣之藥,效仲景處方。宗厚,丹溪高弟也,不效丹溪,而效仲景,以仲景醫之亞聖,非丹溪可企及者,效仲景,或亦取法乎上之意云。後世慎毋輕議長沙也。

白話文:

孫氏說:「醫術的精髓在於靈活變通,稱得上良醫,而一味執著於古方,就會變得死板僵化。因此,學習醫術的人,要能掌握古人的醫法,同時也要明辨古人用法的時機,這樣才能領會古人立法的精髓。否則只看到其中一部分,就妄加評論其優缺點,即使是像張仲景、李東垣這樣的醫學大家,也會被隨意批評,這怎麼可以呢?怎麼可以呢?!所以,我將根據不同時機而制定的醫法,列舉在後面。」

醫學在漢朝和秦朝以前,並沒有固定的方劑,而張仲景是第一個制定方劑的人,所以醫家都把張仲景尊為方劑書的祖師。近來評論張仲景的人,常常說他擅長治療傷寒,卻不善於治療雜病。我認為像張仲景這樣的醫者,沒有任何缺陷。之所以張仲景特別重視傷寒,是因為傷寒是所有疾病中最嚴重的,而它的變化也最複雜,患者的生死往往在七天、十三四天內決定,不像其他疾病可以從容治療。張仲景觀察到傷寒的急迫性,所以把它作為首要任務。

難道《金匱要略》不是治療雜病的書嗎?它難道不是張仲景所著嗎?何顒的傳記中有記載說:「仲景師從同郡張伯祖,精通醫術,尤其擅長經方,當時的人都認為扁鵲、倉公也比不上他。」由此可見,張仲景並非只擅長治療傷寒。而且,劉宗厚也說:「我曾經用過李東垣的藥方,效果卻不如張仲景的處方。」劉宗厚是丹溪的得意弟子,他不用丹溪的方子,卻用張仲景的方子,這是因為張仲景是醫學的亞聖,是丹溪無法企及的。他用張仲景的方子,可能也是想要效法聖賢之意。後世的人,要謹慎,不要輕易批評張仲景。

張戴人,醫亦奇傑也。世人不究其用意,議其治疾,惟事攻擊,即明理如丹溪,《格致餘論》亦譏其偏。丹溪之說出,益令人畏汗吐下三法如虎,並其書置之,不與睫交,予甚冤之。予惟人之受病,如寇入國,不先逐寇,而先拊循,適足以養寇而擾黎元也。戴人有見於是,故以攻疾為急,疾去而後調養,是得靖寇安民之法矣。

彼仲景麻黃、瓜蒂、大承氣,非攻擊急劑哉,審緩急而用之,此仲景意也。蓋醫難於認病,而不難於攻擊調補,戴人特揭其難者言之也。丹溪引《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為論,乃遺下文「留而不去,其病為實」一句;引「精氣奪則虛」,又遺「邪氣盛則實」一句;引「虛者正氣虛」也,又遺「實者邪氣實」也一句。摭其可議戴人為言,而於戴所急者略而不採,丹溪且若此,余又何怪哉。

白話文:

張戴人,醫術高超,奇才也。世人未曾深入探究他的用意,只議論他治療疾病的方式,一味攻擊,即使像朱丹溪這樣明理之人,在其《格致餘論》中也批評他偏激。朱丹溪的觀點一出,更加讓人懼怕汗法、吐法、下法三種方法,如同猛虎一般,甚至將他的書放置一旁,不再看它一眼,我對此感到十分冤枉。

我認為,人體患病,如同外敵入侵國家,不先驅逐敵人,反而先撫慰安撫,只會助長敵勢,擾亂百姓。戴人洞悉此理,因此以攻治疾病為急務,疾病去除後再進行調養,這正是平定叛亂、安撫百姓的策略。

