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甫

《古今醫統大全》~ 卷之四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二 (1)

1. 通治下血劑

敗毒散,治初下血。(方見瘟疫門。)

芎歸湯,總治諸血。

川芎,當歸,上等分,水煎服。

地榆散,治腸風熱證下血。

地榆,黃芩,茜根,梔子仁,茯苓,黃連(各等分),

上為粗未,每服三錢。韭白五寸,同煎,食遠溫服。

加滅四物湯,治腸風下血不止。

側柏葉,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荊芥穗,槐花(炒),甘草(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烏梅(二枚),煎七分,空心服。

滑石散,治腸風下血。

滑石,當歸,生地黃,黃芩,蒼朮,甘草(等分),

上水煎服。

(子和)黃連貫眾散,治腸風下血,腸中疼痛。

黃連,貫眾,大黃,雞冠花,烏梅肉,枳殼,荊芥(各一兩),甘草(炙,七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溫米飲調下。

芍藥黃連湯,治大便後下瘀血。腹痛為熱毒。

芍藥,黃連,當歸(各四錢),大黃(一錢),官桂(一錢),甘草(五分),

上作二服,每服水盞半,煎七分,空心溫服。

槐角散,治腸胃不調,下血不止。

蒼朮,厚朴,陳皮,當歸,枳殼(各一錢),槐角(一錢),烏梅(三個),甘草(五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食前服。

槐花散,治同前。

黃連,枳殼(各三分),槐花(一兩),

上以槐花炒二味藥,去花不用。只將二味,水一盞半,煎七分,溫心服。

香連丸,治一切腸風下血,酒熱臟毒。(方見痢門。)

臟連丸,治遠年近日腸風臟毒下血。

大鷹爪黃連(半斤),槐花米(二兩),枳殼(一兩),防風,粉草,槐角,香附子,豬牙皂角,木香(各五錢),

上用陳熟倉米三合,同香附一處為末。以上藥共為細末,用豬大腸約二尺長,水洗淨,裝入香附、倉米,縛定口。量用水二大碗,沙鍋炭火煮乾,即添水,慢慢煮爛豬腸如泥。取起和藥搗如糊,再入黃連等末,同搗為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米飲下八十丸。忌面、蒜、生冷煎炙之物。一料病痊。

蒜連丸

獨蒜(十枚),黃連末(二兩),

上先將蒜煨香熟,和連末杵搗爛勻為丸,梧桐子大。空心米湯下四十丸。

香槐散,治腸風。

香附子(炒),槐花(炒。各一兩),枳殼,當歸,川芎(五分),甘草(三分),

上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槐角丸,治腸風瀉血脫肛。

槐角(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木賊,茯神(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湯下。

黑聖散,治腸風、臟毒下血,痔漏等疾。

當歸,川芎,茯苓,地榆,槐花,敗棕(炮),艾葉(燒,存性),百草霜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米湯調下。

白話文:

通治下血劑

敗毒散:治療初期下血。(藥方在瘟疫門中記載。)

芎歸湯:普遍治療各種出血症狀。 藥材:川芎、當歸各等量,用水煎服。

地榆散:治療腸風熱症引起的下血。 藥材:地榆、黃芩、茜草根、梔子仁、茯苓、黃連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韭菜白五寸,一起煎煮,在飯前溫服。

加減四物湯:治療腸風下血不止的情況。 藥材:側柏葉、生地黃、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荊芥穗、炒槐花、甘草各五分。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烏梅兩枚,煎煮至剩七分,空腹服用。

滑石散:治療腸風下血。 藥材:滑石、當歸、生地黃、黃芩、蒼朮、甘草各等量。 用水煎服。

黃連貫眾散(金代醫家李杲的方子):治療腸風下血,並伴有腸道疼痛。 藥材:黃連、貫眾、大黃、雞冠花、烏梅肉、枳殼、荊芥各一兩,炙甘草七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在飯前用溫熱米湯調服。

芍藥黃連湯:治療大便後排出瘀血,腹痛是由於熱毒引起的。 藥材:芍藥、黃連、當歸各四錢,大黃一錢,官桂一錢,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分成兩份煎煮,每次用水一碗半,煎至剩七分,空腹溫服。

槐角散:治療因腸胃不適導致的下血不止。 藥材:蒼朮、厚朴、陳皮、當歸、枳殼各一錢,槐角一錢,烏梅三個,甘草五分。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七分,飯前服用。

槐花散:治療與上述情況相同的下血。 藥材:黃連、枳殼各三分,槐花一兩。 先將槐花炒過,再加入黃連、枳殼兩味藥材,去除槐花不用。僅用黃連、枳殼兩味,用水一碗半,煎至剩七分,溫服。

香連丸:治療各種腸風下血,以及因飲酒過熱引起的內臟毒素。(藥方在痢疾門中記載。)

臟連丸:治療多年或近期因腸風臟毒引起的下血。 藥材:大鷹爪黃連半斤,槐花米二兩,枳殼一兩,防風、甘草、槐角、香附子、豬牙皂角、木香各五錢。 先將陳年成熟的倉米三合與香附子一起磨成粉末。將以上所有藥材一同磨成細末,取豬大腸約二尺長,洗淨,將香附粉和倉米粉裝入大腸,將開口綁緊。用兩大碗水煮沸,用炭火慢煮至豬腸爛如泥。取出豬腸,將腸泥和藥末混合搗成糊狀,再加入黃連等藥末,一同搗成丸狀,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八十丸。忌食麵食、大蒜、生冷及油炸食物。一個療程即可痊癒。

蒜連丸: 藥材:獨頭蒜十枚,黃連末二兩。 先將獨頭蒜煨熟,與黃連末一同搗爛,揉成丸狀,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四十丸。

香槐散:治療腸風。 藥材:炒香附子、炒槐花各一兩,枳殼、當歸、川芎各五分,甘草三分。 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服。

槐角丸:治療腸風下血並伴有脫肛。 藥材:槐角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木賊、茯神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用米湯送服四十丸。

黑聖散:治療腸風、臟毒下血、痔瘡等疾病。 藥材:當歸、川芎、茯苓、地榆、槐花、炮製過的敗棕、燒成炭的艾葉(保留藥性)、百草霜。 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米湯調服。