仲景的麻黃、瓜蒂、大承氣湯,不正是攻邪急救的方劑嗎?審時度勢,辨證施治,這就是仲景的醫學理念。醫術的難點在於辨別疾病,而非攻擊或調補,戴人特別強調了醫術中的難點。

朱丹溪引用《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作為論據,卻遺漏了“留而不去,其病為實”這句話;引用“精氣奪則虛”,又遺漏了“邪氣盛則實”這句話;引用“虛者正氣虛”,又遺漏了“實者邪氣實”這句話。他只擷取了可以批評戴人的部分,而忽略了戴人所強調的急救之法,朱丹溪尚且如此,我又何必感到奇怪呢?

且戴人名其書曰《儒門事親》,豈有儒者事親而行霸道,以害其親者哉?必不然矣。譬彼武王伐殷,先懸紂於太白,而後散財發粟;漢高入秦,降子嬰而後約法三章,彼拘拘然進調補而詘攻擊,是猶治國專用賞而不用罰也,則舜討凶而尼父誅卯,為多事哉!予因著於篇,以為戴人辯白。

有謂劉守真長於治火,斯言亦未知守真所長也。守真高邁明敏,非泛常可儔,其所治多「在推陳致新,不使少有怫鬱,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醫而不知此,是無術也」。此王海藏之言,海藏乃東垣高弟,尚推轂如此,則其邃學可知。且其所撰《原病式》,歷揭《素問》病機一十九條,而屬火者五;又覘人心好動,諸動屬火;夫五行具於人身者各一,惟火有君有相,由此病機屬火者多也。《原病式》特為病機而發,故不暇論及其餘,若所著《保命集》三卷,治雜證則皆妙絕矣。

白話文:

戴人給他的書取名為《儒門事親》,難道會有儒者事親卻施行霸道,而傷害自己的親人嗎?絕對不可能!就好像武王伐殷,先將紂王懸掛在太白山,然後才散發財物糧食;漢高祖入秦,先降服子嬰,然後才約法三章。他們都是先安撫敵人,然後再進行討伐。戴人拘泥於進補調養,卻執意攻擊,就如同治國專用賞賜而不使用懲罰一樣,那麼舜討伐凶惡之人,孔子誅殺卯,不就是多管閒事了嗎?我因此寫下這篇文章,為戴人辯白。

有人說劉守真擅長治療火症,但這句話也不見得能說出守真的長處。守真高尚超脫,聰明敏捷,並非一般人所能比擬。他治療疾病時,注重推陳致新,不讓患者有絲毫鬱結,正是順應天地造化,不斷更新之意。醫生如果不了解這些,就沒有醫術可言。這是王海藏的觀點,海藏是東垣的得意門生,尚且如此推崇守真,可見守真的學識淵博。此外,他所撰寫的《原病式》,深入探討了《素問》中關於病機的十九條,其中有五條屬於火症。又因為人喜愛運動,而運動屬於火,而人體中五行各具其一,唯有火有君相之分,所以病機屬於火的較多。《原病式》專門論述病機,所以沒有提及其他方面,但他所著的《保命集》三卷,在治療各種雜症方面都十分精妙。

然則謂守真長於治火者,其真未知守真所長者乎。

醫家雅議李東垣,善於內傷,而虛怯非其所長,故有補腎不若補脾之語。竊謂腎主闔闢,腎間原氣,人之司命,豈反輕於脾胃哉?蓋病有緩急,而時勢有不同,東垣或以急者為首務也。彼當金元擾攘之際,人生斯世,疲於奔命,未免勞倦傷脾,憂思傷脾,飢飽傷脾,何莫而非傷脾也者。《內經》曰:脾胃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

又曰:五臟六腑,皆稟受於脾胃,脾胃一傷,則臟腑無所受氣,故東垣惟孜孜以保脾胃為急。彼虛怯傷腎陰者,乃燕居安閒,淫勝之疾,又不可同日而語也。不則《內外傷辯惑》與《外科精義》及《蘭室秘藏》等書,皆治雜證者,豈止內傷已哉,此可以觀矣。

白話文:

然而,說守真擅長於治療火症的人,難道他們不知道守真的真正長處嗎?

醫家雅議李東垣,善於治療內傷,但虛弱怯弱卻非他的長處,因此有「補腎不如補脾」的說法。我私以為,腎主開合,腎間藏著元氣,是人體的生命之源,怎麼能輕視它而偏重於脾胃呢?其實,病症有急緩之分,時勢也有不同,東垣可能是以急症為首要任務。當時正值金元之際,戰亂頻繁,人們生活困苦,疲於奔命,難免勞倦傷脾,憂思傷脾,飢飽傷脾,無一不傷脾。正如《內經》所說:「脾胃者,倉廩之本,營氣之居也。」

又說:「五臟六腑,皆稟受於脾胃,脾胃一傷,則臟腑無所受氣。」因此,東垣才竭盡全力以保護脾胃為急務。至於虛弱怯弱傷腎陰的人,他們往往是生活安逸,縱欲過度而導致的疾病,與上述情況不可同日而語。否則,《內外傷辯惑》、《外科精義》和《蘭室秘藏》等書籍,皆是治療各種雜症的,又豈止是內傷?由此可見,東垣的醫術并非只局限于内伤。

余觀近世醫家,明理學者,宜莫如丹溪,雖倡「陽有餘陰不足」之論,其用意固有所在也。蓋以人當承平,酗酒縱欲,以竭其精,精竭則火熾,復以剛劑認為溫補,故不旋踵血溢內熱骨立而斃,與燈膏竭而復加炷者何異,此陽有餘陰不足之論所由著也。後學不察,概守其說,一遇虛怯,開手便以滋陰降火為劑,及末期,卒聲啞泄瀉以死,則曰丹溪之論具在。

不知此不善學丹溪之罪,而於丹溪何尤!丹溪為許文懿高弟,學原考亭,其認病最真,而投劑最確,觀其治許文懿之病及疼風十三症,可概見矣,功首罪魁之言,余嘗為冤之。昔荀卿喜為高論,而李斯祖之以禍天下,則報仇行劫之說著矣。大都前哲立論,必有定見,調施經權,必合宜適,彼執方而不達變者,反為丹溪累也,余故不惜牙頰辯之。

白話文:

我觀察到近世的醫家,明理的學者,恐怕沒有人能比得上丹溪翁。雖然他倡導「陽有餘陰不足」的理論,但他的用意確實是存在的。因為現代人生活安逸,容易縱慾酗酒,耗竭精氣,精氣耗竭就會導致火氣旺盛。再用溫補的藥物,結果就如同燈油耗盡,又拼命加燈芯一樣,很快就會血溢內熱,骨瘦如柴而死。這就是「陽有餘陰不足」理論產生的原因。後來的學者不加思考,就死守這個理論,只要遇到虛弱的病症,就立刻用滋陰降火的藥物,結果到了晚期,病人還是會因聲音嘶啞,腹瀉而死。然後就說丹溪翁的理論是對的。

他們不知道這是自己不善於學習丹溪翁理論的過錯,反而怪罪到丹溪翁身上,實在是冤枉。丹溪翁是許文懿公的得意門生,師承朱熹,他診斷病情最為精準,用藥也最為有效。看看他治療許文懿公的病症和十三年疼痛症,就能看出他的厲害。功過是非,我實在替他感到冤枉。就像荀子喜歡高談闊論,李斯卻用他的理論來禍害天下,而報仇劫掠的說法也就因此而出現。總之,古代先賢的理論,一定是有其根據的,他們的用藥和治療方法,也一定是要合適的。那些只懂得死板地照方抓藥,而不懂得靈活變通的人,反而會被丹溪翁的理論所累。所以我才不惜費力地為他辯護。

余讀《史記》至太史公所稱由光及伯夷之語,未嘗不掩卷嘆滑伯仁之術,而後無有彰之者。伯仁,我明奇士也,技藝之精,不下丹溪,即其文辭,如《素問抄》、《難經注》,診有《樞要》,針有《經絡發揮》與《瘡瘍痔瘻醫韻》等篇,亦可謂集往哲之大成矣,顧後學但知宗《丹溪心法》,如《靈》、《素》與伯仁諸集,若罔聞知,雖其術有奇中,治有明徵,所至成名,如朱太史列傳所稱,亦莫之顧,何哉?蓋丹溪為當時縉紳所遊揚,又戴元禮、劉宗厚諸名士為弟子,故丹溪之名籍籍,而伯仁藝雖高,弗若之矣。何一陽有言,歷考上古高賢。

若以岐伯、越人為醫中尼父,則仲景可為顏、曾之陪,而河間、東垣,當在宰我、子貢之列,若伯仁,義理精明,製作醇粹,可與遊、夏之班,至彥修又下一等也。此論甚確,而今宗伯仁者不然也;豈惟伯仁,則戴人、守真,亦若是爾。故太史公曰:巖穴之士,欲砥立名行,非附青雲之仕,惡能聲施後世哉。

白話文:

我閱讀《史記》時,看到太史公所提到的由光及伯夷的故事,每次都忍不住合上書本,感嘆滑伯仁的醫術之精妙,卻無人繼承他的衣缽。伯仁,真是個明智奇才!他的醫術精湛,不輸丹溪翁,甚至他的著作,如《素問抄》、《難經注》,診斷有《樞要》,針灸有《經絡發揮》與《瘡瘍痔瘻醫韻》等篇,可謂集歷代醫學家之大成。然而後學之人只知道鑽研《丹溪心法》,對於《靈樞》、《素問》和伯仁的著作卻視若無睹,就好像沒有聽過一樣。儘管伯仁的醫術奇特精妙,治病效果顯著,走到哪裡都名聲大噪,就像朱太史傳記中所寫的那樣,但人們卻毫無顧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丹溪翁當時受到縉紳們的推崇,戴元禮、劉宗厚等名士都成為他的弟子,所以丹溪翁的名聲非常顯赫,而伯仁的醫術雖然高超,但卻比不上丹溪翁。

何一陽曾經說過,縱觀古代醫學界的高人,如果將岐伯、越人比作醫學界的孔子,那麼仲景可以比作顏回、曾參,而河間、東垣則可以比作宰我、子貢。至於伯仁,他的醫理精明透徹,醫術精純精湛,可以比作遊、夏,而彥修則要比他們遜色一些。這個評價十分精準,但現在尊崇伯仁的人卻不以為然。不僅是伯仁,戴人、守真也同樣如此。所以太史公說過:“隱居山林的人,想要揚名立萬,如果不依附達官顯貴,怎麼能讓自己的名聲傳播後世呢?”

此言信矣,余故特為伯仁表之也。

生生子曰:余著論若是,非阿所好也,欲後人知仲景不徒以傷寒擅長,守真不獨以治火要譽,戴人不當以攻擊蒙譏,東垣不專以內傷樹績,陽有餘陰不足之譚不可以疵丹溪,而攖寧生之長技,亦將與諸公並稱不朽矣,同志幸亮之,毋余訾哉。

白話文:

這話確實可信,所以我特別替伯仁表白。

生生子說:我寫這些論述,不是為了迎合任何人,而是希望後人知道,仲景不僅精通傷寒,守真也不僅擅長治火,戴人也不應該被攻擊嘲諷,東垣也不僅專注於內傷研究,陽有餘陰不足的說法也不應該成為丹溪的缺點,而攖寧生高超的醫術,也將與諸位大師齊名,永垂不朽。希望同道中人能明白我的心意,不要再誹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